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科学12月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2023七上·义乌月考) 2023年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要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加大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治理,改善环境状况B.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对生态文明建设无意义C.开展卫生厕所建设,解决生活污水问题D.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治理大气污染2.(2023七上·义乌月考)只要善于观察,就能发现生活中许多的自然现象,下列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A.青蛙冬眠 B.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C.刮风下雨 D.火山爆发3.(2023七上·义乌月考)2023年7月,中国公布载人登月初步方案,计划2030年前把航天员送上月球开展科学探索,其后将探索建造月球科研试验站。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A.月球上看到的地球美丽吗 B.如果有水和空气等适宜条件,月球土壤本身适合种植蔬菜吗 C.在月球上适合提供给科研试验站的能源有哪些种类 D.如何利用月球自身资源获得水和氧气 4.(2023七上·义乌月考)下列关于测量工具“刻度尺、量筒、量杯、温度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有零刻度线B.都是量程越小,精确度越高的工具C.刻度线都是均匀的D.测量的精确度都是由最小刻度决定的5.(2023七上·义乌月考)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C.测量液体温度 D.刻度尺读数6.(2023七上·义乌月考)下列单位的换算,正确的是( )A.0.556升=0.556×1000毫升=556毫升B.1.8米=1.8×1000=1800毫米C.0.5厘米=0.5毫米×1000=500毫米D.12米=12米×100=1200厘米7.(2023七上·义乌月考)两支玻璃管内径粗细不同而玻璃泡容积相同的酒精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并保持足够长的时间,这两支温度计中酒精柱上升的高度和所示温度分别是(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同B.内径细的升得高且示数大C.内径粗的升得高且示数大D.内径细的升得高,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8.(2023七上·义乌月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登月船从地球到月球上,质量没变B.一杯水结冰后质量没变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没变D.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质量大9.(2023七上·义乌月考)小科用示数在刻度线以下的体温计依次给甲、乙、丙三位同学测体温,记录数据分别为:36.8℃、36.8℃和37.2℃。过后发现全程忘记甩体温计,于是想甩过后全部重测,老师说,你只需再重测一个同学的体温即可。小科应去测谁的体温呢 ( ).A.甲同学 B.乙同学C.丙同学 D.甲、乙同学中任何一个10.(2023七上·义乌月考)索菲亚是由HYPERLINK香港的汉森机器人技术公司开发的类人机器人,是历史上首个获得公民身份的一台机器人。它能完成类似于人类的一些活动,它不能完成的活动是( )A.新陈代谢 B.看家护院C.运动 D.对外界刺激能作出反应11.(2023七上·义乌月考)加拿大一枝黄花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开花时串串黄花、色泽亮丽,结果率很高,严重威胁入侵地的生物生存。根据描述,你认为加拿大一枝黄花属于(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12.(2023七上·义乌月考)小金利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 3.45 厘米、3.46 厘米、3.44 厘米、3.47 厘米,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3.44 厘米 B.3.45 厘米 C.3.455 厘米 D.3.46 厘米13.(2023七上·义乌月考)每周五下午第四节课是某中学的社团活动课。在课堂上,科技社团的同学们对地球的相关知识展开了激烈讨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中国古人对天地的最初认识是“天圆地方”B.远离海岸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能够证明海平面并不是平面C.月食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属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之一D.日食时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14.(2023七上·义乌月考)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海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又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该学说认为,大西洋的形成是由于( )A.地壳的凹陷 B.板块的挤压 C.板块的碰撞 D.板块的张裂15.(2023七上·义乌月考)俗语云“秋冬甘蔗赛过参”,气候干燥,正值吃甘蔗的季节。义乌义亭甘蔗吃起来甘甜可口,这些甘甜物质主要存在甘蔗细胞的哪个结构中?( )A.细胞质 B.细胞核 C.叶绿体 D.液泡16.(2023七上·义乌月考)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C.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D.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17.(2023七上·义乌月考)想要学好科学,很多时候经过自己的思考,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同学的你帮她判断一下,认为各选项中一致的是( )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A 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 偏大B 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如果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 偏大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偏大D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 偏小A.A B.B C.C D.D18.(2023七上·义乌月考)每年的5月12日是我国的全国防灾减灾日。面对灾害和意外,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出并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B.发生火灾且室内浓烟密布时,应俯伏在地上爬行并用潮湿毛巾掩盖口鼻C.发生地震时,底楼的人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的地带避险D.发现煤气中毒者,首先必须将病人从中毒环境迅速转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19.(2023七上·义乌月考)小吴同学在配制一定浓度的食盐水实验中,需要用天平测量12.5克食盐,先在左右两盘中各放上一张相同大小的滤纸,在调节天平时,忘记将游码归零,且正好处于0.2克的位置,小吴在调节平衡后,在右盘上放上12克砝码,并将游码移到0.5克的位置,然后在左盘中添加食盐,当天平恰好平衡时小吴同学称得的食盐质量应为( )A.7.7克 B.7.5克 C.12.7克 D.12.3克20.(2023七上·义乌月考)某同学用一架托盘天平测量一块铜块的质量,方法正确时测量出来的质量为m1,而另一个同学在托盘天平未调节平衡时(指针偏在分度盘左边)就去测量,测得物体的质量为m2,则m1与m2的关系是( )A.m1<m2 B.m1>m2 C.m1=m2 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27分)21.(2023七上·义乌月考)如图所示,小金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的长度,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该金属片的长度是 厘米。22.(2023七上·义乌月考)正确选择实验仪器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图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可以直接加热的是 (填序号,下同),用于量取一定量液体的是 。23.(2023七上·义乌月考)学校新一届秋季田径运动会就要开幕了,各个班级都展开了运动员的选拔工作,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合适的单位:(1) 在铅球项目上,男生用铅球的质量为5 ,在选拔中小虞同学投掷出10 的好成绩而入选。(2)选拔结束,小虞带来矿泉水给同学们解渴,一瓶矿泉水体积约500 。24.(2023七上·义乌月考)学习了体积的测量知识后,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测量一形状不规则的合金块的体积(如图),其实验步骤如下:(1)计算得V合金=V2﹣V1,即合金块的体积为 厘水3。(2)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后交流了实验心得,他们都提出一些关于量筒使用的注意事项:①量筒中加入的水量要适量,既要能淹没金属块,又要确保淹没后的液面不能 。②在量筒读数的时候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 保持水平。25.(2023七上·义乌月考)中国科学院邹承鲁院士说:“我发现许多生命科学的问题,都要到细胞中去寻找答案。”如图是细胞结构或生理功能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中,属于植物细胞的是 图。(2)细胞的各个结构都有各自独特的功能。丙图反映了[②]具有的 的作用。(3)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非常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需要在 (填结构名称)指挥和控制下进行。26.(2023七上·义乌月考)如图所示为部分经纬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②点的经纬度是 。(2)①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 半球。(3)在地球仪上①和②点所在的纬线长度 (填“相等”或“不相等”)。27.(2023七上·义乌月考)根据下列表述回答有关问题:(1)调距时,先使镜筒下降,再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A.前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像B.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C.眼睛注视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靠近载玻片(2)如图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象从图B转为图D所示的情况,其操作顺序为____.A.①→③→⑤B.②→④→⑤C.③→①→⑤D.②→③→⑤①将玻片向右方移动使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②将玻片向左方移动使细胞移至视野中央③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④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⑤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⑥调节粗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3)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有哪些共同结构? (填序号)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液泡28.(2023七上·义乌月考)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市北部,是浦阳江流域的一个天然湖荡,是一个集自然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1)如图是小欢同学将湿地内的部分生物分为甲、乙两类,你认为他的分类依据是____。