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练习 (含答案)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一中国特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练习 (含答案)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一中国特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全局作出的重大判断。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 )
A.昭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方向和方法路径
B.说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必须服务于上层建筑
C.全景展示了新时代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成就和经验
D.为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开拓新路径、提供新选择
2.(2024·湖北襄阳·三模)对以下搜集的资料认识正确的是( )
某校政治学习小组对于“国家现代化的实施路径与世界影响”进行了资料搜集和学习。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从新中国成立后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到改革开放后提出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开辟道路,向着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砥砺前行。 从“现代化的迟到国”到“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我们成功地以中国式现代化让中华文明再次站到人类文明进步的前沿,深刻影响了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对破解人类社会发展难题、推进人类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①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②我国始终坚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探索中持续地推进现代化进程
③中国式现代化是党在理论和实践上又一创新突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④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谋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开辟新的路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一百多年前,毛泽东同志说:“我们总要努力!我们总要拼命的向前!我们黄金的世界,光华灿烂的世界,就在前面!”今天,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正欣欣向荣,他们追求的伟大理想正在变成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今天,把民族复兴伟业继续推向前进,需要( )
①勇于探索、善于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②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时代
③锐意进取,实现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敢于进行伟大斗争,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显著提高,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制度优势更加彰显。我们取得这些成就主要得益于( )
①我国国际地位提高,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②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
③通过改革开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国情、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正确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60年前毛泽东主席和戴高乐将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打开中西方交往合作的大门,为处于冷战中的世界带来希望。60年来,中法关系始终走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前列,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为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作出贡献。习近平强调,中法关系的独特历史塑造了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中法精神”。面对新时代的风云际会,中法应当秉持建交初心、积极面向未来、敢于有所作为。这表明( )
①以中国的发展实践展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符合中国国情、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正确道路
③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最佳路径
④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说明,我国经济总量由2012年的53.9万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114.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3%上升到超过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6300美元上升到超过1.2万美元。由此可见( )
①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②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李强总理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这表明( )
A.上述成绩的取得为我们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B.在推进实践创新的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开新局于伟大的自我革命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D.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为全世界全人类提供普适价值追求和价值标准
8.一百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描绘了中国现代化的蓝图,被当时的外国记者认为是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如今,祖国大地上,铁路进青藏,公路密成网,产业门类全,稻麦遍地香,神舟邀太空,国防更坚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景远远超出了孙中山的设想。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和拓展( )
①表明勇于实践的中国人成功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
③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拓了广阔前景
④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复制和模仿的模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只要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 )
①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②在实现总体小康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③抓住新时代历史机遇期,锐意进取、埋头实干、善于创新、永不懈怠
④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全体人民同步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实质上都是以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为根本目的的革命性实践,都是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社会革命的不同阶段。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
②新时代必须深入推进社会革命新的伟大工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接续推进社会革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
以上论断( )
①阐明了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立场
②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应不断地进行社会革命
③体现了坚持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生俱来的政治品质
④阐述了自我革命是不同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共同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习近平在给青年学生的回信中深情地写道:“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这启示青年( )
①用新思想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迹
②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书写人生华章
③把国家、民族的伟大梦想融入人生理想之中
④要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实现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历史使命。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共产党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只有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才能使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这说明,实现伟大梦想( )
①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②必须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③要坚守初心使命,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④要深化社会革命,引领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2024年4月,习近平会见马英九一行时指出,“民族复兴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凝结着两岸同胞的奋斗和汗水,需要两岸同胞同心共创、接续奋斗,也终将在两岸同胞的接力奋斗中实现。两岸青年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定大有作为。我们欢迎台湾青年来祖国大陆追梦、筑梦、圆梦,持续为两岸青年成长、成才、成功创造更好条件、更多机遇。希望两岸青年互学互鉴、相依相伴、同心同行,跑好历史的接力棒,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下列说法与材料观点不一致的是( )
A.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B.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根本归宿也在于人民
C.中国梦就是要让每个中华儿女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D.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
15.2024年5月3日,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习近平强调,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作为新时代青年,继承发扬“五四精神”应做到( )
①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②勇于实践,为建设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③心怀伟大梦想,积极推进伟大工程的建设
