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拔茅中学等部分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1.(2023七上·新昌期中)下列哪种现象与其他三种现象有本质的区别( )A.种子萌发 B.汽球爆炸C.向日葵向着太阳转 D.母马生小马2.(2023七上·新昌期中)下列做法不属于测量的是( )A.手背测量人体的体温 B.用步数丈量操场的长度C.用量杯测量药液体积 D.用沙漏计量时间3.(2023七上·新昌期中)量筒内装有一定的水,水面处于下图所示的位置,正确的读数方法是( )A. B.C. D.4.(2023七上·新昌期中)下列不属于“细胞学说”主要内容的是( )A.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5.(2023七上·新昌期中)科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如果发生意外也要冷静处理。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意外事故 处理方法A 被热的试管烫伤 用大量冷水冲洗B 酒精洒在桌面上燃起来 立即用湿抹布扑灭C 被化学试剂灼伤 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D 实验器材不慎打碎 继续实验,下课后由老师处理A.A B.B C.C D.D6.(2023七上·新昌期中)把手指浸入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也不热,这杯水的温度最可能是( )A.75℃ B.35℃ C.55℃ D.15℃7.(2023七上·新昌期中)如图是分类等级示意图,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猫与狗的亲缘关系最近B.目是生物分类最基本的单位C.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猫与狗的远D.虎与豹的共同点比虎与猫的共同点多8.(2023七上·新昌期中)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在换用高倍物镜后,调节②来观察物像B.丙图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C.乙图清晰物像的视野中细胞数目多的是②D.丁图中黑色的圆圈是大细胞9.(2023七上·新昌期中)图中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下列正确的是( )A.E可表示有茎、叶分化 B.F可表示都有根C.P可表示分布在水中 D.Q可表示用孢子繁殖10.(2023七上·新昌期中)理解概念是学习和积累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用下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含义关系,此图说明,概念之间具有包含关系。则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选项 1 2 3 4A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B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C 植物体 植物器官 植物组织 细胞D 人体系统 器官 上皮组织 肌肉组织A.A B.B C.C D.D11.(2023七上·新昌期中)“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A.设立自然保护区 B.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C.建立动物园和植物园 D.建立野生动物和植物繁殖基地12.(2023七上·新昌期中)如图为光学显微镜的相关结构示意图,其中的①、②为物镜,③、④为目镜,⑤、⑥为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A.②③⑤ B.①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13.(2023七上·新昌期中)小明在观察蚊子的幼虫孑孓的生活习性时,发现了孑孓要经常浮到水面,他猜想“孑孓经常浮到水面可能跟温度有关”。为了求证假设是否正确,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四种实验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序 号 烧 杯 水量(mL) 孑孓(只) 光 线 温度(℃)A 甲 400 20(大) 光照下 28乙 300 20(小) 黑暗处 20B 甲 400 20(大) 光照下 28乙 400 20(大) 黑暗处 28C 甲 300 10(大)、10(小) 黑暗处 20乙 300 10(大)、10(小) 黑暗处 28D 甲 300 20(小) 光照下 20乙 400 20(小) 黑暗处 20A.A B.B C.C D.D14.(2023七上·新昌期中)对比法是我们学习生物常用的方法之一,对于看上去相似的事物,我们要观察它们的不同之处;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事物,我们要注意观察它们的相同之处。下列关于一株番茄植株和一头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是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B.它们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C.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发育而来D.番茄的果实、牛的心脏都属于器官15.(2023七上·新昌期中)体育课上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材料进行了讨论,有的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了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问 B.猜想 C.得出结论 D.实验16.(2023七上·新昌期中)小柯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先后4次测量小球的直径,其测量结果分别为1.73厘米、1.72厘米、1.71厘米、1.89厘米,实际应该取( )A.1.74厘米 B.1.72厘米 C.1.73厘米 D.1.740厘米17.(2023七上·新昌期中)在一个夏日的夜晚,在森林里要召开一个别开生面的“昆虫”聚会,以研究怎样更适应现在日益严峻的环境。大会组委会不应向下列的哪种动物发出邀请? ( )A.螳螂 B.蝗虫 C.苍蝇 D.蜘蛛18.(2023七上·新昌期中)初中生处于青春期长身体高峰期,需要营养均衡,除三餐外,还需补充水果有利于健康。苹果就是营养较丰富的水果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表皮破损的苹果会很快腐烂,是由于表皮中上皮组织受损B.营养丰富苹果汁来自果肉细胞的液泡C.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苹果果实应属于器官D.削苹果时,不小心划破手上的皮肤,感到疼痛,这说明皮肤中有神经组织19.(2023七上·新昌期中)下列植物依次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排列的是( )A.海带、葫芦藓、蕨、苏铁、柑桔B.水藻、胎生狗脊、地钱、红松、银杏C.紫菜、葫芦藓、蕨、苹果、樟D.水绵、地钱、胎生狗脊、玉兰、红松20.(2023七上·新昌期中)用显微镜观察数字“2019”,看到的物像是( )A. B.2019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21.(2023七上·新昌期中)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木块的长度是 ;(2)图2为实验室温度计的示意图,此时它所示的温度是 ;(3)图3中量筒的读数为 ;22.(2023七上·新昌期中)图甲是一种常见的水生绿色开花植物——莲。(1)在植物分类上,莲属于____植物。A.藻类 B.蕨类 C.裸子 D.被子(2)藕生长在几乎不含氧气的淤泥中,它是怎样解决通气问题的呢?小科猜想它体内有适应水中环境的特殊结构,于是分别从图甲所示的①②③处取材,用放大镜观察后,再分别制作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的过程中(如图乙),眼睛要观察 ,以免损坏实验器材。23.(2023七上·新昌期中)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再创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请完成下列有关超级杂交水稻的相关问题:(1)图中表示超级杂交水稻细胞的是图 。(2)超级杂交水稻穗大粒多,这是由 (选填序号)中的遗传物质决定的。24.(2023七上·新昌期中)如图为人体组织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①表示的是细胞 过程。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复制后形成形态和数量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2)图中④表示的是细胞 过程,人的血液属于如图中的 组织。25.(2023七上·新昌期中)周末回家,七(1)班小王同学在家里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用温度计、玻璃杯、热水、电子表等仪器,测量了热水放在玻璃杯中每隔10分钟的温度,下表是他记录的在不同时间测得的玻璃杯中的水温的几组数据。时间(分)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温度(℃) 98 84 71 61 52 44 37 ? 28 25 24 24根据这些数据,请你回答以下问题:(1)小周现在手边有两个温度计,一个是水银温度计(最大量程是120℃)、一个是酒精温度计(最大量程是60℃),你认为在这个实验中应该用哪个 。(2)如果要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你认为下列哪个图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 。26.(2023七上·新昌期中)《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唐代高僧玄奘,孙悟空的原型是猴,猪八戒的原型是猪,妖怪蟒蛇精的原型是蟒蛇,而沙僧的原型让人困扰。(1)有学者在研究中提出沙僧的原型是扬子鳄。扬子鳄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陆生,用 呼吸,体温不恒定;(2)下图是一张常见脊椎动物的二歧分类检索表,其中与蟒蛇精原型对应的位置是____。A.甲 B.乙 C.丙 D.丁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2分)27.(2023七上·新昌期中)科学家为了探究影响细胞衰老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Ⅰ: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体外培养胎儿、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肺的纤维细胞,结果如表:实验Ⅱ:分别将鼠、鸡、人和龟等不同物种的体细胞在体外培养,结果如图所示:细胞来源 胎儿 中年人 老年人增殖代数 50 20 2-4实验Ⅲ:将年轻人的体细胞去核后与老年人的细胞核融合后,在体外培养,融合后的细胞不分裂;将老年人的体细胞去核后与年轻人的细胞核融合后,在体外培养,融合后的细胞分裂旺盛。(1)每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实验Ⅰ:细胞的分裂能力随着生物体年龄的增大而 (填“减弱”或“增强”)。实验Ⅱ:细胞分裂次数与物种的寿命有关,寿命越 的物种,一般体细胞分裂次数越多。实验Ⅲ:细胞结构中的 是决定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2)影响细胞衰老的内在因素有 等。28.