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03 讲 声音的特性模块一 思维导图串知识 1.知道乐音的三个特征,响度、音调和音色;模块二 基础知识全梳理(吃透教材) 2.通过实验探究掌握音调、响度和音色各与什么因素模块三 教材习题学解题 有关;3.会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与乐音的三个特征有关的模块四 核心考点精准练现象。模块五 小试牛刀过关测■知识点一:响度1.响度: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又叫做音量。2.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3.影响响度的因素:①声源的振幅;②人到声源的距离。4.声音的强弱等级分贝(dB):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知识点二:音调1.乐音:使人愉悦的声音叫做乐音。2.音调:物理学中用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3.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高,音调就高,听起来尖细;频率低,音调就低,听起来低沉。■知识点三:音色1.音色:音色也叫音品,它反映了每个物体特有的声音品质。如: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乐曲时,它们的波形不同。2.影响音色的因素: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及发声方式等因素决定的。3.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称为乐音的三个特征。教材习题 01 解题方法歌曲《东方红》简谱中有如下片段: ①简谱中的不同数字代表的音调不同;②熟悉简谱并理解简谱数字音调的特点。③不同乐器中,影响音调的因素不同,管乐器与其中的数字符号表示声音的什么特性?这种特性与什么 空气柱的长短有关;弦乐器与弦的粗细、长短和因素有关? 松紧程度有关;敲击乐与敲击物的质量有关。【答案】音调;不同乐器影响音调的因素不同。教材习题 02 解题方法如图所示,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对着试管口吹气,使其发出 ①尝试利用器材进行实际操作一下;声音。试一试,改变试管内的水量,发出的声音是否变化?你②吹奏乐器音调的影响因素是空气柱的长认为是声音的什么要素发生了改变?随着试管中水量的增大,短;这个要素怎样变化?③水量的大小影响管中空气柱的长短。【答案】声音的音调发声变化;水量增加,空气柱变短,音调升高。教材习题 03 解题方法利用手机的录音功能记录 自己听总觉得录音机里放出的声音不太像自己的声音,但别人却认为没有变化。自己朗诵或唱歌的声音,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录音机并没有“失真”,它录下的是讲话人通过空气传出的再播放出来。播放出来的 声音,别人平时直接听到的说话声也是通过空气传来的,所以别人都认为像说声音和你刚才朗读或唱歌 话人的声音。而我们听自己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骨骼传导这种方式,由于空气时听到的声音相同吗?请 和骨骼是不同的介质,所以两种声音的音色是有差别的。其他同学也听一听这两种①按照题中方法试一试,录好后与其他同学一起听,然后交流:声音并进行比较,他们又有什么感觉? ②想一想平时你听自己的声音和别人听你的声音时,声音传播的路径有什么差别?③自己尝试着分析一下,造成这两种区别的原因。【答案】我们感觉自己用录音机播出的声音与自己直接听到的声音不相同:让别的同学听,他们觉得两个声音是一样的。教材习题 04 解题方法我国古代描 白居易《琵琶行》述自然界或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生活中声现象的诗文有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很多,如白居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易的《琵琶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行》、苏轼的《石钟山记》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等。请你查阅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相关资料,找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出与声现象有关的诗句,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并谈谈你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感想。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苏轼的《石钟山记》《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答案】略。考向一:乐音的三个特征【例 1】二胡是我们中国传统的乐器,在演奏时,演员要经常拨动琴弦用来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音色【思路点拨】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就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就吉他来说,弦的松紧、长短、粗细都可以改变音调。【答案】C【解析】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弦振动的快慢,故这样可以改变音调的高低。【总结升华】题目考查了区分声音的三个特性。考查了生活中改变声音的音调的方法,结合实际和对生活经验的积累。考向二:综合应用与实验探究【例 2】如图所示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者的音色不同B.甲、乙、丙三者的响度不同C.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D.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思路点拨】(1)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2)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品质有关。(4)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偏离原位置越远,振幅越大。【答案】A【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乙、丙振动的快慢相同,即都是振动了两个波形,故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故 C 错误;(2)甲、乙、丙的振动的幅度相同,故响度相同,故响度相同,故 B 错误;(3)甲、乙、丙的波形不同,故两个物体的音色不相同,故 A 正确、D 错误;故选 A。