A.是否有脊椎骨 B.体温是否恒定C.是否胎生哺乳 D.是否用肺呼吸(2)小乐同学为湿地内的四种生物P、Q、R、S编了一个检索表。1a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P1b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22a无脊椎骨…Q2b有脊椎骨…33a体温恒定,外被羽毛R3b体温不恒定,外被鳞片………S湿地内有一种鸟类动物——白鹭,则它是 (选填“P”、“Q”、“R”或“S”)。29.(2023七上·义乌月考)小科想准确量取45mL水,现有A(量程20mL,最小刻度1mL)、B(量程50mL,最小刻度1mL)、C(量程200mL,最小刻度2mL)三个量筒可供选择,他应该选取 (填字母)量筒最好。选好量筒后,用烧杯将水倒入量筒,当接近45mL时,应选用 (填仪器名称)继续加水,直到刚好达到45mL为止,旁边的小王发现刚才小科读数的时候是俯视的,那么他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 (填“>”、”=”或“<”)45mL。三、探究题(每题1分,共14分)30.(2023七上·义乌月考) 光照是蜗牛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环境条件之一。有同学认为蜗牛喜欢的是弱光。为了研究光照强弱对蜗牛活动的影响,同学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把一只蜗牛放在玻璃板中央,将纸盒罩住玻璃板,纸盒上方的一半用半透的黑塑料袋盖住(便于提供弱光),另一半剪去盒底使其透光,并将整个装置放在阳光下。(1)本实验存在明显不足,请写出一点: 。(2)完善方案后进行实验,如果蜗牛喜欢弱光,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3)若方案完善后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仍与猜想不符。对此,同学们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B.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C.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D.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31.(2023七上·义乌月考)小楷打开一罐椰汁发现里面的椰汁并没有装满,于是他怀疑里面的椰汁体积比包装上标注的245mL要少,他将椰汁全部倒入量筒后测得体积为242mL,于是他认为椰汁净含量不足245mL,小英观察后发现罐内还有残留的椰汁,导致测量不准确,于是她提出了一种新的办法可以准确测量椰汁的体积,步骤如下(如图甲乙丙丁,部分未画出):⑴重新打开一罐椰汁,发现还是没有装满。⑵另取一定量的椰汁倒入量筒,读出量筒的示数为V0;向刚打开不满的罐内添加椰汁,直至加满,读出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1;添加的椰汁的体积为:V‘= ;。⑶倒出椰汁,擦干,确保罐内无残留。⑷用量筒准备体积为V2的椰汁,倒入空罐直至加满,量筒内剩余的椰汁体积为V3。⑸计算椰汁的实际体积为V= 。(用V0,V1,V2,V3表示)⑹得出结论。32.(2023七上·义乌月考)利用多枚放大镜、光盘、平面镜和升降支架等制作了一台简易显微镜(如图甲)。调节支架高度,适当调整标本和放大镜A、B三者之间的距离,可实现与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针对“简易显微镜”的评价表如下。“简易显微镜”评价表(节选)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指标一 设计合理,有创意, 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1处以上缺失指标二 能通过该设备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效果明显 能通过该设备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但不效果明显 不能通过该设备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1)放大镜A相当于图乙中的 (填结构名称)。(2)利用“简易显微镜”观察细胞,放片后该进行如何操作获得较清晰物像 。(3)以上是某同学观察的4张临时装片的物像图片,发现甲装片的观察效果不好,是制作装片的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4)根据评价表,该简易显微镜“指标一”被评为“待改进”。为使该模型的“指标一”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模型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33.(2023七上·义乌月考)学习了托盘天平的使用后,小科到实验室用托盘天平测量了盐水的质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图甲所示结构②的名称 。(2)小科同学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面上进行调平时,发现天平指针如甲图所示,为了使得天平平衡,应向 调节平衡螺母。(3)小科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A.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B.称出烧杯的质量 C.计算盐水的质量 D.将盐水倒入烧杯中 E.调节结构①使横梁平衡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4)图乙是小科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操作中的错误之处是 。(5)改正错误后,小科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时,发现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针指在如图丙所示位置,再加入一个最小的砝码,又发现指针指在如图丁所示位置,则他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然后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四、计算题(34题6分,35题6分,37题8分)34.(2023七上·义乌月考)小金测定一块合金的密度,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将两只相同的空烧杯放在已调平的天平两盘内,把合金块放入左盘烧杯中。②向右盘烧杯中缓缓倒水,再用滴管调节,直至天平平衡。③将烧杯内水倒入空量筒中,液面静止后如图甲所示。④用细线拴好合金,将其放入图甲的量筒内,液面静止后如图乙所示。求:(1) 合金块的质量;(2) 合金块的体积;(3) 合金块的密度。35.(2023七上·义乌月考)一些地方特产常用塑料壶装,并以体积代替质量,以致产生缺斤少两的现象。如某地产十斤(5千克)一壶的烧酒其实是体积为5升的烧酒。小科从壶中倒出少量烧酒,测得质量为36克,体积为40毫升。请分析回答:(1)倒出部分与壶中部分的烧酒的密度是 (填“相同”或“不同”)。(2)根据题中数据,计算该种烧酒的密度为多大?(3)计算出这壶烧酒的实际质量为多少千克(不包括塑料壶)?36.(2023七上·义乌月考)小科同学想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但他得到的却是一支没有刻度的温度计,于是他决定自己来粗略的标定刻度,他想了一个办法:(1)他先把温度计玻璃泡浸在 中一段时间,待液面稳定后,在液柱上端对应处,标记为A点。(2)然后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玻璃泡浸在 中一段时间,待液面稳定后,在液柱上端对应处,标记为B点,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20厘米。(3)小科将AB间的距离分成20等份来标记刻度,则他标定的温度计的最小刻度是 。(4)最后他用这只温度计来待测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液柱所处位置距A点12厘米,则这杯水的温度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解析】【分析】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建设其实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就是不给后人留下遗憾而是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解答】 A.加大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治理,改善环境状况 ,符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主题,A正确;B.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意义,B错误;C. 开展卫生厕所建设,解决生活污水问题 ,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意义,C正确;D.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治理大气污染,对生态文明有意义,D正确;故答案为:B2.【答案】B【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1)自然现象指自然界中由于大自然的运作规律自发形成的某种状况,其完全不受人为主观能动性因素影响,如月有阴晴圆缺,四季变化等;(2)社会现象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相互影响中产生的具体事物的表象。【解答】青蛙冬眠、刮风下雨以及火山爆发都是自然现象,而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是利用物理原理才能完成的人类活动,不是自然现象,属于社会现象,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3.【答案】A【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解析】【分析】 科学研究是人类最典型、最富有创造力的活动。科学研究过程是科学工作者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常,一门学科在某个时期能够提出和解决的问题愈多,这门学科就愈具有活力;一个科学家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愈多,他的科学创造力就愈旺盛。【解答】A. 月球上看到的地球美丽吗 不属于科学问题;B. 如果有水和空气等适宜条件,月球土壤本身适合种植蔬菜吗 属于科学问题;C. 在月球上适合提供给科研试验站的能源有哪些种类 ,属于科学问题;D. 如何利用月球自身资源获得水和氧气 属于科学问题;故答案为:A.4.【答案】D【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解析】【分析】测量工具,是测量某个性质的工具。测量工具应用范围广,测量长度、温度、时间、质量、力等。测量工具要注意量程、零刻度线等。【解答】A、在进行测量前,要注意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与分度值,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工具的量程应大于被测物体的最大值,要选择尽可能小的分度值,以提高测量精度;选择完测量工具后要注意观察测量工具的零刻度线,看零刻度线是否有磨损,因此并不是所有测量工具都有零刻度线,A不符合题意;B、量程小的工具,精确度不一定高,实验室常用温度计的量程一般为15~103℃,分度值为1℃,寒暑表的量程为-20~50℃,分度值为1℃,B不符合题意;C、刻度尺、量筒和温度计的刻度都是均匀的,而量杯的刻度是不均匀的,C不符合题意;D、测量工具的测量的准确程度是由最小的刻度决定的,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5.【答案】A【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解答】A.倾倒液体时,试管口略微倾斜,试剂瓶口紧挨管口,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倒放,故A正确;B.读取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故B错误;C.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碰容器的侧壁和底部,故C错误;D.读取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故D错误。故选A。6.【答案】A【知识点】单位换算【解析】【分析】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以进率;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解答】A.升化毫升,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以进率1000,且将单位毫升写在进率后面,故A正确;B.换算过程中应该有单位毫米,故B错误;C.厘米和毫米的进率为10,而不是1000,故C错误;D.换算过程中的单位应该是厘米,故D错误。故选A。7.