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美术 年级 高一 学期 春季课题 多彩的文明——亚非拉美术教科书 书 名:高中美术(必修)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1.了解亚非拉各地域美术作品的特点及其文化背景,认识世界多元文化,对美术作品的地域性特征及其产生原因形成理解。 2.对本课经典美术作品进行感知、描述、分析和评价,感受和认识美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语言、文字或图像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3.了解美术和文化的关系,认识各国美术作品的丰富多彩,树立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在沟通交流中正确把握中华民族美术,尊重世界多元文化。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了解在亚非拉各个地区、国家的地域文化特征下所形成的不同美术文化。2.艺术家如何从其他民族的美术中获得创作灵感与资源。 3.树立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包容理解与欣赏他国美术,在沟通交流中正确把握中华民族美术。教学难点: 1.理解不同地域文化下,所产生差异化的美术作品。 2.在全球视野下,对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发展道路进行独立思考,形成自身理解。教学过程导入 一、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世界文化、缤纷异彩,同学们欢迎来到美术课堂。课前提问:你知道吗? 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在哪?佛教起源印度,但佛像为什么像希腊人? 二、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来一次艺术欣赏的 “环球之旅” 探寻不同自然环境、社会文化下多样化的美术作品。 三、出示课题“多彩的文明—亚非拉美术” 新课 一、不同地域的美术样式。 第1站 墨西哥 乔卢拉金字塔 1.乔卢拉大金字塔为什么鲜为人知 其实,它看起来更像一座大山。 据传说,1519年,当阿兹特克人得知西班牙人向他们的城市挺进时,他们不分昼夜地工作,用泥土覆盖住金字塔,以防止它被摧毁。 长时间以来植被不断的生长,金字塔整体外貌基本被遮挡,现在已经无法看到它本来的面貌 。我们就来看看美洲其他具有代表性的金字塔。危地马拉---蒂卡尔金字塔 第2站 危地马拉 蒂卡尔金字塔 1.和你印象中的金字塔有哪些不同? ①蒂卡尔金字塔都有是平顶,埃及金字塔是尖顶。 ②蒂卡尔金字塔,用途大多是祭坛天神,埃及的金字塔是国王法老的陵墓。 ③蒂卡尔金字塔体量较小、精巧一些。周边树林围绕,自然与建筑和谐之美;埃及金字塔则是在广漠的沙漠中,显得特别宏伟高大。 2.蒂卡尔金字塔的构造. 蒂卡尔金字塔,又称蒂卡尔神庙,玛雅美术的代表作。 神庙由塔基、塔身与顶部的台庙组成:塔基安葬着统治者的遗体,九层陡峭的平台叠成塔身,一条狭窄的阶梯通向台庙,其上装饰着统治者的雕像。蒂卡尔神庙位于危地马拉的玛雅文明遗址里,这里曾经是玛雅文明最繁华的都市。宗教在玛雅人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城市中几乎所有的道路都通向神庙。 蒂卡尔金字塔和埃及的金字塔有联系吗?下面我们再去看看埃及的金字塔。 第3站 埃及金字塔 1.埃及金字塔。 谈一谈:用途?艺术特征?给你的整体观感? 2.非洲和美洲的金字塔是否存在直接联系? 观点一:美洲是模仿非洲的金字塔建造 ①有考古证明,在当时人们凭借航海技术条件,是可以实现跨越大洋进行文化交流的。 ②虽然两洲相隔遥远,但是金字塔在外形上是非常相似的。所以,有些学者推测是埃及部落迁徙到美洲后,向美洲居民学传授了建造金字塔的技术。 观点二:美洲不是模仿非洲的金字塔建造 ①在埃及金字塔出现之后到美洲金字塔出现之前,这段时间里,没有直接证据证明非洲和美洲的居民有所来往。 ②古代印第安人信奉自然神,如太阳神、月亮神、雨神、河神、等,他们登上高处,以示更靠近神灵,是祭祀天神的场所;古埃及风俗则不同,信奉动物崇拜,认为动物是神的化身,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是安葬法老的场所。 3.课后探索 同学们,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析非洲和美洲的金字塔是否存在直接联系? 大家可从这三个方面来思考:①早期文明的传播路径、②文明的起源与独立性、③建筑技术的迁移流传。 4.引出非洲加蓬木雕。 同在非洲,还有一种艺术品在欧洲特别受欢迎,毕加索、马蒂斯、莫迪尼阿尼等艺术大师疯狂崇拜,从这种美术形式上,直接获取了不少灵感。 第4站 加蓬 面具雕塑 1.这些面具雕刻和真人比较,有哪些不同? 2.意大利艺术家莫迪里阿尼深受非洲木雕的启发,创作了雕塑《女子头像》,莫迪里阿尼借鉴了非洲木雕的哪些形式? ①简洁单纯的造型:雕塑没有过多的细节,采用了抽象的几何造型方式,整体优雅简洁、舒展流畅,形成一种简化的装饰美感。 ②夸张变形的比例:椭圆的脸,细长的脖子,弧形眉、杏仁眼,极为修长的鼻,樱桃小嘴以及纤细垂直的颈项,造型显得特别夸张、生动有趣。 ③原始粗犷的纯真:莫迪里阿尼在雕塑家布朗库西的影响下,开始热衷于非洲木雕艺术,他们一致认为 “人物外表的形象并不真实,真实的是内在的本质。”