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月考测试卷(第1~3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月考测试卷(第1~3章,含答案)

资源简介

月考测试卷(第1~3章)
班级 得分 学号 姓名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Cl—35.5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
1.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
2. 四个同学在公园进行登山比赛,如果规定功率最大者获胜,那么最后胜出者一定是( )
A. 体重最大的一个 B. 时间最短的一个
C. 速度最大的一个 D. 做功最快的一个
3. 下列关于科学实验中“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 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硫酸根离子
C. 某溶液用pH试纸测试,pH试纸变蓝色(pH约为10),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D.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不变色,可断定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4. 关于化学方程式 四位同学表达了如下图所示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三个相同的小球以同样的速度v从同一高度抛出,甲、乙沿着与水平方向成θ角斜向上抛出,甲沿光滑斜面、乙在空中、丙沿竖直方向抛出,若不计空气阻力,小球能到达的最高点分别为
和 ,则三者的关系是( )
6. 如图所示,OA═25厘米,OB═20厘米,OC═20厘米,AC=15厘米,B点所挂物体重 45 牛,当杠杆水平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 36 牛 B. 45牛
C. 50牛 D. 60牛
7. 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 Zn2+ 和
B. 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 Fe
C. 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 和Fe
D. 若bc段和 cd 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m 和m2,则
8. 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
①硝酸铵和水 ②锌和稀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生石灰和水 ⑤烧碱和稀盐酸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④ D. ②④⑤
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和方法
A NaCl Na2CO 滴入适量稀盐酸,过滤
B KCl K2SO 滴入适量 Ba(NO )2溶液,过滤
C CO CO2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D H2 HCl 先通过 NaOH 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10.以下是对四组无色溶液成分的记录,其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B. KNO 、NaCl、FeCl
Ba(OH)2、NaCl、Na2SO
11.下列图像中,与对应的实验相符合的是…………………………( )
A. 甲:在足量的镁和锌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反应
B. 乙:向 pH=1 的盐酸中加 NaOH溶液稀释
C. 丙:向盐酸、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D. 丁:向pH=12 的碳酸钠中加石灰水
12. 篮球竖直向上抛,若不计空气阻力,篮球从离手到落地前的过程中,下列关于其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大小分别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④ D. ③④
13. 某同学做电学实验时,电路如图所示。已知他所用电流表的量程为0~0.6安,电压表的量程为0~3伏,电源电压为6伏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欧,定值电阻R 为10欧,开关S闭合后,在实验操作无误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0.6安
B. 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小功率为0瓦
C. 电压表的最小示数为1 伏
D. 电阻R 消耗的最大功率为1.8瓦
14.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浸有少量乙醚(乙醚极易挥发)的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根据该实验现象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
B. 浸有少量乙醚可以降低棉花的着火点
C. 活塞迅速下压,乙醚蒸气液化放出热量,使棉花燃烧
D. 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15. 如图所示,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A、B、C的示数分别为FA、FB、Fc,如果 Fc=5牛,则FA、FB的示数是( )
牛、 牛 牛、 牛
牛、 牛 牛、 牛
16. 衣服夹是一种常用物品,如图所示,给出了用手捏开和夹住物品时的两种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用手将其捏开时,它是费力杠杆
B. 当用其夹住物品时,它是费力杠杆
C. 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费力杠杆
D. 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省力杠杆
17. 小明为比较 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后把两试管中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如图乙),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可能的组成有( )
①Mg ②Mg 和Fe ③Mg 和Cu ④Mg 、Fe 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8. 如图所示,不计滑轮重和绳重以及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物体A 重100牛,B重40牛,当B匀速下降40厘米时,A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和A移动的距离分别是( )
A. 20牛 20厘米 B. 10 牛 20厘米
C. 20牛 80厘米 D. 20牛 40厘米
19. 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和氧化铜粉末投入到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 M 和滤渣 N,下列有关说法:
①滤液M中一定含有硫酸铁,可能含有硫酸和硫酸铜
②在滤液M中放入一块刚打磨过的锌片,一定有置换反应发生
