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 课件(共32张PPT2份视频)-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2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 课件(共32张PPT2份视频)-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
3 微生物的数量测定
学习内容及任务
2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
1 选择培养基
任务:举例说明通过调整培养基的配方可有目的地选择微生物
任务:阐明选择培养微生物的思路与原理
任务:概述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显微镜计数法是测定微生物数量常用的方法
从社会中来
【思考】为什么能降解塑料的微生物可以从塑料垃圾中筛选出来?
因为这类微生物以塑料为能源物质,而多数微生物不能以塑料为能源物质
生物与环境相适应
【资料】尿素[CO(NH2)2]含氮量高,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氮肥,而尿素在土壤中不能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尿素会被土壤中的一些细菌分泌的脲酶分解成NH3,再经转化被植物吸收。
尿素 NH3
(细菌生长的氮源)
脲酶
一些细菌
从社会中来
实践 探究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一.实验目的
(1)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
(2)估算1克土壤样品中含有多少这样的细菌
二.研究思路
先分离:获得分解尿素的细菌的纯培养物
再计数:测定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
组分 含量
牛肉膏 5.0g
蛋白胨 10.0g
NaCl 5.0g
琼脂 20.0g
H2O 定容至1000mL
培养基一
培养基二
【思考】分析以下两个培养基的成分,回答问题:
问题1.培养基一的主要碳源为 ,主要氮源为 ;
培养基二的碳源为 ,氮源为 。
牛肉膏
蛋白胨
葡萄糖
尿素
组分 含量
KH2PO4 1.4g
Na2HPO4 2.1g
MgSO4·7H2O 0.2g
葡萄糖 10.0g
尿素CO(NH2)2 1.0g
琼脂 15.0g
H2O 定容至1000mL
【任务一】对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分离
培养基一
培养基二
问题2.以下两个表格是两种培养基的成分,据此判断两种培养基中 能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依据是 。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
【任务一】对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分离
培养基二
组分 含量
牛肉膏 5.0g
蛋白胨 10.0g
NaCl 5.0g
琼脂 20.0g
H2O 定容至1000mL
组分 含量
KH2PO4 1.4g
Na2HPO4 2.1g
MgSO4·7H2O 0.2g
葡萄糖 10.0g
尿素CO(NH2)2 1.0g
琼脂 15.0g
H2O 定容至1000mL
概念:
允许     的微生物生长,同时    其
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特定种类
抑制或阻止
选择培养基
1. 筛选自养型微生物
在培养基中提供 碳源
2.筛选能分解石油的微生物
在培养基中以 为唯一碳源
3.筛选耐酸的微生物
在培养基中加入 物质
无机
石油
酸性
【练一练】如何针对以下情况设计选择培养基的配方?
问题1.可否直接制备土壤溶液,接种到选择培养基上得到纯培养物?
【资料1】 通常1克土壤中有几亿到几百亿个土壤微生物,能分解尿素的细菌是其中一部分。
【资料2】土壤溶液直接接种到选择培养基上的培养结果如图。
选择培养基
不可以,需要充分稀释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
【任务二】对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计数
【资料3】将土壤菌液稀释不同倍数后涂布平板长出的菌落如下图所示。当菌液稀释倍数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单菌落来源于一个活菌。
稀释104倍
稀释105倍
稀释106倍
稀释107倍
对土样进行充分稀释,再将菌液涂布到选择培养基上。
问题2.对于得到分解尿素的细菌的纯培养物你有什么思路?
稀释涂布平板法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
【任务二】对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计数
【自主学习】请阅读教材17-18页的内容,简述稀释涂布平板法的操作过程。
第一步:土样的稀释
① 取10g土样溶解于90mL无菌水;
1.操作过程
注意:取土样用的小铁铲和盛土样用的纸袋在使用前都要灭菌。
1×10
90mL无菌水
10g
稀释涂布平板法
【任务二】对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计数
第一步:土样的稀释
②取1mL菌液加入9mL无菌水,依次等比稀释。
稀释涂布平板法
1×10
1 mL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9 mL 无菌水
10g土
1 mL
1 mL
1 mL
1 mL
1 mL
1.操作过程
【任务二】对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计数
第二步:涂布平板
稀释涂布平板法
①取某稀释度菌液0.1mL,滴加到选择培养基表面。
微量移液器
②将涂布器灼烧灭菌。
涂布器
③用冷却的涂布器将菌液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表面。
【任务二】对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计数
第三步:培养观察并计数
经选择培养得到了微生物的纯培养物
稀释涂布平板法
放入30~37℃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2d;
在涂有合适浓度菌液的平板上就可以观察到分离的单菌落。
【任务二】对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计数
请结合教材18页,思考以下问题:
1.稀释涂布平板法的计数原理是什么?
