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地球的运动》 课时1 教案(表格式)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地球的运动》 课时1 教案(表格式)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教学课题 第一章 第3节 地球的运动(课时1)
教学内容 地球的自转
教学 目标 1.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自转中心。(地理实践力) 2.说出地球自转所产生的自然现象,并能解释所产生的昼夜更替、时间差异现象的原因。(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3.列举与地球自转相关的生活实例。(人地协调观) 4.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发展过程中领悟科学家们追逐真理的精神。(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自转中心。 2.说出地球自转所产生的自然现象,并能解释所产生的昼夜更替、时间差异现象的原因。
教学难点 说出地球自转所产生的自然现象,并能解释所产生的昼夜更替、时间差异现象的原因。
教学辅助 材料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读图分析法、演示实验、合作学习法、举例分析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看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提问:通过观察是天动还是地动? 观看视频,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
二、教学过程 探究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一)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过程 1.地心说—— 我们看到的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周而复始。这究竟是天在转还是地在转 "天转”似乎更符合人类的直觉。古人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日月星辰围绕地球运动,这是曾在欧洲长期盛行的“地心说”的观点。 2.日心说—— 16世纪中叶,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多年的观测研究,发表了《天体运行论》他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不断围绕大阳公转。哥白尼的“日心说”被当时的统治者视为异端邪说。直到后来,伽利略使用天文望远镜发现了支持“日心说”的天文现象,"日心说”才逐渐被关注。如今。地球自转与围绕大阳公转已经成为大众熟知的科学常识。 (二)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1.阅读课本,并观看动画,完成表格 2. 小组合作演示 提出要求: ①正确摆放地球仪,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 ②自西向东(面对地球仪自左向右)转动地球仪。 ③观察发现:正确转动地球仪的同时,先后将地球仪的北极和南极对着自己,观察地球仪的转动方向呈逆时针还是顺时针转动? ④请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3. 链接生活: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地球的自转呢? (三)探究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 现象一、昼夜更替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地球上为什么会有白昼和黑夜之分? (2)地球上的昼夜更替是怎样产生的? (3)对比区分昼夜现象和昼夜更替。 (4)点拨:引导学生认识晨昏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追问:怎样区分晨线和昏线? (5)活动演示 演示要求: ①在暗室里,用手电筒或者蜡烛等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自西向东,缓慢波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布. ②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一天中,人们的作息时间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6)拓展思考 ①假如地球是透明的 ②假如地球是不自转的 2. 现象二、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 【转折】提问:想一想:在同一时刻,姨妈和畅畅互致问候时,为什么会有时间的差异? 3. 现象三、时间的差异 (1)引导学生演示观察: ①在地球仪的赤道线上分别贴上字母“A”“B”“C”。 ②自西向东缓缓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 ③观察“A”“B”“C”由黑夜进入白天的先后顺序差异。 总结:地球上每一条经线的日出时间是不一样的,就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刻的差异,简称时差。 所以在国际宾馆里我们会见到不同地区同一时刻的时间不同: 1.互动交流:;利用图片了解地心说。 整个宇宙是一个多层水晶球,地球位于水晶球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在各自轨道上绕地球旋转。 2.认识日心说: 互动展示:当然,我们今天已经更清楚地认识到,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 1.观察发现,记录整理: 2.小组合作学习: 观察记录: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3.想一想,说一说:北半球水流旋涡的方向都是逆时针,南半球水流旋涡的方向都是顺时针,方向不同是因为地球自转造成的。 1.合作学习+观察发现: (1)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大阳照亮的半球处在白昼,是昼半球,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处在黑夜,是夜半球。 (2)昼夜交替:由于地球昼夜现象的存在,地球又在不停的自西向东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 (3)对比区分:昼夜产生——地球不透明。昼夜更替——地球自转 (4)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 (5)合作演示+观察发现 说一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6)观察思考: ①地球上只有白天,没有黑夜 ②一边永远是白天,另一边永远是黑夜 2.结合开头视频和日常发现: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因此不断更替。 理解参照物不同,因为我们所在的地球在转动。 观察思考: 这是因为纽约,位于夜半球此时是黑夜。北京,位于昼半球此时是白天。 3.演示发现+整理计算: (1)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比西边先看到太阳,东边的时间也比西边的早。
三、课堂小结 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
四、板书设计
五、作业布置 教材课后作业
六、教 学 反 思 1.在课堂中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动起来,开展演示观察, 获得直观、科学的知识,养成学习知识的严谨性和善于动手操作的学习习惯。 2.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善于总结,帮助学生树立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意识。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互动、动手实验、观察记录等环节中建立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率。 4.依据学习目标设置课堂问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