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 世界的气候(课件+教案+素材)2024-2025学年最新人教版地理七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4.1 世界的气候(课件+教案+素材)2024-2025学年最新人教版地理七上

资源简介

(共48张PPT)
视频导入:
学习目标
区域认知:了解不同区域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理解气候对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综合思维:运用综合思维来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理解气候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人地协调观:分析气候变化的案例,探讨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地理实践力:通过实践活动、实验探究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地理实践力。
目录:
01/气候的地区差异
02/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03/本课小结
04/随堂检测
PART 01
气候的地区差异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climate
气候的概念: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
气候的特点:一般变化不大,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
气候的概念
北京的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极地的气候:终年寒冷干燥。
气温曲线图
降水量柱状图
气候直方图
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用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气候的特征
描述不同
的气温和降水
>20℃
高温
0-20℃
温和
<0℃
寒冷
>100mm
多雨
50-100mm
湿润
<50mm
少雨
气候的特征
读气温曲线图,分析一地的冷热状况。
该地最冷的月份(1月) 平均气温在10℃以上,最热的月份(7 月) 平均气温在23℃以上。由此得出:该地冬季温和,夏季炎热。
读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一地的干湿状况。
该地降水量12、1、2 月在100mm 以上, 6、7、8 月在30mm 以下。由此得出:该地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综合该地冷热和干湿的状况,归纳该地气候特征: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活动:读图分析气候的差异
分别归纳甲乙两地的气温特征,比较两地的气温差异?
分别归纳甲乙两地的降水特征,比较两地的降水差异?
分别归纳甲乙两地的气候特征,比较两地的气候差异?
甲地全年湿润;乙地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甲地全年温和湿润;乙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甲地全年温和;乙地夏季高温,冬季寒冷。
活动:读图分析气候的差异




PART 02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world climate types
由赤道地区到极地地区:有规律地分布着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



















极地地区
赤道地区
亚热带
热带
温带
寒带
寒带气候—⑥
温带大陆性气候—⑤
温带季风气候—⑨
温带大陆性气候—⑩
地中海气候—④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湿润气候—⑧
热带雨林气候—①
热带草原气候—②
热带沙漠气候—③
热带季风气候—⑦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由沿海到内陆:在中纬度地区,由沿海到内陆,有规律地分布着不同的气候类型,以亚欧大陆为例:





大陆西岸
大陆内部
大陆东岸
温带海洋性气候—⑤
地中海气候—④
温带大陆性气候—⑩
温带季风气候—⑨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⑧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高原、山地分布有高原山地气候,如青藏高原、阿尔卑斯山脉、安第斯山脉等。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
性气候
极地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10°
20°
30°
40°
60°
70°