【答案】D【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同一物体的温度相同,根据V=Sh分析判断。【解答】 同一杯热水说明最后温度计示数应该相同。玻璃泡中酒精量相等,说明酒精受热后膨胀程度相同,即增大的体积是相同的,内径的不同影响的是酒精柱升高的高度。内径粗的温度计酒精柱升得较低;内径细的温度计酒精柱升得较高。故选D。8.【答案】D【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解析】【分析】根据质量的属性分析判断。【解答】A.登月船从地球到月球上,虽然位置发生改变,但是质量没变,故A正确不合题意;B.一杯水结冰后,虽然状态发生改变,但是质量没变,故B正确不合题意;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质量没变,故C正确不合题意;D.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质量一样大,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9.【答案】B【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温度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弯曲,则当温度降低水银柱体积缩小时,液柱从此处断开,不能自己回流回液泡。由此可知,体温计内的液柱只能上升,不能下降,据此分析判断。【解答】根据体温计的结构特点可知,当液柱升高时,测出的体温肯定是准确的,而液柱不变时,被测体温可能低于或等于这个示数,不一定准确。根据题意可知,原来体温计的示数在刻度线以下,测量甲和丙的体温时液柱明显升高,则二者体温准确。只有测量乙的体温时示数没有变化,因此只需重新测量乙的体温即可。故选B。10.【答案】A【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①生物要进行新陈代谢。②生物能够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⑥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⑦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解答】 索菲亚是由HYPERLINK香港的汉森机器人技术公司开发的类人机器人,是历史上首个获得公民身份的一台机器人。它能完成类似于人类的一些活动,它不能完成的活动是新陈代谢,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11.【答案】A【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解析】【分析】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解答】加拿大一枝黄花开花时串串黄花,结果率很高,说明这种植物能够开花结果,属于被子植物。A正确。故选:A。12.【答案】D【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计算出各组数据的平均值即可。【解答】该物体的长度为:。故选D。13.【答案】D【知识点】地球的演化;地球仪模型【解析】【分析】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解答】A、中国古人对天地的认识是“天圆地方”的观点,故A正确;B、远离海岸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能够证明海平面并不是平面,地球是一个球体,故B正确;C、月食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属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之一,故C正确;D、日食时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不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故D错误。故选:D。14.【答案】D【知识点】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解析】【分析】 板块构造学说是目前比较认可的地壳运动学说,他提出了地球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为六大板块,这六大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的发生碰撞和张裂,板块的碰撞形成巨大的山脉和海沟,板块的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解答】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海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又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该学说认为,大西洋的形成是由于板块的张裂;故答案为:D.15.【答案】D【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植物细胞的结构以及各个细胞结构的功能理解与灵活运用。如细胞质中有细胞器,如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其中液泡里含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质中液泡的细胞液里。【解答】A.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外的物质,其不停地流动,增加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A错误。B.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遗传和发育,B错误。C.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C错误。D.细胞质中有细胞器,如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其中液泡里含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温岭甘蔗吃起来甘甜可口,这些甘甜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质中液泡的细胞液里,D正确。故选D。16.【答案】C【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与温度的关系【解析】【分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无关;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解答】A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它不随物体自身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石头的密度不变。故AB均错误。CD.水结成冰后,状态改变,密度减小,根据公式得,,所以体积变大,但是质量不变,由于体积变大,所以使石头裂开,故C正确,D错误。故答案为:C。17.【答案】B【知识点】误差分析【解析】【分析】(1)(2)长度的测量结果=,据此判断;(3)将沸水的温度与室温对比,判断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方向;(4)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判断。【解答】A.拉得很紧的皮卷尺,标准长度变大,根据“长度的测量结果=”可知,测量结果偏小,故A错误;B.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如果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那么测出的就是头发直径与空隙的和,即测量结果偏大,故B正确;C.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因为沸水的温度高于室温,所以测量结果会偏小,故C错误;D.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可知,读出的示数偏大,故D错误。故选B。18.【答案】A【知识点】地震的预报和防范;泥石流的危害及防御措施;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解析】【分析】当灾难来临时,应根据不同的灾情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解答】A、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出并沿着与沟方向垂直的方向逃生,故A错误;B、发生火灾且室内浓烟密布时,应俯伏在地上爬行并用潮湿毛巾掩盖口鼻,故B正确;C、发生地震时,底楼的人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的地带避险,故C正确;D、发现煤气中毒者,首先必须将病人从中毒环境迅速转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故D正确。故选:A。19.【答案】D【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解析】【分析】 托盘天平的使用,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即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天平调节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处,如果一开始就指示一定的示数,最后又将这一示数与砝码质量加在了一起,必然会使读数偏大。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分析本题中的情况下,该不该将游码的示数计算在内了。【解答】 虽然游码并未回零,但天平在测量前是平衡的,且游码最初的位置在0.2g处;测量时,游码的位置为0.5g,则游码的实际示数为0.5g-0.2g=0.3g;由题意可知,物体的实际质量=12g+0.3g=12.3g。故选D。20.【答案】A【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解析】【分析】 当指针不在分度盘中央而偏左时,就开始称量,说明左边重了,在称量时是左物右码,故称量时,在相同的情况下,向右盘中加入多一点的砝码既可以使得天平平衡。【解答】 由题意可知:当指针不在分度盘中央而偏左时,就开始称量,说明在未加砝码时,左边已经重了。在称量时是左物右码,故称量时,在相同的情况下,向右盘中加入应多一点的砝码既可以使得天平平衡,即测得数值比真实值要大,方法正确时测量出来的质量为m1,故m1<m2。故选A。21.【答案】0.1cm;2.80【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大格表示的距离÷中间的小格数,根据“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分别记录所对的刻度值,然后相减即可。【解答】根据图片可知,一个大格表示1cm,中间有10个小格,则该刻度值的最小刻度值为:1cm÷10=0.1cm,那么该金属片的长度为:8.30cm-5.50cm=1.80cm。22.【答案】(1)试管;烧杯(2)①;③【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解析】【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解答;(2)根据常见仪器的用途解答。【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①为试管,②为烧杯;(2)可以直接加热的是试管,故选①;用于量取一定量液体的是量筒,故选③。23.【答案】(1)kg;m(2)ml【知识点】物理量的单位【解析】【分析】(1)质量的国际单位为kg,常用单位为t、g、mg等。长度的国际单位为m,常用单位为km、dm、cm、mm、μm和nm等;(2)容积的常用单位为L和mL。【解答】(1)在铅球项目上,男生用铅球的质量为5kg ,在选拔中小虞同学投掷出10 m 的好成绩而入选;(2) 选拔结束,小虞带来矿泉水给同学们解渴,一瓶矿泉水体积约500mL。24.【答案】(1)15(2)超过量程;凹液面中央最低处【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读出两个量筒的示数,然后根据计算合金块的体积;(2)①如果水面超过量程,那么由于没有刻度,就无法读数;②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解答。【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合金块的体积: V合金=V2﹣V1 =45mL-30mL=15mL=15cm3;(2)①量筒中加入的水量要适量,既要能淹没金属块,又要确保淹没后的液面不能超过量程。②在量筒读数的时候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中央最低处保持水平。25.【答案】(1)甲(2)控制物质进出(3)④细胞核【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解析】【分析】(1)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和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2)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3)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解答】 (1)甲、乙两图中,甲图中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属于植物细胞。