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上册2.5《走近我们的老师》 教学设计(共2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2.5《走近我们的老师》 教学设计(共2课时)

资源简介

《走近我们的老师》
一、教学背景
《走近我们的老师》是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快乐学习”中的第二课。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有了更多的观察和思考。在学校生活中,老师是学生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成年人之一。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老师的工作,体会老师的关爱,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学会与老师沟通,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老师的日常工作内容和职责。
学生能够掌握与老师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采访、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经历探究老师工作的辛苦和内心世界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培养学生尊师重道的良好品德。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体会老师对学生的关爱。
掌握与老师沟通的方法,学会理解和信任老师。
(二)教学难点
感受老师战胜辛苦的力量来源,走进老师的内心世界。
引导学生将对老师的尊重和感激转化为实际行动,为老师减轻负担。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实践活动法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调查问卷、采访提纲、感谢卡等。
学生准备:完成老师工作情况的调查问卷和对老师的采访。
六、教学过程
(一)第一课时:体会老师的关爱
1.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引导学生边听边思考:这首歌歌颂了谁?你从歌中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这首歌歌颂了我们敬爱的老师。从歌中我们感受到了老师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我们的老师,去感受他们的关爱。
2. 猜谜语,引出课题
出示谜语:“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材施教好教学。天天辛勤来工作,满园桃李乐呵呵。”(打一职业)
学生猜谜语,教师揭示谜底:老师。
3. 回忆与老师的故事,体会老师的关爱
(1)教师引导:同学们,从幼儿园到现在,一定有许多老师陪伴着你们成长。在这些老师中,有没有哪位老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者有没有哪件与老师有关的事情让你难以忘怀?请大家回忆一下,并与小组同学分享。
(2)学生分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分享与老师的故事。
(4)教师根据学生的分享,适时提问:在这个故事中,你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了吗?老师是怎样关爱你的?
(5)教师小结:从同学们分享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老师在学习上、生活上、思想上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老师的关爱就像阳光一样温暖着我们的心田。
4. 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1)教师呈现案例:小明在课堂上偷偷看漫画书,被老师发现后没收了。小明觉得老师太严厉,心里很不高兴。
(2)教师提问:你觉得老师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做?
(3)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4)教师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理解老师的做法是为了小明能够专心学习。
(5)教师再呈现几个类似的案例,如老师批评学生没完成作业、老师要求学生遵守纪律等,让学生分析老师这样做的原因。
(6)教师小结:老师有时候对我们严格要求,可能会让我们感到不舒服,但这恰恰是老师对我们的良苦用心。老师希望我们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的人。
5. 信任老师,学会与老师沟通
(1)教师讲述案例:小红因为被同学误解而感到委屈,她想找老师倾诉,但又担心老师不相信她。
(2)教师提问:如果你是小红,你会怎么做?怎样与老师沟通才能让老师相信你?
(3)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与老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4)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汇报。
(5)教师总结与老师沟通的方法,如: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有礼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老师的意见等。
(6)教师强调:信任是沟通的基础,只有信任老师,我们才能与老师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6. 课堂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通过回忆与老师的故事,我们体会到了老师的关爱;通过分析案例,我们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通过讨论交流,我们学会了与老师沟通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尊重老师、理解老师、信任老师,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第二课时:感受老师的力量
1. 复习导入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老师对我们的关爱,也学会了与老师沟通。那么,你知道老师的工作都有哪些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老师的工作不仅包括传授知识,还包括关心我们的生活、指导我们的行为等。今天,我们将进一步了解老师的工作,感受老师的力量。
讨论调查结果,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
(1)教师展示学生完成的老师工作情况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如老师每天的工作时间、批改作业的数量、处理学生问题的次数等。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调查结果,讨论老师的工作辛苦在哪里。
(3)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4)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汇报。
(5)教师播放一段老师工作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老师的辛苦。
(6)教师小结:通过调查和讨论,我们了解到老师的工作非常辛苦,他们不仅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还要关心我们的成长,处理各种班级事务。
3. 走进老师内心,感受老师战胜辛苦的力量来源
(1)教师引导:面对如此辛苦的工作,老师为什么还能坚持下来呢?让我们走进老师的内心世界,去寻找答案。
(2)教师呈现学生采访老师的记录,让学生了解老师选择从事教育工作的原因和动力。
(3)学生分组讨论:从采访记录中,你感受到老师的力量来源是什么?
(4)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5)教师总结:老师的力量来源主要有对学生的爱、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带来的成就感等。
(6)教师提问:在你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感受到老师的这些力量?请举例说明。
(7)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4. 感恩老师,懂得用实际行动为老师减轻负担
(1)教师引导:老师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我们应该怎样感恩老师呢?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为老师减轻负担的具体做法,如遵守纪律、认真听讲、主动完成作业、帮助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
(3)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我为老师做件事”的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
(4)学生汇报自己为老师做的事情,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5)教师引导学生制作感谢卡,把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写下来。
(6)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感谢卡,并向老师表达感谢。
5. 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走近了我们的老师,了解了他们的工作,感受了他们的关爱和力量。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尊重老师、理解老师、信任老师,与老师一起度过美好的校园时光。
七、教学拓展
开展“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演讲比赛,让学生讲述自己心目中的好老师形象,进一步加深对老师的理解和尊重。
组织学生参观学校的荣誉室,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和老师们取得的成绩,增强学生对老师的敬佩之情。
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与老师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八、教学评价
知识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考查学生对老师工作、老师的关爱、与老师沟通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能力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角色扮演、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等。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对老师的尊重和感激之情的表达等方面,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情况。
板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深入了解老师的工作和内心世界。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将对老师的尊重和感激转化为实际行动,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感。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更多样化的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实地参观等,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此外,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有所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