(2023七上·新昌期中)某同学欲用密绕法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②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L1;③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排绕在笔杆上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④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⑤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n(1)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以上步骤中,有一个步骤是多余的,还有一个步骤是错误的,请写出分别是哪两步 。(2)错误的步骤改正后,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 。(3)某同学在测量过程中,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有____。A.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B.刻度尺由于热胀冷缩本身刻度不均匀C.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D.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29.(2023七上·新昌期中)柴胡是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抗炎、解热、镇痛等作用,但其种子萌发难、发芽率低,为了了解柴胡种子萌发与外界因素的关系,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一:探究不同温度条件对柴胡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左):实验二:探究不同浓度聚乙二醇(浸泡24小时)对柴胡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右)。组别 温度(℃) 种子数(粒) 萌发数(粒)A 15 1000 286B 20 1000 536C 25 1000 373D 30 1000 83(1)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实验中选取的种子方式是____。A.随机选取种子 B.挑选饱满的种子(2)C组中种子的萌发率是 ;(3)综合以上实验可知:在温度为20℃条件下,用浓度为 的聚乙二醇进行浸咱处理,柴胡种子的萌发率最高;(4)柴胡种子萌发难、发芽率低主要与其种皮有关,种皮是细胞经过生长、分裂和分化,从而形成的 组织。四、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24分)30.(2023七上·新昌期中)学习了量筒的使用后,小王同学做了很多实验。(1)在实验室里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矿石。因矿石体积较大,小王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则矿石的体积为 cm3。(2)从A到C的操作过程中将使所测矿石体积结果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小王同学还想测一枚大头针的体积,具体如下。用烧杯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内,读出水的体积V1,将一枚大头针轻轻地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沉底后,读出此时水面所指示的体积V2,V2与V1的差值就是一枚大头针的体积。你认为她的这种操作是否可行并请说明理由 。31.(2023七上·新昌期中)小科同学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桌上摆放有以下四瓶试剂:①清水②0.9%生理盐水③碘液④亚甲基蓝溶液,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小科需要用到的试剂有 (选填序号)。(2)小科按照正常的方法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后,接下来他想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如图①~④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操作顺序是 (选填序号)。(3)小明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上图右边所示,可能是装片制作过程中 环节操作不当而造成的。32.(2023七上·新昌期中)人体在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层次性。(1)构成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是 。(2)如图中①~⑧表示的器官属于人体的 系统。(3)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我们认为皮肤属于器官的理由是 。(4)在 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人体的各个系统相互联系,使人体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并能及时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33.(2023七上·新昌期中)黄强同学想利用一把刻度尺,一个三角板和一些水,测一小瓶子的容积(此瓶子底部为圆形,肩部以下为圆柱体,瓶壁厚度忽略不计)。具体步骤如下:①测出瓶底直径,求出瓶底面积。②向瓶内加水,水面低于瓶的肩部,用直尺量出此时水面高度为3.0cm,如图(左)。③将瓶盖拧紧,倒置过来,用直尺量出水面到瓶底的距离为为4.0cm,如图(右)。④利用测得的数据,求出瓶子的体积。(注: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选出测量瓶子底面直径的正确方法 。(2)黄强同学测量出瓶底直径后,计算出瓶底面积为9cm2,则该瓶子容积为 cm3。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识别生物与非生物【解析】【分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此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解答】种子萌发,属于生物会生长的特征,向日葵向着太阳转属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母马生小马属于生物具有繁殖的特征,气球不属于生物,因此气球爆炸与其他三种现象有本质区别,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答案】A【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测量需要用到测量工具。【解答】A.手背测量人体的温度,属于估测,不是测量,故A符合题意;B.用皮尺丈量操场的长度是测量物体的长度,故B不符合题意;C.用量杯测量药液体积是测量物体的体积,故C不符合题意;D.用沙漏计量时间是测量时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3.【答案】C【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分析判断。【解答】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4.【答案】A【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解析】【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的内容有:(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解答】A、细胞学说提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细胞学说提出,所有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细胞学说提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并没有包括病毒,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D、“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由魏尔肖总结的,是对细胞学说的补充,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5.【答案】D【知识点】实验室的安全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解析】【分析】 根据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来分析。【解答】 A.用试管加热时被烫伤要先用大量冷水冲洗,故A错误;B.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要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故B错误;C.被化学试剂灼伤,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将化学试剂冲洗干净,再采取其它的措施,故C错误;D.实验器材不慎打碎要立即报告老师,并及时清理干净,故D正确。故选D。6.【答案】B【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由生活常识可知,温度相同的物体冷热度相同;结合已知可得杯中的水温度非常接近体温;再根据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即可解答。【解答】温度相同的物体冷热度相同,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杯中的水感觉不冷不热,说明其温度非常接近体温,给出的选项中35℃最接近。故答案为:B。7.【答案】D【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解析】【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据此解答。【解答】A.图示中豹与虎的亲缘关系最近,同属于豹属,故A错误。B.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是种,故B错误。C.猫与豹同属于猫科,猫与狗同属于食肉目,科比目小,因此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狗的近。故C错误。D.虎与豹同属,虎与猫同科,科比属大,因此虎与豹的共同点比虎与猫的共同点多。故D正确。故答案为:D。8.【答案】B【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解析】【分析】根据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解答】A.换用高倍镜后,应调节①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故A错误;B.显微镜下物体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反,丙图物像在右下方,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物像才能向左上方移动到达视野中央,故B正确;C.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乙图清晰物像的视野中,细胞数目多的①,故C错误;D.丁图中边缘黑色、中间白亮的圆圈是气泡,故D错误。故答案为:B。9.