(2)②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性透过性)。(3)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非常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需要在④细胞核指挥和控制下进行。26.【答案】(1)东经170°,南纬10°(2)西(3)相等【知识点】地球仪模型【解析】【分析】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据图中信息解答。【解答】(1)据图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得,②点的经纬度是10°S,170°E;(2)①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西半球,其经度是180°;(3)在地球仪上①和②点所在的纬线长度相等,其纬度度数相同。27.【答案】(1)C(2)D(3)②③④【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和收镜。2.动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细胞质;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解答】(1)调距时,先使镜筒下降,再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眼睛注视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靠近载玻片,重新进行观察寻找,期间可以移动玻片标本,让标本移动到通光孔正中央。故选:C。(2)首先要移动玻片把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因为高倍镜的视野窄,虽然在低倍镜下能看到的物像,如果偏离视野中央的话,换上高倍镜,物像可能就不在视野中了。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B图物像偏左,②向左侧移动标本,物像会向右侧移动到视野中央变成C图;低倍镜换高倍镜是通过转动转换器来完成的,③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由C图变为A图。当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变窄,透光量少,视野就会变得很暗,需要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变得亮一些。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只是有点模糊,⑤一般转动细准焦螺旋就能使用物像更加清晰,因此视野由A图变为D图了。故选:D。(3)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相比,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故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共同结构是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28.【答案】(1)A(2)R【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解析】【分析】对动物进行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解答】(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图甲中翠鸟、鲫鱼的体内都有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图乙虾、螃蟹体内都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可见A正确。(2)白鹭是鸟类,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体温恒定,外被羽毛。可见R是鸟类(白鹭)的特征。29.【答案】B;胶头滴管;<【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1)测量工具的量程要稍大于被测量值,且分度值越小,测量越准确;(2)根据定量称量液体的方法解答;(3)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分析。【解答】(1) 小科想准确量取45mL水, A的量程太小,故A不合适。B的分度值为1mL,C的分度值为2mL,因为B的分度值更小,所以应该选择B量筒;(2)选好量筒后,用烧杯将水倒入量筒,当接近45mL时,应选用胶头滴管继续加水,直到刚好达到45mL为止;(3) 旁边的小王发现刚才小科读数的时候是俯视的, 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可知,它读出的示数偏大,而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45mL。30.【答案】(1)蜗牛数量太少,实验具有偶然性(2)蜗牛向黑塑料一侧移动(3)B【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解析】【分析】(1)在科学探究中,往往需要换用不同器材,多次进行实验,从而收集多组数据,这样结论会更加客观,具有普遍意义;(2)黑塑料袋一侧光线较弱,而不遮光的位置光线较强;(3)根据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判断。【解答】(1)本实验存在明显不足,例如:蜗牛数量太少,实验具有偶然性。(2)完善方案后进行实验,如果蜗牛喜欢弱光,将观察到的现象是:蜗牛向黑塑料一侧移动;(3)若方案完善后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仍与猜想不符。对此,同学们应采取的措施是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31.【答案】V0-V1;V2-V3-(V0-V1)【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2)添加椰汁的体积等于量筒内椰汁体积的减小量;(5)量筒内椰汁体积的减小量其实就是罐子装满椰汁的体积,然后减去前面添加椰汁的体积得到椰汁的实际体积。根据题干中的图片中的内容分析实验的步骤。【解答】 (2)将椰汁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的示数为V0;向罐内添加椰汁,直至加满,读出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1,那么添加的椰汁的体积为:V'=V0-V1;(5)整罐椰汁装满时的体积:V2-V3;则椰汁的实际体积为V=V2-V3-(V0-V1)=V1+V2-V0-V3。32.【答案】(1)目镜(2)调节平面镜和升降支架的高度,直到清晰(3)盖片(4)增加镜筒、转换器、压片夹等结构,将平面镜换成反光镜【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 图乙中①是目镜,②是粗准焦螺旋,③细准焦螺旋,④是物镜,⑤是反光镜(1)放大镜A远离放置玻片的位置,相当于目镜,即图乙中的①,放大镜B靠近放置玻片的位置,相当于物镜。(2)显微镜对光后观察需要调节镜筒升降,找到清晰的物像,相当于调节平面镜进行对光,调节支架的高度,找到物像最清晰的位置,最终获得较清晰的物像。(3)图甲中有边缘较深的透明圆圈,是气泡,是由于盖盖玻片不当引起的。(4)简易显微镜中缺少镜筒,转换器,压片夹等结构,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聚光,应换成反光镜。【解答】 (1)放大镜A远离放置玻片的位置,相当于目镜。(2)显微镜对光后观察需要调节镜筒升降,找到清晰的物像,相当于调节平面镜进行对光,调节支架的高度,找到物像最清晰的位置,最终获得较清晰的物像。(3)图甲中有边缘较深的透明圆圈,是有气泡,观察效果不好,是由于盖盖玻片不当引起的。(4) 对该模型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简易显微镜中缺少镜筒,转换器,压片夹等结构,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聚光,应换成反光镜。33.【答案】(1)横梁标尺(2)右(3)EBDAC(4)称量时调节平衡螺母(5)取下最小砝码【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解析】【分析】 (1)根据天平各部分名称填写;(2)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3)合理的实验顺序可以减小测量时的误差,并使操作简便,从这一角度分析步骤的合理性;(4)测量物体质量时,当加减砝码不能使天平平衡时,可以通过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5)在测物体的质量时,发现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天平的左端下沉,再加入一个最小的砝码,天平的右端下沉,此时取下最小砝码,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的横梁平衡。【解答】 (1)根据图片可知,②为横梁标尺;(2)如图,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说明横梁的左端下沉,右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故接下来的操作应是:将平衡螺母向右调,使天平平衡;(3)根据题意知:应该先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再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然后将盐水倒入烧杯中;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总,再计算盐水的质量,所以实验操作顺序为EBDAC;(4)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时,若发现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此时应该调节游码,直到指针再次指在分度盘中线处,图中称量时调节平衡螺母是错误的;(5)在测剩余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时,发现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由图乙知天平的左端下沉,说明砝码质量小,再加入一个最小的砝码后,由图乙知天平的右端下沉,说明砝码质量大,此时取下最小砝码,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的横梁平衡。34.【答案】(1)烧杯内水的体积为:V水=30mL=30cm3;则水的质量为:m水=ρ水V水=1.0g/cm3×30cm3=30g;故合金块的质量为:m=30g;(2)根据甲、乙量筒的示数可知,合金块体积为:V=40mL-30mL=10mL=10cm3;(3)合金块密度:。【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合金块的质量和烧杯内的水的质量相等;知道烧杯内水的体积,根据m=ρV求出水的质量,即合金块的质量;(2)根据甲、乙的示数得出合金块的体积;(3)根据求出合金块的密度。35.【答案】(1)相同(2)V=40mL=40cm3ρ=m/V=36g/40mL=0.9g/cm3(或0.9×103 kg/m3)(3)V=5L=5000cm3ρ=0.9g/cm3m=ρV=0.9g/cm3×5000cm3=4500g=4.5kg【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密度是物体的一种特性,只与物体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2)根据得出该烧酒的密度;(3)根据密度公式代入密度及体积即可解答本题。【解答】(1)密度是物体的一种特性,只与物体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故倒出部分与壶中部分烧酒的密度是相同的;(2)该种烧酒的密度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即可;(3)密度公式的变形式得出这壶烧酒的实际质量。36.【答案】(1)冰水混合物(2)沸水(3)5℃(4)60℃【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2)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3)最小刻度值=;(4)实际温度=分度值×A点上方液柱长度。【解答】(1)他先把温度计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待液面稳定后,在液柱上端对应处,标记为A点,温度为0℃。(2)然后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待液面稳定后,在液柱上端对应处,标记为B点,温度为100℃,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20厘米。(3)小科将AB间的距离分成20等份来标记刻度,则他标定的温度计的最小刻度是:;(4)最后他用这只温度计来待测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液柱所处位置距A点12厘米,则这杯水的温度是:5℃/厘米×12厘米=60℃。