10°
25°
35°
55°
70°
A
B
C
D
E
F
G
H
K
M
北半球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式示意图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马来群岛
亚马孙平原
刚果盆地
分布: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植被: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气候
认识热带气候
分布: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植被:热带稀树草原
热带草原气候
非洲大陆
澳大利亚
南美大陆
认识热带气候
分布:大致在南北纬10°至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植被:热带季雨林
热带季风气候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认识热带气候
分布: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和大陆的西岸地区。
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少雨
景观:沙漠
热带沙漠气候
撒哈拉地区
阿拉伯半岛
澳大利亚中西部
认识热带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全年高温
分干湿两季
全年高温
分旱雨两季
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气候小结
降水总量多
降水总量少
vs
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大陆东部,南、北纬
25 ~35 之间的大陆东岸。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季风气候
和湿润气候
中国东南部
北美洲东南部
南美洲东南部
澳大利亚沿海地区
认识亚热带气候
分布:地中海沿岸地区最广,主要位于南北纬30°-40°
之间的大陆西岸。
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
植被: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沿岸
认识亚热带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雨热不同期)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气候小结
分布: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亚欧大陆东部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季风气候
中国北方地区
认识温带气候
分布: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气候特点:全年温和湿润
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多汁牧草
温带海洋性气候
欧洲西部
认识温带气候
分布: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欧
大陆和北美洲。
气候特点:冬冷夏热,年温差大,年雨量较少
植被: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欧大陆
北美大陆
认识温带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夏季高温,冬季寒冷
降水稀少,气候干燥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气候小结
vs
全年降水少
夏季多雨
分布:苔原气候分布于北冰洋沿岸,冰原气候分布
于格陵兰岛和南极洲。
气候特点:终年酷寒,冰雪覆盖
寒带气候
北冰洋沿岸
南极大陆
认识寒带气候
分布: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高原、高山地区。
气候特点:全年低温,降水较少;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高原山地气候
青藏高原
埃塞俄比亚高原
科迪勒拉山系
安第斯山
认识高原山地气候
三步判断气候
以“温”定“带”
以“水”定“型”
(最低温)
少雨型
>20℃ 热带
0℃-20℃ 亚热带(温带海洋)
<0℃ 温带
以“高”定“球”
6.7.8月气温最高 北半球
12.1.2月气温最高 南半球
热带雨林
季风型和草原型
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
年雨型
夏雨型
冬雨型
均匀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高温)
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世界的气候(1)
气候的地区差异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气候的概念、特征和两大要素
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分析气候地区差异的方法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和景观
判读气候的方法
本课小结
一些高大山脉对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有阻挡作用,使山脉两侧的气温、降水、植被等有明显的差异。读某山脉地形简图及两侧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甲、乙两地的气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年降水不均
B.乙地年温差比甲地小
C.两地年降水量差异小
D.地形造成两地气候差异
D
随堂检测
一些高大山脉对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有阻挡作用,使山脉两侧的气温、降水、植被等有明显的差异。读某山脉地形简图及两侧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B
随堂检测
2.该山脉东西两侧的植被景观不同,甲地的植被类型是(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热带草原
D.热带雨林
3.图为某地气候资料图,下列有关该气候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②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③该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④该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东岸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随堂检测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
课题名 4.4.1世界的气候
教学目标 区域认知:了解不同区域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理解气候对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综合思维:运用综合思维来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理解气候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人地协调观:分析气候变化的案例,探讨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地理实践力:通过实践活动、实验探究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地理实践力。
教学重点 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建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空间概念。
教学难点 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气候特征,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视频导入:播放《各种植被景观》的视频,让学生了解不同气候影响下植被景观的不同,初步感知气温。 【设计意图】视频能够有效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动探索新知,激发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 1.气候的地区差异 (1)气候的概念 教师:提问什么是气候? 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后回答: 气候的概念: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 气候的特点:一般变化不大,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 教师补充气候特征: 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用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教师提问:你还记得气温和降水怎么描述吗? 学生:依据不同的气温,可以用“高温、温和、寒冷”等词来描述;降水可以用“多雨、湿润、少雨”等来描述。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师生一起回忆气温和降水的描述,完成知识衔接。 教师讲解:判读气候直方图 第一步:读气温曲线图,分析一地的冷热状况。 该地最冷的月份(1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最热的月份(7月)平均气温在23℃以上。由此得出:该地冬季温和,夏季炎热。 第二步:读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一地的干湿状况。 该地降水量12、1、2 月在100mm以上, 6、7、8 月在30mm以下。由此得出:该地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第三步:综合分析一地的冷热状况和干湿状况概括该地的气候特征。可得到: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学生活动:读图分析气候的差异,完成下列题目。 甲 乙 问题1:分别归纳甲乙两地的气温特征,比较两地的气温差异? 答:甲地全年温和;乙地夏季高温,冬季寒冷。 问题2:分别归纳甲乙两地的降水特征,比较两地的降水差异? 答:甲地全年湿润;乙地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问题3:分别归纳甲乙两地的气候特征,比较两地的气候差异? 答:甲地全年温和湿润;乙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学会看图分析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认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师生读图4.24,共同总结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规律一:由赤道地区到极地地区:有规律地分布着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纬度位置规律) 规律二:由沿海到内陆:在中纬度地区,由沿海到内陆,有规律地分布着不同的气候类型,(海陆位置规律) 规律三:高原、山地分布有高原山地气候,如青藏高原、阿尔卑斯山脉、安第斯山脉等。(地形规律) 【设计意图】教师带领学生读图,总结规律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气候分布的记忆。 拓展延伸:利用简图,熟记气候的分布。 认识热带气候 教师讲解: ①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在赤道附近,大致在南北纬10°之间,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植被:热带雨林 ②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大致在南北纬10°至回归线之间,以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最为广大。 特点: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植被:热带草原 ③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大致在南北纬10°至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特点:全年高温,旱雨两季 植被:热带季雨林 ④热带沙漠气候 主要分布: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澳大利亚中部,大致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和大陆的西岸地区。 特点:终年炎热干燥 植被:热带荒漠 学生:小结热带气候 教师提问: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有什么区别? 学生:读图后回答,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总量更多。 【设计意图】通过气候的分布、特征和植被类型,让学生熟悉热带的气候。 认识亚热带气候 教师讲解: ①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分布:在亚洲大陆东部,南、北纬25 ~35 之间的大陆东岸。如中国东南部、北美洲东南部、澳大利亚沿海地区和南美洲东南部。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②地中海气候 分布:地中海沿岸地区最广,主要位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 植被: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学生:小结亚热带气候 【设计意图】对比热带气候学习,举一反三。 认识温带气候 教师讲解: ①温带季风气候 分布:在亚欧大陆温带的东部。如我国华北、东北,俄罗斯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最广。 特点:全年温和湿润。 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多汁牧草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中纬度内陆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 特点: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 植被:荒漠、草原 学生:小结温带气候 教师提问: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有什么区别? 学生:读图后回答,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 认识寒带气候 教师讲解: 分布:位于欧亚大陆、北美大陆北部、南极洲地区。苔原气候分布于北冰洋沿岸,冰原气候分布于格陵兰岛和南极洲。 特点:终年酷寒,冰雪覆盖 (6)认识高原山地气候 分布:在中、低纬度的高原、高山地区。如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脉等地。 特点:终年寒冷,气温日较差大,垂直变化明显。 【设计意图】对比学习不同气候,并通过不同气候的植被景观图,让学生感知不同气候。 教师补充:判断气候的方法。 【设计意图】总结方法,加强理解,提高认知。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完成《导学案》课后习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