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英语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秋季课题 Module 9 Unit 1 Do you want to visit the UN building 教科书 书 名:新标准小学英语(一年级起点)六年级上册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把落实立德树人作为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历史等,拓宽国际视野,加深中华文化理解,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课标》还指出,英语课程要“加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引导学生基于对各语篇内容的学习和主题意义的探究,逐步建构和生成围绕单元主题的深层认知、态度和价值判断,促进其核心素养综合表现的达成。 本课教学设计以“Wants to Visit Famous Places”为主题,以单元的形式呈现课程内容,通过语言、内容和思维融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提升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理解、分析、评价和创造等方面的能力。与此同时,借助本课语篇内容,挖掘文化信息,帮助学生体会人与社会层面的历史、社会和文化内容,探究中外名胜古迹和著名城市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底蕴,培养学生对中外优秀文化的欣赏能力,在文化对比中,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以及文化自信,落实核心素养培养。二、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来自英语(新标准)(一年级起始第十一册)第九模块。本模块的话题是Wants To Visit Famous Places,共分为两课时。 语篇一是Module 9 Unit 1 Do you want to visit the UN building 的课文。文中Simon的爸爸和Simon与Daming一起聊天,交流了参观联合国大楼的旅行意愿以及联合国大楼的相关信息。该语篇帮助学生了解联合国大楼及联合国的文化,逐步建立介绍著名景点时使用的基本结构,如景点名称、地理位置、外观、功能及游客指南等,培养学生恰当表达旅行意愿并能对著名景点进行细致介绍,使学生在感受著名景点独特魅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 语篇二是Module 9 Unit 2 I want to go to Shanghai.的课文。文中讲述Sam、Amy与家人讨论去上海等地的旅行意愿,帮助学生了解中国著名城市的特点,学习并介绍描述著名城市的地理位置、历史、风光及游览活动等,同时也培养学生欣赏中国魅力城市和壮丽山河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以下为学生需要在本单元学习的核心语言知识和技能与策略。 基于话题和两课时的教学重难点分析,这个话题背后传递的主题意义是通过谈论旅行和旅行意愿,感知中外著名景观以及城市,更好地了解历史、社会与文化,更加热爱生活。因此,本模块主题定位为:Wants to Visit Famous Places,根据两课时内容,将第一课时子主题定为:Wants to Visit Great Scenic Spots; 第二课时子主题定为:Wants to Visit Great Cities. 本主题归属于“人与社会”主题语境中“历史、社会与文化”主题群。 Wants to Visit Famous Places单元主题框架图三、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分析 我授课班级的学生在生活中有着丰富的旅行经历。他们经常跟着父母去世界各地旅游,对著名城市及景点了解非常广泛和全面。通过访谈了解到,该班学生都有国内游经历,个别同学还有出国旅行经历。学生的出行目的地遍布世界各地。其中出国目的地中集中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和韩国,还有少数学生去过纽约参观了自由女神像、帝国大厦以及联合国大楼;也有学生去过伦敦参观了泰晤士河沿岸景观;还有个别学生去过冰岛看极光。在国内游方面,学生的旅游经历非常丰富。海南三亚、云南丽江、上海迪斯尼、广州长隆、内蒙大草原等等都是学生们喜欢的旅游目的地。由此可见,学生们有着丰富的旅行经历,对世界著名景点以及中国名胜有着充分的了解。同时在旅行过程中,学生们也感受到了祖国山河以及世界名胜的壮美,渐渐地埋下了探索各地风景名胜,感受人文特色,积极拥抱生活的种子。此外,在网络、电视、自媒体等媒介的影响下,学生对于世界各地的名川大山、风景名胜、著名建筑等信息耳熟能详,随着网络的发展,这类资源也是触手可及。 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分析 关于表达旅游意愿并介绍著名城市和旅游景点这个话题对于六年级的学生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他们能够说出国内外著名地点的名称、地理位置、外观等,但经过调查了解到学生对于著名地点的细节刻画还不够全面,例如功能、游玩活动、典型特征等。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的盲点,同时也是学生的兴趣所在。 在过去的英语学习中,学生们借助新标准小学英语的教材内容也对这个话题进行了循序渐进的学习。 序号教材模块话题主要功能功能表达1三下 M2U1 It’s very long.著名景点介绍城市中著名旅游景观特点。It’s very long /wide /tall /high… It’s like…2四下 M8U1 He lives in the east of the US. M8U2 It’s in the north of China.