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纪念白求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文中的生字词,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 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白求恩精神的内涵。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2. 教学难点体会对比手法的作用。理解白求恩精神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三 、教学过程第一课 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有一种爱,可以超越国界,成为永恒;有一种情,可以超越生死,惊天地泣鬼神;有 一种精神,可以流芳百世,熠熠生辉!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去感 受白求恩大夫那大爱无疆的高贵品质和无私奉献的共产主义精神!(二)预习检测1. 走近作者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理论 家。湖南湘潭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2.走近白求恩诺尔曼 · 白求恩(1890—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 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1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 天岭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不幸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又发生转移性脓疡。 于1939年11 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3.字词积累派遣 (qiǎn) 狭隘(ài) 热忱 (chén) 拈轻怕重 (niān) 殉职 (xùn) 鄙薄 (bǐ) 纯粹 (cuì) 漠不关心 (mò)冀 (jì) 动机 (jī) 极端 (duān) 冷清 (lěng)佩服(fú) 高明 (míng) 出路 (lù) 麻木不仁 (rén)精益求精 (yì) 见异思迁 (qiān)(1)请同学们朗读这些词语,注意字音的准确。(2)提问:“狭隘”和“狭窄”有什么区别 明确:“狭隘”可指具体事物宽度小,也可指抽象事物(心胸、气量、见识等)局限在一个小 圈子里,不宽广,不宏大;“狭窄”主要指宽度或范围小,不宽阔。例如:“撑一把古旧的油 纸伞,丁香一般的姑娘沿着狭窄的巷子走着。”“我们都不喜欢心胸狭隘的人。”(3)提问:说说“拈轻怕重”“麻木不仁”“精益求精”“见异思迁”这几个成语的意思。 明确:“拈轻怕重”指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 没有感觉,文中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精益求精”指(学术、技术、作 品、产品等)好了还要求更好;“见异思迁”指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文中指不安 心工作,事业心不强。(三)整体感知1. 请同学们默读全文,思考:毛泽东笔下的白求恩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白求恩是一个具有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的 人。2.给文章划分层次,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明确:全文四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第二部分(2):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3):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第四部分(4):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3. 提问:文章开头对白求恩同志的介绍包含哪些内容 有什么作用 明确:文章开头介绍了白求恩的国籍、年龄、来华目的、工作经历等内容。作用是扣住国际主 义的原则,概述白求恩同志的生平,是对逝者的追忆,也是论述白求恩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事 实依据,使文章情理并茂,为下文议论的展开提供了事实基础。(四)精读课文1. 阅读第1自然段,思考:(1)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身上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 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明确:“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2)国际主义精神是包含在共产主义精神中的,文中为什么并列提出 明确:并列提出是为了强调。(3)引用“列宁主义认为”的语句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引用“列宁主义认为”的语句是为了突出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精神”的重要意义, 运用引证法论述白求恩同志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2. 阅读第2、3自然段,思考:(1)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的第二个方面是什么 明确: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2)作者为什么先举“前线回来的人”的例子,再举“晋察冀边区军民”的例子 明确:从前线进一步扩大到整个边区,用广大军民的反映证明自己的论断,证明第二部分中两 个“极端” 的判断是准确无疑的。(3)白求恩同志共产主义精神具体表现在第三个方面是什么 明确: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3. 阅读第4自然段,思考:(1)作者回忆了同白求恩同志的交往,写了哪些内容 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明确:作者按时间顺序先后写出两人的会面和通信。(2)“只见过一面”的“只”字流露出怎样的心情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说明了 什么 明确:“只”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见白求恩同志对中国共产 党及其领袖那种倾心的热爱和忠诚。(3)“我是很悲痛的”可以改成“我很悲痛”吗 为什么 明确:不行。“是”在这里有强调作用,语气很沉重,朴实地表达了一种沉痛哀悼的心情。(4)五个短语“一个……的人”组成排比形式,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说的 明确:“高尚”指人格,“纯粹”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志趣, “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义。(五)课堂总结本文主要概述了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不寻常经历,高度评价了他的国际主义、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以及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他的这种精神。(六)布置作业1. 熟读课文,摘抄积累本课生字和成语。2. 收集有关白求恩的资料,简述他的个人经历和功绩,并谈谈你对他的看法。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白求恩的事迹和精神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的感人之处在于他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像 太阳奉献了阳光,像小草奉献了绿色,像花朵奉献了美丽……在《纪念白求恩》这篇课文中, 我们了解到了白求恩精神的几个方面,下面我们一起先来回顾一下。(二)回顾白求恩精神品质1. 提问:白求恩精神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以身殉职。(三)重点探究1. 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把握主要内容,研究写作手法。