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期中测试卷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35.5 Ca—40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6分)1.分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纸和氢氧化钠A. 稀释浓硫酸 B.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 测定溶液的pH D. a 处进气收集 H22.如图所示的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3. 烧杯中盛有X 溶液,逐滴加入(或通入)Y物质,烧杯内液体的pH变化如图所示。则符合该变化的一组物质是( )X YA NaOH溶液 稀盐酸(过量)B 稀 H2SO BaCl2 溶液(少量)C Ca(OH)2 CO2(适量)D 稀 H2SO H2O4.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俗名苛性钠、火碱或烧碱B. 易溶于水,溶于水时吸收大量的热C. 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D.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肥皂、纺织、印刷等工业5.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定点地球同步轨道。对卫星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能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动能增大,势能不变,机械能增大B. 动能增大,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C. 动能增大,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D. 动能减小,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6. 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小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下列关于此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有气泡产生 B.表面皿内壁出现浑浊C.贝壳逐渐溶解 D.烧杯中溶液质量不变7. 踢毽子是一项有益的体育活动。如图,毽子某次被踢出后,竖直上升经过某一位置时,毽子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分别为 EK 和 EP ,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毽子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分别为Ek2和 EP2,则( )8.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发现,甲、乙两工厂排放的污水各含下列离子 中的三种离子(两厂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会变成无色澄清中性溶液。下列关于污水的分析,正确的是( )A. 两厂含有的相同离子是K B. H 和 来自同一工厂C. Cu 和K 来自同一工厂 D. OH 和Cu 来自同一工厂9. 某课外小组的同学,在制备有关物质所设计的下列途径中,正确的是( )10. 如图,一木块漂浮于X中,向X中缓缓加入(或通入)少量物质Y后最终木块上浮,则X与Y可能是(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序号 x Y① 水 食盐② 氢氧化钙溶液 二氧化碳③ 稀硫酸 镁粉④ 硫酸铜溶液 铁粉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11.如图所示,在一个罐子的盖和底各开两个小洞。将小铁块用细绳绑在橡皮筋的中部穿入罐中,橡皮筋两端穿过小洞用竹签固定。做好后将它从不太陡的斜面滚到水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罐子从斜面滚下,重力势能只转化为动能B. 罐子从斜面滚下的过程中,只有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C. 因为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罐子滚下后可能再次滚上斜面D. 如果水平面是光滑的,则罐子会一直滚动下去12. 某纯净的有机化合物2.6克,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1.8克水,该物质组成中( )A. 一定含有 C、H、O三种元素B. 一定含有C、H元素,不含有O元素C. 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D. 不能确定13.下列方法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方法A N2(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铜网B Fe粉(炭粉) 加入足量稀 H2SO 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C CaO(CaCO ) 高温煅烧D FeCl2 溶液(CuCl2) 加入足量 Fe粉,过滤14. 类推是科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某同学给出了以下 4个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C. 锌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所以锌和浓硫酸反应也可制取氢气D. 甲烷(CH )、乙烷(C2H )都属于烃类物质,所以乙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也生成CO2 和H2O15. 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硝酸铵和水 ②锌和稀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生石灰和水 ⑤石灰石和稀盐酸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⑤16. 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 pH 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B. 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C. c点时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D. 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17.下列实验过程中与图像描述相符的一组是( )A. 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双氧水溶液在有无 的情况下产生氧气的量B. 向等质量的镁、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C. 向盐酸和 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D. 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两份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氧化锌、碳酸锌固体18.