【总结升华】通过比较声音的波形图来考查频率对音调的影响和振幅对响度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从波形图上看懂频率和振幅。一、单选题1.2023 年央视春晚上演员用洞箫吹奏名曲《百鸟归巢》,演奏者用洞箫以花舌吹法模拟鸟啼声,其模拟的鸟啼声使现场听众感受到了百鸟归巢的活跃气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B.用洞箫模拟鸟啼声,主要模拟鸟啼声的音调C.现场的听众听到乐曲声是通过笛子传播的D.听众在乐曲声中感受到了百鸟归巢的活跃气氛,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答案】D【解析】A.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则发声的空气柱长度不同,振动频率不同,因此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故 A 错误;B.用洞箫模拟鸟啼声,主要模拟鸟啼声的音色,故 B 错误;C.现场的听众听到乐曲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 C 错误;D.声音能传递信息或传递能量。听众在乐曲声中感受到了百鸟归巢的轻快活泼气氛,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 D 正确。故选 D。2.如图,古琴演奏家正在演奏名曲《高山流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琴声响度越大,它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越大B.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C.拨动不同的琴弦,主要引起琴声响度不同D.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琴声音调不同【答案】B【解析】A.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环境温度有关,跟响度无关,故 A 错误;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故 B 正确;C.琴弦粗细不同,拨动不同的琴弦,振动的难易程度不同,从而振动频率不同,主要引起琴声音调不同,故 C 错误;D.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琴弦振动的幅度不同,琴声响度不同,故 D 错误。故选 B。3.如图所示,将正在响铃的手机悬挂于广口瓶内,封闭瓶口,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对比抽气前后从瓶中传出的响铃声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音调升高 B.音调降低 C.响度变大 D.响度变小【答案】D【解析】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小,响度越小,音色只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在抽气的过程中,手机扬声器继续发声,所以它仍在振动;随着抽气盘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铃声的音调不变,响度变弱,音色不变;本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空气越稀薄,其传声效果越差;由此实验进一步推理可知,当空气全部被抽出时,我们就不能再听到声音,这种实验研究的方法称为理想实验法;人们可以得到的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故 ABC 错误,D 正确。故选 D。4.如图是我国最早的乐器之一“埙”,吹奏时能发出宫、商、角、徵、羽五音,相当于现在的 do、re、mi、sol、la。五音是指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答案】B【解析】吹奏“埙”时,通过改变手按压不同的孔,改变发出声音的宫、商、角、徵、羽五音不同,所以是通过改变振动空气中的长短,来改变声音的频率,即改变音调,故 B 符合题意,ACD 不会符合题意。故选 B。5.如图所示,小红同学正在演奏古筝,听众分辨出古筝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答案】C【解析】古筝是一种弦乐器,演奏者用手拨弦,使弦振动发声;人们能分辨出古筝和琵琶演奏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故选 C。二、填空题6.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波能传递 (填“能量”或“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医生听到声音的 。【答案】 信息 响度【解析】[1]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与信息,听诊器运用了声音传递信息的道理,让医生了解患者身体内部情况。[2]医生通过橡皮管听到来自患者的声音,橡皮管减少了声音的分散,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7.东营市是吕剧发源地。吕剧主要的伴奏乐器是坠琴(主弦)、扬琴、三弦、琵琶,称“吕剧四大件”。如图,观众可以根据乐器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 、“响度”或“ 音色”)不同,分辨出是哪种乐器;琴师调节琴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答案】 音色 音调【解析】[1]音色是声音的本质特征,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观众辨别是什么乐器发出声音是根据音色的不同。[2]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与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材料和松紧程度有关,琴师调节琴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8.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惊艳全球,娱乐圈沸沸扬扬。网友采用各种乐器,翻唱、改编、解读,在网上持续刷屏,热度不减。人们只靠听觉就能判断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这是根据 区分的;如图所示刀郎手弹琵琶正忘情地歌唱,通过拨动不同部位的琴弦来改变发出乐音的 ,演播大厅通过音箱使每个角落都能听清,音箱的作用是改变乐音的 。