【答案】D【知识点】孢子植物【解析】【分析】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植物类型 生活环境 形态结构特点 生殖方式 用途 代表植物藻类 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在陆地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孢子生殖 药用和食用 衣藻、水绵、紫菜、海带苔藓 阴湿的地面或背阴处 假根,只有茎、叶分化 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墙藓、葫芦藓蕨类 阴湿的环境 有根茎叶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 形成煤的主要植物 满江红、桫椤、贯众、卷柏【解答】A、E表示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有特征,藻类植物没有茎、叶分化,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A不符合题意。B、F表示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共有特征,苔藓植物没有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输导组织,B不符合题意。C、P表示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共有特征,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上,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C不符合题意。D、Q表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有特征,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0.【答案】C【知识点】细胞的结构;结构与层次【解析】【分析】如图可知1到4的逻辑关系是:4属于3,3属于2,2属于1.或者1到4是一种从大到小的关系。【解答】A.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其中被子植物又包括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1和2,3和4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B.植物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应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C.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从属关系正确。故C符合题意。D.人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1.【答案】A【知识点】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解析】【分析】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除此之外人们还把濒临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解答】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A正确;故答案为:A.12.【答案】A【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高,镜头越短,观图可知:①②是物镜、③④是目镜。【解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体积越大,因此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用放大倍数大的目镜和物镜,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短目镜③和长物镜②,在观察的时,低倍物镜距离玻片就远,远了视野就宽,看到的细胞数目就多,高倍镜距离近,近视野就窄,但看到物像大。因此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应该是⑤。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13.【答案】C【知识点】控制变量法【解析】【分析】实验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 即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解答】单一变量原则就是在设计的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实验中ABD选项的每个选项有两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无法对比,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4.【答案】B【知识点】结构与层次【解析】【分析】①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②动物与人体结构层次在某些方面与植物体相似,生长发育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的。但是动物体与人体还需要由器官组成系统,再由系统构成动物体和人体的。【解答】A.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以番茄和牛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番茄是植物,它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牛是动物,其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番茄没有系统这一结构,故B错误,但符合题意;C.它们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番茄的果实和牛的心脏,都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器官,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5.【答案】D【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根据科学探究的环节的知识分析判断。【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进行实验,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16.【答案】B【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从四个测量结果看,1.89厘米的数据是错误的记录,因此求出3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最接近小球的直径。【解答】 从四个测量结果看,1.89厘米的数据是错误的记录。为了减小误差,应该求三次测量的平均值,所以小球的直径为:。故选B。17.【答案】D【知识点】常见的无脊椎动物【解析】【分析】根据昆虫的特征,昆虫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分节的足,一般有两对翅,体表长着一层保护身体的外骨酪。可对选项做出判断。【解答】选项中螳螂、蝗虫、苍蝇都属于昆虫。蜘蛛属于节肢动物中的蛛形纲,不是昆虫所以“昆虫”聚会时不用对蜘蛛发出邀请,D选项正确。故选D18.【答案】A【知识点】细胞的结构;组织;青春期的变化【解析】【分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等,动物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它们各有一定的生理功能。【解答】A.表皮破损的苹果会很快腐烂,是由于表皮中保护组织受损,上皮组织属于动物组织,故A错误,但符合题意;B.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营养丰富苹果汁来自果肉细胞的液泡中,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苹果果实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器官,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削苹果时,不小心把手上的皮肤划破了,感到非常疼痛,这说明皮肤中有神经组织,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9.【答案】A【知识点】种子植物;孢子植物【解析】【分析】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裸子植物,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解答】A、依次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排列的是海带、葫芦藓、蕨、苏铁、柑桔,A符合题意;B、胎生狗脊属于蕨类植物,苔藓植物比较矮小,常见的苔藓植物有葫芦藓、墙藓、地钱等,红松的种子裸露,属于裸子植物。银杏没有果实,食用的白果的是银杏的种子,因此种子裸露在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因此银杏属于裸子植物,B不符合题意;C、紫菜属于藻类植物,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蕨属于蕨类植物,苹果属于被子植物,樟有果实,夏季开小花,属于被子植物,C不符合题意;D、水绵和衣藻同属藻类,玉兰属于被子植物,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0.【答案】C【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解答】在一张小纸上写好一个2019后,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所以用显微镜观察数字2019,看到的物像是。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21.【答案】(1)2.65cm(2)-2℃(3)50mL【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根据图1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再根据“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分别记录所对的两个刻度值,最后相减即可;(2)根据图2确定温度计的分度值,根据液面位置读出实际温度;(3)根据图3确定量筒的分度值,根据液面位置读出示数。【解答】(1)根据图1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则物体的长度为:14.65cm-13cm=2.65cm;(2)根据图2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则温度为-2℃;(3)根据图3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5mL,则读数为50mL。22.【答案】(1)D(2)物镜或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种子植物【解析】【分析】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环境能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同时也不断的影响环境。在各种环境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都对其生活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解答】(1)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主要特征是:胚珠外有子房壁包被,种子有果皮包被;受精过程不需要水,具有双受精现象;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莲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2)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的过程中(如图乙),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或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或损伤镜头。