④勇担重任,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某校高三学生在学习这一内容时,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理论成就的一段论述:
根据这段论述,我们可以概括出该理论成就的时代价值是( )
A.凝练了党和人民的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
B.提供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
C.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时代特点
D.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7.2024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要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党对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综合优势以及相关部门和有关方面专业优势,衔接好“防”和“救”的责任链条,健全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据此可知( )
①全面深化改革是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必由之路
②理顺管理体制有利于有效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③加强党的领导是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
④健全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是我国当前的战略布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课题,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历史和实践证明,坚持第一个结合,中华人民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新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第二个结合”,这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第二个结合”( )
①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相吸引、精神境界的高度融通和价值取向的契合
②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坚持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生动典范
③是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④是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力量源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9.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总结了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 )
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
②为我们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具体的方案
③凝聚了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强大物质力量
④为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提供了理论武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在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发展中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这一思想包括“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三者彼此呼应、相互贯通,构成了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下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正确的有( )
①“十个明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路线图”和“方法论”
②“十三个方面成就”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③“十四个坚持”集中反映了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理论思考和贡献
④能统一全党思想、行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简答题:本题共4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卡塔尔世界杯随处可见的“中国元素”里,牛津学者看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从6名中国航天员的“太空会师”里,路透社评论员看到了中国日益增长的科技实力;在重庆摩托骑士逆行战山火的“中国式救援”里,外国网友看到了一个“空前团结的民族”;在中共二十大报告的笃定自信中,世界看到了“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文明探索着全新的道路……
变乱交织的年代,世界的目光更加聚焦中国。这里有世界1/5的人口,保持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这片土地创造了最惊人的崛起,这个国家还在不断书写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探索和比较中开创正确道路,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科学理论,在创新和突破中彰显制度优势,在传承和发展中孕育先进文化。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我国创造了最惊人崛起的根本原因及对在新时代不断书写奇迹的启示。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领导干部要加强读书学习,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直面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推动党内集中教育环环相扣、次第展开。
时间 主题
2013年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2015年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2016年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2019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2021年 党史学习教育
2023年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2024年 党纪学习
注:三严三实是“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七;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指的是“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根据历次集中教育的内容,谈谈学习在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要看清其历史源头和文化根基。深受中华文明滋养的中国式现代化,从文明基因上就具有整体观念、奉献精神、包容思维、和平底色等明显特征和深厚底蕴,所以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不走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是“串联式”的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中国没有沿着这一过程亦步亦趋,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独特的历史和基本国情,走过了“并联式”过程,通过叠加发展,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
长久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了现代化话语霸权,将现代化同西方、西方文化、资本主义等固定身份标签画等号,给其他所谓“异类国家”在思想意识层面戴上了现代化的“紧箍咒”。中国式现代化属于中国,同样属于世界,它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开辟了非西方国家独立自主探索现代化的新路,对尚被挡在现代化门外的广大国家产生多重示范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我国走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原因和意义。
24.1945年,毛泽东在《在中国革命死难烈士追悼大会上的演说》中说到,“中国共产党对革命从来没有发生过动摇,不怕死多少人,不怕牺牲。”“只要还剩下一支枪”“也要打下去”……展现了中国人不屈不挠的骨气。40年后,邓小平在《我们有信心把中国的事情做得更好》中说到,“中国人吓不倒”“我相信,在外国的侵略和威吓面前,我们的人民不会怕,我们的子孙也不会怕。”再次展现了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进入新时代,200千米/小时到350千米/小时的中国高铁,突破西方封锁一跃成为全球领跑者的5G技术,世界上里程最长、施工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港珠澳大桥……中国成就闪耀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充满自信地说到:“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这是新时代中国人骨气和底气的集中体现。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中国骨气背后的中国底气”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据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2.B3.B4.C5.D6.A7.C8.C9.B10.B
11.D12.D13.A14.D15.A16.B17.C18.B19.B20.C
21.①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②在新时代,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2.可以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十四个坚持、中国梦等角度回答问题。
水平 等级描述
水平4 观点鲜明,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紧扣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论述;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水平3 观点比较明确,能表达自己的见解;能扣住问题展开论述,知识运用比较准确;逻辑性较强,有条理。
水平2 观点不明确;论述不能集中指向问题,罗列知识;知识运用不正确;论述缺乏逻辑,条理性差。
水平1 应答与试题无关;或重复试题内容;或没有应答。
23.原因:①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体现着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根据自身的基本国情,走自己的现代化道路,而非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发展路径,符合自身发展规律,具有广泛的现实基础。意义:①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立足中国国情和发展实际,探索了本民族现代化的实现路径,推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4.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背后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更有14亿人民的坚强后盾,这是他们昂首挺胸阔步于世界的底气。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富裕强大的底气。有底气就有干劲,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需要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此题无答案,本答案仅供参考)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