他从非洲民间雕刻中吸取营养,创作出了一种彻底抽象、单纯又清澈真实。 3.接下来,我们回到课前提到的第二个问题,印度的佛像为什么像古希腊人? 第5站 印度 佛像 1.佛教起源 佛教起源于印度,在原始佛教的创立之初,佛像并不存在。那一时期的佛教艺术只是简单的用足印代表佛的修行之路、以菩提树表达觉悟、用莲花座代表世尊本体等,只是用这些符号来暗示佛陀。所以,原始佛教在其初是没有偶像崇拜的。至公元前后才开始用人像表现佛陀。 2.希腊化的印度佛像 公元前4世纪,在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的十年里,逐步征服了印度西北部。经过不同文明的碰撞和交融,古希腊的雕刻艺术就在这里传播开来,与古印度佛教文化相结合。 所以,在古印度西北部诞生了辉煌的犍陀罗佛像。这种佛像,融合了古希腊雕塑的技法与审美准则,是按照古希腊人的相貌来进行打造的。 3.对比分析:古希腊雕刻与印度佛像的相似之处? ①写实的造型:古希腊的写实人物风格,严格遵守人体比例关系,都进行看细致精微的刻画。 ②希腊式风格:生穿古希腊式长袍,嘴唇较薄、脸型椭圆、下巴略窄、眉毛细长。鼻梁挺直和额头形成一条直线、平齐相连,典型的“希腊式鼻子”。头上雕刻了也是希腊式的波浪卷发。 ③理想的美感:强健的体魄、昂扬的精神、优美的体态。都体现了一种理想主义、典雅精致的美感。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4.随着佛教的发展,印度佛像不断传播扩散,为远东佛教艺术提供了最初的佛陀人像模型。佛像经中亚传入中国,并东渐朝鲜,最后到达日本。 第6站 日本 绘画 1.浮世绘 表现了平民阶层的气质与趣味 描绘了当时社会风貌,以社会万象为题材,生动的记录普遍人性的艺术。到了后期,风景画盛行,以葛饰北斋、歌川广重为代表。 《神奈川冲浪里》画面制造了一个紧张的瞬间,如山一样的海浪扑向海面,此刻小船正冲向浪巅,船员奋力划桨、情形十分危机。在远处,正是象征日本国家的富士山。 如果说浮世绘体现了日本的世俗美学,那么,琳派艺术则是代表了极致的优雅、精致。 2.琳派绘画 日本美术在公元5世纪之后,主要受亚洲大陆文化影响, 在江户时代日本文化相对独立,发展出特色鲜明的美术。 琳派绘画兴起于这个时期,是日本装饰性绘画的高峰,把平面艺术的美感发挥到了极致,艺术家常常结合金银箔作画。 3.对比分析:奥地利画家克里姆特的代表作《鲍尔夫人》,被誉为是“奥地利的蒙娜丽莎”,结合《红梅图》,克里姆特借鉴引用了琳派绘画的哪些元素? ①金箔技法。把金箔贴在画面上当背景,显得非常金光耀眼、色彩鲜艳、华丽富贵。 ②曲线构图。裙子和河流的轮廓几乎一模一样,采用柔美的曲线进行分割,加上不同的几何图形使得画面更加主观化、个性化。 ③透视法则。没有传统绘画的焦点透视效果,画面采用平涂造型的方式,组成了平面化二维图案,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 ④个性化特点。作品中构图严谨细致,除人物面部和身体刻画写实外,其余的服饰和背景都充满着抽象的几何图案,这种变形与真实相结合的造型,被包围在充满象征、神秘意味的气氛中,具有花坛般的装饰美。 4.其他的亚非拉美术作品欣赏 今天欣赏了不同国家的艺术作品,哪一件你最深刻?给与了你什么灵感? 二、世界艺术发展特点。 1.本次课程学习总结: 今天,我们进行了一场跨越国境的艺术之旅,第一站从最大的金字塔开始,认识到非洲和美洲的金字塔之间有一种说不清楚的神秘联系;非洲的原始木雕引发了欧洲艺术家的强烈关注;随着亚历山大东征,又把古希腊的雕刻技术与理念带到了印度,融合创造了犍陀罗佛像;后来佛像艺术从中亚传入我国,经过朝鲜,到达日本;日本的琳派绘画和浮世绘,又给了欧洲艺术家们的极大的启发,促进西方产生了颠覆传统的现代艺术;我们又从现代艺术的理念中,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形式,给当代中国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考。 2.同学们,当今世界艺术发展特点是什么? 多元化、多样化、融合创新 三、世界艺术多元化 1.世界各地文明发展路径各不相同,政治制度、经济生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多有差异,因此世界美术各具特色、丰富多彩。 19世纪后期,西方艺术家认为,日本和非洲的美术中有一种纯真天然的特质,恰好可以弥补西方美术的不足,因此对它们十分青睐。由此可见,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传播、相互影响,结合自身传统不断融合,也就形成了今天丰富而多元的美术格局。 2.讨论:你认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面对如此丰富的亚非拉美术,我们可以从中吸收哪些元素? ①徐悲鸿。将国画的“线描造型”和西方的“明暗结构”有机结合,展现出中国造型艺术新的神韵。 ②林风眠。拓宽了融汇中西的艺术构架,既有油彩之浓郁,又兼水墨之清灵。 3.随着当今全球化进程,各民族的美术加速融合,成为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 中国,正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我们要有充分的文化自信,主动包容、理解与欣赏他国美术,借鉴优秀的文化元素、精神内涵、革新理念,在沟通交流中发展中华民族美术。向世界展示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