(以上选项均填写:“音调”、“响度”或“背色”)【答案】 音色 音调 响度【解析】[1]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观众能够区分不同乐器是根据不同乐器的音色。[2]拨动不同部位的琴弦,琴弦振动的长度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3]音箱的作用是减小声音的分散程度,通过音箱可以改变乐音的响度。9.1987 年我国发现了公元前 6000 年前的一支完整骨笛——贾湖骨笛(如图所示),它是由丹顶鹤尺骨制成的,上有七个音孔。演奏时用手指控制不同音孔的开闭,使它发出声音的 变化。我们能够区分骨笛和古筝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 不同。【答案】 音调 音色【解析】[1]演奏时用手指控制不同音孔的开闭,空气柱的振动频率不同,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2]由于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音色来分辨出骨笛和古筝的声音。10.如图所示的陶笛是一种管乐器,它上面分布有大小不同的孔,吹奏时由于空气的 发出声音,按住不同的孔可以改变笛声的 ,演奏出悠扬悦耳的乐曲。【答案】 振动 音调【解析】[1]陶笛发出的声音是由陶笛内的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2]手指按住不同的小孔,使得陶笛内部空气柱的长短不同,从而导致空气柱振动的快慢不同,故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三、实验题11.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 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 的琴弦进行实验。(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 。琴弦的横截面积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mm2① 钢 20 0.3② 钢 0.5③ 钢 40 0.5④ 尼龙丝 30 0.5⑤ 尼龙丝 40 0.5【答案】 ③ ⑤ ④ ⑤ 20【解析】[1]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材料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材料,所以,应选择③⑤。[2]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长度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长度,所以,应选择④⑤。[3]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的横截面积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改变横截面积,即缺少的数据中长度应该是 20cm,横截面积应该是 0.5mm2。12.某实验小组用一把钢尺、示波器、话筒等仪器研究声音的有关问题。装置如图,具体步骤如下:①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记录它发出声音的波形;②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增加拨动钢尺的力度,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记录它发出声音的波形;③增大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用和步骤②中同样大小的力度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记录它发出声音的波形。(1)拨动钢尺,钢尺才能发出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2)通过步骤②③可以研究声音的 和 的关系;(3)实验的三个步骤中,实验小组记录的波形如甲、乙、丙三个图所示,按照步骤从先到后的顺序排列是下列四个选项中的 。A.甲乙丙 B.乙甲丙 C.甲丙乙 D.丙甲乙【答案】 振动 音调 振动频率 D【解析】(1)[1]把钢尺紧紧压在桌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2][3]对比实验步骤②③可知,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尺,则钢尺振动幅度相同,而增大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钢尺振动频率发生改变,两次声音的音调不同。因此通过步骤②③可以研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3)[4]实验步骤②相对①增大了拨动钢尺的力度,钢尺振动的振幅增大,实验步骤③用与步骤②同样大小的力度拨动钢尺,则实验步骤②③振幅相同,因此丙图对应振幅较小的实验步骤①;步骤③相对②增大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减小了振动频率,因此乙图与实验步骤③对应,甲图与实验步骤②对应。按照实验步骤从先到后的顺序排列波形图,正确顺序为丙、甲、乙,故 D 符合题意,ABC 不符合题意。故选 D。13.如图是小明“探究声音特性”的两个实验:(1)实验一:如图甲中 A 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如图甲中 B 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 ;(2)实验二:如图乙所示,有 4 支相同材料、相同厚度的玻璃量筒,其中 a、b、c 等高,a、b 内径相同,c、d 内径相同。各量筒内装的水如图乙所示,小明根据所听声音音调的高低猜想气柱发声的频率可能与 1、气柱的长短有关;2、量筒的内径有关;3、水柱的长度有关;①若探究“气柱越长,发声的音调越高”,应选量筒 (填字母代号),其中所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法;②若选择的是量筒 b、c,则探究的是 ;③小明用同样大小的力在 c 和 d 的口上吹气,使它们发声,则所发出的声音音调 (选填“c 高”、“d 高”或“一样高”);④如果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 c 和 d 使它们发声, 所发出的声音音调较低。【答案】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能量 a、b 控制变量 气柱发声频率跟横截面积的关系一样高 c【解析】(1)[1]实验一:如图 A,用竖直的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用到转换法。