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连城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暑假月考地理试卷
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贵州梵净山的“蘑菇石”由层状变质岩板岩堆叠而成。图1为蘑菇石景观图,图2为岩石图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序号代表变质作用的是( )
A.② B.④ C.⑤ D.⑥
2.内力和外力作用共同影响地表形态的变化。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平原地带的黄土主要源于( )
①风力搬运②冰川侵蚀③流水搬运④流水侵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九九”是我国民间长期沿用的一种节令,“夏九九”是以夏至那一天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它与“冬九九”形成鲜明的对照,遗憾的是它不广为流传。下图为天赤道与黄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夏九九歌》
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
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
四九三十六,汗湿衣服透;
五九四十五,树头清风舞;
六九五十四,乘凉莫太迟;
七九六十三,夜眠要盖单;
八九七十二,当心莫受寒;
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
3.“一九”至“九九”期间,我国( )
A.日出方位逐渐偏南 B.气温逐渐降低
C.昼夜长短差值不断增大 D.正午树木和树影的比值逐渐变小
4.“家家找棉衣”时,太阳最接近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5.若黄赤交角为30°,则( )
A.五带中热带范围将变小 B.五带中温带范围将变大
C.五带中寒带范围将变大 D.北极圈的纬度将不变化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是未来太阳能利用的方向之一。图甲是我国北方地区某楼房正南方壁挂太阳能集热器景观照片,图乙是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原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拍摄该景观照片时当地的地方时可能是( )
A.9:00 B.12:00 C.15:00 D.18:00
7.下列关于壁挂太阳能集热器的叙述,可信的是( )
A.热带地区使用时间长于温带地区
B.南北半球安装可调节支架墙壁朝向相同
C.该地可调节支架长度随楼层不同而变化
D.该地可调节支架长度应短于海口
下图为某摄影爱好者于某年9月22日(秋分日)在我国新疆某地(41°N,88°E)拍摄的某驼队在沙丘上行走时的日落景观图(驼队在沙丘上行走的方向与摄影师和太阳的连线垂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示时刻,北京时间大约为( )
A.16时 B.18时 C.20时 D.22时
9.若此时该驼队正行走在一个新月形沙丘上,则其大致位置及行进方向是下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10.若该日正午时分,该驼队行走在此
沙丘上,则驼影相比骆驼实际身高( )
A.更短 B.更长 C.一样长 D.先长后短
11.高山流石滩是位于雪线之下、高山草甸之上的过渡地带,是高山地区特有的地貌景观。通常由大大小小的石块堆积而成,植被稀疏,但零星生长的植物特有性强。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7月等温线及雪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下列与高山流石滩的形成,关系密切的是( )
A.冻融风化显著,岩石剥落堆积 B.冰川沉积强烈,砾石大小不一
C.地壳运动活跃,岩石崩裂破碎 D.流水搬运显著,砾石在此堆积
风和水是干旱地区的两种主要作用力。和田河是塔里木河的一级支流,自南向北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流域地处极端干旱区,以流动沙丘为主。西辽河为辽河南支主流,自西向东穿过科尔沁沙地,流域地处半干旱地区,以固定、半固定沙丘为主。沙丘景观丰富度反映风沙地貌景观的多样性。下图示意和田河和西辽河流域沙丘景观丰富度随距河道距离的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2.距河道近的地方沙丘景观丰富度较低,其主要原因是沙丘发育经历了( )
A.冬季的流水侵蚀和夏季的流水沉积交替作用
B.冬季的风力沉积和夏季的流水沉积交替作用
C.冬季的风力侵蚀和夏季的风力沉积交替作用
D.冬季的风力沉积和夏季的流水侵蚀交替作用
13.和田河流域沙丘景观丰富度始终大于西辽河流域的主要原因是和田河流域( )
A.风力较小 B.降水更少 C.河网更密 D.蒸发量较小
14.两条河流对沙丘类型也具有影响,具体表现在随距河道距离的增加( )
①西辽河流域固定沙丘比例增加,流动沙丘比例减小
②西辽河流域固定沙丘比例减小,流动沙丘比例增加
③和田河流域固定沙丘比例增加,流动沙丘比例减小
④和田河流域固定沙丘比例减小,流动沙丘比例增加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5.2024年4月3日,我国台湾省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2km。图1为震源附近龟山岛的位置示意图,龟山岛的岩石主要是疏松多孔的安山岩。图2为地球部分圈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龟山岛的安山岩属于( )
A.Ⅰ类岩石 B.Ⅱ类岩石 C.Ⅲ类岩石 D.Ⅳ类岩石
