资源简介 (共50张PPT)板块运动与地貌地表形态的塑造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 课时3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1.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综合思维)2.运用板块原理解释地貌的成因。(区域认知)学习目标/ 01目录CONTENT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形成的宏观地貌/ 02/ 01板块构造学说认识板块构造学说1大陆板块软流圈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认识板块构造学说1大陆板块软流圈大洋板块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刚性的,破碎成为多个不规则的块体,即板块。板块覆于熔融的软流层之上,一直处于缓慢的、不断的运动之中。认识板块构造学说1大陆板块软流圈大洋板块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间的相互运动主要有相向、相离等形式,并因此产生不同的地貌形态。板块内部相对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板块的划分2生长边界板块相向板块相离消亡边界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3相向运动:在边界处发生碰撞或俯冲,由此形成巨大山系、海沟、岛弧等不同的地貌形态。相离运动:形成裂谷、海洋。视说地理思考任务:1. 在图中找出澳大利亚大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并说出他们所处的板块名称。2. 在图中找出冰岛、新西兰南、北二岛、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并说出他们所处的板块位置。问题:在图中找出澳大利亚大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并说出他们所处的板块名称。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塔斯马尼亚岛澳大利亚大陆斯里兰卡岛问题:在图中找出冰岛、新西兰南、北二岛、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并说出他们所处的板块位置。冰岛新西兰南、北岛安第斯山脉海岸山脉落基山脉判 断(1)岩石圈主要划分为五大板块。( )(2)板块内部相对稳定。( )(3)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比较稳定。( )(4)板块间的相互运动主要有相向、相离等形式。( )(5)板块间相向运动多形成裂谷、海洋。( )×√×√×跟踪训练过关(2023·山西大同期中)读“世界某区域板块分布图”,完成1~2题。1.图中①②③表示的板块依次是A.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B.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C.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D.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南极洲板块√由图结合板块分布特征可判断,①为非洲板块,②为亚欧板块,③为印度洋板块。故选B。跟踪训练过关2.图中a、b为板块边界,有关两者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A.a—生长边界,b—消亡边界B.a—消亡边界,b—生长边界C.a—生长边界,b—生长边界D.a—消亡边界,b—消亡边界√图中a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处,为消亡边界;b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为生长边界。B正确。跟踪训练过关新西兰媒体2019年12月9日报道,当地时间9日14时10分左右,位于新西兰北部的怀特岛发生火山喷发。右图示意怀特岛的位置。读图完成3~4题。3.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A.地壳 B.下地幔 C.软流层 D.地核√根据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跟踪训练过关4.新西兰多火山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生长边界B.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C.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D.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根据全球板块分布及板块理论,新西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活动。故C项正确。/ 02板块运动形成的宏观地形板块边界类型及对应的宏观地貌1消亡边界:两个相向运动,相互汇聚的板块之间的边界。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褶皱山系——喜马拉雅山系青藏高原板块边界类型及对应的宏观地貌1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地中海黑 海形成高大褶皱山系——南欧阿尔卑斯山地中海、黑海海域面积变小板块边界类型及对应的宏观地貌1板块边界类型及对应的宏观地貌1消亡边界:两个相向运动,相互汇聚的板块之间的边界。