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爬山虎的脚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 爬山虎的脚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10《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爬山虎的脚》是部编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以“连续观察 ”为主题,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地表达,感受作 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顺承三年级“留心观察,细致观察事物 ”,进一步引导学 生学习连续观察。
《爬山虎的脚》主要写了叶圣陶先生通过连续细致的观察,了解到爬山虎生 长的位置、叶子的特点以及它怎样往上爬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 情。
课文从“发现位置、观察叶子、探究脚的秘密 ”等方面描写爬山虎。其中, 文章着重描写爬山虎的脚以及爬山虎攀爬的动态过程。“反面伸出、触着墙、巴 住墙、拉一把、紧贴 ”等动作性词语有序地展现出爬山虎的脚从长出到往上爬的 动态变化,“变成小圆片、弯曲 ”等词写出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变化。“ 茎上长叶 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和“如果 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等句是通过融入联想, 逼真描写出爬山虎的脚不同时间的形状特点。从写法上看,作者围绕动态变化准 确用词,结合丰富的联想,展现爬山虎的脚往上攀爬的动态美。
本文语言准确形象,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 的观察。例如,第 3-4 自然段中的“注意、仔细看 ”,暗示要看到爬山虎的脚不 容易,需要细致观察。第 2-5 自然段中的“不几天、以前、今年、原先、现在、 后来、逐渐 ”等词语,也提示作者的观察方式——不仅细致地观察爬山虎,而且 还在不同的时间点对爬山虎进行了连续观察,看到了它不断变化的过程。
课后编排了“资料袋 ”,通过“ 图文结合 ”和“做表格 ”两种观察记录的方 法介绍,让学生学写观察记录,感受事物的变化过程,体会观察的乐趣,养成连
续观察的习惯,为学习写观察日记铺垫。 【学情分析】
已知:在三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围绕“ 留心观察 ”“细致观察 ”“观察事物 的变化 ”写下了自己观察的印象深刻的一种事物、一处场景或一个实验。由此可
见,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经验。在三年的学习中,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写日记的 一般格式。
未知:本课在学生已具备一定观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能力提升目标 ——“连续观察 ”。针对这一语文素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品读描写爬山虎的脚 连续生长的语言,体会作者需要经过长期、连续、细致入微的观察,才能发现事 物本质的生长规律,继而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现事物的特点,写下了这篇精 品之作。课后的“资料袋 ”为学生提供了两种观察日记的记录形式。在“经典文 本+记录模板 ”的催化中,能激发学生主动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通过积累观察 素材,积极调动内驱语言,整体提升综合素养,从而达成本课的整体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爬山虎叶子、脚的特点,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2.能说出爬山虎怎样往上爬,从课文准确形象语言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
察,学写观察记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课文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难点:学写连续观察植物的记录。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设计】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爬山虎叶子、脚的特点,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板块一 大脑运动操
一、以“虎 ”字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看甲骨文图案,猜“虎 ”字,看虎字的演变。 2.书写提示:注意虎字头的勾不能漏掉。
3.认识爬山虎。
【设计意图:“虎 ”字是本课的四会字,甲骨文图案生动形象,能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有助于自然过渡、揭示课题。】
板块二 目标导学
一、出示学习目标:了解爬山虎叶子、脚的特点,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二、概括课文
作者是从发现位置、观察叶子,还有探究脚的秘密三个方面来写爬山虎的。
三、 自主圈画
请默读课文,把你认为作者观察得特别细致的地方,用横线画出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掌握本课重难点,明确学习 任务。】
板块三 核心知识点学习
一、梳理“叶子 ”,感受“细致 ”
1. 叶子的颜色:嫩红、嫩绿、绿得那么新鲜。
2. 叶子的形态:通过看图感受“一顺儿朝下、均匀 ”。
3. 叶子的动态:通过视频、赏析动词“漾 ”、指导朗读等,欣赏叶子的动态美。 4.小结、回读文段。
【设计意图:梳理出作者观察叶子的几个方面,通过文字、图片、视频、朗 读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加深感受作者的细致观察。】
二、学习“脚 ”,体会“细致 ”
1.位置: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 2.形态:“反面伸出 ”和“枝状 ”。
3.颜色: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设计意图:基于上一环节对观察叶子部分的梳理,学生能更容易地从文段 中发现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观察爬山虎的脚,体会到爬山虎的特点。】
三、总结思考
作者从颜色、形态、动态、位置等方面来写爬山虎的叶子和脚。正是因为作 者如此细致的观察,才能这样准确地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作者的观察角度,帮助学生感受作者的细致观察,落实 本课教学目标。】
四、配乐朗读二、三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感悟文章的优美语句,学生在读中悟情,以情促读。】
板块四 练习与评价
一、阅读相关文本,体会细致观察。
1.默读《牵牛花》片段,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的细致观察? 2.交流体会
作者从生长位置、颜色、厚度、大小、长度方面,对牵牛花进行细致观察。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作者关于细致观察的相关文本,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细 致观察的好处,拓宽学生视野。】
二、以读促写,读写迁移
1.观察绿萝,试着用上一些准确的语句,写一写绿萝。 2.导写提示:长势、形态、颜色、动态美。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进行细致观察,通过导写提示,降低思考 难度,帮助学生掌握细致观察的方法,提供写作思路,积累写作语言。】
板块五 布置作业练习
1. 继续完成“观察绿萝 ”小练笔。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进行知识迁移,利用刚才提供的写作素材,结合自己 的实际进行写作。】
板块六 答疑
一、叶圣陶先生为什么能如此细致地观察呢? 1.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2.运用多种感官 3.连续观察
【设计意图:给学生指引细致观察的方法,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对自己感兴趣 的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做个观察的有心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