下图是平原地区某河流横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形成东岸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河流的溯源侵蚀 B.河流的下蚀
C.河流的侧蚀 D.河流的溶蚀
17.若仅考虑地转偏向力,该河流的流向是自南向北,则该河段位于( )
A.南半球 B.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青海柴达木盆地魔鬼城考察水上雅丹地貌后写下:在青海,行驶在这茫茫的戈壁滩上,一片“汪洋”凭空而出,惊艳而又神秘,犹如一位位灵动而又美妙的少女。千万年的岁月,狂风将原本平整的湖畔台地肆意切割,风割的沟槽成了沙海戈壁,残留的土台则顺着风形成道道垄脊,垄脊西南低东北鼓(如图),如同遨游大海显露脊背的群鲸。完成下面小题。
18.形成水上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为( )
A.侵入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喷出岩
19.依据鲸背状雅丹地貌推测当地的盛行风向是( )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20.该处水上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
A.裂隙发育——风力侵蚀(沟槽、垄脊)——湖泊沉积——地壳抬升——湖水汇入
B.湖泊沉积——风力侵蚀(沟槽、垄脊)——裂隙发育——地壳抬升——湖水汇入
C.湖水汇入一地壳抬升——裂隙发育——风力侵蚀(沟槽、垄脊)——湖泊沉积
D.湖泊沉积——地壳抬升—裂隙发育—风力侵蚀(沟槽、垄脊)—湖水汇入
下图示意安徽南部丘陵山区的一栋传统民居某日不同时刻太阳光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前阳台正对着的方位是( )
A.东北 B.东南 C.西南 D.西北
22.图示日期最有可能是( )
A.1月 B.3月 C.7月 D.9月
23.图示日期该地的夜长约为( )
A.15小时 B.14小时 C.10小时 D.11小时
某日正午,家住悉尼(34°S)的王女士驾车途经市内某东西向道路和南北向道路的交叉口处,在等待直行绿灯时,王女士发现路口中间雕像的日影正好投向左转道路的中央位置(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此时王女士的车头应朝向正( )
A.东 B.西 C.南 D.北
25.两小时后王女士按原路返回,再次经过该十字路口时,可能会发现( )
A.雕像的影子向东转动了大约30° B.雕像的影子变短了
C.太阳位于地平线附近 D.所驾汽车的影子朝向其左前
二、综合题
26.下图中纵横相交线分别为经线和纬线,两斜交线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每空格1分)
(1)图中A、B、C、D、E各点中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的分别是 、 。
(2)此时北京时间是 ,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是 。
(3)D点的地理位置是 ,E点的昼长约 小时。
27.黄山飞来峰上的飞来石是黄山的镇山之宝,是黄山数百处巧石中的杰出代表(图1)。著名电视剧《红楼梦》(87版)片头便以此石为景。飞来石由花岗岩组成,独居峰顶,静观山下云海。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10分)
(1)判断图2中数字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类型。(4分)
(2)运用岩石圈物质循环原理解释“飞来石”的形成过程。(6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9分)
材料一 位于华北平原的河南省,常住人口9400多万人。“传统农业大省”正快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由“中国粮仓”变为“国人厨房”、“世界餐桌”。在中央提出实现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以后,郑州市是中国重要的食品工业基地。下左图为河南省简图。
(1)读图描述河南省的地形特征。(3分)
材料二 云台山红石峡,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焦作市修武县境内,以独具特色的“北方岩溶地貌”被列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右图为红石峡景区景观图(岩石主要为浅海相红色砂岩)
(2)推测形成该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6分)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2.A 3.A 4.C 5.C 6.C 7.D 8.C 9.B 10.A
11.A 12.D 13.B 14.C 15.A 16.C 17.B 18.B 19.C 20.D
21.B 22.C 23.C 24.B 25.A
二、综合题
26.(6分)
(1) CD AB (2分)
(2) 6月22日8时 0°向东到180° (2分)
(3) (0°,90°E) 16 (2分)
27. (10分)
(1)①为冷却凝固作用,②为外力作用,③为变质作用,④为重熔再生作用。(4分)
(2)岩浆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地壳不断抬升,花岗岩出露地表→出露地表的花岗岩受外力作用(风化、侵蚀作用)不断崩解破碎就形成了现在的“飞来石”景观。(6分)
28. (9分)
(1)西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东部以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地势起伏大。(3分)
(2)在浅海环境接受沉积,形成红色砂岩(沉积岩):经地壳运动发生隆起抬升(地壳上升);再经流水侵蚀、切割形成该景观。(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