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课件(共22张PPT)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1 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课件(共22张PPT)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
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
思考:从思维方式看,“补充维生素多多益善”的认识误区,其问题出在哪儿?
探究与分享1
维生素是人和动物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不可或缺的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人由此认定,“补充维生素多多益善”,甚至采信所谓的“维生素疗法”,为预防癌症,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和动脉硬化等,大剂量地服用维生素,结果导致维生素中毒。
材料中“补充维生素多多益善”的认识未对维生素的作用形成全面的客观的认识,简单肯定补充维生素的作用,忽视了服用维生素超过一定量时,维生素会产生毒副作用,忽视了维生素自身内部所包含的自我否定的方面,将维生素内部的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完全割裂开来,静止、孤立、片面地看待维生素及其作用,属于形而上学思维,陷入形而上学否定观的误区。
1.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
(1)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
(2)肯定方面:
是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的方面。
(3) 否定方面:
是促使该事物灭亡的方面,即促使它转化为他事物的方面。
议题一 简单肯定或否定的危害
一粒种子
维持着“种子”存在
“种子”的肯定
幼苗产生
“种子”灭亡
“种子”的否定
注意: 事物的存在是由事物内部“肯定”的因素占主导地位决定的,
事物的灭亡是由事物内部“否定”的因素占主导地位决定的。
事物最终之所以被否定,根源存在于事物的内部,是事物内部的否定因素战胜了肯定因素。辩证的否定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辩证关系:
(1)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是对立的:
①肯定方面:维持着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当肯定方面处于优势时,事物就会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
②否定方面:当否定方面在事物发展中取得支配地位时,事物就会改变自己的根本性质,实现对自身的否定。
一颗麦粒,维持麦粒自身规定性存在的因素处于优势时,它就是一棵麦粒;当突破自己、否定自己的因素处于优势时,就改变了麦粒的根本性质,就长成一株麦苗。
(2)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又是统一的:
①肯定中包含否定。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性的因素和否定性的因素,二者的对立与斗争必然使事物的发展进入自我否定阶段,并因自我否定而自我更新。
②否定中包含肯定。否定并不是全盘否定,矛盾斗争的结果并不是将矛盾双方消解为虚无,而是产生新的规定性。(“辩证的否定”)
例如:手机的更新换代。新一代手机既克服了前一代手机中过时消极的因素,同时又保留了前一代手机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并且经过改造,把它们包含在新一代手机之中。
辩证否定的丰富内容在“扬弃”这一范畴中得到了恰当的表述。黑格尔认为,“扬弃”既含有取消或舍弃之意,又含有保持或保存之意。这个语词具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双重意义。因此,我们要把否定的环节、否定的过程既看成是消灭旧事物的环节,又看成是产生新事物的环节;既看成是先前事物与后续事物中断的环节,又看成是后续事物与先前事物连续的环节。
实质
辩证否定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
相关链接
思维碰撞:
如果简单地肯定一切或者否定一切,结果将是什么?
这样“自信”——有些人很爱面子,从不承认自己的错误。
“五四运动”期间,提出了 “打倒孔家店”口号,有人主张全盘否定儒家文化。
肯定一切——事物将没有发展,或者发展受到阻碍
否定一切——事物将失去联系,失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基本特征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对待传统文化,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其一是全盘西化论,认为“中国文化的出路就是要中国文化彻底地西化”。
其二是文化复古主义,认为“中国文化的唯一出路就是要重新确立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返回孔孟之道。” 历史和实践证明,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
(1)根据事物内部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看待事物、解决问题就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否则,就会陷于主观的、极端的思维方式,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2)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3.要求:
辩证否定观 形而上学否定观
否定的动力
否定与肯定的关系
否定同联系发展的关系
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身的否定实现自身的发展。
否定是外力强加给事物的,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主观任意的否定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既肯定又否定),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把否定与肯定绝对地割裂,主张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否定是发展的中断
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
判断:下列事物的变化属于辩证否定还是形而上学否定
1、鸡蛋孵化成小鸡 ( )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3、“吐故纳新”( )
4、种子发芽( )
5、踩死一只蚂蚁( )
6、“打倒孔家店”舍弃儒家文化( )
7、打碎一个鸡蛋( )
辩证否定
辩证否定
辩证否定
辩证否定
形而上学否定
形而上学否定
形而上学否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五千多年连绵不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既不能片面地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的厚今薄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还存在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思考: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才能对认识对象中的利与弊、好与坏作出正确的肯定与否定。
对待中华传统文化要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既不能片面地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厚今薄古,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重点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认识其它对象时,我们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不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要正确运用辩证思维方法肯定其合理成分,舍弃其不合理的成分,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探究与分享2
辩证的否定具有肯定与否定的双重性: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相对于肯定阶段来说,否定阶段是较后也是较高的环节。它包含着肯定,同时又具有比肯定更为丰富的内容,更能体现事物发展的辩证法。
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因素—外形笨重,功能简单