故答案为:(1)D;(2)物镜或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23.【答案】(1)甲(2)④【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解析】【分析】在图中,甲表示植物细胞,其结构为: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乙表示动物细胞,其结构为:②细胞膜,④细胞核,⑥细胞质。【解答】(1)超级杂交水稻属于植物,其细胞结构为甲;(2)超级杂交水稻穗大粒多,这是由④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决定的。故答案为:(1)甲;(2)④。24.【答案】(1)分裂(2)分化;结缔【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组织【解析】【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解答】(1)图中①②③过程中只有细胞数目的增加,细胞的形态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因此①②③表示细胞的分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复制后形成形态和数量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2)④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因此④表示细胞的分化过程,从而形成不同的组织。人的血液属于如图中的结缔组织。故答案为:(1)分裂;(2)分化;结缔。25.【答案】(1)水银温度计(2)D【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要超过温度计的量程;(2)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热水降温的变化规律,对照各选项中图象,得出正确结论。【解答】 (1)由表格数据知,水的最高温度是98℃,98℃一定要在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内;水银温度计,量程为-33℃~357℃,98℃在水银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内;酒精温度计(量程为-117℃~78℃),98℃不在酒精温度计测量范围内;故选择水银温度计;(2)由表格数据知:热水放在室内后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当与室温温度相同时,温度不再发生变化,则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应是先降低,后不变;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26.【答案】(1)肺(2)B【知识点】结构与层次;常见的无脊椎动物【解析】【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解答】(1)扬子鳄是国家一级保护爬行动物,卵生,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2)蟒蛇属于爬行动物,表皮干燥,体内受精,陆地上产卵,故对应的位置是乙,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27.【答案】(1)减弱;长;细胞核(2)与生物的年龄,物种,细胞核有关【知识点】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解析】【分析】细胞分裂能力随着生物体的年龄增大而减弱。细胞分裂次数与物种的特异性有关,一般来讲,寿命越大的物种体细胞分裂的最高次数越高。细胞核是决定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解答】(1)实验Ⅰ中,胎儿的肺成纤维细胞增殖代数最多,老年人的增殖代数最少,说明细胞分裂能力随着生物体的年龄增大而减弱;实验Ⅱ中,细胞分裂次数与生物寿命呈正相关;即一般来说:寿命越长的物种,体细胞分裂的最高次数越高;实验Ⅲ中,细胞核决定细胞分裂能力,即细胞衰老。从题干信息可知,端粒的长短与人体细胞分裂次数呈正相关,细胞分裂次数越多,端粒越短;癌细胞和骨髓细胞中,端粒酶的作用可使染色体上的端粒伸长;(2)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影响细胞衰老的内在因素:与生物的年龄、特种、细胞核有关。故答案为:(1)减弱;长;细胞核;(2)与生物的年龄、特种、细胞核有关。28.【答案】(1)①③(2)④②⑤③(3)A;B;C【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 (1)一根细铜丝的直径太小,刻度尺无法准确测量,故应采用累积法间接测量;(2)同样的方法无论将该细铜丝密绕在锥形铅笔上还是圆柱铅笔上,线圈的长度l不变,据此分析;(3)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测量的人或工具的原因,导致测量值与物体的真实值之间存在差异,叫误差。【解答】 (1)测量铜丝直径的正确方法: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捋直,将铜丝在铅笔上依次紧密绕适当的圈数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l,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n,计算出金属丝的直径d,所以步骤①没有必要;计算铜丝的直径,应该用铜丝绕圈的总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故步骤C错误;将步骤C改正为F,步骤F应该为:用铜丝线圈的总长度l2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2)改正后,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④②⑤③;(3)在测量原理和方法一样的情况下,误差是由于测量者的人为客观原因及测量工具本身的准确程度引起的,例如:A.人在绕线的时候,可能用力的大小不同,造成松紧程度不同,会产生误差,故A符合题意;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在测量中会产生误差,故B符合题意;C.铜丝自身可能粗细不够均匀,会导致误差的产生,故C符合题意。D.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属于测量错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BC。29.【答案】(1)B(2)37.3%(3)5%(4)保护【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解答】(1)种子萌反应同时具备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从种子自身条件来看应采取的措施是挑选粒大而饱满完整的种子,这样的种子储存的营养物质多,有利于种子萌发;(2)C组中种子的萌发率为:;(3)据表中数据可见:在温度为20℃条件下,柴胡种子萌发率最高。据曲线图可见:用浓度为5%的聚乙二醇进行浸种处理,柴胡种子萌发率最高。(4)柴胡种子萌发难、发芽率低主要与其种皮有关,种皮是细胞经过生长、分裂和分化,从而形成的保护组织。故答案为:(1)B;(2)37.3%;(3)5%;(4)保护。30.【答案】(1)70(2)偏大(3)不可行,大头针体积较小,量筒液面内上升不明显,直接读数误差较大【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 (1)矿石的体积等于补充水的体积,即矿石的体积=倒水前后量筒的示数之差;(2)将石块从烧杯中拿出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带走部分水,因此补充水的体积=矿石的体积+带走水的体积,因此测量结果偏大;(3)一枚大头针的体积很小,小于量筒的分度值,据此分析解答。【解答】 (1)根据图片可知,矿石的体积为:V=200mL-130mL=70mL=70cm3;(2)从A到C的操作过程中将使所测矿石体积结果偏大,其原因是拿出矿石时要带出一部分水;(3)由于一枚大头针的体积很小,放入量筒中后水面上升的高度很小,无法读出与V1不同的数值,不能计算出一枚大头针的体积。31.【答案】(1)①③(2)④①③②(3)盖盖玻片【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解析】【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吸”,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解答】(1)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滴的是清水,目的是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染色用碘液,便于观察。(2)使用显微镜的正确顺序:对光→放玻片标本→用眼观察物镜,下降镜筒→用眼观察目镜上升镜筒;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④对光→①放置玻片标本→③下降镜筒→②上升镜筒观察;(3)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图乙出现最大的问题是出现气泡,小组讨论认为最可能是装片制作过程中步骤盖盖玻片操作不当所致。故答案为:(1)①③;(2)④①③②;(3)盖盖玻片。32.【答案】(1)细胞(2)消化(3)皮肤由多种组织构成,具有一定的功能(4)神经系统【知识点】器官和系统【解析】【分析】(1)细胞既是生物生命活动的结构上的基本单位,又是功能上的基本单位。(2)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图中:①是口腔,②是大肠,③是小肠,④是食道,⑤是肝脏,⑥是胃,⑦是胰腺,⑧是肛门。(3)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系统是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4)根据神经系统的作用解答。【解答】 (1)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因此构成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是细胞。(2)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如图中①~⑧表示的器官属于人体的消化系统。(3)皮肤是由上皮、肌肉、神经、结缔等多种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如保护、分泌等)的结构,因此属于器官,而且是人体最大的器官。(4)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人体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各个系统相互联系,使人体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并能及时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33.【答案】(1)C(2)45【知识点】特殊测量方法【解析】【分析】(1)根据组合法测量圆的直径的知识分析;(2)根据V=Sh分别计算出左图水的体积和右图空白的体积,然后将二者相加得到瓶子的容积。【解答】(1)测量瓶底的直径时,用三角板和桌面夹住瓶子,下面的桌面对准刻度尺上的一个整刻度,此时三角板直角边和桌面的距离就是瓶底的距离,故选C;(2)根据图片可知,右图中空白部分的高度h2=6cm-4cm=2cm;瓶子的容积V=Sh1+Sh2=S(h1+h2)=9cm2×(3cm+2cm)=45cm3。