[2]如图 B,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2)[3]当探究“发声的音调高低与气柱长度的关系”时,要控制量筒的粗细相同,气柱长短不同,观察图中可知 a、b 符合条件。[4]一个量与多个量有关,要控制其它量不变,研究与其中一个量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因此所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5]对比 b、c 可以发现:气柱长短相同,但量筒的粗细不同,所以这两个探究的是“气柱发声频率跟横截面积的关系”,且气柱愈细,发声的音调愈高。[6]发声的音调高低与空气柱的长度、粗细有关,而 c、d 中空气柱的长度、粗细都相同,因此吹 c、d 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一样高。[7]用敲击的办法也能使量筒发声,声音主要是量筒和水柱振动发出的,量筒中盛水越多,量筒和水的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音调越低,故 d 的音调比 c 低。四、综合题14.如图所示,在 8 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质量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1)若用相同的力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此时声源是 (空气柱/瓶子/瓶子和水),盛水越多,敲击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 ;(2)若用嘴依次吹瓶口,也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此时声源是 (空气柱/瓶子/瓶子和水),瓶中的水越多,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 ;(3)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保温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答案】 瓶子和水 低 空气柱 高 A【解析】(1)[1][2]相同的力敲击瓶子,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声音来源于瓶子和水的振动,水越少振动的越快,音调越高,水越多振动的越慢,音调越低。(2)[3][4]用嘴依次吹瓶口,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声音来源于空气柱的振动,空气柱体积越小振动的越快,音调越高;空气柱体积越大,振动的越慢,音调越低。(3)[5]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保温瓶里水位的高低,主要是因为随着水位的升高,空气柱体积越来越小,此时空气柱振动的越快,音调越高,故 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五、科普阅读题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被誉为“乐器之王”的钢琴已有 300 多年的历史,最早是在 17 世纪末由克里斯托福里在佛罗伦萨制造的。钢琴因其独特的音响,88 个琴键的全音域,历来受到作曲家的钟爱。钢琴靠手指触键盘,键盘带动着小槌,使槌击弦发音,钢琴的右踏板控制内部的制音装置,用以延长乐音;左踏板依击弦系统的不同而控制琴槌击弦的距离,使琴槌与琴弦间的距离缩短,产生更弱的乐音。20 世纪末,数字音乐设备的发展又促使一种新的钢琴被发明出来——数码钢琴(电钢琴)。这种钢琴拥有和传统钢琴一样的造型,但是却没有传统钢琴上的声学结构,既没有琴弦也没有共鸣板。数码钢琴的核心是一台电脑,它将从传统钢琴上采样下来的各个音一一储存在内部存储器中,演奏者按动一个琴键就驱动了一个信号,电脑就将对应的音播放出来。(1)琴弦发声时,松开琴键,会使制音装置紧压在琴弦上,琴弦停止振动不再发声,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产生的。钢琴声是以 波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的;(2)左踏板是为了产生弱音,控制敲击琴弦的力量,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弦的振动 有关。钢琴属于贵重乐器,有烘干加热装置,因为琴弦受潮后被锈蚀,会使得弦的振动 改变,从而使发出声音的音调改变;(均选填“频率”或“幅度”)(3)88 个琴键的全音域是说各个琴弦发出声音的 不同,因而音域宽广。独特的音响是说钢琴发出声音的 与其他乐器不同。数码钢琴可以调节音量的大小,实际是改变了声音的 。(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答案】 振动 声 幅度 频率 音调 音色 响度【解析】(1)[1][2]由题意可知,当琴弦振动时,可以发出声音,当琴弦停止振动不再发声,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钢琴声是以声波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的。(2)[3][4]控制敲击琴弦的力量可控制声音的强弱,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弦的振动幅度有关。琴弦受潮后被锈蚀,会使得弦的振动频率改变,从而使发出声音的音调改变。(3)[5][6][7]88 个琴键的全音域是说各个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因而音域宽广。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因此,钢琴发出声音的音色与其他乐器不同。调节音量的大小,实际是改变了声音的响度。第 03 讲 声音的特性模块一 思维导图串知识 1.知道乐音的三个特征,响度、音调和音色;模块二 基础知识全梳理(吃透教材) 2.通过实验探究掌握音调、响度和音色各与什么因素模块三 教材习题学解题 有关;3.会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与乐音的三个特征有关的模块四 核心考点精准练现象。模块五 小试牛刀过关测■知识点一:响度1.响度: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又叫做音量。2.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叫做振幅。3.影响响度的因素:①声源的振幅;②人到声源的距离。4.声音的强弱等级分贝(dB):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知识点二:音调1.乐音:使人愉悦的声音叫做乐音。2.音调:物理学中用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3.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高,音调就高,听起来尖细;频率低,音调就低,听起来低沉。