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手机方便了人与人的联络
增添—旧事物中没有、符合客观规律的因素—多元化、多功能
1.辩证否定的特点
议题二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应该采取下面的态度:
对待外来文化,我们既要反对全盘照搬,又要反对盲目排外,应该批判地吸收,洋为中用;
对待传统文化,我们既要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和弘扬,古为今用。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要深刻把握肯定与否定之间的辩证关系。
(1)否定: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的否定。没有对这一整体、统一体的否定,旧事物就不能灭亡,新事物就不能产生。
(2)否定中所包含的肯定: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中合理因素的肯定与保留;即使对合理因素的保留,也不是原封不动地将它照搬到新事物之中,而是经过改造,把它们包含在新事物之中。
2.坚持辩证的否定观的要求
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 种子 植物 新的种子
原始公有制 私有制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公有制
无阶级社会 阶级社会 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的无阶级社会
古代朴素辩证法 近代形而上学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古代直接观察 近代间接观察(仪 器、仪表) 直接观察(人造卫星、航天器)
不是循环往复回到原点,而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
1. 含义:辩证否定是事物自我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 实质:扬弃。 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3. 环节: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
4. 特点:辩证的否定具有肯定与否定的双重性。
5. 要求:深刻把握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
①作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否定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的否定。
②否定中所包含的肯定,绝不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的肯定与保留,而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中合理因素的肯定与保留;即使对合理因素的保留,也不是原封不动地将它照搬到新事物之中,而是经过改造,把它们包含在新事物之中。
【知识整合】全面理解辩证否定观(对辩证否定的根本观点就是辩证否定观)
课堂小结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我们既要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和弘扬,古为今用。
请用辩证否定观来分析上述观点。
①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看待事物、解决问题必须坚持辩证否定观,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否则就会陷于主观的、极端的思维方式,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②辩证的否定具有肯定和否定的双重性。辩证的否定抛弃旧事物的糟粕,同时也对旧事物合理因素进行保留,但不是原封不动地将合理因素照搬到新事物之中,而是经过改造,把它们容纳到新事物之中。
③文化复古主义是简单肯定,民族虚无主义是简单否定,这都属于形而上学的错误思维方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和弘扬,古为今用”才是辩证否定的辩证思维方式,这才是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1.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指
①事物中好的方面
②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
③促使事物走向灭亡的方面
④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的方面
A.①② B.②④ C.①⑧ D.③④
2.孔子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表明  
A.辩证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抛弃
B.辩证否定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
C.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D.辩证否定是对新事物的肯定
B
C
课后习题
3.“别因为落了一根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扔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这句俗语启示我们  
①坚持辩证否定观
②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③做事情既有肯定,又要有否定
④树立创新意识,敢于否定一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惟希望也,故进取;惟进取也,故日新。”该观点蕴含的哲理是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②辩证的否定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外部力量作用的结果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B
5.材料: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始终坚持把勇于自我革命摆在突出位置。
1921年,党的一大通过的第一个纲领确定了党员身份认定的组织纪律和保密纪律;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第一部党章,规定了党员应遵守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提出了6种开除出党的情形,这是我们党在成立初期进行自我革命的初步尝试,1942年开始的延安整风运动,统一了思想,纯洁了组织,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树立了廉洁朴素的社会风尚。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刀刃向内的政治勇气向党内顽瘴痼疾开刀,突出政治建设,加强纪律建设,提升作风建设,通过自我净化,党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革命只有进行时,没有休止符:新征程上,我们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更加复杂,形势更加严峻。有没有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有没有自我净化的过硬特质,成为决定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必须推动党的自我革命不断向纵深发展,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取得新的胜利。
结合材料并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和“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始终坚持自我革命。
【答案】①辩证否定观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实质是扬弃。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性的因素和否定性的因素,二者的对立与斗争必然使事物的发展进入自我否定阶段,并因自我否定而自我更新。
②党的自我革命是自我警醒、自我否定、自我反思、自我超越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革命性行为,通过不断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其实质是党的自我扬弃和辩证否定。
③党只有通过自我革命,进行辩证否定,才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才能在新征程上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取得新的胜利。
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