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两件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巩固认识 “宝、脑、双” 等 12 个生字,会写 “工、用、又”3 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双手和大脑的重要作用。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劳动、善于思考的品质。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会写 3 个字,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体会双手和大脑的重要性。三、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讨论法、实践法、游戏法。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游戏 “生字大闯关”。将生字卡片随机贴在黑板上,分成三组,每组四个生字。请三位学生上台,每人选择一组生字进行认读。读对一个生字得一分,看谁得分最高。全班齐读剩下的生字卡片进行巩固。回顾课文内容。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件宝》,谁能说说人有哪两件宝?(双手和大脑)这两件宝有什么作用呢?(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二)深入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注意读出不同句子的语气和情感。比如读第一句话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时,要读出郑重的感觉;读第二句话 “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时,可以稍微轻快一些,突出双手和大脑的功能;读第三句话 “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时,要充满期待和鼓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调。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评价。可以从声音是否响亮、读音是否准确、感情是否到位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课文内容。学习第一句话。提问:为什么说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件宝呢?引导学生理解双手和大脑对人的重要性。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如果没有双手和大脑会怎么样。比如没有双手就不能写字、画画、吃饭等;没有大脑就不能思考问题、学习知识等。拓展:除了双手和大脑,你还知道人有哪些重要的器官或能力吗?比如眼睛可以看东西,耳朵可以听声音,嘴巴可以说话和吃东西等。让学生明白人的身体各个部分都有自己的作用,都很重要。学习第二句话。提问:双手能做哪些工作呢?大脑能思考哪些问题呢?让学生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比如双手可以做家务、做手工、打球等;大脑可以想数学题、写作文、设计游戏等。引导学生理解 “做工” 和 “思考” 的含义。可以用图片或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展示一些工人在工厂里工作的图片,让学生明白 “做工” 就是用双手做事情;展示一些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图片,让学生明白 “思考” 就是用大脑想问题。小组讨论:双手和大脑哪个更重要呢?为什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双手和大脑都很重要,缺一不可。没有双手,大脑的想法就无法实现;没有大脑,双手就不知道该做什么。学习第三句话。提问:什么是 “创造”?你能举一些用手又用脑创造出来的东西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比如画家画出美丽的画,科学家发明新的东西,工程师设计出高楼大厦等都是创造。引导学生理解 “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的意思。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比如用双手折出一只纸飞机,这就是一种创造。但是如果只是随便折一下,没有动脑筋想怎么折得更好看,更结实,那就不是真正的创造。只有用手又用脑,才能做出有价值的创造。拓展:你想用双手和大脑创造什么呢?让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自己的愿望。比如想创造一个机器人,帮助人们做家务;想创造一种神奇的药水,治好所有的疾病等。情境表演。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进行表演。场景可以是在家里做家务,在学校做手工,在实验室做实验等。表演要求:每个小组要展示出双手和大脑的作用,以及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的过程。比如在家里做家务的小组,可以表演如何用双手扫地、擦桌子,同时用大脑想怎么做得更快更好;在学校做手工的小组,可以表演如何用双手折纸、画画,同时用大脑想怎么设计得更漂亮更有创意;在实验室做实验的小组,可以表演如何用双手操作实验器材,同时用大脑想怎么得出正确的结论。小组表演结束后,让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可以从表演的内容、形式、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提出优点和改进的建议。最后评选出最佳表演小组,给予奖励。(三)写字教学出示 “工、用、又”3 个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和结构。“工” 是独体字,笔顺是横、竖、横。注意横要写得平稳,竖要写得正直。“用” 是独体字,笔顺是撇、横折钩、横、横、竖。注意横折钩的写法,要写得挺拔。“又” 是独体字,笔顺是横撇、捺。注意捺要写得舒展。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和笔画顺序,要求写得工整、美观。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挑选几本写得好的和有问题的作品,用投影仪展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一起欣赏和评价。可以从字体的大小、形状、结构、笔画等方面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让学生互相学习和改进。(四)实践活动动手动脑小挑战。准备一些材料,如纸、剪刀、胶水、彩笔等,让学生用这些材料制作一个小作品。可以是一张贺卡、一个纸飞机、一个小盒子等。要求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既要用双手认真操作,又要用大脑思考怎么做得更好。比如在制作贺卡时,可以用彩笔设计出漂亮的图案,用剪刀剪出整齐的形状,用胶水粘贴得牢固一些。学生制作完成后,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用手又用脑制作出来的。生活中的创造。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物品或现象,想一想这些东西是怎么创造出来的,用到了双手和大脑的哪些作用。比如自行车是怎么发明的,手机是怎么设计的,城市的高楼大厦是怎么建造的等。可以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讨论,或者查阅一些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创造的故事。然后在下次课上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五)课堂小结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巩固了认识的生字,会写了三个字,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双手和大脑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实践活动等)总结:双手和大脑是我们的两件宝,我们要好好爱护它们,经常用它们做事情,想问题,才能不断进步,创造出美好的未来。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复习导入、深入理解课文、写字教学、实践活动等环节,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双手和大脑的重要作用,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表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我也注重评价和反馈,让学生在互相学习和改进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