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5* 女娲补天【课前解析】关注文章主题:《女娲补天》是一篇流传千古的中国神话故事,讲的是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以及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关注故事情节:这篇文章不长,理解起来较为容易,却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因此,除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人物情感的教学外,还应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对文章的情节进行具体化、生动化的阐述,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关注表达运用:在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教学目标】1.认识“洪、措”等10个生字。2.默读课文,能说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重点)3.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女娲造人视频,导入:女娲是我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又称娲皇、女娲娘娘,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女娲不但是抟土造人的女神,还是补天救世的英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女娲补天”的故事。(板书:女娲补天)二、初读课文,明确起因、经过和结果,概括主要内容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随文画出极易出错的字词。2.默读课文,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第1、2自然段是故事的起因。(板书:起因 天塌地陷 发洪水)第3、4自然段是故事的经过。(板书:经过 女娲补天)第5自然段是故事的结果。(板书:结果 人民又安居乐业)3.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叙述《女娲补天》的主要内容。本文写了天塌下一大块,地被震裂,人们被水火围困,女娲把人们从水火中救了出来,她又寻找五彩石冶炼,补好了天。三、关注故事情节,感受神奇默读课文,找一找:故事中哪些地方特别神奇?哪些情节触动了你?圈画出重点词句。预设1:我圈画的内容是“大窟窿”“黑黝黝”“喷涌而出”“残害人类”。预设2:我圈画的内容是“五种颜色的石头”“五色的云霞”,女娲不畏艰辛,补天成功。预设3:我圈画的内容是“斩下”“竖立”,大海龟的四条腿就撑起了人们头顶的天空,真是不可思议。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女娲的坚定决心、智慧和果断。预设4:我圈画的内容是“不敢”“纷纷逃回”,通过这些词语可以看出女娲的力量非凡以及勇敢和智慧。(板书:力量非凡 勇敢 智慧)四、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1.想一想:女娲为了寻找五彩石,她会遇到什么困难呢?路途遥远、洪水肆虐、野兽攻击……2.展开想象:五种颜色的石头可能在哪些不同的地方?森林里,雪山上,大沙漠,大海边……3.展开想象:女娲可能只捡到了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一种怎么办?预设:在黑黑的山洞里,女娲边走边用手摸着每一块石头,细细地分辨着。她走遍了每一个山洞,终于在最后一个山洞里找到了白颜色的石头。(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让学生在了解女娲的形象特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编故事。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主题概括。2.小结:神话用神奇的想象,表现人们美好的愿望。本课的故事展示了一个勇敢善良的女娲,带给我们一段愉快的阅读旅程。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她的善良、勇敢的品质以及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3.课堂演练。4.布置作业:回家后将《女娲补天》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要讲生动,讲完整。【板书设计】女娲补天起因 经过 结果天塌地陷 女娲补天 人民又安居乐业发洪水力量非凡 勇敢 智慧【教学反思】教学中我就紧紧抓住神话故事的特点,以“女娲为什么要补天?”为主线展开教学,在引读、想象、体验中感受灾难来临前人们幸福的生活和灾难来临后可怕的情景。在文本的教学中,我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提高学习能力。设计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女娲这个人物形象的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兴趣。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