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题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2.2 运动的描述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 知道描述运动必须要有参照物、学会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参照物。(2)能用事例解释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2.科学思维:初步体会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3.科学实验通过观察生活中物体的运动情况和教科书中的图片,认识机械运动及其分类。通过交流知道选定参照物来确定物体的运动的方法。4.科学态度与责任让学生知道探寻物质世界的奥秘,要从研究物质的运动开始,而研究运动,要从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开始学习。形成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重点建立参照物概念和速度概念。教学难点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教学方法实验法和讲授法教学用具书、橡皮擦、桌面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024年8月8日,在巴黎奥运会上,中国花样游泳队以996.1389分获得金牌,姑娘们互相拥抱,笑中带泪。她们在比赛中的各种优美的造型相对什么是静止的?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如图所示 )。科学家是怎样描述机械运动的呢 物理学上,描述物体的运动首先要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二、新课讲授、师生互动(一)参照物假期到了,几个同学送小明乘火车回家。火车徐徐开动,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究竟是谁在运动呢(如图所示 ) 观察 橡皮的动与静把书放在桌子上,书上放一块橡皮,用手缓慢地推动书,使它带着橡皮沿桌面向前缓慢移动。思考以下问题:(1)相对桌面,橡皮的位置有没有变化 (2)相对书,橡皮的位置有没有变化 关于橡皮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提出你的看法。(1)相对桌面——橡皮擦的位置发生变化——橡皮擦相对桌面是运动的;(2)相对书——橡皮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橡皮擦相对书是静止的。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先要选一个标准物,这个标准物叫做参照物(reference object) 。如果物体相对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静止;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小明以火车为参照物,同学们在运动。同学们以地面为参照物,火车在运动。参照物的选择应根据需要和方便来确定。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把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略去不提。(二)动与静 运动的相对性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生活和科技中有很多应用。航空航天中的相对静止(三)快与慢:速度讨论交流 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百米赛跑开始了,随着一声枪响,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样向前冲去(如图所示)······裁判员是怎样比较运动员们的快慢的 你是怎样比较他们的快慢的 讨论交流 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甲: 我认为跑在前面的跑得快乙:裁判员认为先到终点的跑得快···师:裁判员是用“相同路程比时间”来判断的,小从则是用“相同时间比路程”来分析的。都是正确的!1.定时间,比路程——观众,跑在前面的快2.定路程,比时间——裁判,先到终点的快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必须考虑路程和时间两个因素。3.如果两个物体的运动的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怎样比较这两次赛跑的快慢呢?甲运动员60m短跑成绩是6.65s;乙运动员100m短跑成绩是10.23s。可见,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必须考虑路程和时间两个因素。如果两个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例如图中,某运动员60 m短跑的成绩是6.65 s,100 m短跑的成绩是10.23 s,怎样比较这两次短跑的快慢呢 在物理学中,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叫作运动的速度( velocity),表示物体在这个过程中运动的快慢。如果用s表示物体所通过的路程,t表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v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则有v的单位:m/s,读作米每秒s的单位:mt的单位:s关于运动员两次短跑快慢的问题,可以比较两次的速度:60 m短跑中运动员的速度 1= 1/ 1 =60 /6.65 ≈9.02 / 100 m短跑中运动员的速度 2= 2/ 2 =100 /10.23 ≈9.78 / 可见,100m短跑运动员比60m短跑运动员快。例题 2024年8月1日,在巴黎奥运会田径比赛的女子20公里竞走决赛中,杨家玉以1小时25分54秒的成绩,击败众多强敌,勇夺金牌。求她竞走的速度。已知:s=20000m,t=5154s 。求:v= 解: = / =20000 /5154 ≈3.88 / 答:20km竞走的速度为3.88m/s。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千米/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是km/h。设立在公路边的限速标志牌,它表示经过该路段的车速不允许超过40km/h。40km/h=40×1000 /3600 =11.11m/s1m/s=1×1 / =1×(1/1000 )/(1/3600 )=3.6km/h三、课堂小结、巩固提升1.参照物 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先要选一个标准物,这个标准物叫做参照物。物体相对参照物位置没发生变化,物体静止;物体相对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物体是运动的2.动与静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快与慢——速度:在物理学中,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叫做物体运动的速度表示物体在这个过程中运动的快慢。公式 = / ,速度的主单位m/s ,交通运输速度单位km/h。1m/s=3.6km/h。应用速度公式计算必须有公式、数据、结果三个过程。四、板书设计、理清要点1. 参照物 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先要选一个标准物,这个标准物叫做参照物。物体相对参照物位置没发生变化,物体静止;物体相对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物体是运动的2.动与静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快与慢——速度:在物理学中,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叫做物体运动的速度表示物体在这个过程中运动的快慢。公式 = / ,速度的主单位m/s ,交通运输速度单位km/h。1m/s=3.6km/h。应用速度公式计算必须有公式、数据、结果三个过程。五、达标练习、反馈矫正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变化叫作机械运动B. 机械运动是一种最简单运动形式C. 植物生长也是机械运动D. 机械运动是学习其他运动的基础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判断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先要选一个标准物,这个标准物叫做参照物B.如果物体相对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静止C. 参照物是静止不动的物体D.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是运动的3. 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说法正确的是( )A. 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必须考虑路程B. 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必须考虑时间C. 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运动越快D. 物体运动的快慢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4.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诗句中所选参照物分别是( )A.竹排、青山B.青山、江水C.青山、竹排D.江水、青山5.公路边的限速标志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m/sB. 汽车行驶速度不能超过11.11m/sC. 汽车行驶速度不能小于40km/hD. 汽车行驶速度不能小于11.11km/h参考答案:1.C;2.C;3.D;4.C;5.B 。六、布置作业P28T3课外作业P28T1、T2。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