③向滤渣 N中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④当滤液 M中含有硫酸铜时,滤渣N中一定没有氧化铜其中一定正确的说法是( )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0. 我国煤矿事故常有发生,正确的救援方法很重要,如图是救援队员甲和乙在井道中用担架运输搜救到的被困人员时的两种方式,O为担架的重心,A、B为甲乙两人在担架上的作用点,且力的方向均为竖直向上,重心位置始终不变,下列对两种救援方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救援者对担架的作用力,救援“方式一”更省力
B. 救援者对担架的作用力,救援“方式二”更省力
C. 救援者对担架的作用力,两种救援方式一样省力,从保护伤员的角度看,应采用“方式二”
D. 救援者对担架的作用力,两种救援方式一样省力,从救援者乙来说,两种方式的“吃力”程度是一样的
二、填空简答题(本大题共30分)
21.(4分)请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
序号 ① ② ③ ④
物质 醋酸 高锰酸钾 熟石灰 纯碱
化学式 CH COOH KMnO Ca(OH)2 Na2CO
表中的物质属于碱的是 ,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序号)。
22.(4分)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先关闭止水夹,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锥形瓶中,充分反应后,再打开止水夹。
(1)锥形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2)根据上述现象,能否得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反应”的结论 为什么 答: 。
23.(4分)捻动滚摆的轴使它升高后释放,可以观察到滚摆沿着悬线向下运动,到最低点后又上升,往返运动。
(1)在下降过程中,滚摆的速度变快,滚摆的动能 。(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2)在下降过程中,滚摆重力势能减小是因为 的减小。
(3)滚摆往返运动过程中,观察到 说明机械能在减少。
24.(4分)一根金属棒AB置于水平地面上,今通过弹簧测力计竖直地将棒的右端B缓慢拉起,如图甲所示,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棒所做的功W 与B 端离开地面的高度x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请根据图像解答下列问题:
(1)该金属棒的长度 米。
(2)在B端被拉起的过程中,当. 米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牛;当.x2=1.6米时,测力计的示数 牛。
(3)金属棒的重心到A端的距离为 米。
25.(4分)中科院合肥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人造小太阳”成功实现101.2秒的稳定持续运行,再次刷新世界纪录。“人造小太阳”工作原理就像太阳,利用氚和氘发生 (填“核裂变”或“核聚变”),从而释放巨大的能量。若一座发电功率为 千瓦的“小太阳”连续运行一个月(30天),产生的电能是 千瓦·时。
26.(4分)A、B、C、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为金属单质,E为非金属单质,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C的化学式为 。
(2)写出物质B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7.(6分)为了缓解高峰用电难的问题,部分地区为居民更换分时电表,实行“分时电价”。 老式电表“220V,10A, ;新式电表“220V,10A,1600imp/(kW·h)”,表示每消耗一度电,表内的灯闪1600次。如果每天高峰时段8:00~22:00 电价为 0.568元;其余时间(低峰时段)电价为0.288元,按此计费方法,则:
(1)在耗电量相同的情况下,老式电表内转盘转 500圈,新式电表内的灯闪 次。
(2)小刚家新买了一台家用电热淋浴器,部分规格如表所示,若该电热淋浴器每天在低峰时段正常工作1小时,则小刚家每月(按30天计算)至少可节省电费 元。
电压 功率 容积
220伏 2000瓦 50升
(3)该电热淋浴器一次装满水后,温度从20℃加热至40℃,最快需要 分钟。
三、填空简答题(本大题共35分)
28.(8分)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固体猜想】
猜想I: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 Na2CO ;猜想Ⅲ:是 NaOH和 混合物。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 ,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2)若A是 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 (填化学式),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 NaOH。
(3)若A是CaCl2溶液,当实验现象a为 ,现象b为 ,则猜想Ⅱ成立。
【反思】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9.(8分)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不纯氧化铁试样(其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A发生装置的优点是 。
(2)写出C中硬质玻管内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称m克不纯氧化铁试样放入C中硬质玻管内,称得U 形管和氯化钙干燥剂的质量为m 克,按上述装置进行实验,经过充分反应后称得 U形管和氯化钙干燥剂的质量为m2克,则试样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
(4)该同学设计的这个实验方案有不完善之处,你的建议是 。
30.(6分)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牛,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物理量 实验次数 钩码总重G(牛) 钩码上升的高度h(米) 弹簧测力计示数 F(牛) 弹簧测力计移动距离 s(秒) 机械效率
1 4 0.1 1.8 1.4 74%
2 6 0.1 2.4 0.3 83%
3 4 0.1 1.4 0.5 57%
4 4 0.2 1.0 0.3 57%
(1) 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 F时,应尽量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 次实验是用 图做的;第4 次实验是用 图做的(填“a”“b”或“c”)。
(3)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4)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
31. (7分)在探究小灯泡的电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组同学猜想:小灯泡的电功率可能与电压、电流有关,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个电路图。
(1)你认为图 电路可以研究小灯泡的电功率与电压的关系,理由是 。
(2)小组同学经过分析讨论,选择正确的电路进行实验,得出了小灯泡的电功率与电压关系的正确实验结论。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是 。
