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走进小说世界,收获多维成长——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一个小说单元。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共编排了三个完整的小说单元,本单元是第一个完整的小说单元,在第四学段“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建构中,处于重要的位置。单元学习任务包括小说阅读、写作训练“学习缩写”和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本单元小说从内容上看,都写了少年时代的经历,这些不同的人生经历,构成小说外显的情节线索;同时,正是这些人生经历与体验,让一个人发现世界,认识社会,从而推动自我的成长,这又构成小说内隐的思想线索。三篇小说均是名家名作,艺术技巧精湛,思想内容深刻。叙事手法、人物塑造、价值观引导、语言特色均可圈可点,恰当选择切入点进入学习活动,可以更深层次领域小说思想内涵。本单元写作任务可充分利用小说阅读文本,通过缩写训练,可以提高把握文章要点、思路的能力,还能培养概括、综合能力。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引领学生回顾小说阅读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故事、情节、人物、表现手法等,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促进学生成长。单元写作任务和综合性学习任务都是训练“创意表达”的优质材料,和前面的小说阅读活动融合起来,综合发展学生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能力。学习目标:1.语言目标通过阅读鉴赏活动,学习三篇小说或朴实又逼真,或冷峻又温暖,或细腻又唯美的语言风格,锻炼学生准确表情达意的语言能力;通过梳理情节、概括故事,锻炼学生概括性语言运用能力。2.思维目标通过梳理概括、人物评价、探究主旨等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锻炼提炼、分析、评价、思辨的能力。3.文化与审美目标理解小说创作的文化背景,放在时代背景中客观认识和评价小说中人物和故事,对照现实,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确立自我意识,获得成长的启示。【教学实施】第一课段:穿越,遇见——同步少年经历学习任务:学习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梳理小说情节的技巧,感受小说构思的精妙。学习时间:3课时导课: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代,生活着不同的少年,不同的少年经历着不同的故事,作家们把这些人和事进行不同的艺术加工,我们读起来却是同样的精彩。让我们化身书中少年,经历精彩故事。任务情境:班级举行“穿越时空故事会”,请你从《故乡》中的“迅哥儿”,《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若瑟夫”,《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三个人物中选择一个,以第一人称,按成长经历的顺序讲述故事。1.讲述要求:熟悉小说情节,化身人物,突出重点,有故事性。(预设略)2.梳理故事情节:上面是“顺叙”讲述法,下面请根据提示,从三篇小说中人选一篇,以小说中任一人物的口吻,选择一个角度梳理课文的故事情节。(预设略)①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情节)②原因→结果(逻辑)③心理变化④悬念→结局(技巧)3.交流评价:和原作相比,你的讲述和梳理在顺序、视角、人称、详略上有什么不同?试讨论原作的构思理由。(预设略)4.总结评价:用表格式或者思维导图式梳理探究小说构建情节的方法技巧。作业:运用本课段学习到的方法,完成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第一板块:小说故事会。可以通过班级报栏进行文字展示,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讲述。第二课段:对话,倾听——了解少年心声学习任务:认识小说中人物形象,分析其性格形成原因,学习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学习时间:3课时导课:少年的生活和他周围的人密切相关,少年用自己的眼睛和心打量着他们,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少年。任务情境:给小说中的人物一个吐槽的机会,让《故乡》中的“迅哥儿”,《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若瑟夫”,《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分别会吐槽谁?请你化身这三人中的一个,结合具体内容吐槽你最想吐槽的那个人。提示:1. 先用心体会文中相关内容,准确认识人物形象。2. 最好能结合故事背景分析人物形象形成的原因。3. 再想一想,这个人物对“我”的生活和成长有什么影响,“我”会怎样进行吐槽。4. 注意吐槽要有理有据有情义,表达要流畅得体,符合人物身份。选择身份:我是( )①《故乡》中的“迅哥儿”②《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若瑟夫”③《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吐槽依据:“我”要吐槽( )文中刻画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经历(所做的事)他人评价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形成原因对“我”的影响“我”的吐槽:(预设略)评价:1. 吐槽是否依据文中内容2. 吐槽语言是否表达清晰3. 吐槽是否客观,有深度作业:运用本课段的学习方法,完成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第二板块:小说人物大家谈。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第三课段:回归,成长——众议世态人生学习任务:多角度探究小说主旨,联系现实生活,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分享小说阅读对社会、自然、人生的启示。学习时间:3课时导课:穿越时空,我们结识了不同的少年,经历着他们的故事,诉说着他们的心声。回到现实,阅读帮我们成长,引领我们做有思想、有见解的少年,通过几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任务情境:1.对话作者:语言文字是思想情感的传递,代表着作者的认知。三篇小说的作者借自己的作品要表达什么?请从不同角度交流讨论。支架:可从文中和文外两大方面考虑。文中: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传递出什么?文外: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文章传递出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什么态度?2.对话自己:你就是你自己,一个真实的读者,你的阅读收获是什么?通过阅读,自己获得了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什么启示?3.给你一个机会,用自己的文字改变小说中人物的命运或者故事的结局,你会选择哪篇小说?可以续写或者改写,注意故事要合理,不改变人物基本形象。评价:1. 有自己的思考和表达。2. 能多层面多角度分析问题。作业:运用本课段收获的学习方法,完成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第三板块。可从四项活动中任选一项完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