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教案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教案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

资源简介

人教版初中历史8上
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教材分析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会师的故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本课是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国民革命的失败给了中共深刻的教训,无产阶级要领导革命走向胜利,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无产阶级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进行武装斗争。本课就是承接了上一课国民革命的失败,于是就有本课中共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南昌起义,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证明走俄国十月革命攻打中心城市的道路是不合适中国国情的,中央向农村转移,建立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中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本课题在整个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及史料,准确说出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等基本史实,讲述朱毛会师的故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重大意义,感悟革命先辈的牺牲精神,面对挫折,不屈不挠,善于总结经验教训。
2.通过阅读教材及史料,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过程,体会井冈山精神,认识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符合中国国情的唯一正确道路。
3.通过阅读教材及史料,说出工农武装割据的表现;了解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古田会议、定都瑞金等史实,理解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发展;认识到工农武装割据是当时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设计说明:依据教材和学情,对本课课标要求进行分解。将“知道南昌起义”
分解为:“准确说出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等基本史实,感悟革命先辈的牺牲精神,面对挫折,不屈不挠,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将“讲述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会师的故事”分解为:“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过程,讲述朱毛会师的故事;”。将“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分解为:“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工
农红军重大意义”、“分析井冈山会师的意义,讲述朱毛会师的故事;体会井冈山精神,认识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符合中国国情的唯一正确道路。”
资源与建议
1.本课教学按以下的逻辑顺序进行:“人民军队的创建一井冈山道路的开辟一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发展一毛泽东的历史足迹”。
2.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是本课的重点,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是本课的难点,通过任务一、任务二突出重点,通过任务三、四突破难点。
设计说明:本环节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所学内容在本单元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而构建学习框架和学习的逻辑顺序,了解重难点并明确学习任务,突破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八一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工农武装割据。
【教学难点】
中国为什么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入:用“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情境导入”情境导入,让学生了解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的概况后再讲解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一段视频资料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新课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讲授新课】
第一篇章
模仿之路--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武装斗争
1.展示图片以及文字材料:
1927年4月起南京等地的国民党开始大量逮捕和处决共产党人,发动了“四一二政变”……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与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勾结,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
--中央军委《人民解放军战史》
教师:根据上述材料,面对敌人的屠刀、同伴的鲜血,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投降还是继续斗争?
学生回答:继续斗争。
过渡:既然选择进行斗争,那该如何斗争呢,共产党人何去何从?路在何方?
2.根据材料回答,中国选择了怎样的道路?
材料一:只有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才能救中国!
--摘自《中共重大历史事件亲历记》(第一编 172页)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人面前只有一个榜样。那就是已经成功的俄国革命,而俄国革命正是从城市开始的,并且在城市首先成功……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教师总结:学习俄国,以城市为中心独立领导武装起义。
3.结合表格栏目,自主阅读教材77页正文、79页第一段正文,识读图片史料、研读文字史料。
起义名称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结果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现实链接:建军节的由来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也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将帅摇篮,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1949年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4.阅读教材第78页第一段正文,准确说出八七会议召开时间、地点、内容、影响。
5.鉴诗词·知史实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西江月·秋收起义》
感觉教材,准确说出这首词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6.阅读教材第78-79页第一段正文,说出秋收起义的时间、地点、大致经过。
比较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结果都失败了,说明学习俄国,以城市为中心独立领导武装起义的模仿之路是行不通的。
7.中国革命-一路在何方?
材料一:俄国是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工人阶级力量较强。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不发达,工人阶级力量弱小,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是农民,国民党反动势力则集中在大城市。
材料二:长沙打不下来,......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去,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力量。
-毛泽东《文家市讲话》
城市?Or农村?
概括:中国革命的重心由城市转到农村。
第二篇章
创新之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自主阅读教材79页正文及识读图片史料、研读文字史料,回答问题。
结合图片教师讲解:文家市决策:1927年9月19日,起义军在湖南浏阳文家市举行会议,讨论进军方向问题。会议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决定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
说出三湾改编的意义以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的时间、创建者以及地位?
2.阅读下列材料,思考为什么要到井冈山建立根据地?
