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外历史纲要》(上)新视角教学设计 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一、课程标准解读1、课程标准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在文化方面的新变化2、涵盖知识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兴起的背景、代表和主张、影响;宋元时期文学艺术的新成就;三大发 明及两大科学家的成就;少数民族文字发明3、重点难点重点: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成就;难点: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与艺术方面的新变化。二、核心素养目标 唯物史观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发展成就后,可以设置一个课堂探究环节。 通过探究宋朝文化高度繁荣的原因,让学生明白“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 的反映”这一唯物史观。时空观念本课的内容比较繁杂,特别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哲学概念比较深奥,很难理解。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述各个文化发展成就时,某一成就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的发展、 一个史实的前因后果,等等,教师可以从设置情境材料探析、图片材料简析、表格直观归纳 展示等办法,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文字和图片资料并借助史料教学手段,直观展示宋元时期中国 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成就,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历史解释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比较复杂的文化发展成就,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材料、引导学生提取 史料有效信息的办法,提高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家国情怀通过了解辽宋夏金的文化发展成就,感悟当时的中华文化仍然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从而激 起学生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升华学生的家国情怀。三、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视频“中华传统美德格言、成语故事——朱熹叹时”后讲述:朱熹是南宋儒学复兴 的重要代表人物,以他为代表的理学思想重视人的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 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除了儒学复兴之外,辽宋夏 金元时期在文化方面还有什么新的变化和新成就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四、教学主线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和新成就:北宋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元朝实现大 一统,使中原和南方出现了相对安定的政治局面,宋元经济和城市商业的发展等等因素,为 宋元文化的高度繁荣奠定了基础。宋代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三大发明的出现;特殊的政治 环境和商品经济的繁荣,促使了理学的出现、宋词、元曲等文学艺术的繁荣;民族交融的时代潮流又促使了各民族文字的创制。各民族文化的新变化和新成就,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 的内涵,促进了中华文化的高度繁荣。五、教材整合(一)理清关系1、文化方面出现新变化的基础(1)政治方面:两宋南北对峙的局面,元朝的大一统,使中原和南方出现了相对安定的政 治局面。(2)经济方面:宋元经济和城市商业的发展2、文化方面出现的新成就(《授时历》《梦溪笔谈》)思想 文学一 艺术 科 技一 民族文化(针用于航海用于军) (活学印刷) (理学赁 学 兵)檗 豪婉 (宋词)散 杂 话本书山 (法)花 (绘)人 (画) 炎 指 民 (辽)族文 (夏金)字 (元)放 约 曲 剧 水鸟物事二)构建体系1、儒学的复兴(1)背景:北宋中期面临什么危机 ①外部:由于统治者的扶持,道教和佛教得到了迅速的传播,影响力超过了儒学。②内部: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儒家学说日益僵化。(2)措施:北宋中期起,儒学家如何复兴儒学 (重要的代表人物和主王安石:主张研究经术要为现实服北宋程颢、程颐程朱理学南宋朱嘉)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他们力图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 学术为现实服务,特别是希望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 的作用,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口号。(代表)主 张 宇宙观 人生观 认识论 范“ 二 程 ” 认为“理”是自然 界和社会的根本 原则,也称“天 理”。 人生目标,应当是“存天理, 去人欲”,即通过道德修养 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 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 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 理学提出“格物致知”, 认为只有深刻探索万物, 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 “理”,达到对普遍天理 的认识。 客观唯心主 义朱喜(陆王心学王旧明南宋陆九渊明朝王阳明)主张 代表 宇宙观 认识论 范畴(南宋) 陆九渊 ”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心”就是“理” 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 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发明本心) 主观唯 心主义(明朝) 王阳明 宣扬“心外无” “心外无理”的命题 ①致良知:去掉私欲,恢 复良知。 ②知行合一:用良知支配 自己的行为实践(4)影响:儒学的复兴产生了什么影响 ①积极影响:成为南宋以后正统思想和钦定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 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②消极影响: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由于科举考试答案范围仅限于《四书集注》从而严重阻碍了学术思想的发展。2、文学艺术(1)宋词(宋词)(代表·豪放源的苏轼、辛弃疾和腕约派的排永、李清照) (原因*理学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崛起。) (兴起·唐朝后期出现的一种新诗体--词,到宋朝进入鼎盛时期。)特点*词的句子长短不等,用来配乐 歌唱,根据乐谱分为不同的词 牌,各有固定格式(2)元曲(元曲·内容·散曲和杂剧*特点·散曲·更加适合市井演唱的需要。*杂剧·将成套的散曲连缀在一起歌唱,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元杂剧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代表·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3)话本宋元城市中,说书演出非常盛行。说书底本称为话本,实际上就是早期的白话小说。(4)书法宋元两朝,书法名家辈出,与唐朝相比更加追求个性,不拘法度。(5)绘图绘画成就以山水画最为突出,其特点是不强调写实,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花鸟画、人物画 水平也很高。花鸟画:宋徽宗《芙蓉锦鸡图》 风俗画: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部分)3、科技 (1)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在宋朝基本成熟雕版印刷术 活子印刷不雕版印刷已经相当普及,北宋工匠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宋朝突火枪;世界上最早的枪 元代青铜火铳;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纪年的青铜炮火药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由燃烧型火器逐步发展为爆炸型火器。宋代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用人工磁化的方法造出了指南针,并且广泛应用于航海。(2)科学家:沈括、郭守敬北宋 沈括 所著《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元朝 郭守敬 设计和监制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 《授时历》其中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大为领先。4、少数民族文字文字 特点 辽夏金都模仿汉字字形创制了本民族文字;畏兀体蒙古文和八思巴字,是汉语 拼音化的最早的尝试。历史意义 加速了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加强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连续性(三)走出误区1、理学是儒学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两者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从属关系。理学是思辨化的 儒学,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思想,至南宋末期被采纳为官方哲学。2、程朱理学认为物质世界是由神的意识决定,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认为物质世界 是由人的意识决定的,属于主观唯心主义。3、朱熹将《大学X 中 庸X 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并且加以注释即《四书章句集 注》,它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注意:不是儒家典籍五经)4、宋词诞生的根本原因是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市民阶层队伍的壮大。5、与其它文学形式相比,元曲的形式更加灵活,适应了市井演唱的需要。6、宋元两朝,书法名家辈出,与唐朝相比更加追求个性,不拘法度。7、隋唐时期就已经有了雕版印刷术,因此,毕昇不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人,他发明的是活 字印刷术。8、少数民族不都是模仿汉族文字创制本民族文字,辽夏金文字是模仿汉族文字,蒙古文字 主要借鉴畏兀儿文字和藏文字母。六 、课堂小结(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课堂小结思想文学艺术科技少数民 族文字儒学的复兴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对儒 学的 新发 展 主张:哲理化和思辨化 特点:明显的佛道化 体系:由道德信条式变成由形 而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文学:宋词、元曲、话本出现书法:北宋四大书法家绘图:山水画成就突出人物画和花鸟画水平很高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在宋朝基本成熟沈括:《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郭守敬:《授时历》精度媲美格里历的历法辽:契丹文字夏:西夏文字金:女真文字元:畏兀体蒙古文、八思巴文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