■知识点三:音色1.音色:音色也叫音品,它反映了每个物体特有的声音品质。如: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乐曲时,它们的波形不同。2.影响音色的因素: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及发声方式等因素决定的。3.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称为乐音的三个特征。教材习题 01 解题方法歌曲《东方红》简谱中有如下片段: ①简谱中的不同数字代表的音调不同;②熟悉简谱并理解简谱数字音调的特点。③不同乐器中,影响音调的因素不同,管乐器与其中的数字符号表示声音的什么特性?这种特性与什么 空气柱的长短有关;弦乐器与弦的粗细、长短和因素有关? 松紧程度有关;敲击乐与敲击物的质量有关。【答案】音调;不同乐器影响音调的因素不同。教材习题 02 解题方法如图所示,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对着试管口吹气,使其发出 ①尝试利用器材进行实际操作一下;声音。试一试,改变试管内的水量,发出的声音是否变化?你②吹奏乐器音调的影响因素是空气柱的长认为是声音的什么要素发生了改变?随着试管中水量的增大,短;这个要素怎样变化?③水量的大小影响管中空气柱的长短。【答案】声音的音调发声变化;水量增加,空气柱变短,音调升高。教材习题 03 解题方法利用手机的录音功能记录 自己听总觉得录音机里放出的声音不太像自己的声音,但别人却认为没有变化。自己朗诵或唱歌的声音,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录音机并没有“失真”,它录下的是讲话人通过空气传出的再播放出来。播放出来的 声音,别人平时直接听到的说话声也是通过空气传来的,所以别人都认为像说声音和你刚才朗读或唱歌 话人的声音。而我们听自己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骨骼传导这种方式,由于空气时听到的声音相同吗?请 和骨骼是不同的介质,所以两种声音的音色是有差别的。其他同学也听一听这两种①按照题中方法试一试,录好后与其他同学一起听,然后交流:声音并进行比较,他们又有什么感觉? ②想一想平时你听自己的声音和别人听你的声音时,声音传播的路径有什么差别?③自己尝试着分析一下,造成这两种区别的原因。【答案】我们感觉自己用录音机播出的声音与自己直接听到的声音不相同:让别的同学听,他们觉得两个声音是一样的。教材习题 04 解题方法我国古代描 白居易《琵琶行》述自然界或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生活中声现象的诗文有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很多,如白居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易的《琵琶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行》、苏轼的《石钟山记》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等。请你查阅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相关资料,找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出与声现象有关的诗句,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并谈谈你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感想。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苏轼的《石钟山记》《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答案】略。考向一:乐音的三个特征【例 1】二胡是我们中国传统的乐器,在演奏时,演员要经常拨动琴弦用来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音色考向二:综合应用与实验探究【例 2】如图所示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者的音色不同B.甲、乙、丙三者的响度不同C.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D.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一、单选题1.2023 年央视春晚上演员用洞箫吹奏名曲《百鸟归巢》,演奏者用洞箫以花舌吹法模拟鸟啼声,其模拟的鸟啼声使现场听众感受到了百鸟归巢的活跃气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B.用洞箫模拟鸟啼声,主要模拟鸟啼声的音调C.现场的听众听到乐曲声是通过笛子传播的D.听众在乐曲声中感受到了百鸟归巢的活跃气氛,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2.如图,古琴演奏家正在演奏名曲《高山流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琴声响度越大,它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越大B.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C.拨动不同的琴弦,主要引起琴声响度不同D.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琴声音调不同3.如图所示,将正在响铃的手机悬挂于广口瓶内,封闭瓶口,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对比抽气前后从瓶中传出的响铃声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音调升高 B.音调降低 C.响度变大 D.响度变小4.如图是我国最早的乐器之一“埙”,吹奏时能发出宫、商、角、徵、羽五音,相当于现在的 do、re、mi、sol、la。五音是指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5.如图所示,小红同学正在演奏古筝,听众分辨出古筝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二、填空题6.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波能传递 (填“能量”或“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医生听到声音的 。7.东营市是吕剧发源地。吕剧主要的伴奏乐器是坠琴(主弦)、扬琴、三弦、琵琶,称“吕剧四大件”。如图,观众可以根据乐器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 、“响度”或“ 音色”)不同,分辨出是哪种乐器;琴师调节琴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8.