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索外来食料作物传播史 课件 (共17张PPT)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索外来食料作物传播史 课件 (共17张PPT)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探索外来食料作物传播史
七年级上
初中地理
跨学科主题
一、认识食料作物的原产地
生活中的主要食料
粮食
鱼肉
蔬菜
V
水果
调料
几种原产于我国的食料作物
长江中下游的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
小米,又称粟,北方称谷子,起源于黄河流域。
黍,亦称“糜子”,起源于我国北方,是我国最早用于耕作的植物之一。
大豆,我国北部、 黄淮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地区是大豆的起源中心,有五千年栽培历史。
几种原产于我国的食料作物
原产于我国华北地区,较耐寒,喜好冷凉气候,明末清初种植才较为普遍。
白菜
中国最早栽培香菇,已有800多年历史,具有很高的营养、药用和保健价值。
香菇
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种植历史,在《本草纲目》和《齐民要术》中均有记载。
紫苏
荔枝原产我国南方,栽培和使用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
荔枝
我们生活中的外来食料作物
小麦: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等地是小麦的原产地。
玉米:中美洲是玉米的原产地。
马铃薯:又叫土豆,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
我们生活中的外来食料作物
番茄:别名西红柿,原产于南美洲。在明朝末年随西方传教士传入我国,清朝末年才开始食用。
胡萝卜:原产于亚洲西部,12世纪经伊朗传入中国。
黄瓜:原产地是印度,后来传入中亚。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一种“实长数寸,色黄绿,有刺甚多”的瓜,称为“胡瓜”。
我们生活中的外来食料作物
菠菜:又名波斯菜,原产于伊朗,唐代贞观年间由今尼泊尔传入我国。
大蒜:原产中亚和地中海地区,据说是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种子种的。
辣椒:原产墨西哥及南美,明朝末年才传入中国。
我们生活中的外来食料作物
南瓜:原产于墨西哥到中美洲一带,明代传入中国,现南北各地广泛种植。
芫荽:又叫香菜,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张骞出使西域后引入我国。
西瓜:原产于非洲热带地区,于9世纪传入西域,因从西域传入,得名西瓜。
洋葱:原产于中亚或西亚,于西汉开通丝绸之路后逐渐引进中国,因其为外来物故称“胡葱”。
二、认识外来食料作物传入我国的路径
外来食料作物的传入时间和路径
公元前6000年左右,西亚的小麦、大麦等进入了欧洲。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间,通过丝绸之路,葡萄、苜蓿等传到中国,樱桃、杏等也从亚洲传到罗马。
葡萄原产于西亚、中亚地区,西汉时引入中国。
二、认识外来食料作物传入我国的路径
外来食料作物的传入时间和路径
由外国传入中国的农作物主要分为两个大的时期,原产地也有比较明显的规律性。
主要分为两大时间段,汉朝传入中国的主要是中亚西亚以及地中海地区的作物,这很有可能是有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或者是丝绸之路打通之后传入中国的。
其次就是明朝,明朝主要是十五世纪至十六世纪,对应西方的新航路开辟,发现新大陆美洲,这个时期传入中国的农作物原产地也主要集中在美洲地区。
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通过著名的“丝绸之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等,传入中原。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和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
玉米和马铃薯传入欧洲后,最初只是种植在庭院中, 供人们观赏。从16世纪中叶起,玉米在南欧地区广泛种植,成为当地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 到17世纪,玉米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传遍欧洲各国。16世纪末,马铃薯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甘薯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缓慢。
明朝时,玉米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从西亚、中亚传入西北地区,从印度、缅甸传入西南地区,从菲律宾传入东南沿海地区。玉米传入中国后,先是在丘陵山地种植,后来逐渐扩展到平原地区。清朝 前期,玉米在全国各地多有种植。乾隆、嘉庆年间,玉米得到大规模推广。鸦片战争前,玉米的种植已遍布全国。马铃薯和甘著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
在公元前6500—5000年的古代遗址中,墨西哥就有出土的辣椒。十五世纪由西班牙人通过美洲贸易而传入欧洲。十六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探险家通过南美洲的贸易路线将辣椒引入亚洲,并在16世纪下半叶时期传入中国,在辣椒进入中国后,由于传入时对辣椒的使用信息丢失,辣椒被长期作为观赏植物进行栽培,直到康熙年间才开始逐渐进入中国饮食
原产于美洲的番茄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最初也是作为观赏植物,18世纪中叶开始作食用栽培。经过欧洲农艺家的改良培育,番茄逐渐变得红润多汁、鲜美可口。18世纪末, 欧洲培育的番茄新品种又传回美洲。明朝万历年间,番茄被引入中国,长期被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清朝光绪年间, 番茄开始作为食用蔬菜在菜园种植。
三、探寻食料作物传播的历史故事
外来食料作物的名称
名称 食料作物
带有“胡” 胡萝卜、胡椒、胡瓜、胡桃
带有“番” 番茄、番薯、番豆(花生)、番石榴
带有“洋” 洋葱、洋芋、洋姜
你还能说出哪些?
农史学家认为,“胡” 系列大多为两汉两晋时期由西北陆路引入,“番”系列大多为南宋至元明时期由“番舶”(外国船只)带入,“洋”系列则大多由清代乃至近代引入。
番薯是如何传入中国的?
秦始皇的宴会中摆放了葡萄。
如果反映不同朝代的影视剧中出现了如下食料作物,你认为合理吗?
宋朝农户的家中堆放着地瓜。
唐朝集市的小摊上摆放着西红柿。
商朝的达官贵人在夏天吃西瓜。
三国鼎立时期,百姓的玉米地遭到战争破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