1 / 1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科学12月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2023七上·义乌月考) 2023年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要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加大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治理,改善环境状况B.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对生态文明建设无意义C.开展卫生厕所建设,解决生活污水问题D.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治理大气污染【答案】B【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解析】【分析】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建设其实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就是不给后人留下遗憾而是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解答】 A.加大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治理,改善环境状况 ,符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主题,A正确;B.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意义,B错误;C. 开展卫生厕所建设,解决生活污水问题 ,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意义,C正确;D.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治理大气污染,对生态文明有意义,D正确;故答案为:B2.(2023七上·义乌月考)只要善于观察,就能发现生活中许多的自然现象,下列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A.青蛙冬眠 B.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C.刮风下雨 D.火山爆发【答案】B【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1)自然现象指自然界中由于大自然的运作规律自发形成的某种状况,其完全不受人为主观能动性因素影响,如月有阴晴圆缺,四季变化等;(2)社会现象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相互影响中产生的具体事物的表象。【解答】青蛙冬眠、刮风下雨以及火山爆发都是自然现象,而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是利用物理原理才能完成的人类活动,不是自然现象,属于社会现象,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3.(2023七上·义乌月考)2023年7月,中国公布载人登月初步方案,计划2030年前把航天员送上月球开展科学探索,其后将探索建造月球科研试验站。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A.月球上看到的地球美丽吗 B.如果有水和空气等适宜条件,月球土壤本身适合种植蔬菜吗 C.在月球上适合提供给科研试验站的能源有哪些种类 D.如何利用月球自身资源获得水和氧气 【答案】A【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解析】【分析】 科学研究是人类最典型、最富有创造力的活动。科学研究过程是科学工作者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常,一门学科在某个时期能够提出和解决的问题愈多,这门学科就愈具有活力;一个科学家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愈多,他的科学创造力就愈旺盛。【解答】A. 月球上看到的地球美丽吗 不属于科学问题;B. 如果有水和空气等适宜条件,月球土壤本身适合种植蔬菜吗 属于科学问题;C. 在月球上适合提供给科研试验站的能源有哪些种类 ,属于科学问题;D. 如何利用月球自身资源获得水和氧气 属于科学问题;故答案为:A.4.(2023七上·义乌月考)下列关于测量工具“刻度尺、量筒、量杯、温度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有零刻度线B.都是量程越小,精确度越高的工具C.刻度线都是均匀的D.测量的精确度都是由最小刻度决定的【答案】D【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解析】【分析】测量工具,是测量某个性质的工具。测量工具应用范围广,测量长度、温度、时间、质量、力等。测量工具要注意量程、零刻度线等。【解答】A、在进行测量前,要注意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与分度值,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工具的量程应大于被测物体的最大值,要选择尽可能小的分度值,以提高测量精度;选择完测量工具后要注意观察测量工具的零刻度线,看零刻度线是否有磨损,因此并不是所有测量工具都有零刻度线,A不符合题意;B、量程小的工具,精确度不一定高,实验室常用温度计的量程一般为15~103℃,分度值为1℃,寒暑表的量程为-20~50℃,分度值为1℃,B不符合题意;C、刻度尺、量筒和温度计的刻度都是均匀的,而量杯的刻度是不均匀的,C不符合题意;D、测量工具的测量的准确程度是由最小的刻度决定的,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5.(2023七上·义乌月考)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C.测量液体温度 D.刻度尺读数【答案】A【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根据实验操作的规范分析判断。【解答】A.倾倒液体时,试管口略微倾斜,试剂瓶口紧挨管口,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倒放,故A正确;B.读取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故B错误;C.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碰容器的侧壁和底部,故C错误;D.读取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故D错误。故选A。6.(2023七上·义乌月考)下列单位的换算,正确的是( )A.0.556升=0.556×1000毫升=556毫升B.1.8米=1.8×1000=1800毫米C.0.5厘米=0.5毫米×1000=500毫米D.12米=12米×100=1200厘米【答案】A【知识点】单位换算【解析】【分析】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以进率;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解答】A.升化毫升,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以进率1000,且将单位毫升写在进率后面,故A正确;B.换算过程中应该有单位毫米,故B错误;C.厘米和毫米的进率为10,而不是1000,故C错误;D.换算过程中的单位应该是厘米,故D错误。故选A。7.(2023七上·义乌月考)两支玻璃管内径粗细不同而玻璃泡容积相同的酒精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并保持足够长的时间,这两支温度计中酒精柱上升的高度和所示温度分别是(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同B.内径细的升得高且示数大C.内径粗的升得高且示数大D.内径细的升得高,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答案】D【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同一物体的温度相同,根据V=Sh分析判断。【解答】 同一杯热水说明最后温度计示数应该相同。玻璃泡中酒精量相等,说明酒精受热后膨胀程度相同,即增大的体积是相同的,内径的不同影响的是酒精柱升高的高度。内径粗的温度计酒精柱升得较低;内径细的温度计酒精柱升得较高。故选D。8.(2023七上·义乌月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登月船从地球到月球上,质量没变B.一杯水结冰后质量没变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没变D.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质量大【答案】D【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解析】【分析】根据质量的属性分析判断。【解答】A.登月船从地球到月球上,虽然位置发生改变,但是质量没变,故A正确不合题意;B.一杯水结冰后,虽然状态发生改变,但是质量没变,故B正确不合题意;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质量没变,故C正确不合题意;D.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质量一样大,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9.(2023七上·义乌月考)小科用示数在刻度线以下的体温计依次给甲、乙、丙三位同学测体温,记录数据分别为:36.8℃、36.8℃和37.2℃。过后发现全程忘记甩体温计,于是想甩过后全部重测,老师说,你只需再重测一个同学的体温即可。小科应去测谁的体温呢 ( ).A.甲同学 B.乙同学C.丙同学 D.甲、乙同学中任何一个【答案】B【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温度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弯曲,则当温度降低水银柱体积缩小时,液柱从此处断开,不能自己回流回液泡。由此可知,体温计内的液柱只能上升,不能下降,据此分析判断。【解答】根据体温计的结构特点可知,当液柱升高时,测出的体温肯定是准确的,而液柱不变时,被测体温可能低于或等于这个示数,不一定准确。根据题意可知,原来体温计的示数在刻度线以下,测量甲和丙的体温时液柱明显升高,则二者体温准确。只有测量乙的体温时示数没有变化,因此只需重新测量乙的体温即可。故选B。10.(2023七上·义乌月考)索菲亚是由HYPERLINK香港的汉森机器人技术公司开发的类人机器人,是历史上首个获得公民身份的一台机器人。它能完成类似于人类的一些活动,它不能完成的活动是( )A.新陈代谢 B.看家护院C.运动 D.对外界刺激能作出反应【答案】A【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①生物要进行新陈代谢。②生物能够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⑥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⑦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解答】 索菲亚是由HYPERLINK香港的汉森机器人技术公司开发的类人机器人,是历史上首个获得公民身份的一台机器人。它能完成类似于人类的一些活动,它不能完成的活动是新陈代谢,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11.(2023七上·义乌月考)加拿大一枝黄花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开花时串串黄花、色泽亮丽,结果率很高,严重威胁入侵地的生物生存。根据描述,你认为加拿大一枝黄花属于(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答案】A【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解析】【分析】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解答】加拿大一枝黄花开花时串串黄花,结果率很高,说明这种植物能够开花结果,属于被子植物。A正确。故选:A。12.(2023七上·义乌月考)小金利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 3.45 厘米、3.46 厘米、3.44 厘米、3.47 厘米,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3.44 厘米 B.3.45 厘米 C.3.455 厘米 D.3.46 厘米【答案】D【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计算出各组数据的平均值即可。【解答】该物体的长度为:。故选D。13.(2023七上·义乌月考)每周五下午第四节课是某中学的社团活动课。在课堂上,科技社团的同学们对地球的相关知识展开了激烈讨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中国古人对天地的最初认识是“天圆地方”B.远离海岸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能够证明海平面并不是平面C.月食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属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之一D.