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课件(共25张PPT)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课件(共25张PPT)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导入新课
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已经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应该等到资本主义充分发展以后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两位同学观点的认识。
1949—1956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1840年
1919年
1949年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56年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至今
社会主义建设、改革
总路线 总任务
(1)时间:
(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
提示
一化三改
社会主义工业化
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改造
个体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改革生产关系
实质:
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农民踊跃报名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上海信大祥绸布商店挂上了公私合营的招牌
牟平县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合影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薄弱基础,百废待兴,新中国从废墟上站了起来。我们具备了哪些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
想 一 想
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3)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国内情况
国际形势
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4)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标志
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5)完成“三大改造“的重大意义
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对当时社会的意义:
在中国发展史上的意义:
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稳定了社会秩序;
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奠定了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坚实基础。
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1.艰辛探索:
(1)原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坚持原则:
二、在 艰 辛 探 索 中 前 进
2.中共八大最重要的贡献
最重要的贡献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二、在 艰 辛 探 索 中 前 进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现实
人们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
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
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状况
理想
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矛盾
矛盾
主要矛盾
如何解决
中共八大最重要的贡献
“红旗”牌高级轿车
沈阳机床厂
鞍山钢铁公司
第一架飞机
(1)工业方面: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3.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取得的巨大成就
二、在 艰 辛 探 索 中 前 进
小黑麦推广全国
杂交水稻发明
(2)农业方面: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
3.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取得的巨大成就
黄浦江大桥下层铁路桥建成通车
改造后的建筑和街道
(3)基础设施方面: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
3.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取得的巨大成就
(4)科教文卫方面
① 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
②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
③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
1949年——死亡率为20%
1979年——死亡率为7.25%
在校小学生从2436万人到1.5亿人
在校中学生从103万人到5036万人
高等学校在校生从11.6万人到56.6万人
第一颗原子弹爆发成功
3.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取得的巨大成就
工 业
基 础 设 施
农 业
科 教 文 卫
3.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取得的巨大成就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
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
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
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思考: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建设是一帆风顺的吗?
大跃进
文化大革命
辩证的看待成功与失败
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
物质基础
宝贵经验
理论准备
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1.过渡时期的时间
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3.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4.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5.完成三大改造的意义
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1.时代背景:崭新的历史课题
2.原则
3.历程(中共八大的重要贡献、取得的成就)
4.意义
课堂小结
标志
主心骨
特点
性质
步骤
成功标志
成果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课堂练习
A
1、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国营企业力量日益壮大,农民互助合作、农业集体化也逐步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时机已经成熟,党中央及时提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对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主要表现在( )
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逐渐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丰富经验
③个体农业经济能够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需要
④复杂的国际形势不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阵营转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探索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和革命道路,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1949年新中国诞生,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B.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奴役中国人民历史的结束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3、某学习小组以“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为题展开讨论。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正确的是( )
A.A同学: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
B.B同学: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深刻变革
C.C同学: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D同学:正确认识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
A
4、党的八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据于这一主要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①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③尽快用先进的工业代替落后的农业
④适当降低人民需要,以适应经济发展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5、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1956—1976年间,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与之相符的有( )
①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②农业初步满足了我国人民的基本生活要求
③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推广领先世界④探月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