材料一 井冈山地区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湘赣边界,包括江西的宁冈、永新、莲花、遂川和湖南的茶陵等县,周围五百余里,幅员广大。另外此处地势险要,森林茂密,只有几条狭窄的小路通往山内,进可攻,退可守。
材料二 大革命时建立过党的组织、工会、农会和农民武装,党和革命的影响仍然存在,还保存着袁文才,王佐两支农民自卫军。
材料三 山由的茨坪、大小五井等地都有水田和村庄,周围各县农业经济可供部队筹措给养。
3.合作探究:毛泽东带领革命队伍来到井冈山后,又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才能解决这些困难?
材料一:人民群众最初对我的态度是观望的,……他们是不会在工农革命军一到后立即接近我们的。……生怕红军走了以后,他们的家乡不安全,生命有危险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需处处长范树德 口述
材料二:由于湘赣两省敌军的严密封锁,……根据地军民生活十分困难,所需要的食盐、棉花、布匹、药材以及粮食奇缺,筹款也遇到很多困难。……严冬已到,战士们仍然穿着单
---《朱德的扁担》朱良才
材料三:第三次“会剿”,敌军集中6个旅18个团,分5路会剿井冈山,而红军只有4个团,兵力悬殊过大。
--《井冈山时期红军三次反“会剿”及其经验教训》熊轶欣
4.展示材料:你从这首红军歌谣中感受到红军什么样的精神?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红军歌谣
不怕困难、艰苦奋斗;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坚定不移地革命信念。
5.请根据下列地图、图片和教材79页第二段,讲一讲朱毛会师的故事。
6.结合上述图片、史料以及课本内容,谈一谈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意义。
在(秋收起义)进军途中,毛泽东在江西永新的三湾对部队进行改编,把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将党支部建立在连队上;实行民主管理,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坚持官兵一致的原则。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部编人教版教材八上79页相关史事》
教师总结: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第三篇章
实践之路--工农武装割据
1.请你支个招:
根据图片和教材文字,进行分析:
转战农村后,中共领导人面临的难题:
(1)如何赢得农民的支持?
(2)如何保卫根据地?
(3)如何在广大的农村站稳脚跟?
总结: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进行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
2.根据材料指出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的条件。
虽然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
--毛泽东《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好的群众基础、自己的武装力量
3.根据图片结合教材完成下面的知识卡片
4.阅读材料指出,古田会议召开的背景是什么?
1929年1月起,红四军转战赣南进军闽西。随着形势的发展和革命队伍的扩大,极端民主化、重军事轻政治、流寇思想和军阀主义等非无产阶级思想在红四军内滋长严重。如何建设好党和军队,保持其无产阶级性质,成为十分严峻的新问题,古田会议由此召开。
古田会议: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5.思考:对比“模仿之路”和“创新之路”结果,哪条路更适合中国?我们从中可得到哪些启示?
说明:“创新之路”,即井冈山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正确的。
启示: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要敢闯新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开拓进取。
6.结合教材说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时间、地点、标志、概况、影响。
第四篇章
传承之路--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
1,找出符合井冈山精神的关键词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②个人主义③军阀主义 ④主观主义⑤勇闯新路⑥享乐主义⑦艰苦奋斗,不怕困难⑧极端民主化⑨坚持党的领导⑩绝对平均主义。
2.感悟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习近平
3.百年征程,精神永传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在风雨如磐、血雨腥风的岁月里,在中国革命危急的紧要关头,以毛泽东、朱德等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先后引兵井冈山,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开启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光辉征程。
百年征程,初心不改。
新征程上,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继续弘扬井冈山精神,“不唱高调,不讲空话,实
打实做”,始终承载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劈波斩浪、勇往直前!
(设计意图)本目内容较多,主要通过多“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古田会议、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等历史事件来说明巩固根据地的措施。
随堂练习
1.下列选项中,其中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B)
A.秋收起义 B.南昌起义
C.广州起义 D.武昌起义
2.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农村根据地是(D)
A.湘鄂西根据地 B.中央根据地
C.左右江根据地 D.井冈山根据地
3.提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会议是(D)
A.中国一大 B.中国三大
C.八七会议 D.古田会议
4.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者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下列对“孵出小鸡来”理解最准确的是(D)
A.南昌起义取得胜利
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发动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
D.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课堂小结】
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创建了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为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布置作业
“追红色记忆,悟革命精神”,我们的革命先辈运用智慧开辟了井冈山道路,缔造了井冈山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哪些优秀品质?我们应如何传承和弘扬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