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 中外历史纲要(上)新视角教学设计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 中外历史纲要(上)新视角教学设计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资源简介

《中外历史纲要》(上)新视角教学设计 第3课秦统一 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秦始皇被誉千古一帝,为何留下一世骂名 ”后讲述:秦始皇为什么会被誉 为千古一帝,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贡献 秦始皇又有哪些暴政,为他留下一世的骂名 呢 要想对秦始皇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我们就要了解秦始皇在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的建立过程中都做了些什么
【课标解读思路】
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1)秦朝的统一业绩:
①先 从“疆域的变化”和“称号的变化”归纳出秦朝的变迁,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秦朝的发 展史。
②统一条件:创设情境材料,用历史解释的方式,指出秦朝统一的历史条件。
③统一经过:利用地图材料,结合思维导图讲述,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④巩固统一:利用图文材料,用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方式,归纳每一个统一的措施及其意
X
(2)秦朝建立的意义:创设情境材料,用历史解释的方式,指出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秦朝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
(1)社会矛盾:创设情境材料,用史料实证的方式,指出秦朝社会矛盾激化的原因。
(2)农民起义:利用图片材料和地图,讲清陈胜、吴广起义、楚汉相争的时间、地点、意义等 重要史实。
(3)秦朝崩溃的原因:利用课堂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结合秦的暴政进行分析,归纳秦朝灭亡 的原因。
【秦朝的统一】
1、秦朝的变迁:从“疆域的变化”和“名称的变化”归纳出秦朝的变迁,让学生从宏观上 把握秦朝的发展史。最后提出一个问题,“战国时期那么多个诸侯国,为什么唯独秦国能统 一中国 ”,让学生带着问题跟随教师进入本课的学习。
秦襄公-秦国第一任 国君,因护送平王东 迁有功,被封为诸侯。 秦昭襄王-中国 历史上在位时间 最长的国君之一 秦始皇-统一中国
疆域变化 西北一隅 西北大部 奠定了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
称号变化 秦国一秦公 秦王朝一秦王 秦帝国一秦始皇
(
2、统一经过:利用地图材料,结合思维导图先总后分讲述,培养学生的时空观
念。
击退匈奴
修筑长城

灭六国
控制
西南夷
南平百越
)
(1)东方:灭六国
(
攻灭时间
前230年
前228年
前225年
前223年
前222年
前221年
秦始皇


魏 楚


奏奋简
国名
)
(2)南方:平百越,设桂林郡、南海郡、象郡三大郡
秦始皇南平百越
南海郡
(3)西南方:修五尺道并任命官吏,加强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
注:秦汉时期在云、贵一带有众多的少数民族和部落,总称为西南夷。 其中,主要的有夜郎、滇、邛都、白马、哀牢等。
(4)北方:击退匈奴进攻,修筑长城。
3、巩固统一的措施:该内容教材表述多,知识点繁杂,教师授课时可用思维导图性质的表 格加以归纳。
项 目 措施 内容 积极意义
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 皇帝制度:嬴政自称“始皇 帝”,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 无上的决定权。其特征有:皇权 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 加强了皇权,对统一多民族国家 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央创立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 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 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 的诸卿。 三公九卿职责明确,分工协作, 提高了办事效率。
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将战国 时已经产生的郡县制在全国推 广,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 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 县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 管理民众和治安。 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 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其它巩固统一的措施 统一车轨,修驰道、直道。 极大地方便了国家的陆路交通, 促进了全国的联系。
统一文字、货市、度量衡 促进了各地经济和文化交流,促 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颁行《秦律》 加强了秦朝的统治;秦律经过汉 朝的损益,成为唐以前历代法律 的蓝本。
编制户籍 加强了政府对百姓的控制,有利 于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
迁徙六国贵族豪强 切断他们跟六国遗民的联系,从 根本上消灭他们作乱的可能。
整顿社会风俗 净化了社会风气,有利于加强秦 朝对人民思想的控制。
4、统一中国的历史意义:此处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材料,用历史解释的方式,分析归纳秦朝 统一中国的历史意义。
(
奠定了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
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
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
,影响深远。
)
【秦朝的暴政】
1、创设情境材料,利用历史解释的方式,引导学生归纳理解秦朝暴政的表现,强调这是秦 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教师还要特别指出,由此可见,秦的灭亡“失之于政,不在于 制。”
暴政 表现 (1)统一后的秦始皇穷奢极欲、徭役和赋税繁重,百姓不堪重负 (2)秦法刑法严苛,社会阶级矛盾严重激化。 (3)秦始皇为钳制思想,焚书坑儒。
2、衔接语:秦的暴政,加速了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与秦的速亡。 【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1、结合”陈胜、吴广起义进军路线图”和“楚汉相争形势图”,教师要讲清楚相应的时间、 地点、人物等史实,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
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9年,陈胜
吴广率戌卒在大泽乡
起义,这是中国历史上
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陈
胜自立为王,号为“张
楚”,不久失败。
楚汉相争
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
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
楚汉战争(公元前206
年-公元前202年),
项羽最终被刘邦打败。
刘邦、项羽起义
刘邦、项羽等领导的反
秦势力日益壮大。公元
前207年,刘邦的军队
进入咸阳,秦朝灭亡。
)
2、设置课堂探究环节,探讨秦朝速亡和刘邦能句多打败项羽的原因。 【课堂小结】
秦始皇之所以被称为千古一帝,除了因为他结束春秋战国时期长期的战乱、统一中国之外, 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创立的许多制度被沿用两千多年,影响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同时,他的 暴征也时刻敬醒后来的封建统治者要勤政爱民,以避免重蹈覆辙。不管如何,秦王赢政的活 动顺应了中国由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的历史趋势,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他无愧于千古一帝的称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