海沟和岛弧型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日本岛链日本海沟两大板块相对运动,地处消亡边界陆地一侧形成岛屿、岛弧与岛链(千岛群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海洋一侧形成深切的海沟(日本海沟、菲律宾海沟,汤加海沟等)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板块边界类型及对应的宏观地貌1W-Pacific island chain勘察加半岛日本群岛千岛群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新几内亚岛所罗门群岛斐济群岛新西兰南北岛W-Pacific Tectogene勘察加半岛日本群岛千岛群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新几内亚岛所罗门群岛斐济群岛新西兰南北岛千岛海沟日本海沟菲律宾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汤加海沟克马德克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已形成6000万年,全长2550千米,为弧形,平均宽70千米,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是已知的海洋最深处,这里水压高、完全黑暗、温度低、含氧量低,且食物资源匮乏,因此成为地球上环境最恶劣的区域之一。板块边界类型及对应的宏观地貌1消亡边界:两个相向运动,相互汇聚的板块之间的边界。海沟和山脉型大陆板块受挤压上拱、隆升形成的南极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科迪勒拉山系海沟相对运动陆地一侧形成褶皱山系,科迪勒拉山系海洋一侧形成深切的海沟,阿留申海沟,中亚美利加海沟,智利海沟板块边界类型及对应的宏观地貌1E-Pacific Tectogene阿留申海沟中亚美利加海沟秘鲁-智利海沟安第斯山脉落基山脉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脉—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安第斯山脉—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板块边界类型及对应的宏观地貌1生长边界:两个背向运动,相互张裂的板块之间的边界。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则形成巨大的裂谷、海洋非洲板块内部非洲大陆上形成大裂谷—东非大裂谷,裂谷积水成湖,形成断裂构造湖,如维多利亚湖,坦葛尼喀湖,马拉维湖;红海扩张。板块边界类型及对应的宏观地貌1东非大裂谷维多利亚湖坦葛尼喀湖马拉维湖红海视说地理板块边界类型及对应的宏观地貌1生长边界:两个背向运动,相互张裂的板块之间的边界。大洋板块内部张裂,形成海岭或大洋中脊大洋板块内部张裂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海沟地壳张裂发育为海洋,形成海洋山脊海岭,如大西洋中脊海岭堆积物出露海面形成岛屿,如冰岛领土陆地由大西洋中脊裂谷溢出的岩浆堆积而成,属于火山岛冰岛海岭海洋美洲板块亚欧板块板块边界类型及对应的宏观地貌1——World ocean ridge中大西洋海岭大西洋-印度洋海岭西南印度洋海岭中印度洋海岭东南印度洋海丘太平洋-南极洲海岭东太平洋海丘智利海岭板块构造学说的应用2(1)利用边界类型可判断某海域或两大陆之间距离的变化趋势据图分析红海的面积如何变化?地中海的面积如何变化?太平洋的面积如何变化?大西洋的面积如何变化?板块构造学说的应用2(2)解释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而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因此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活动。全球地震活动分布示意图导思右图为世界六大板块示意图。1.[区域认知]六大板块中哪个板块几乎全部位于大洋上?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属于哪个板块?答案 太平洋板块。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2.[区域认知]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的陆地主要有哪些?答案 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大陆。导思右图为世界六大板块示意图。3.[综合思维]分别写出不同板块边界形成的宏观地形。答案 消亡边界:高大山脉、高原、岛弧、海沟等;生长边界:大洋中脊、裂谷等。4.[综合思维]试分析红海、地中海、大西洋未来的变化趋势及原因。答案 红海、大西洋的面积会不断扩大,因为它们处于板块的生长边界,板块处于不断张裂中;地中海的面积会不断缩小,因为它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处于不断地挤压碰撞中。跟踪训练过关读“板块运动示意图”,完成1~3题。1.图中①②板块的名称分别是A.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 B.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D.美洲板块、非洲板块√①②两板块张裂,生长边界位于海洋,是海岭。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之间、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都是碰撞、消亡边界。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虽然是生长边界,但海岭两侧地理事物分布与图中信息不符,只有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符合题意。跟踪训练过关2.图中③示意的是A.大西洋中脊 B.①②板块的消亡边界C.太平洋中脊 D.印度洋中脊√由上题可知,图中③是大西洋中脊(海岭),③的左侧为南美洲,右侧为非洲。跟踪训练过关3.图中所示山地为纵列分布的A.大分水岭 B.安第斯山脉C.海岸山脉 D.阿巴拉契亚山脉√选项中只有安第斯山脉在南美洲纵列分布。跟踪训练过关(2022·6月浙江选考)右图为“世界局部图”。完成4~5题。4.图中海沟的成因是A.欧亚板块张裂 B.美洲板块抬升C.太平洋板块张裂 D.太平洋板块俯冲√图示海沟为太平洋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之下形成的,D对。跟踪训练过关5.与海沟相伴的宏观地形有①海岭 ②裂谷 ③山脉 ④岛弧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在消亡边界挤压碰撞,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俯冲边界处形成海沟,大陆板块一侧抬升,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岛弧或海岸山脉与海沟相伴,③④正确,选C。海岭、裂谷为板块生长边界的宏观地形。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