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7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第一课时)烟酒有危害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3课的第一课时。本课依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二学段“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主题中的“知道生命只有一次,理解生命的珍贵,懂得珍惜生命,呵护生命。”以及“法治教育”主题中的“知道法律能够保护我们的生活。”旨在让学生认识吸烟与饮酒对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危害,澄清生活中对烟酒的错误认识,知道青少年吸烟饮酒可能诱发不良行为,甚至导致违法犯罪。本课内容与第二板块“毒品更危险”是递进的关系,它们与第三板块“拒绝危害有方法”体现了知行统一的逻辑关系。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自主性和交友能力不断增强,容易受到烟酒的诱惑。同时,他们又处于想独立的心理发育期,对社会上的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又影响了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有可能染上吸烟喝酒的不良行为。学生们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对于二手烟的危害了解不够,即使自己暴露在二手烟的环境中,也感觉无所谓。三、教学目标通过观看视频、二手烟知识讲解、聆听故事,了解烟对人体的危害;通过小组探究、讨论、交流,了解酒对人体的危害,澄清错误认知,杜绝侥幸心理。借助警情通报、检察院官网截图、微博热搜截图,抓住相关法律法规、行为准则,分析、理解烟酒会诱发不良行为,甚至会导致违法犯罪。提高警惕和辨别能力,树立主动拒绝烟酒的意识,初步形成不吸烟、不喝酒的价值观。四、教学重难点了解烟酒对人体的危害,澄清对烟酒的错误认知;知道烟酒还会诱发不良行为,甚至会导致违法犯罪;树立烟酒有害健康、主动拒绝烟酒的意识。五、教学环节导入同学们,刘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小物件(出示电子烟实物),大家猜猜看这是什么?电子烟和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卷烟一样,都属于烟类制品。 板书:烟【设计说明】《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实际。本环节,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畅所欲言,为本节课更好的交流、互动奠定基础。活动二:探讨吸烟对身体的危害1. 你身边有人吸烟吗?一天大概多少根?你有没有注意到,他们吸烟的人身上有什么特征?※身上、衣服上有烟味※牙齿有黄斑、牙垢,口臭※手指发黄※咳嗽……大家观察得可真仔细,其实,吸烟带来的影响可不仅仅是这些,请看!(出示:“吸烟引起的疾病”文字版)肺癌,是吸烟导致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50%的肺癌由吸烟引起。老师这里有两张肺部图片,一张是正常人的肺,一张是长期吸烟者的肺,它们有什么不同?你想拥有这样的肺吗?吸烟对吸烟者自身的危害可真大。有人说,没关系,他们吸他们的,只要我们自己不吸烟,我们的身体就不会受到伤害。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你们知道二手烟吗?什么是二手烟?二手烟有危害吗?看来大家了解的并不多,没关系,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学习一下。(播放“二手烟的危害”视频)现在,你对二手烟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二手烟是由吸烟者呼出的烟雾以及烟草本身燃烧产生的烟雾组成的。当这些烟雾吸附在桌面、墙壁、衣服、头发等各个地方时,就构成了三手烟。※二手烟的危害比一手烟更大。与直接吸烟者相比,2倍的尼古丁,3倍的焦油,50倍的强烈致癌物。※二手烟危害人体健康。皮肤老化、降低免疫力、肺癌、冠心病孕妇——胎儿畸形、宫外孕、流产、心理疾病儿童——哮喘、肺炎、气管炎、免疫功能损伤、烟瘾我国每天约有7.4亿人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每年约有6.5万名儿童死于二手烟引起的疾病。5.31你们知道是什么日子吗?(全球无烟日 保护下一代)同学们,二手烟没有安全水平,要想杜绝危害,只能是不吸烟。(出示“奶茶杯电子烟”图片)这是什么?看清楚了吗?让我们来看看新闻里怎么说的?(播放视频)这是什么?有危害吗?这简直就是电子烟中的伪装者啊,还是被警方严查的三无产品,同学们可得提高辨别能力,认清危害,主动拒绝。否则,就可能跟这位爷爷一样悔恨终身。(播放“爷爷的悔恨”音频)爷爷为什么悔恨?是啊,爷爷经不住朋友相劝,没抵住诱惑,吸上了烟,导致他的身体越来越差,为此爷爷悔恨不已。多么痛的领悟啊,同学们,我们还年轻,可别走爷爷的老路啊。(板书:有危害)【设计说明】《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注意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必须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学生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对于二手烟、电子烟的危害了解不够,且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对于一些新鲜事物缺乏必要的警惕性。