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课《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课题:美丽的颜色 上课教师:
教学目标: 1、感受居里夫人在艰苦条件下表现出的 坚韧、忘我、淡泊的人格魅力。 2、通过品析语句感受本文语言风格,品 味语言中的情味。 重点难点: 感受居里夫人在艰苦条件 下表现出的坚韧、忘我、淡 泊的人格魅力。
课前准备:ppt
板块 教师活动的问题串设计 学生活动 串 设计 目标达成 X 反馈串设 计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 一位美女,知道这是谁吗 (课件 出示居里夫人拿着镭的照片。)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一则消息, 题目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我 们知道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最高 荣誉。而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 贝尔奖的科学家就是我们今天要 学生聆听 回答后 师引导
了解的这位美女——居里夫人。下 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人物传记 《美丽的颜色》,走进这位伟大女 性的美丽世界!
二、传主 1、居里夫人介绍
和作者介 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 简介背景
绍 两度获诺贝尔奖。发现钋、镭。在 长年的研究中,居里夫人受到放射
介绍作者
性的侵蚀,67岁因白血病去世。 2、作者介绍:
艾芙 ·居里(1904—2007),居里 夫人和皮埃尔 ·居里的小女儿,《居
里夫人传》的作者,优秀的音乐教 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归纳明确
三、美丽 的荧光 1.请同学根据预习回答:文题《美 丽的颜色》指的是什么 明确:镭的颜色 过渡:其实,除了美丽的镭,“美 回答 齐读21节 再感受镭 的美丽荧 光。
丽的颜色”还可以有更多的理解, 下面就请同学们跟随老师探索更 多的美丽!
四、美丽 的人格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结合课文 内容完成填空: 居里夫人提取镭的过程是一种 的过程。 (提醒省略号独立成段) 3. “艰苦”具体体现在哪里 请同 学们再读课文,卷画并批注。 明确:第2节:环境恶劣 第3节:条件简陋 第8、9、11节工作强度大、过程 艰辛 第13节:工作时间长 小结:环境恶劣;条件简陋;过程 艰辛;工作强度大、时间长。 默 读 课 文 , 完成填空 独 立 思 考 , 做批注 全班交流 居里夫人 提取镭的 过程是一 种艰 辛而 且微妙的 快 乐
的过程。
4.那么,我们又从哪里感受到微妙 快乐呢 请同学们摘读居里夫人 的日记,结合我们刚刚学过的新闻 采访,设计几个采访问题,两人一 组模仿居里夫人答记者问,以居里 夫人的口吻告诉我们这种微妙的 快乐的来源。 明确:第5节:...就像是要由无 创出有来.... (创造的快乐) 第6节:...我们把精力完全用在 工作上... (专注研究的快乐) 第14节:...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 我们面前的新领域吸引住了... (热爱新领域的快乐) 第14节:(携手同行的快乐) 第15节:(平静热爱的快乐) 带入情境 小组讨论 答记者问 小组讨论 结合具体 词句分析 观察小组 讨论结果 要求:(1) 根据课文 撰写问题; (2)须用 原文回答。
5.“艰苦-快乐”本是矛盾的,你 能看破这样的矛盾,认识到居里夫 人的别样品格吗 请同学们结合 具体语句分析概括。 明确:第5节:...现在这个时期 是我丈夫和我的共同生活中的英 勇时期... (坚韧) 第14节:...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 心景况中过日子... (忘我) 第20节:...不讲究的住房...那 扇门嘎嘎地响着(它已经这样响过 几千次了),他们走进他们的领域, 走进他们的梦境。(淡泊、朴素) 小结:由此可见,“美丽的颜色” 还指居里夫人坚韧、忘我、淡泊、 朴素的美好品格。 这,正是人类世界最美丽的颜色! 揣摩 朗读 引导学生 朗读感受 其美好品 质。
五、美丽 的情感 6.作者艾芙 ·居里是居里夫人的小 女儿,她写居里夫人,既是写一位 伟大的科学家,也是写自己的母 亲。这就使得文章的字里行间除了 蕴含着崇拜、敬仰的感情,也能令 人感受到一份浓浓的爱意和柔情。 这种情感可以从哪些地方读出 来 第10节:“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 家工厂。”(隐含女儿对母亲的敬 仰、爱戴) 第24节:在黑暗中,在寂静中, 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 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 他们的镭!(内心的激动、期盼清 晰细腻、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第24节:玛 丽身体前 倾,热切地 望着,她此 时的姿势, 就像一小 时前在她 睡着了的 孩子床头 看着孩子 一样。(只 有身为女 儿的作者 才能感受 到的女科 学家对科 学发现母 爱一般的 情怀)
六、颁奖 词撰写 了解了美丽的居里夫人,同学们能 不能为这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 科学家设计一条颁奖词 设计颁奖 词 出示颁奖 词 : 有这么一 朵绮丽的 花,为了发 现它,美丽 无比的她 舍弃了美 貌,舍弃了 浮华,以超 人的毅力 在简陋的 实验室用 最原始的 方法加工 几十吨矿 石,才得以 提炼出一 克,它的名 叫做镭。失 去丈夫的
痛苦使她 更加坚强, 用泪水养 育了一克 花,人类从 此进入了 原子时代。 她本身也 是一朵绮 丽的花,她 的名字叫 做玛丽居 里夫人。
板书: 美丽的颜色
镭 蓝色荧光
居里夫人 美好品质
《美丽的颜色》教学反思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 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而当前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为创新而创新”的现象。鉴 于此,教学《美丽的颜色》一课采取“由基础展开创新”的教学 理念。设计时在运用朗读、默读、圈点勾画做批注等基础方法之 外,创新设计了采访环节,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落实于“听说 读写”。
《美丽的颜色》是一篇自读课文,学生通过自读,比较容易 感受到“艰苦”。但“微妙的快乐”,即居里夫人恬淡、朴素、 宁静的精神境界不一定能够洞察出来,故以此为本课的教学重 点。
《美丽的颜色》文题内涵丰富,由字面的理解讲起,引导学 生关注文本。由提纲挈领的中心语句展开文本的探索,思路清晰, 有助于学生梳理文本内容。巴金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 培养开始。”默读过程中圈点勾画做批注是极好的阅读方法,在 日常教学过程中进行训练,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养成习惯,并 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此外,“美丽的颜色”之所以区别于“伟大的发现”,是因 为它喻指居里夫人的美好品格,这是课文理解的难点。在本环节 中,我通过采访、朗读等形式走入人物内心,感受居里夫人美好
的品格。新闻单元所学的新闻采访是学生初次接触的实践活动, 在本次课堂上再次使用,既联结了前后所学,检验学生对该方法 的掌握情况,又以一个新奇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让 学生提问并回答,也是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作用。
最后,本文文字间充满爱意与柔情,值得细细品读,故设计 品读情感环节。并在领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撰写颁奖词,更加 情真意切!
但是本课还未将“听说读写”全部落实到位,最为突出的即 是朗读的内容。本课语言质朴,如果可以让学生朗读,一定可以 更好地品味本课语言中蕴含的情味。课堂的最后也可以让学生在 理解和模仿的基础上选择相关的句子或段落说一说,通过模仿朗 读不仅有利于他们对书本语言的情味领悟,而且便于学生积累语 言材料,更能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充分体现“自读”二字的精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