1 / 1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拔茅中学等部分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1.(2023七上·新昌期中)下列哪种现象与其他三种现象有本质的区别( )A.种子萌发 B.汽球爆炸C.向日葵向着太阳转 D.母马生小马【答案】B【知识点】识别生物与非生物【解析】【分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此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解答】种子萌发,属于生物会生长的特征,向日葵向着太阳转属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母马生小马属于生物具有繁殖的特征,气球不属于生物,因此气球爆炸与其他三种现象有本质区别,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2023七上·新昌期中)下列做法不属于测量的是( )A.手背测量人体的体温 B.用步数丈量操场的长度C.用量杯测量药液体积 D.用沙漏计量时间【答案】A【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测量需要用到测量工具。【解答】A.手背测量人体的温度,属于估测,不是测量,故A符合题意;B.用皮尺丈量操场的长度是测量物体的长度,故B不符合题意;C.用量杯测量药液体积是测量物体的体积,故C不符合题意;D.用沙漏计量时间是测量时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3.(2023七上·新昌期中)量筒内装有一定的水,水面处于下图所示的位置,正确的读数方法是( )A. B.C. D.【答案】C【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分析判断。【解答】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4.(2023七上·新昌期中)下列不属于“细胞学说”主要内容的是( )A.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答案】A【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解析】【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的内容有:(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解答】A、细胞学说提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细胞学说提出,所有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细胞学说提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并没有包括病毒,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D、“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由魏尔肖总结的,是对细胞学说的补充,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5.(2023七上·新昌期中)科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如果发生意外也要冷静处理。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意外事故 处理方法A 被热的试管烫伤 用大量冷水冲洗B 酒精洒在桌面上燃起来 立即用湿抹布扑灭C 被化学试剂灼伤 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D 实验器材不慎打碎 继续实验,下课后由老师处理A.A B.B C.C D.D【答案】D【知识点】实验室的安全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解析】【分析】 根据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来分析。【解答】 A.用试管加热时被烫伤要先用大量冷水冲洗,故A错误;B.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要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故B错误;C.被化学试剂灼伤,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将化学试剂冲洗干净,再采取其它的措施,故C错误;D.实验器材不慎打碎要立即报告老师,并及时清理干净,故D正确。故选D。6.(2023七上·新昌期中)把手指浸入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也不热,这杯水的温度最可能是( )A.75℃ B.35℃ C.55℃ D.15℃【答案】B【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由生活常识可知,温度相同的物体冷热度相同;结合已知可得杯中的水温度非常接近体温;再根据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即可解答。【解答】温度相同的物体冷热度相同,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杯中的水感觉不冷不热,说明其温度非常接近体温,给出的选项中35℃最接近。故答案为:B。7.(2023七上·新昌期中)如图是分类等级示意图,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猫与狗的亲缘关系最近B.目是生物分类最基本的单位C.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猫与狗的远D.虎与豹的共同点比虎与猫的共同点多【答案】D【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解析】【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据此解答。【解答】A.图示中豹与虎的亲缘关系最近,同属于豹属,故A错误。B.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是种,故B错误。C.猫与豹同属于猫科,猫与狗同属于食肉目,科比目小,因此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狗的近。故C错误。D.虎与豹同属,虎与猫同科,科比属大,因此虎与豹的共同点比虎与猫的共同点多。故D正确。故答案为:D。8.(2023七上·新昌期中)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在换用高倍物镜后,调节②来观察物像B.丙图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C.乙图清晰物像的视野中细胞数目多的是②D.丁图中黑色的圆圈是大细胞【答案】B【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解析】【分析】根据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解答】A.换用高倍镜后,应调节①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故A错误;B.显微镜下物体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反,丙图物像在右下方,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物像才能向左上方移动到达视野中央,故B正确;C.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乙图清晰物像的视野中,细胞数目多的①,故C错误;D.丁图中边缘黑色、中间白亮的圆圈是气泡,故D错误。故答案为:B。9.(2023七上·新昌期中)图中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下列正确的是( )A.E可表示有茎、叶分化 B.F可表示都有根C.P可表示分布在水中 D.Q可表示用孢子繁殖【答案】D【知识点】孢子植物【解析】【分析】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植物类型 生活环境 形态结构特点 生殖方式 用途 代表植物藻类 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在陆地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孢子生殖 药用和食用 衣藻、水绵、紫菜、海带苔藓 阴湿的地面或背阴处 假根,只有茎、叶分化 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墙藓、葫芦藓蕨类 阴湿的环境 有根茎叶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 形成煤的主要植物 满江红、桫椤、贯众、卷柏【解答】A、E表示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有特征,藻类植物没有茎、叶分化,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A不符合题意。B、F表示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共有特征,苔藓植物没有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输导组织,B不符合题意。C、P表示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共有特征,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上,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C不符合题意。D、Q表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有特征,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0.(2023七上·新昌期中)理解概念是学习和积累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用下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含义关系,此图说明,概念之间具有包含关系。则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选项 1 2 3 4A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B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C 植物体 植物器官 植物组织 细胞D 人体系统 器官 上皮组织 肌肉组织A.A B.B C.C D.D【答案】C【知识点】细胞的结构;结构与层次【解析】【分析】如图可知1到4的逻辑关系是:4属于3,3属于2,2属于1.或者1到4是一种从大到小的关系。【解答】A.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其中被子植物又包括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1和2,3和4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B.植物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应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C.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从属关系正确。故C符合题意。D.人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1.(2023七上·新昌期中)“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A.设立自然保护区 B.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C.