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社会历史的主体课件(共32张PPT+1个内嵌视频)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 社会历史的主体课件(共32张PPT+1个内嵌视频)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5.3 社会历史的主体
(群众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01
中国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谁造就了这个国家?
中国奇迹由谁创造?
1.人民群众的含义和范围
(1)含义: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劳动群众是主体部分。
(2)范围:
在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 +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 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
全体
公民
人民
群众
劳动
群众
(主体)
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
区别:
公民、人民群众、劳动群众、脑力劳动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1)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历史活动的参与者,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
(2)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的地位
判断:下图中哪些人属于人民群众?






除了敌对势力、犯罪分子外,其余人都是人民群众
1、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内涵是固定不变的。
2、英雄杰出人物不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3、一切对社会历史起作用的人们都是人民群众。
4、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一样的。
5、劳动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唯一主体。
6、杰出英雄人物比人民群众对历史的作用大。






【辨 析】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人民群众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
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万亿元,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提提高7.2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
谷物产量稳居世界首位;
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
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
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等等。
新时代的这些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资料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②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③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格萨尔王传》是在藏族古老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民间文学作品的基础上集化创作而成。它以恢宏的气势、高超的艺术技巧,反映了藏族发展的历史。千百年来,我国藏族、蒙古族等民众世代口耳相传,保存了这部世界上最长的史诗。
1.这部长篇史诗所反映的内容是从哪里来的
2.《格萨尔王传》的创作和流传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1.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中来。
2.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思考:如何理解人民群众创造了精神财富?
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③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文学家、艺术家只有深入群众,扎根生活才写创出好作品)
(文学家、艺术家吃穿住用都需要劳动人民提供)
(民间音乐家盲人“阿炳”创作了《二月映泉》)
3.人民群众的作用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材料2:鲁迅说:“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只会饿死在东篱旁边,怎么可能还会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呢?”
材料3:《诗经》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这些没有记录姓名的民间作者的作品,占据诗经的多数部分。
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③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材料1:作者蒲松龄在写这部《聊斋志异》时,专门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请喝茶的人给他讲故事,讲过后可不付茶钱,听完之后再作修改写到书里面去,不断积累,终成此书。
3.人民群众的作用
1978年12月,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秘密签下一份合同,打破了大锅饭。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命名的农村改革迅速在全国推开,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举世公认的变化。
提取关键信息,分析回答探究问题
1980年2月6日,广西合寨村全村143位群众代表通过投票,选举时韦焕能担任第一任村委会主任。合寨村成为“村民自治第一村”。1982年我国修订颁布的宪法正式确认了村民委员会的合法地位。
探究问题:是谁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举世公认的变化?是谁建立了“村民自治第一村”?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①地位: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②表现:在阶级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是通过人民群众推动改革实现社会变革的。
③实现方式: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3.人民群众的作用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领导力量)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习近平总书记敬重英雄、崇尚英雄,并在多个场合表达对英雄的敬仰之情。这意味着( )
①社会历史是英雄和先锋创造的历史
②英雄和先锋对历史发展起巨大作用
③英雄和先锋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
④英雄和先锋主宰着社会历史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①错误,社会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②③正确,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因为英雄和先锋对历史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④错误,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并不是英雄和先锋主宰;故选:C。
C
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方法论)
02
群众是我们的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
——邓小平
群众路线本质上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只有坚持这一基本原理我们才能把握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オ能无往而不胜。
——习近平
思考:我国三代领导人的言论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毛泽东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最重要的就是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
1、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原因(意义/作用)
二、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2、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及地位
(1)基本内容: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地位:
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 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二、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实践观
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群众观点
3、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及地位
(2)地位: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1)基本内容:(口诀:两个“一切”,一来一去)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目的
依靠力量
工作方法
二、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二、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基本内容
总结: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
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地位
区分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是党制定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和前提基础(强调的是思想、态度)
群众路线是党的群众观点的具体要求与体现(强调的是行动)
4.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要求
二、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必须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原理内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
树立群众观点和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原理总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历史的主体原理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关键词:人民╱人民群众╱执政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相结合╱农民╱老百姓╱维护群众利益╱弱势群体╱关心民生╱以人为本╱人权
唯物史观 唯心史观
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何者是第一性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承认杰出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但不能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伟大历史人物的思想和意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类社会有没有自身的规律 社会历史领域有着固有规律——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人类社会是没有规律、不可捉摸的,社会历史仅仅是个人意志支配的偶然事件的堆积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区别
社会历史的主体
【原理】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方法论】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 思想上: 树立群众观点
(相信,服务,负责,学习)
2. 行动上: 树立群众路线
(为谁,靠谁,从..来,到..去)
1. 人民群众含义
2. 地位:社会历史的主体
3. 作用
①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本课小结
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分析题
答题要素: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改革的作用+人民群众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⑤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社会发展规律
社会历史的主体
误区集锦: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人民群众是指广大劳动群众
2、劳动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4、人民群众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
5、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领导力量
6、群众观点是党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劳动群众是主体部分,不是全部)
(是人民群众,不是劳动群众)
(社会基本矛盾是根本动力)
(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才是源泉)
(是决定力量,不是领导力量)
(是群众路线,不是群众观点)
漫画《今天开会学这个》说明了
①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领导者 
③要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④人民群众就是“英雄豪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B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0周年华诞。回顾70年,披荆斩棘,风雨兼程的历史。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70年来,党的执政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这是因为( )
①维护人民利益是共产党人始终不移的价值追求
②从人民的需要出发,是共产党人工作的出发点
③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④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说:“2019年,有机遇也有挑战,大家还要一起拼搏、一起奋斗……这个时候,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以及千千万万的劳动者,还在辛勤工作,我们要感谢这些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有一条往返1208公里、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的雪线邮路,它是沟通藏区与内地的邮政主动脉,党中央的声音和各种邮件通过邮车送上雪域高原。
邮车驾驶员其美多吉秉持“人在,邮件在!”的敬业精神,凭借精湛的驾驶技术和丰富的出车经验,克服缺氧、“风搅雪”、孤寂等困难,驾驶邮车奔驰在白雪皑皑的“生命禁区”,服务藏区30年,……。他们用奉献、忠诚与生命铸就了爱岗敬业、顽强拼搏的雪线邮路精神。……
其美多吉被评为“时代楷模”和“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
以其美多吉为代表的雪线邮路劳动者的事迹,生动诠释了“千千万万的劳动者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的道理,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加以说明。(12分)
【官方答案】
①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变革的决定力量。(4分)
②邮车驾驶员们是平凡的劳动者,他们用辛勤的劳动为藏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做出贡献。(4分)
③邮车驾驶员们用奉献、忠诚和生命熔铸的雪线邮路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人们在平凡岗位建功立业。(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