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李绅悯农(其二)导入农忙创作背景这首诗大致创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前后,是李绅的早期作品。因其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悯农》组诗二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诗人简介李绅(772—846),字公垂,唐代诗人,,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解题同情农民百姓。悯农怜悯,同情。初读自由朗读悯农(其二)唐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初读结合注释,想象画面。初读节奏悯农(其二)唐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解诗意悯农(其二)唐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字词解释禾:谷类植物的统称。当午:中午时分。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皆:都,都是。解诗意译文盛夏中午时分,烈日炎炎,农民还在田地里劳作,脸上的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每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呢?悯农(其二)唐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赏析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锄禾日当午”概括的写出农民从事的活动、时间和天气情况。赏析这两句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赏析世上的人们,难道不应该珍惜每一粒粮食、尊重农民的劳动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道理主旨概括这首诗描绘了烈日当空的中午,农民在田里辛苦劳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也劝诫人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再次朗读悯农(其二)唐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拓展积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关于劳动的诗句拓展积累悯农(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拓展积累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悯农》(其二)。2.收集描写农民劳作的古诗。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