日食时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答案】D【知识点】地球的演化;地球仪模型【解析】【分析】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解答】A、中国古人对天地的认识是“天圆地方”的观点,故A正确;B、远离海岸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能够证明海平面并不是平面,地球是一个球体,故B正确;C、月食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属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之一,故C正确;D、日食时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不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故D错误。故选:D。14.(2023七上·义乌月考)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海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又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该学说认为,大西洋的形成是由于( )A.地壳的凹陷 B.板块的挤压 C.板块的碰撞 D.板块的张裂【答案】D【知识点】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解析】【分析】 板块构造学说是目前比较认可的地壳运动学说,他提出了地球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为六大板块,这六大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的发生碰撞和张裂,板块的碰撞形成巨大的山脉和海沟,板块的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解答】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海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又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该学说认为,大西洋的形成是由于板块的张裂;故答案为:D.15.(2023七上·义乌月考)俗语云“秋冬甘蔗赛过参”,气候干燥,正值吃甘蔗的季节。义乌义亭甘蔗吃起来甘甜可口,这些甘甜物质主要存在甘蔗细胞的哪个结构中?( )A.细胞质 B.细胞核 C.叶绿体 D.液泡【答案】D【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植物细胞的结构以及各个细胞结构的功能理解与灵活运用。如细胞质中有细胞器,如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其中液泡里含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质中液泡的细胞液里。【解答】A.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外的物质,其不停地流动,增加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A错误。B.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遗传和发育,B错误。C.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C错误。D.细胞质中有细胞器,如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其中液泡里含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温岭甘蔗吃起来甘甜可口,这些甘甜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质中液泡的细胞液里,D正确。故选D。16.(2023七上·义乌月考)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C.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D.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答案】C【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与温度的关系【解析】【分析】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无关;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解答】A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它不随物体自身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石头的密度不变。故AB均错误。CD.水结成冰后,状态改变,密度减小,根据公式得,,所以体积变大,但是质量不变,由于体积变大,所以使石头裂开,故C正确,D错误。故答案为:C。17.(2023七上·义乌月考)想要学好科学,很多时候经过自己的思考,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同学的你帮她判断一下,认为各选项中一致的是( )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A 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 偏大B 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如果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 偏大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偏大D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 偏小A.A B.B C.C D.D【答案】B【知识点】误差分析【解析】【分析】(1)(2)长度的测量结果=,据此判断;(3)将沸水的温度与室温对比,判断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方向;(4)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判断。【解答】A.拉得很紧的皮卷尺,标准长度变大,根据“长度的测量结果=”可知,测量结果偏小,故A错误;B.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如果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那么测出的就是头发直径与空隙的和,即测量结果偏大,故B正确;C.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因为沸水的温度高于室温,所以测量结果会偏小,故C错误;D.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可知,读出的示数偏大,故D错误。故选B。18.(2023七上·义乌月考)每年的5月12日是我国的全国防灾减灾日。面对灾害和意外,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出并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B.发生火灾且室内浓烟密布时,应俯伏在地上爬行并用潮湿毛巾掩盖口鼻C.发生地震时,底楼的人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的地带避险D.发现煤气中毒者,首先必须将病人从中毒环境迅速转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答案】A【知识点】地震的预报和防范;泥石流的危害及防御措施;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解析】【分析】当灾难来临时,应根据不同的灾情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解答】A、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出并沿着与沟方向垂直的方向逃生,故A错误;B、发生火灾且室内浓烟密布时,应俯伏在地上爬行并用潮湿毛巾掩盖口鼻,故B正确;C、发生地震时,底楼的人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的地带避险,故C正确;D、发现煤气中毒者,首先必须将病人从中毒环境迅速转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故D正确。故选:A。19.(2023七上·义乌月考)小吴同学在配制一定浓度的食盐水实验中,需要用天平测量12.5克食盐,先在左右两盘中各放上一张相同大小的滤纸,在调节天平时,忘记将游码归零,且正好处于0.2克的位置,小吴在调节平衡后,在右盘上放上12克砝码,并将游码移到0.5克的位置,然后在左盘中添加食盐,当天平恰好平衡时小吴同学称得的食盐质量应为( )A.7.7克 B.7.5克 C.12.7克 D.12.3克【答案】D【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解析】【分析】 托盘天平的使用,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即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天平调节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处,如果一开始就指示一定的示数,最后又将这一示数与砝码质量加在了一起,必然会使读数偏大。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分析本题中的情况下,该不该将游码的示数计算在内了。【解答】 虽然游码并未回零,但天平在测量前是平衡的,且游码最初的位置在0.2g处;测量时,游码的位置为0.5g,则游码的实际示数为0.5g-0.2g=0.3g;由题意可知,物体的实际质量=12g+0.3g=12.3g。故选D。20.(2023七上·义乌月考)某同学用一架托盘天平测量一块铜块的质量,方法正确时测量出来的质量为m1,而另一个同学在托盘天平未调节平衡时(指针偏在分度盘左边)就去测量,测得物体的质量为m2,则m1与m2的关系是( )A.m1<m2 B.m1>m2 C.m1=m2 D.无法确定【答案】A【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解析】【分析】 当指针不在分度盘中央而偏左时,就开始称量,说明左边重了,在称量时是左物右码,故称量时,在相同的情况下,向右盘中加入多一点的砝码既可以使得天平平衡。【解答】 由题意可知:当指针不在分度盘中央而偏左时,就开始称量,说明在未加砝码时,左边已经重了。在称量时是左物右码,故称量时,在相同的情况下,向右盘中加入应多一点的砝码既可以使得天平平衡,即测得数值比真实值要大,方法正确时测量出来的质量为m1,故m1<m2。故选A。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27分)21.(2023七上·义乌月考)如图所示,小金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的长度,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该金属片的长度是 厘米。【答案】0.1cm;2.80【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大格表示的距离÷中间的小格数,根据“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分别记录所对的刻度值,然后相减即可。【解答】根据图片可知,一个大格表示1cm,中间有10个小格,则该刻度值的最小刻度值为:1cm÷10=0.1cm,那么该金属片的长度为:8.30cm-5.50cm=1.80cm。22.(2023七上·义乌月考)正确选择实验仪器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图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可以直接加热的是 (填序号,下同),用于量取一定量液体的是 。【答案】(1)试管;烧杯(2)①;③【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解析】【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解答;(2)根据常见仪器的用途解答。【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①为试管,②为烧杯;(2)可以直接加热的是试管,故选①;用于量取一定量液体的是量筒,故选③。23.(2023七上·义乌月考)学校新一届秋季田径运动会就要开幕了,各个班级都展开了运动员的选拔工作,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合适的单位:(1) 在铅球项目上,男生用铅球的质量为5 ,在选拔中小虞同学投掷出10 的好成绩而入选。(2)选拔结束,小虞带来矿泉水给同学们解渴,一瓶矿泉水体积约500 。【答案】(1)kg;m(2)ml【知识点】物理量的单位【解析】【分析】(1)质量的国际单位为kg,常用单位为t、g、mg等。长度的国际单位为m,常用单位为km、dm、cm、mm、μm和nm等;(2)容积的常用单位为L和mL。