地理方位介绍世界著名城市的地理方位。…in the east /west /south /north of…3四下 M9U1 Why do you like Australia 国家及其典型代表介绍国家的语言及其代表动物并表达喜欢这个国家的原因。They speak… Because I love… 4五下 M6U1 We’ll see lots of very big stones. M6U2 It was amazing.旅行计划1. 使用一般将来时简单介绍旅行的目的地、出行时间、出行方式和路程。 2. 使用一般现在时简单介绍旅行景点的年龄和外貌特征。We’re going to … It’s about … years old. How will…go there It will take…5六上 M1U1 How long is the Great Wall M1U2 It’s more than four hundred metres high!著名建筑物简介使用一般现在时介绍著名建筑物的长度或高度以及年龄。How long … It’s more than… metres long. How high … It’s …metres high. How old… It’s …years old.从上表可以看出,学生已经能够从位置、建造年代、外观特征等方面对著名地点进行介绍并在六上M1U1 学到过表达I want to visit the Great Wall.的旅行意愿。 3.学生的学习风格和特点 通过五年多的英语学习积累,学生形成了较好的听、说、读能力,能够在课堂中使用英语比较流畅地表达和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六年级的学生开始由形象转向理性思维,能够通过阅读文本提炼主要信息,并进行一定程度的归纳总结。 4. 学生学习困难分析 通过对学生之前的作品分析发现,学生对于著名景点的介绍内容杂乱无章,内容本身缺乏逻辑性,同时学生对于著名景点的基本信息交代繁琐且缺乏典型特点的介绍和说明,对其他读者的吸引度不强,所以第一课时的学习重、难点为学生使用较有逻辑性的语言对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著名景点进行有关地理位置、功能、游玩活动和典型特色等方面的详细介绍以便其他同学能够充分了解这一地点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为他们制定旅行计划提供参考。另外,学生对于著名城市的介绍内容也相对简单,语言匮乏,内容的内在关联性较差,学生除了介绍城市名称和位置之外,很少有对城市的景观和特色的介绍。经过访谈,学生也表示不知道从哪入手进行介绍。所以第二课时的学习重、难点为学生使用较有逻辑性的语言对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著名城市进行地理位置、旅游景点、当地美食和典型特色等方面的详细介绍,为他人了解这个城市提供参考信息。 结合上述学情分析,教师对两个课时进行如下定位: 第一课时的学习,重点定位在从文本中提炼描述著名地点的思维导图要素,即:name, location, appearance和function。另外,通过补充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提炼思维导图中又一重要分支visitors guide,以此体现著名地点的订票信息,旅游亮点以及典型特征,逐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联合国的诸多特征,掌握介绍其特征的必备语言,突破学习瓶颈,丰富学习成果。 第二课时,将学习的聚焦点放大,使学生介绍的著名地点定位为城市,使用之前学习的知识完成对某一城市的介绍。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思维导图除了name, location, appearance, function 和visitors guide之外,又加入了famous tourist spots 和local specialties两个要点。通过以上课时的教学,学生能够逐渐逻辑清晰地介绍著名城市、景点、地标建筑等风景名胜的基本情况和典型特征,探究中外名胜的文化特点,体会其诸多的美好的主题意义,从而达成单元学习目标。三、单元教学目标四、本课时语篇研读本节课授课内容为本单元主题课程的第一课时,内容为Module 9 Unit 1 Do you want to visit the UN building 【What】 Unit 1的课文情境是Simon的爸爸问Simon和Daming是否想参观联合国总部大楼。他俩异口同声地回答想去。Simon向Daming介绍说,联合国总部大楼是纽约非常重要的建筑,联合国希望维护世界和平,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是联合国成员,中国是联合国的193个成员国之一。后来,他们来到联合国总部大楼前,Daming赞叹联合国总部大楼很雄伟。 【Why】 Simon的爸爸与Simon和Daming在现实生活情境中的对话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询问旅行意愿的表达方法,同时也能够获知有关著名景点的具体信息。这一过程不仅提升了学生谈论旅行意愿和旅行目的地等相关话题的语言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会欣赏著名景点的魅力,体会景点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How】 本课的语篇内容是Simon的爸爸与Simon和Daming在现实生活情境中的日常对话,主要内容为询问旅行意愿和介绍景点信息。由于是家人间的日常对话,因此体现了非正式语体的主要特征。对话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是Simon的爸爸询问两个孩子的旅行意愿,是否愿意参观联合国大楼;第二部分主要是Simon为Daming介绍有关联合国大楼的具体信息并解答Daming对联合国大楼提出的问题。