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
教学目标
1.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隐藏着许多奥秘,能从地理的视角认识身边的现象。
2.通过学习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风土人情等方面密切相关,初步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地理问题,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风土人情的关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对今后的地理课程产生“期盼心理”。
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设问:举例说明我们身边有哪些地理现象?
展示:一些地理形象的图片。
【新知讲解】
一、解开地理之“谜”
提问:日常生活中你还有哪些疑惑不解的地理问题呢?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
学生:小组讨论,派代表提出地理问题,其他小组进行解答。
展示: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总结:通过大家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内容涉及天文、气象、地质地貌、动物植物各个领域,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地理知识。关于地理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学习了地理,就有可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解开同学心目中的地理之“谜”。
提问:地理到底是一门怎样的学科?来历如何?请同学读第3页的“地理”一词的来历。
过渡:其实我们生活在地理环境之中,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日常生活、生产建设、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等。
二、地理与日常生活
提问:你能从日常生活中列举一些地理知识的例子吗?
学生自由发言。
展示:与衣食住行相关的地理知识例子。
提问:课本活动的图1-7、1-8分别反映的是什么体育活动?这两种体育活动应该在哪些怎样的地理环境开展?(滑雪--在有冰雪地方才可进行; 冲浪--在海边。)
教师总结: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生活好、工作好、学习好,我们必须了解地理知识,必须学习地理。
三、地理与生产建设
讲述:生产建设包括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等方面。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展示:与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相关的例子。
让学生读一读“荷兰的风车”。
提问:荷兰的风车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略)
活动:完成课本活动的图1-12,思考土地、森林与生产建设的主要联系。
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
过渡: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呈现不同的自然风光、不同的风土人情。
四、地理与风土人情
展示:展示与地理相关的各地风土人情图片或视频。
学生举例子……
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教材P10活动,并完成相关任务。
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
总结:地理在呈现世界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的同时,又给我们展示了各地风土人情的美丽画卷:不同的种族与民族、多样的语言与服饰、各具特色的文化与宗教、体现地域特点的民情与风俗。
【课堂练习】
1.“天冷穿棉袄,天热扇扇子”主要反映的是( )
A. 生产建设 B. 日常生活 C. 风土人情 D. 交通旅游
2.“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主要反映的是( )
A. 地形变化 B. 气候变化 C. 饮食文化 D. 服装差异
3.下列生产活动与海洋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晒盐 B.航运 C.植树 D.捕鱼
答案:
1.B 2.B 3.C
课堂小结
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与地理有关,生产建设、工业、农业也与地理知识有关,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经济、政治、体育等也与地理知识有关。随着不断学习,将会发现,地理知识既可以让生活更方便、快捷;也可以让工作、学习更出色,还能为业余生活增添许多乐趣。
板书设计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
一、解开地理之“谜”
二、地理与日常生活
三、地理与生产建设
1.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
2.兴建企业要考虑原料、能源、水源、市场和运输条件等。
四、地理与风土人情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