建立动物园和植物园 D.建立野生动物和植物繁殖基地【答案】A【知识点】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解析】【分析】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除此之外人们还把濒临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解答】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A正确;故答案为:A.12.(2023七上·新昌期中)如图为光学显微镜的相关结构示意图,其中的①、②为物镜,③、④为目镜,⑤、⑥为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A.②③⑤ B.①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答案】A【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高,镜头越短,观图可知:①②是物镜、③④是目镜。【解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体积越大,因此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用放大倍数大的目镜和物镜,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短目镜③和长物镜②,在观察的时,低倍物镜距离玻片就远,远了视野就宽,看到的细胞数目就多,高倍镜距离近,近视野就窄,但看到物像大。因此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应该是⑤。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13.(2023七上·新昌期中)小明在观察蚊子的幼虫孑孓的生活习性时,发现了孑孓要经常浮到水面,他猜想“孑孓经常浮到水面可能跟温度有关”。为了求证假设是否正确,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四种实验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序 号 烧 杯 水量(mL) 孑孓(只) 光 线 温度(℃)A 甲 400 20(大) 光照下 28乙 300 20(小) 黑暗处 20B 甲 400 20(大) 光照下 28乙 400 20(大) 黑暗处 28C 甲 300 10(大)、10(小) 黑暗处 20乙 300 10(大)、10(小) 黑暗处 28D 甲 300 20(小) 光照下 20乙 400 20(小) 黑暗处 20A.A B.B C.C D.D【答案】C【知识点】控制变量法【解析】【分析】实验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 即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解答】单一变量原则就是在设计的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实验中ABD选项的每个选项有两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无法对比,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4.(2023七上·新昌期中)对比法是我们学习生物常用的方法之一,对于看上去相似的事物,我们要观察它们的不同之处;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事物,我们要注意观察它们的相同之处。下列关于一株番茄植株和一头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是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B.它们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C.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发育而来D.番茄的果实、牛的心脏都属于器官【答案】B【知识点】结构与层次【解析】【分析】①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②动物与人体结构层次在某些方面与植物体相似,生长发育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的。但是动物体与人体还需要由器官组成系统,再由系统构成动物体和人体的。【解答】A.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以番茄和牛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番茄是植物,它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牛是动物,其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番茄没有系统这一结构,故B错误,但符合题意;C.它们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番茄的果实和牛的心脏,都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器官,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5.(2023七上·新昌期中)体育课上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材料进行了讨论,有的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了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问 B.猜想 C.得出结论 D.实验【答案】D【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根据科学探究的环节的知识分析判断。【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进行实验,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16.(2023七上·新昌期中)小柯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先后4次测量小球的直径,其测量结果分别为1.73厘米、1.72厘米、1.71厘米、1.89厘米,实际应该取( )A.1.74厘米 B.1.72厘米 C.1.73厘米 D.1.740厘米【答案】B【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从四个测量结果看,1.89厘米的数据是错误的记录,因此求出3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最接近小球的直径。【解答】 从四个测量结果看,1.89厘米的数据是错误的记录。为了减小误差,应该求三次测量的平均值,所以小球的直径为:。故选B。17.(2023七上·新昌期中)在一个夏日的夜晚,在森林里要召开一个别开生面的“昆虫”聚会,以研究怎样更适应现在日益严峻的环境。大会组委会不应向下列的哪种动物发出邀请? ( )A.螳螂 B.蝗虫 C.苍蝇 D.蜘蛛【答案】D【知识点】常见的无脊椎动物【解析】【分析】根据昆虫的特征,昆虫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分节的足,一般有两对翅,体表长着一层保护身体的外骨酪。可对选项做出判断。【解答】选项中螳螂、蝗虫、苍蝇都属于昆虫。蜘蛛属于节肢动物中的蛛形纲,不是昆虫所以“昆虫”聚会时不用对蜘蛛发出邀请,D选项正确。故选D18.(2023七上·新昌期中)初中生处于青春期长身体高峰期,需要营养均衡,除三餐外,还需补充水果有利于健康。苹果就是营养较丰富的水果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表皮破损的苹果会很快腐烂,是由于表皮中上皮组织受损B.营养丰富苹果汁来自果肉细胞的液泡C.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苹果果实应属于器官D.削苹果时,不小心划破手上的皮肤,感到疼痛,这说明皮肤中有神经组织【答案】A【知识点】细胞的结构;组织;青春期的变化【解析】【分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等,动物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它们各有一定的生理功能。【解答】A.表皮破损的苹果会很快腐烂,是由于表皮中保护组织受损,上皮组织属于动物组织,故A错误,但符合题意;B.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营养丰富苹果汁来自果肉细胞的液泡中,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苹果果实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器官,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削苹果时,不小心把手上的皮肤划破了,感到非常疼痛,这说明皮肤中有神经组织,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9.(2023七上·新昌期中)下列植物依次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排列的是( )A.海带、葫芦藓、蕨、苏铁、柑桔B.水藻、胎生狗脊、地钱、红松、银杏C.紫菜、葫芦藓、蕨、苹果、樟D.水绵、地钱、胎生狗脊、玉兰、红松【答案】A【知识点】种子植物;孢子植物【解析】【分析】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裸子植物,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解答】A、依次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排列的是海带、葫芦藓、蕨、苏铁、柑桔,A符合题意;B、胎生狗脊属于蕨类植物,苔藓植物比较矮小,常见的苔藓植物有葫芦藓、墙藓、地钱等,红松的种子裸露,属于裸子植物。银杏没有果实,食用的白果的是银杏的种子,因此种子裸露在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因此银杏属于裸子植物,B不符合题意;C、紫菜属于藻类植物,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蕨属于蕨类植物,苹果属于被子植物,樟有果实,夏季开小花,属于被子植物,C不符合题意;D、水绵和衣藻同属藻类,玉兰属于被子植物,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0.(2023七上·新昌期中)用显微镜观察数字“2019”,看到的物像是( )A. B.2019 C. D.【答案】C【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解答】在一张小纸上写好一个2019后,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所以用显微镜观察数字2019,看到的物像是。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21.(2023七上·新昌期中)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木块的长度是 ;(2)图2为实验室温度计的示意图,此时它所示的温度是 ;(3)图3中量筒的读数为 ;【答案】(1)2.65cm(2)-2℃(3)50mL【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根据图1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再根据“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分别记录所对的两个刻度值,最后相减即可;(2)根据图2确定温度计的分度值,根据液面位置读出实际温度;(3)根据图3确定量筒的分度值,根据液面位置读出示数。