32.(6分)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看看这两种物质的吸热情况是否存在差异。
(1)在相同条件下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对 (填“水”或“煤油”)加热的时间更长。
(2)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填“a”或“b”),煤油的比热容为 焦/(
焦/(千克·℃)]。
四、分析计算题(共35分)
33.(6分)某商厦每层楼高3米,小明看到工作人员将360千克的货物在一楼放入载货电梯内,闭合开关,仅用25秒的时间,便将货物运到六楼,小明对载货电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该载货电梯的结构及工作电路如图所示,电梯是通过电动机带动钢丝绳提升货物的,电动机线圈电阻为2.4欧,电梯厢(含动滑轮)的质量为 140千克,提升上述货物时电流表的示数为20安,不计钢丝绳的重力和一切摩擦(g取10牛/千克)。
求:(1)匀速提升过程中钢丝绳上的拉力。
(2)电梯工作时消耗的总电能。
(3)电动机工作时的效率。
34.(8分)某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物体与动滑轮用绳子a连接)匀速拉动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不同物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从200牛开始逐渐增加,直到组装滑轮组的绳子b被拉断,每次物体拉动的距离均为2米。通过实验绘出了该滑轮组机械效率随物体受到摩擦力大小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求:
(1)动滑轮重力。
(2)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物体以0.2米/秒的速度匀速运动时,该滑轮组的有用功率。
(3)一个重500牛的同学利用该滑轮组,想独自用竖直向下的力拉断绳子b,请你通过计算分析他能否实现。
35.(6分)如图甲是小红家里具有加热和保温功能的电热饮水机,其电路图如图乙所示, 为温控开关,额定电压为220伏,加热功率为 500瓦,保温功率为60瓦。 均为加热电阻丝(假设电阻不变),请解答下列问题:
(1) 电阻丝. 的阻值是多少
(2)某一次小红家中只使用了饮水机,在加热状态下她观察到电能表上的指示灯在 5 分钟内闪烁了54 次,她家电能表上标有 的字样,此时,饮水机的实际功率和实际电压是多少
36.(8分)小科同学在实验室中制取 气体后,对液体进行后续探究,他向 101.2 克含 和 HCl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 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 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或者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加入 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pH变化关系如图 2所示。
(1)图1 中b点的值为多少克
(2)图1中c点时,将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则滤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3)图1中0→a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 段曲线表示,h点的溶液中的溶质是 。[要求写出(1)(2)小题解题过程]
37.(7分)“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还社会一个蓝天碧水,为百姓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1)某化工厂流程会产生澄清废水,其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已知:白色的沉淀 在空气中会迅速转化为红褐色的
① 取少量废水,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该废水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
② 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除去该废水中原有金属离子的实验方案,部分流程如图(1)所示。操作Ⅰ的名称是 ,单质A是 。
(2)修建山区水库既可以防洪水,还能发电和灌溉,其发电过程简化如图(2)。
① 水库大坝修建时,下部B 比上部A 宽的原因是 。
②汛期时,开闸排水,水的流量是60米 /秒,每小时排水 吨。
③汛期时,开闸排出的水冲击水轮机,使发电机组发电,若此时每秒钟水释放的机械能为 焦,能量利用的效率为25%,该水库发电机组的发电功率多大
月考测试卷(第1~3章)
1. B 2. D 3. C 4. A 5. B 6. B 7. C 8. B 9. D 10. D11. A 12. A 13. C 14. D 15. C 16. B 17. C 18. C19. B 20. C 21.③①
22.(1)澄清石灰水倒吸入锥形瓶,溶液变浑浊(或出现白色沉淀)
(2)不能,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也会出现上述现象(合理均可)
23.(1)增大 (2)高度 (3)滚摆上升的最高点逐渐降低
24.(1)1.2 (2)3 5 (3)0.72 25.核聚变
27.(1)320 (2)16.8 (3)35
28.(1)稀盐酸 复分解反应(2)CaCO 、不能
(3)有白色沉淀产生无色酚酞试液不变红色 2NaOH+
29.(1)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3H2O (3)80(m -块对该对该对0% (4)在B和C之间加一个装有浓硫酸的吸水(或气体干燥)装置
30.(1)匀速 (2)b c (3)增加物重 越低 (4)无关
31.(1)乙 乙是串联电路,能控制电流相等 (2)电压表示数大的灯泡比示数小的灯泡亮
32.(1)水 (2)a 2.1×10
33.(1)电梯厢和货物的总重量 140kg)×10N/ kg=5000N,
钢丝绳上的拉力
电梯消耗的总电能
(3)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W机械=G总h=5000N×3m×5=7.5×10 J,电动机线圈产生的热量Q= 电动机消耗的电能 = ,电动机工作时的机械效率
34.(1)因为 所以动滑轮重力为 200N。
(2)当滑轮组机械率为η2=80%,根据 得,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所以滑轮组的有用功率为 160W。
(3)当物体与地面间摩擦力达到最大 时,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 (1600+200N)=600N,因为 ,所以该学生无法直接拉断绳子b。
35.(1)由乙图知,饮水机保温时为R2的简单电路,饮水机加热时,R 与R2并联,因为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功率之和。所以加热时电阻丝 R 的电功率 500W-60W=440W,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则 (2)5分钟内消耗的电能 加热状态下的实际功率 加热状态下的总电阻 实际电压
36.(1)图1中b点的值为53 (2)滤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85% (3)d~h CaCl2 和 NaCl
②过滤 铁 (2)①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下部B比上部A 宽 千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