如图甲所示,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沿粗糙水平面向右运动,0~6秒内拉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丙,则在2~4秒内,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A. 10焦 B. 30焦 C. 50焦 D. 80焦二、填空简答题(除标注外,其余每空2分,共24分)19. 我国自行设计的新型履带式水陆两栖坦克,如图所示,它既可像普通坦克一样在陆地上高速行驶,又能像船一样在水中航行。该坦克的质量为22吨,配备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420千瓦。若在水中匀速航行时最大速度为18千米/时,此时受到的阻力为 。20. 某科学实验小组欲探究盐酸、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取8支试管分别用A~H编号后,做如下实验。(1)(2分)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的试管是 ,有沉淀生成的试管是 。(2)写出实验中无明显现象产生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当向其中加入过量的 后,溶液变为蓝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 。(4)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冒出,则该滤液中的溶质是 。21. 有一包固体,可能由硝酸铜、硫酸钠、氯化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该固体的组成,某化学小组设计并开展以下实验:已知,步骤Ⅰ中固体全部消失,溶液呈蓝色,无气泡产生。步骤Ⅱ、Ⅲ中均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2)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3)步骤Ⅲ所得蓝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22.(2020·中考)蹦极是一种运动游戏。如图中A点是弹性绳自然下垂时绳下端的位置,B点是游戏者所能到达的最低点。当游戏者离开跳台向A点运动的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其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 能;游戏者从A点到B 点的过程中,绳子具有的 能逐渐增加;到达B点时游戏者受到的弹力大于重力,所以游戏者在 B 点时 (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23. 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将钢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钢球摆到竖直位置时,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实验次数 钢球质量(克) 钢球下摆高度(厘米) 木块滑行距离(厘米)1 20 20 302 40 20 583 60 20(1)本实验使钢球获得动能的操作方法是 ,钢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 来判断的。(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他们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相同高度摆下,使钢球到达竖直位置时的 相同,从而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3)在第 3次实验中,木块被撞后滑出木板,需要重做第3次实验,甲同学建议换一个较大的木块,乙同学认为不合理,乙的理由是 。(4)由上述实验数据和现象可得出结论: 。24. 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而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研究,测定样品中元素的质量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资料: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图中碱石灰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1)按上图连接好装置,在装入药品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2)装置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判断塑料袋试样中含有碳元素的依据是 。装置F的作用是 。(4)根据实验前后装置的质量变化测算出仪器D质量增重5.4克,仪器E质量增重8.8克,则该塑料袋试样中氢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比为 。(5)若装置中没有连接装置B,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 (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四、分析计算题(每题9分,共18分)25. 家庭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 ,为测定该食用碱中 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40克食用碱,平均分为四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CaCl2溶液,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该食用碱中不含难溶性杂质,且杂质均不与CaCl2 溶液产生沉淀)。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食用碱的质量(克) 10 10 10 10加入CaCl2 溶液的质量(克) 20 40 60 80生成沉淀的质量(克) 3 m 8 8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并计算:(1)m= 克。(2)40克该食用碱与足量 CaCl2 溶液反应,最多生成沉淀质量为 克。(3)该食用碱中Na2CO 的质量分数是 。(写出计算过程,答案精确到0.1%)26. 如图所示,重为5牛的国旗在拉力 F作用下,4秒内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了一段距离,此过程中拉力F的功率为1.5瓦。求:(不考虑摩擦)(1)拉力所做的功。(2)国旗上升的距离。期中测试卷1. D 2. B 3. C 4. B 5. B 6. D 7. B 8. B 9. B 10. B11. C 12. B 13. B 14. D 15. B 16. B 17. D 18. B20.(1)BD GH(3)NaOH 溶液 紫色石蕊试液 (4)NaOH 和21.(1)硝酸铜、硫酸钠 (2)碳酸氢钠(3)硝酸、硝酸钠、硝酸钡、硝酸铜22.动 弹性势 不是23.(1)将钢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木块运动的距离(2)速度 (3)增大木块,会使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增加,从而增大了木块与木板的摩擦力 (4)在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24.(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 E中,使测量结果不准确 (4)1:4 (5)偏大25.(1)6 (2)32(3)解:设食用碱中 的质量分数为x,则106 10010g·x 8g26.解:(1)根据 可得,拉力所做的功:(2)不考虑摩擦,根据定滑轮的工作特点可知. 则根据 可得,国旗上升的距离答:(1)拉力所做的功为6J。 (2)国旗上升的距离1.2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