【解答】(1)在铅球项目上,男生用铅球的质量为5kg ,在选拔中小虞同学投掷出10 m 的好成绩而入选;(2) 选拔结束,小虞带来矿泉水给同学们解渴,一瓶矿泉水体积约500mL。24.(2023七上·义乌月考)学习了体积的测量知识后,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测量一形状不规则的合金块的体积(如图),其实验步骤如下:(1)计算得V合金=V2﹣V1,即合金块的体积为 厘水3。(2)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后交流了实验心得,他们都提出一些关于量筒使用的注意事项:①量筒中加入的水量要适量,既要能淹没金属块,又要确保淹没后的液面不能 。②在量筒读数的时候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 保持水平。【答案】(1)15(2)超过量程;凹液面中央最低处【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1)根据图片读出两个量筒的示数,然后根据计算合金块的体积;(2)①如果水面超过量程,那么由于没有刻度,就无法读数;②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解答。【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合金块的体积: V合金=V2﹣V1 =45mL-30mL=15mL=15cm3;(2)①量筒中加入的水量要适量,既要能淹没金属块,又要确保淹没后的液面不能超过量程。②在量筒读数的时候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中央最低处保持水平。25.(2023七上·义乌月考)中国科学院邹承鲁院士说:“我发现许多生命科学的问题,都要到细胞中去寻找答案。”如图是细胞结构或生理功能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中,属于植物细胞的是 图。(2)细胞的各个结构都有各自独特的功能。丙图反映了[②]具有的 的作用。(3)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非常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需要在 (填结构名称)指挥和控制下进行。【答案】(1)甲(2)控制物质进出(3)④细胞核【知识点】细胞的结构【解析】【分析】(1)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和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2)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3)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解答】 (1)甲、乙两图中,甲图中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属于植物细胞。(2)②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性透过性)。(3)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非常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需要在④细胞核指挥和控制下进行。26.(2023七上·义乌月考)如图所示为部分经纬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②点的经纬度是 。(2)①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 半球。(3)在地球仪上①和②点所在的纬线长度 (填“相等”或“不相等”)。【答案】(1)东经170°,南纬10°(2)西(3)相等【知识点】地球仪模型【解析】【分析】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据图中信息解答。【解答】(1)据图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得,②点的经纬度是10°S,170°E;(2)①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西半球,其经度是180°;(3)在地球仪上①和②点所在的纬线长度相等,其纬度度数相同。27.(2023七上·义乌月考)根据下列表述回答有关问题:(1)调距时,先使镜筒下降,再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A.前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像B.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C.眼睛注视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靠近载玻片(2)如图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象从图B转为图D所示的情况,其操作顺序为____.A.①→③→⑤B.②→④→⑤C.③→①→⑤D.②→③→⑤①将玻片向右方移动使细胞移至视野中央 ②将玻片向左方移动使细胞移至视野中央③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④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⑤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⑥调节粗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3)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有哪些共同结构? (填序号)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液泡【答案】(1)C(2)D(3)②③④【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和收镜。2.动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细胞质;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解答】(1)调距时,先使镜筒下降,再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眼睛注视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靠近载玻片,重新进行观察寻找,期间可以移动玻片标本,让标本移动到通光孔正中央。故选:C。(2)首先要移动玻片把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因为高倍镜的视野窄,虽然在低倍镜下能看到的物像,如果偏离视野中央的话,换上高倍镜,物像可能就不在视野中了。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B图物像偏左,②向左侧移动标本,物像会向右侧移动到视野中央变成C图;低倍镜换高倍镜是通过转动转换器来完成的,③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由C图变为A图。当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变窄,透光量少,视野就会变得很暗,需要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变得亮一些。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只是有点模糊,⑤一般转动细准焦螺旋就能使用物像更加清晰,因此视野由A图变为D图了。故选:D。(3)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相比,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故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共同结构是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28.(2023七上·义乌月考)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市北部,是浦阳江流域的一个天然湖荡,是一个集自然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1)如图是小欢同学将湿地内的部分生物分为甲、乙两类,你认为他的分类依据是____。A.是否有脊椎骨 B.体温是否恒定C.是否胎生哺乳 D.是否用肺呼吸(2)小乐同学为湿地内的四种生物P、Q、R、S编了一个检索表。1a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P1b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22a无脊椎骨…Q2b有脊椎骨…33a体温恒定,外被羽毛R3b体温不恒定,外被鳞片………S湿地内有一种鸟类动物——白鹭,则它是 (选填“P”、“Q”、“R”或“S”)。【答案】(1)A(2)R【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解析】【分析】对动物进行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解答】(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图甲中翠鸟、鲫鱼的体内都有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图乙虾、螃蟹体内都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可见A正确。(2)白鹭是鸟类,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体温恒定,外被羽毛。可见R是鸟类(白鹭)的特征。29.(2023七上·义乌月考)小科想准确量取45mL水,现有A(量程20mL,最小刻度1mL)、B(量程50mL,最小刻度1mL)、C(量程200mL,最小刻度2mL)三个量筒可供选择,他应该选取 (填字母)量筒最好。选好量筒后,用烧杯将水倒入量筒,当接近45mL时,应选用 (填仪器名称)继续加水,直到刚好达到45mL为止,旁边的小王发现刚才小科读数的时候是俯视的,那么他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 (填“>”、”=”或“<”)45mL。【答案】B;胶头滴管;<【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1)测量工具的量程要稍大于被测量值,且分度值越小,测量越准确;(2)根据定量称量液体的方法解答;(3)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分析。【解答】(1) 小科想准确量取45mL水, A的量程太小,故A不合适。B的分度值为1mL,C的分度值为2mL,因为B的分度值更小,所以应该选择B量筒;(2)选好量筒后,用烧杯将水倒入量筒,当接近45mL时,应选用胶头滴管继续加水,直到刚好达到45mL为止;(3) 旁边的小王发现刚才小科读数的时候是俯视的, 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可知,它读出的示数偏大,而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45mL。三、探究题(每题1分,共14分)30.(2023七上·义乌月考) 光照是蜗牛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环境条件之一。有同学认为蜗牛喜欢的是弱光。为了研究光照强弱对蜗牛活动的影响,同学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把一只蜗牛放在玻璃板中央,将纸盒罩住玻璃板,纸盒上方的一半用半透的黑塑料袋盖住(便于提供弱光),另一半剪去盒底使其透光,并将整个装置放在阳光下。(1)本实验存在明显不足,请写出一点: 。(2)完善方案后进行实验,如果蜗牛喜欢弱光,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3)若方案完善后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仍与猜想不符。对此,同学们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B.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C.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D.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答案】(1)蜗牛数量太少,实验具有偶然性(2)蜗牛向黑塑料一侧移动(3)B【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解析】【分析】(1)在科学探究中,往往需要换用不同器材,多次进行实验,从而收集多组数据,这样结论会更加客观,具有普遍意义;(2)黑塑料袋一侧光线较弱,而不遮光的位置光线较强;(3)根据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判断。【解答】(1)本实验存在明显不足,例如:蜗牛数量太少,实验具有偶然性。(2)完善方案后进行实验,如果蜗牛喜欢弱光,将观察到的现象是:蜗牛向黑塑料一侧移动;(3)若方案完善后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仍与猜想不符。对此,同学们应采取的措施是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31.