(1)提问:第一自然段分几层写的 各层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分三层。第一层(从开头至“不幸以身殉职’):高度概括白求恩同志的主要事迹。第二层(从“一个外国人”至“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高度概括 白求恩的思想和行动,点明本文的中心论点。第三层(从“列宁主义认为”至结束):引用列宁主义观点论述白求恩同志具有伟大的 国际主义精神。(2)提问:用笔标出第一自然段记叙和议论的句子,并加以分析。明确:记叙:“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 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 不幸以身殉职。”概述了白求恩的政治面貌、年龄、受谁派遣、来华目的、路程、工作经历, 让人们对白求恩同志的生平有所了解。议论:从“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到这段结束,全属议论。揭示出白求恩同志的精 神实质,精辟地论述了国际主义精神的内容,并指出我们也要实践列宁主义路线。第1自然段先叙后议,叙白求恩的事迹,议他的国际主义精神。作者开头概述白求恩的基本 情况,饱含着赞扬之情,使文章情理并茂,也为下文议论的展开提供了事实基础,引出关于国 际主义精神的论述。2. 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把握主要内容,研究写作手法。(1)提问:作者写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分几层来写的 明确:分三层。第一层(从开头到“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正面介绍白求恩的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的精神。第二层(从“从前线回来的人”到“无不为之感动”),从侧面烘托白求恩的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的精神。第三层(第2段最后一句话)作者再次号召大家向白求恩同志学习。(2)提问:找出第2自然段记叙和议论的句子(记叙和议论各找一句即可),并加以分析。明确:记叙: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工作的, 无不为之感动。这句“叙”,表明了白求恩同志的精神感人之深,影响之大,使所“议”之 点有记叙的事例加以证明,使本段的论据更加充实。议论: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表现在两个方面:“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 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准确完整地表明了这位共产主义战士的精神风貌,表达了作者对白求 恩同志的高度赞美。(3)提问:第2、3段用了怎样的论证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对比论证,将白求恩同志与“不少的人”的情况相比较。通过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的现实意义和迫切性。(4)提问:作者赞扬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为什么这一部 分内容写得少 明确: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法。白求恩大夫是个杰出的医生,他医疗技术的高超是解放区军民 都了解的事,所以作者只用一句话作了概括,而不作过多的论述。3.学生朗读课文第4 自然段,用笔标出记叙和议论的句子,并加以分析。明确:记叙:“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议论:从“现在大家纪念他”至文段末,全为议论。本段先叙后议,先叙述作者和白求恩的交往以及作者对白求恩的哀思,后论述学习白求恩的意 义。(四)写作手法探究1. 提问:本文以“议”为主,夹叙夹议,使文章叙得简明扼要,议得精辟恳切,议从 叙出,二者有机结合。我们在写作中,如何用好夹叙夹议的写法,为自己的文章添彩 请谈谈 你自己的认识。明确:在写作中,夹叙夹议的写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深刻。具体来说,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叙述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为议论提供有力的事实依据。议论要紧扣叙述的内容,深入分析,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意义。 叙议要有机结合,过渡自然,使文章的逻辑连贯,层次分明。 可以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五)课堂总结“叙”和“议”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在议论文中,“叙”是为证明论点提出的事实根据,要扣住论点,“叙”得简明、概括。本文以“议”为主,夹叙夹议,使文章叙得简明扼 要,议得精辟恳切,议从叙出,二者有机结合。(六)拓展延伸1. 结合生活和社会新闻思考:白求恩精神在当代社会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明确:白求恩精神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今时代,白求恩大夫大公无私的品质、对工 作的责任感、对同志们的满腔热忱,以及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都有着矫正时弊的价值。例如,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许多医护人员展现出了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不顾个人安危, 奋战在抗疫一线,就是对白求恩精神的传承和践行。白求恩精神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激励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努力追求高尚的品质和无私的奉献。2. 许多老革命家也写过纪念白求恩的文章,课下可以读一读这些文章,想一想白求恩大 夫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哪一点对你触动最大呢 明确:白求恩大夫具有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等优 秀品质。其中,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我触动最大。在当今社会,这种精神尤为可贵, 它提醒我们要时刻关注他人的需要,无私地为他人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七)课堂检测背诵课文第4段。将这一段划分为两个层次,并说说两个层次之间是如何过渡的 明确:(第一层:记叙自己与白求恩同志的交往。)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 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第二层:论述学习白求恩精神的意义。)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 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 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 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 个脱 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过渡句:从“我”的心情扩大到大家的心情,思路清晰: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 人之深。白求恩精神的核心是毫无自私自利之心,这是对上文的总结: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 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进一步阐明学习的意义: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 的人。(八)布置作业你平时也一定观察过医院的医护人员,或者你从新闻中看到过他们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小故事。 请你结合以上内容写一篇小短文,谈谈在生活中我们如何践行白求恩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