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惊艳全球,娱乐圈沸沸扬扬。网友采用各种乐器,翻唱、改编、解读,在网上持续刷屏,热度不减。人们只靠听觉就能判断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这是根据 区分的;如图所示刀郎手弹琵琶正忘情地歌唱,通过拨动不同部位的琴弦来改变发出乐音的 ,演播大厅通过音箱使每个角落都能听清,音箱的作用是改变乐音的 。(以上选项均填写:“音调”、“响度”或“背色”)9.1987 年我国发现了公元前 6000 年前的一支完整骨笛——贾湖骨笛(如图所示),它是由丹顶鹤尺骨制成的,上有七个音孔。演奏时用手指控制不同音孔的开闭,使它发出声音的 变化。我们能够区分骨笛和古筝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 不同。10.如图所示的陶笛是一种管乐器,它上面分布有大小不同的孔,吹奏时由于空气的 发出声音,按住不同的孔可以改变笛声的 ,演奏出悠扬悦耳的乐曲。三、实验题11.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 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 的琴弦进行实验。(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 。琴弦的横截面积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mm2① 钢 20 0.3② 钢 0.5③ 钢 40 0.5④ 尼龙丝 30 0.5⑤ 尼龙丝 40 0.512.某实验小组用一把钢尺、示波器、话筒等仪器研究声音的有关问题。装置如图,具体步骤如下:①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记录它发出声音的波形;②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增加拨动钢尺的力度,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记录它发出声音的波形;③增大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用和步骤②中同样大小的力度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记录它发出声音的波形。(1)拨动钢尺,钢尺才能发出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2)通过步骤②③可以研究声音的 和 的关系;(3)实验的三个步骤中,实验小组记录的波形如甲、乙、丙三个图所示,按照步骤从先到后的顺序排列是下列四个选项中的 。A.甲乙丙 B.乙甲丙 C.甲丙乙 D.丙甲乙13.如图是小明“探究声音特性”的两个实验:(1)实验一:如图甲中 A 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如图甲中 B 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 ;(2)实验二:如图乙所示,有 4 支相同材料、相同厚度的玻璃量筒,其中 a、b、c 等高,a、b 内径相同,c、d 内径相同。各量筒内装的水如图乙所示,小明根据所听声音音调的高低猜想气柱发声的频率可能与 1、气柱的长短有关;2、量筒的内径有关;3、水柱的长度有关;①若探究“气柱越长,发声的音调越高”,应选量筒 (填字母代号),其中所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法;②若选择的是量筒 b、c,则探究的是 ;③小明用同样大小的力在 c 和 d 的口上吹气,使它们发声,则所发出的声音音调 (选填“c 高”、“d 高”或“一样高”);④如果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 c 和 d 使它们发声, 所发出的声音音调较低。四、综合题14.如图所示,在 8 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质量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1)若用相同的力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此时声源是 (空气柱/瓶子/瓶子和水),盛水越多,敲击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 ;(2)若用嘴依次吹瓶口,也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此时声源是 (空气柱/瓶子/瓶子和水),瓶中的水越多,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 ;(3)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保温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五、科普阅读题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被誉为“乐器之王”的钢琴已有 300 多年的历史,最早是在 17 世纪末由克里斯托福里在佛罗伦萨制造的。钢琴因其独特的音响,88 个琴键的全音域,历来受到作曲家的钟爱。钢琴靠手指触键盘,键盘带动着小槌,使槌击弦发音,钢琴的右踏板控制内部的制音装置,用以延长乐音;左踏板依击弦系统的不同而控制琴槌击弦的距离,使琴槌与琴弦间的距离缩短,产生更弱的乐音。20 世纪末,数字音乐设备的发展又促使一种新的钢琴被发明出来——数码钢琴(电钢琴)。这种钢琴拥有和传统钢琴一样的造型,但是却没有传统钢琴上的声学结构,既没有琴弦也没有共鸣板。数码钢琴的核心是一台电脑,它将从传统钢琴上采样下来的各个音一一储存在内部存储器中,演奏者按动一个琴键就驱动了一个信号,电脑就将对应的音播放出来。(1)琴弦发声时,松开琴键,会使制音装置紧压在琴弦上,琴弦停止振动不再发声,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产生的。钢琴声是以 波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的;(2)左踏板是为了产生弱音,控制敲击琴弦的力量,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弦的振动 有关。钢琴属于贵重乐器,有烘干加热装置,因为琴弦受潮后被锈蚀,会使得弦的振动 改变,从而使发出声音的音调改变;(均选填“频率”或“幅度”)(3)88 个琴键的全音域是说各个琴弦发出声音的 不同,因而音域宽广。独特的音响是说钢琴发出声音的 与其他乐器不同。数码钢琴可以调节音量的大小,实际是改变了声音的 。(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03讲 声音的特性(学生版)(预习) 2024年新八年级物理暑假提升讲义(苏科版2024).pdf 第03讲 声音的特性(教师版)(预习) 2024年新八年级物理暑假提升讲义(苏科版2024).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