(2023七上·义乌月考)小楷打开一罐椰汁发现里面的椰汁并没有装满,于是他怀疑里面的椰汁体积比包装上标注的245mL要少,他将椰汁全部倒入量筒后测得体积为242mL,于是他认为椰汁净含量不足245mL,小英观察后发现罐内还有残留的椰汁,导致测量不准确,于是她提出了一种新的办法可以准确测量椰汁的体积,步骤如下(如图甲乙丙丁,部分未画出):⑴重新打开一罐椰汁,发现还是没有装满。⑵另取一定量的椰汁倒入量筒,读出量筒的示数为V0;向刚打开不满的罐内添加椰汁,直至加满,读出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1;添加的椰汁的体积为:V‘= ;。⑶倒出椰汁,擦干,确保罐内无残留。⑷用量筒准备体积为V2的椰汁,倒入空罐直至加满,量筒内剩余的椰汁体积为V3。⑸计算椰汁的实际体积为V= 。(用V0,V1,V2,V3表示)⑹得出结论。【答案】V0-V1;V2-V3-(V0-V1)【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2)添加椰汁的体积等于量筒内椰汁体积的减小量;(5)量筒内椰汁体积的减小量其实就是罐子装满椰汁的体积,然后减去前面添加椰汁的体积得到椰汁的实际体积。根据题干中的图片中的内容分析实验的步骤。【解答】 (2)将椰汁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的示数为V0;向罐内添加椰汁,直至加满,读出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1,那么添加的椰汁的体积为:V'=V0-V1;(5)整罐椰汁装满时的体积:V2-V3;则椰汁的实际体积为V=V2-V3-(V0-V1)=V1+V2-V0-V3。32.(2023七上·义乌月考)利用多枚放大镜、光盘、平面镜和升降支架等制作了一台简易显微镜(如图甲)。调节支架高度,适当调整标本和放大镜A、B三者之间的距离,可实现与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针对“简易显微镜”的评价表如下。“简易显微镜”评价表(节选)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指标一 设计合理,有创意, 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1处以上缺失指标二 能通过该设备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效果明显 能通过该设备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但不效果明显 不能通过该设备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1)放大镜A相当于图乙中的 (填结构名称)。(2)利用“简易显微镜”观察细胞,放片后该进行如何操作获得较清晰物像 。(3)以上是某同学观察的4张临时装片的物像图片,发现甲装片的观察效果不好,是制作装片的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4)根据评价表,该简易显微镜“指标一”被评为“待改进”。为使该模型的“指标一”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模型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答案】(1)目镜(2)调节平面镜和升降支架的高度,直到清晰(3)盖片(4)增加镜筒、转换器、压片夹等结构,将平面镜换成反光镜【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解析】【分析】 图乙中①是目镜,②是粗准焦螺旋,③细准焦螺旋,④是物镜,⑤是反光镜(1)放大镜A远离放置玻片的位置,相当于目镜,即图乙中的①,放大镜B靠近放置玻片的位置,相当于物镜。(2)显微镜对光后观察需要调节镜筒升降,找到清晰的物像,相当于调节平面镜进行对光,调节支架的高度,找到物像最清晰的位置,最终获得较清晰的物像。(3)图甲中有边缘较深的透明圆圈,是气泡,是由于盖盖玻片不当引起的。(4)简易显微镜中缺少镜筒,转换器,压片夹等结构,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聚光,应换成反光镜。【解答】 (1)放大镜A远离放置玻片的位置,相当于目镜。(2)显微镜对光后观察需要调节镜筒升降,找到清晰的物像,相当于调节平面镜进行对光,调节支架的高度,找到物像最清晰的位置,最终获得较清晰的物像。(3)图甲中有边缘较深的透明圆圈,是有气泡,观察效果不好,是由于盖盖玻片不当引起的。(4) 对该模型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简易显微镜中缺少镜筒,转换器,压片夹等结构,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聚光,应换成反光镜。33.(2023七上·义乌月考)学习了托盘天平的使用后,小科到实验室用托盘天平测量了盐水的质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图甲所示结构②的名称 。(2)小科同学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面上进行调平时,发现天平指针如甲图所示,为了使得天平平衡,应向 调节平衡螺母。(3)小科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A.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B.称出烧杯的质量 C.计算盐水的质量 D.将盐水倒入烧杯中 E.调节结构①使横梁平衡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4)图乙是小科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操作中的错误之处是 。(5)改正错误后,小科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时,发现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针指在如图丙所示位置,再加入一个最小的砝码,又发现指针指在如图丁所示位置,则他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然后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答案】(1)横梁标尺(2)右(3)EBDAC(4)称量时调节平衡螺母(5)取下最小砝码【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解析】【分析】 (1)根据天平各部分名称填写;(2)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3)合理的实验顺序可以减小测量时的误差,并使操作简便,从这一角度分析步骤的合理性;(4)测量物体质量时,当加减砝码不能使天平平衡时,可以通过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5)在测物体的质量时,发现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天平的左端下沉,再加入一个最小的砝码,天平的右端下沉,此时取下最小砝码,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的横梁平衡。【解答】 (1)根据图片可知,②为横梁标尺;(2)如图,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说明横梁的左端下沉,右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故接下来的操作应是:将平衡螺母向右调,使天平平衡;(3)根据题意知:应该先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再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然后将盐水倒入烧杯中;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总,再计算盐水的质量,所以实验操作顺序为EBDAC;(4)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时,若发现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此时应该调节游码,直到指针再次指在分度盘中线处,图中称量时调节平衡螺母是错误的;(5)在测剩余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时,发现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由图乙知天平的左端下沉,说明砝码质量小,再加入一个最小的砝码后,由图乙知天平的右端下沉,说明砝码质量大,此时取下最小砝码,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的横梁平衡。四、计算题(34题6分,35题6分,37题8分)34.(2023七上·义乌月考)小金测定一块合金的密度,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将两只相同的空烧杯放在已调平的天平两盘内,把合金块放入左盘烧杯中。②向右盘烧杯中缓缓倒水,再用滴管调节,直至天平平衡。③将烧杯内水倒入空量筒中,液面静止后如图甲所示。④用细线拴好合金,将其放入图甲的量筒内,液面静止后如图乙所示。求:(1) 合金块的质量;(2) 合金块的体积;(3) 合金块的密度。【答案】(1)烧杯内水的体积为:V水=30mL=30cm3;则水的质量为:m水=ρ水V水=1.0g/cm3×30cm3=30g;故合金块的质量为:m=30g;(2)根据甲、乙量筒的示数可知,合金块体积为:V=40mL-30mL=10mL=10cm3;(3)合金块密度:。【知识点】固体密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合金块的质量和烧杯内的水的质量相等;知道烧杯内水的体积,根据m=ρV求出水的质量,即合金块的质量;(2)根据甲、乙的示数得出合金块的体积;(3)根据求出合金块的密度。35.(2023七上·义乌月考)一些地方特产常用塑料壶装,并以体积代替质量,以致产生缺斤少两的现象。如某地产十斤(5千克)一壶的烧酒其实是体积为5升的烧酒。小科从壶中倒出少量烧酒,测得质量为36克,体积为40毫升。请分析回答:(1)倒出部分与壶中部分的烧酒的密度是 (填“相同”或“不同”)。(2)根据题中数据,计算该种烧酒的密度为多大?(3)计算出这壶烧酒的实际质量为多少千克(不包括塑料壶)?【答案】(1)相同(2)V=40mL=40cm3ρ=m/V=36g/40mL=0.9g/cm3(或0.9×103 kg/m3)(3)V=5L=5000cm3ρ=0.9g/cm3m=ρV=0.9g/cm3×5000cm3=4500g=4.5kg【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密度是物体的一种特性,只与物体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2)根据得出该烧酒的密度;(3)根据密度公式代入密度及体积即可解答本题。【解答】(1)密度是物体的一种特性,只与物体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故倒出部分与壶中部分烧酒的密度是相同的;(2)该种烧酒的密度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即可;(3)密度公式的变形式得出这壶烧酒的实际质量。36.(2023七上·义乌月考)小科同学想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但他得到的却是一支没有刻度的温度计,于是他决定自己来粗略的标定刻度,他想了一个办法:(1)他先把温度计玻璃泡浸在 中一段时间,待液面稳定后,在液柱上端对应处,标记为A点。(2)然后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玻璃泡浸在 中一段时间,待液面稳定后,在液柱上端对应处,标记为B点,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20厘米。(3)小科将AB间的距离分成20等份来标记刻度,则他标定的温度计的最小刻度是 。(4)最后他用这只温度计来待测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液柱所处位置距A点12厘米,则这杯水的温度是多少? 。【答案】(1)冰水混合物(2)沸水(3)5℃(4)60℃【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2)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3)最小刻度值=;(4)实际温度=分度值×A点上方液柱长度。【解答】(1)他先把温度计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待液面稳定后,在液柱上端对应处,标记为A点,温度为0℃。(2)然后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待液面稳定后,在液柱上端对应处,标记为B点,温度为100℃,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20厘米。(3)小科将AB间的距离分成20等份来标记刻度,则他标定的温度计的最小刻度是:;(4)最后他用这只温度计来待测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液柱所处位置距A点12厘米,则这杯水的温度是:5℃/厘米×12厘米=60℃。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科学12月检测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科学12月检测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