2.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有什么注意事项?
3.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具体如何计算?
微生物的数量测定
稀释涂布平板法
【自主学习】
2.原理-----建构物理模型
活菌
菌落数
活菌数
【任务二】对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计数
单个菌
单个菌落
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单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______。
注意: (1)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
(2)统计结果一般用菌落数而不是用活菌数来表示。
【任务二】对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计数
2.原理-----建构物理模型
两个细菌
单个菌落
【情境1】二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如下:
甲用某稀释度的菌液涂布了1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为230;
乙用某稀释度的菌液液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为21、23、24,取平均值作为统计结果。
你认为他们的做法正确吗?
计数原则1:每个稀释度至少涂3个平板取其平均值。
计数原则2:选择含有30-300个菌落数的平板进行计数。
(1)关于计数原则
3.注意事项-----情境问题驱动
【任务二】对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计数
【任务二】对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计数
【情境2】某个班级在用同一土壤样品做此实验时,A同学在稀释度为106下得到菌落数平均值为150个,而其他同学在同一稀释度下得到的菌落数平均值大约都在50个左右。
据此分析A同学的实验操作可能出现了什么问题?
选择培养基没有选择作用
培养基被杂菌污染
问题1.如何判断选择培养基具有选择作用?
问题2.如何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
用相同的菌液涂布于基础培养基作为对照
设置未接种的培养基作为对照
(2)关于对照设置
【任务二】对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计数
1
2
3
4
问题1.每个稀释度下应该涂几个平板?
3个选择培养基和1个基础培养基
【任务二】对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计数
问题2.还需设置几组对照?
2组,不接种的选择培养基和基础培养基
计算公式:每克样品中的细菌数=
(C÷V)×M
M代表稀释倍数
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
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
例子:甲同学在稀释度为105下获得了3个平板,菌落数分别是80、90、100,涂布平板时均使用0.1mL菌液,试计算每克土壤中可以分解尿素的细菌数目?
(80+90+100)/3
0.1
× 105 =9.0 ×107个
4.计算方法-----自主建构数学模型
【任务二】对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计数
【自主探究】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根据课本18-19页的内容加以修正和补充。
三.实验过程
制备培养基
样品的稀释与涂布
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
实践 探究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实践 探究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四.结果分析与评价
【结论1】培养基未被杂菌污染
(1)图1为两种未接种的培养基的培养结果
图1
实践 探究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四.结果分析与评价
【结论2】选择培养基具有选择作用
(2)图2为104 、105 、106稀释度下培养基的培养结果
104 倍稀释 105倍稀释 106倍稀释
图2
52
63
77
>300
<30
【结论3】实验稀释操作成功,可以计数
备注:
(1)右下图均为基础培养基;
(2)数字为菌落数
实践 探究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四.结果分析与评价
(3)如图为105稀释度下培养基的培养结果
105倍稀释
56
62
65
实践 探究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每克样品中的细菌数=
(56+62+65)/3
0.1
× 105 =6.1 ×107个
(1)原理:
利用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体积的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2)特点:
→偏大
不能区分死菌和活菌
统计结果是活菌和死菌数的总和
显微镜计数法
平板划线法
只能稀释不能计数
微生物的数量测定
课堂小结
微生物的数量测定
选择培养基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
稀释涂布平板法
显微镜计数法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净化”废气废水
“喝”石油
生物“农药”
到社会中去
----素养提升
到社会中去
【资料】相关研究显示,我国较多地区的农田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金属污染的问题,重金属污染物在我国地表饮用水源中也普遍存在。
请同学们结合知识并查阅资料解决以下问题:
问题1.自然界中是否存在微生物可以对重金属污染具有修复作用?
问题2.设计实验方案对针对重金属污染具有修复作用的微生物进行分离与计数?
【课后任务】
----素养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