活动三:探讨喝酒对身体的危害说到烟,我们习惯性的会想到另一个名词——酒(板书:酒)。古有“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里酒家眠”的潇洒,今有“东风吹,战鼓擂,今天喝酒谁怕谁”的壮语,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浓厚的酒文化。你身边有人喝酒吗?你喝过吗?你觉得酒有危害吗?为了更好的探讨酒有没有危害,刘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学习单,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研读并完成学习单。出示要求:①组长负责分工,一人读,一人记录,全员交流,组长汇报。②交流时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善于倾听,不大声喧哗。③计时3分钟,令行禁止。同学们,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不同人群篇※人体结构篇喝酒会引发或加剧超过200多种疾病。※图表篇酒精是一级致癌物,所有酒类饮品都含有酒精。酒精摄入越多,患癌风险越大。※文献资料篇【设计说明】《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注意用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素材和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领会。本环节,以学习单为抓手,让学生在小组探究、讨论中认识到酒的危害,提高价值辨析能力。活动四:探讨烟酒对行为的不良影响同学们,烟酒正危害着我们的身心健康(板书:危害身心健康),让我们勇敢地跟它说“不!”。看,这是一份警情通报,该案的涉及人员都是未成年人,请大家快速浏览,想一想,他们的哪些行为在你看来是有待商榷的,或者说他们的哪些行为是不符合这个年龄段的?※贾某使用父亲的手机网购白酒,与两名女同学喝白酒。※郎某以给烟的方式唆使怂恿贾某继续饮酒。※贾某饮完酒后骑电动车离开。※郎某有拔电动车钥匙、抬车后座的行为。(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为准则。)未成年人吸烟、喝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已被明确为不良行为,从这个事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吸烟喝酒还能催生出其他的不良行为。(板书:诱发不良行为)(依次出示:高要区人民检察院相关截图和微博热搜截图)这是某地区人民检察院官网上的截图,大家可以看到,因酒后的口角之争,几个未成年人之间发生了一起故意伤害案,这已经属于违法犯罪的范畴了。(板书:导致违法犯罪)这是12月15日微博热搜的截图,女子因心情低落喝酒,最终导致死亡。【设计说明】《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注重案例教学,选择、设计和运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典型实例,结合国内外影响较大的时事进行讲解。本环节,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以生活中切实发生的案例为抓手,辅以法律法规、行为准则,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烟酒危害的认知,知道国家对未成年人吸烟、喝酒问题的相关规定和处罚标准。活动五:认清危害,主动拒绝1. 过渡:(手指板书)种种数据和事例表明,烟酒的危害可真不小。刘老师这里还有几个观点,我们一起来看看对不对 ※全家聚会,大人和孩子一起喝酒能活跃氛围,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只要是在家里吸烟就没关系。※吸烟能忘记烦恼,结交新朋友,拉近与人的距离,产生灵感。※(出示图片)同学过生日时,有家长拿着这款饮料过来了,说是有多种口味,让大家尝尝好不好喝。(言之有理即可)2. 小结:本课作为《17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的第一课时(板书),我们认清了烟酒的危害,只有主动拒绝,学会自我保护,我们才能健康成长。课后作业(1尽量做,2、3任选其一):1.在今后的生活中,请大家小手牵大手,努力提醒身边的人少吸烟、少喝酒。 2.既然烟酒有危害,为什么我国没有禁止产烟产酒呢?请大家搜集相关资料,下节课交流。 3.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人也知道烟酒的危害,可还是要吸烟、喝酒,请大家进行调查访问,看看是什么原因?【设计说明】通过观点碰撞,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起来,以澄清一些错误的认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行动提醒身边的人少吸烟、少喝酒。开放型问题的设置,有利于调动学生搜集资料的热情,激发思维的碰撞,让学生理解烟酒在辩证中存在的合理性。六、板书设计17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第一课时烟酒有危害危害身心健康诱发不良行为导致违法犯罪认清危害 主动拒绝 自我保护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