【解答】(1)根据图1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则物体的长度为:14.65cm-13cm=2.65cm;(2)根据图2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则温度为-2℃;(3)根据图3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5mL,则读数为50mL。22.(2023七上·新昌期中)图甲是一种常见的水生绿色开花植物——莲。(1)在植物分类上,莲属于____植物。A.藻类 B.蕨类 C.裸子 D.被子(2)藕生长在几乎不含氧气的淤泥中,它是怎样解决通气问题的呢?小科猜想它体内有适应水中环境的特殊结构,于是分别从图甲所示的①②③处取材,用放大镜观察后,再分别制作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的过程中(如图乙),眼睛要观察 ,以免损坏实验器材。【答案】(1)D(2)物镜或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种子植物【解析】【分析】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环境能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同时也不断的影响环境。在各种环境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都对其生活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解答】(1)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主要特征是:胚珠外有子房壁包被,种子有果皮包被;受精过程不需要水,具有双受精现象;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莲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2)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的过程中(如图乙),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或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或损伤镜头。故答案为:(1)D;(2)物镜或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23.(2023七上·新昌期中)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再创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请完成下列有关超级杂交水稻的相关问题:(1)图中表示超级杂交水稻细胞的是图 。(2)超级杂交水稻穗大粒多,这是由 (选填序号)中的遗传物质决定的。【答案】(1)甲(2)④【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解析】【分析】在图中,甲表示植物细胞,其结构为: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乙表示动物细胞,其结构为:②细胞膜,④细胞核,⑥细胞质。【解答】(1)超级杂交水稻属于植物,其细胞结构为甲;(2)超级杂交水稻穗大粒多,这是由④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决定的。故答案为:(1)甲;(2)④。24.(2023七上·新昌期中)如图为人体组织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①表示的是细胞 过程。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复制后形成形态和数量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2)图中④表示的是细胞 过程,人的血液属于如图中的 组织。【答案】(1)分裂(2)分化;结缔【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组织【解析】【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解答】(1)图中①②③过程中只有细胞数目的增加,细胞的形态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因此①②③表示细胞的分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复制后形成形态和数量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2)④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因此④表示细胞的分化过程,从而形成不同的组织。人的血液属于如图中的结缔组织。故答案为:(1)分裂;(2)分化;结缔。25.(2023七上·新昌期中)周末回家,七(1)班小王同学在家里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用温度计、玻璃杯、热水、电子表等仪器,测量了热水放在玻璃杯中每隔10分钟的温度,下表是他记录的在不同时间测得的玻璃杯中的水温的几组数据。时间(分)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温度(℃) 98 84 71 61 52 44 37 ? 28 25 24 24根据这些数据,请你回答以下问题:(1)小周现在手边有两个温度计,一个是水银温度计(最大量程是120℃)、一个是酒精温度计(最大量程是60℃),你认为在这个实验中应该用哪个 。(2)如果要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你认为下列哪个图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 。【答案】(1)水银温度计(2)D【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要超过温度计的量程;(2)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热水降温的变化规律,对照各选项中图象,得出正确结论。【解答】 (1)由表格数据知,水的最高温度是98℃,98℃一定要在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内;水银温度计,量程为-33℃~357℃,98℃在水银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内;酒精温度计(量程为-117℃~78℃),98℃不在酒精温度计测量范围内;故选择水银温度计;(2)由表格数据知:热水放在室内后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当与室温温度相同时,温度不再发生变化,则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应是先降低,后不变;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26.(2023七上·新昌期中)《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唐代高僧玄奘,孙悟空的原型是猴,猪八戒的原型是猪,妖怪蟒蛇精的原型是蟒蛇,而沙僧的原型让人困扰。(1)有学者在研究中提出沙僧的原型是扬子鳄。扬子鳄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陆生,用 呼吸,体温不恒定;(2)下图是一张常见脊椎动物的二歧分类检索表,其中与蟒蛇精原型对应的位置是____。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1)肺(2)B【知识点】结构与层次;常见的无脊椎动物【解析】【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解答】(1)扬子鳄是国家一级保护爬行动物,卵生,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2)蟒蛇属于爬行动物,表皮干燥,体内受精,陆地上产卵,故对应的位置是乙,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2分)27.(2023七上·新昌期中)科学家为了探究影响细胞衰老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Ⅰ: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体外培养胎儿、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肺的纤维细胞,结果如表:实验Ⅱ:分别将鼠、鸡、人和龟等不同物种的体细胞在体外培养,结果如图所示:细胞来源 胎儿 中年人 老年人增殖代数 50 20 2-4实验Ⅲ:将年轻人的体细胞去核后与老年人的细胞核融合后,在体外培养,融合后的细胞不分裂;将老年人的体细胞去核后与年轻人的细胞核融合后,在体外培养,融合后的细胞分裂旺盛。(1)每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实验Ⅰ:细胞的分裂能力随着生物体年龄的增大而 (填“减弱”或“增强”)。实验Ⅱ:细胞分裂次数与物种的寿命有关,寿命越 的物种,一般体细胞分裂次数越多。实验Ⅲ:细胞结构中的 是决定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2)影响细胞衰老的内在因素有 等。【答案】(1)减弱;长;细胞核(2)与生物的年龄,物种,细胞核有关【知识点】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解析】【分析】细胞分裂能力随着生物体的年龄增大而减弱。细胞分裂次数与物种的特异性有关,一般来讲,寿命越大的物种体细胞分裂的最高次数越高。细胞核是决定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解答】(1)实验Ⅰ中,胎儿的肺成纤维细胞增殖代数最多,老年人的增殖代数最少,说明细胞分裂能力随着生物体的年龄增大而减弱;实验Ⅱ中,细胞分裂次数与生物寿命呈正相关;即一般来说:寿命越长的物种,体细胞分裂的最高次数越高;实验Ⅲ中,细胞核决定细胞分裂能力,即细胞衰老。从题干信息可知,端粒的长短与人体细胞分裂次数呈正相关,细胞分裂次数越多,端粒越短;癌细胞和骨髓细胞中,端粒酶的作用可使染色体上的端粒伸长;(2)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影响细胞衰老的内在因素:与生物的年龄、特种、细胞核有关。故答案为:(1)减弱;长;细胞核;(2)与生物的年龄、特种、细胞核有关。28.(2023七上·新昌期中)某同学欲用密绕法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②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L1;③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排绕在笔杆上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④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⑤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n(1)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以上步骤中,有一个步骤是多余的,还有一个步骤是错误的,请写出分别是哪两步 。(2)错误的步骤改正后,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 。(3)某同学在测量过程中,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有____。A.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B.刻度尺由于热胀冷缩本身刻度不均匀C.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D.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答案】(1)①③(2)④②⑤③(3)A;B;C【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 (1)一根细铜丝的直径太小,刻度尺无法准确测量,故应采用累积法间接测量;(2)同样的方法无论将该细铜丝密绕在锥形铅笔上还是圆柱铅笔上,线圈的长度l不变,据此分析;(3)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测量的人或工具的原因,导致测量值与物体的真实值之间存在差异,叫误差。【解答】 (1)测量铜丝直径的正确方法: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捋直,将铜丝在铅笔上依次紧密绕适当的圈数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l,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n,计算出金属丝的直径d,所以步骤①没有必要;计算铜丝的直径,应该用铜丝绕圈的总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故步骤C错误;将步骤C改正为F,步骤F应该为:用铜丝线圈的总长度l2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2)改正后,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④②⑤③;(3)在测量原理和方法一样的情况下,误差是由于测量者的人为客观原因及测量工具本身的准确程度引起的,例如:A.人在绕线的时候,可能用力的大小不同,造成松紧程度不同,会产生误差,故A符合题意;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在测量中会产生误差,故B符合题意;C.铜丝自身可能粗细不够均匀,会导致误差的产生,故C符合题意。D.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属于测量错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BC。29.(2023七上·新昌期中)柴胡是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抗炎、解热、镇痛等作用,但其种子萌发难、发芽率低,为了了解柴胡种子萌发与外界因素的关系,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一:探究不同温度条件对柴胡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结果如表(左):实验二:探究不同浓度聚乙二醇(浸泡24小时)对柴胡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右)。组别 温度(℃) 种子数(粒) 萌发数(粒)A 15 1000 286B 20 1000 536C 25 1000 373D 30 1000 83(1)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实验中选取的种子方式是____。A.随机选取种子 B.挑选饱满的种子(2)C组中种子的萌发率是 ;(3)综合以上实验可知:在温度为20℃条件下,用浓度为 的聚乙二醇进行浸咱处理,柴胡种子的萌发率最高;(4)柴胡种子萌发难、发芽率低主要与其种皮有关,种皮是细胞经过生长、分裂和分化,从而形成的 组织。【答案】(1)B(2)37.3%(3)5%(4)保护【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解析】【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解答】(1)种子萌反应同时具备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从种子自身条件来看应采取的措施是挑选粒大而饱满完整的种子,这样的种子储存的营养物质多,有利于种子萌发;(2)C组中种子的萌发率为:;(3)据表中数据可见:在温度为20℃条件下,柴胡种子萌发率最高。据曲线图可见:用浓度为5%的聚乙二醇进行浸种处理,柴胡种子萌发率最高。(4)柴胡种子萌发难、发芽率低主要与其种皮有关,种皮是细胞经过生长、分裂和分化,从而形成的保护组织。故答案为:(1)B;(2)37.3%;(3)5%;(4)保护。四、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24分)30.(2023七上·新昌期中)学习了量筒的使用后,小王同学做了很多实验。(1)在实验室里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矿石。因矿石体积较大,小王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则矿石的体积为 cm3。(2)从A到C的操作过程中将使所测矿石体积结果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小王同学还想测一枚大头针的体积,具体如下。用烧杯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内,读出水的体积V1,将一枚大头针轻轻地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沉底后,读出此时水面所指示的体积V2,V2与V1的差值就是一枚大头针的体积。你认为她的这种操作是否可行并请说明理由 。【答案】(1)70(2)偏大(3)不可行,大头针体积较小,量筒液面内上升不明显,直接读数误差较大【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 (1)矿石的体积等于补充水的体积,即矿石的体积=倒水前后量筒的示数之差;(2)将石块从烧杯中拿出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带走部分水,因此补充水的体积=矿石的体积+带走水的体积,因此测量结果偏大;(3)一枚大头针的体积很小,小于量筒的分度值,据此分析解答。【解答】 (1)根据图片可知,矿石的体积为:V=200mL-130mL=70mL=70cm3;(2)从A到C的操作过程中将使所测矿石体积结果偏大,其原因是拿出矿石时要带出一部分水;(3)由于一枚大头针的体积很小,放入量筒中后水面上升的高度很小,无法读出与V1不同的数值,不能计算出一枚大头针的体积。31.(2023七上·新昌期中)小科同学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桌上摆放有以下四瓶试剂:①清水②0.9%生理盐水③碘液④亚甲基蓝溶液,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小科需要用到的试剂有 (选填序号)。(2)小科按照正常的方法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后,接下来他想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如图①~④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操作顺序是 (选填序号)。(3)小明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上图右边所示,可能是装片制作过程中 环节操作不当而造成的。【答案】(1)①③(2)④①③②(3)盖盖玻片【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解析】【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吸”,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解答】(1)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滴的是清水,目的是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染色用碘液,便于观察。(2)使用显微镜的正确顺序:对光→放玻片标本→用眼观察物镜,下降镜筒→用眼观察目镜上升镜筒;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④对光→①放置玻片标本→③下降镜筒→②上升镜筒观察;(3)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图乙出现最大的问题是出现气泡,小组讨论认为最可能是装片制作过程中步骤盖盖玻片操作不当所致。故答案为:(1)①③;(2)④①③②;(3)盖盖玻片。32.(2023七上·新昌期中)人体在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层次性。(1)构成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是 。(2)如图中①~⑧表示的器官属于人体的 系统。(3)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我们认为皮肤属于器官的理由是 。(4)在 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人体的各个系统相互联系,使人体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并能及时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答案】(1)细胞(2)消化(3)皮肤由多种组织构成,具有一定的功能(4)神经系统【知识点】器官和系统【解析】【分析】(1)细胞既是生物生命活动的结构上的基本单位,又是功能上的基本单位。(2)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图中:①是口腔,②是大肠,③是小肠,④是食道,⑤是肝脏,⑥是胃,⑦是胰腺,⑧是肛门。(3)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系统是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4)根据神经系统的作用解答。【解答】 (1)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因此构成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是细胞。(2)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如图中①~⑧表示的器官属于人体的消化系统。(3)皮肤是由上皮、肌肉、神经、结缔等多种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如保护、分泌等)的结构,因此属于器官,而且是人体最大的器官。(4)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人体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各个系统相互联系,使人体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并能及时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33.(2023七上·新昌期中)黄强同学想利用一把刻度尺,一个三角板和一些水,测一小瓶子的容积(此瓶子底部为圆形,肩部以下为圆柱体,瓶壁厚度忽略不计)。具体步骤如下:①测出瓶底直径,求出瓶底面积。②向瓶内加水,水面低于瓶的肩部,用直尺量出此时水面高度为3.0cm,如图(左)。③将瓶盖拧紧,倒置过来,用直尺量出水面到瓶底的距离为为4.0cm,如图(右)。④利用测得的数据,求出瓶子的体积。(注: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选出测量瓶子底面直径的正确方法 。(2)黄强同学测量出瓶底直径后,计算出瓶底面积为9cm2,则该瓶子容积为 cm3。【答案】(1)C(2)45【知识点】特殊测量方法【解析】【分析】(1)根据组合法测量圆的直径的知识分析;(2)根据V=Sh分别计算出左图水的体积和右图空白的体积,然后将二者相加得到瓶子的容积。【解答】(1)测量瓶底的直径时,用三角板和桌面夹住瓶子,下面的桌面对准刻度尺上的一个整刻度,此时三角板直角边和桌面的距离就是瓶底的距离,故选C;(2)根据图片可知,右图中空白部分的高度h2=6cm-4cm=2cm;瓶子的容积V=Sh1+Sh2=S(h1+h2)=9cm2×(3cm+2cm)=45cm3。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拔茅中学等部分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拔茅中学等部分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