这部分包含了旅行意愿和联合国大楼这一地点的相关词汇,如want to, peace和 make peace等,以及介绍景点的语言表达,如 “Do you want to visit the UN building ”“It’s an important building in New York.” “ It’s big and tall.” “ It’s beautiful.”等。 对话中Simon的爸爸与Simon和Daming使用了一般现在时准确传达信息。例如:使用一般现在时询问旅行意愿,介绍联合国大厦地理位置、外貌特征等。本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时学习,学生能够: 1. 通过看、听、说等活动方式,理解、获取和梳理有关联合国总部大楼的基本信息;(学习理解) 2. 运用思维导图和所学语言,朗读或复述课文内容;(应用实践) 3. 在小组内交流并简单介绍北京风景名胜的地理位置、外观、功能和游客指南等。(迁移创新)本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1. 通过看、听、说等活动方式,理解、获取和梳理有关联合国总部大楼的基本信息。(学习理解) 学生借助视频初步认识北京著名景点,并简单介绍视频中呈现的景点信息。根据视频呈现的内容,谈论自己对视频中景点的初步印象和感受。 给出关键问题: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m Which one is your favourite 学生听课文音频第一部分并回答问题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初步了解本课话题, 并对the UN building和the UN的词汇意义进行学习。 学生就the UN building这一地点分享自己对“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UN building What else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it ”这两个问题的理解。 学生听课文音频第二部分理解有关联合国大楼的细节信息,并回答细节性问题,如: What does the UN want to do How many member states are there in the UN What is the UN building like 同时提炼信息主旨,构建介绍联合国大楼的思维导图。 学生阅读拓展材料,与小组成员一起梳理联合国大楼的游览信息,包括订票信息,票价以及游览项目等,回答以下问题“What is the passage about How can you get the ticket How much is the ticket for students What can you do in the UN building ”,形成对游客指南部分的整体理解,丰富对联合国大楼的认识。 观察学生回答问题的表现,根据其说出的具体信息了解其关于北京著名景点的已知和未知。 教师根据学生理解课文主题和词汇的情况,在必要时给与帮助。 教师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进行即时评价和指导。 教师观察学生对细节信息把握是否全面和准确,使用语言是否正确,对思维导图的提炼是否精炼和合适,发现问题时,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教师观察学生讨论时是否积极参与,表达是否正确,必要时给与帮助和指导。设计意图:本阶段学习活动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本课的主题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听、读、讨论等多种活动,培养学生准确获得、梳理和记录关键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形成对主题内容即联合国这一地点的结构化认识。(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2. 运用思维导图和所学语言,朗读或复述课文内容。(应用实践) 学生跟着视频朗读课文,感受人物在视频中的语音、语调与节奏,感知、体会和明确其表意功能。 Can you repeat the dialogue with good pronunciation, intonation and rhythm 教师根据学生朗读情况,纠正易错词发音并给以鼓励和肯定。设计意图:本阶段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在朗读和复述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促进语言内化,由学习理解转化为应用实践,并为后续学习活动的迁移创新做好准备。3. 在小组内交流并简单介绍北京风景名胜的地理位置、外观、功能和游客指南等。(迁移创新)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借助语言框架和所学的语言知识,完成对颐和园这一景点的介绍,熟悉完整介绍景点的步骤。 Can you introduce the Summer Palace with these tips in groups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教师提供的长城和故宫的关键信息,任选其一,完成所选景点的思维导图构建。 Look at the form and choose one place from it. Could you finish the mind map about it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思维导图提示,口头介绍所选景点的细节信息。 Would you like to show your work now 学习小结与作业。 What did we learn in this lesson 教师观察学生在评价文本内容和结构时的反馈,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并对于文本修改的意见进行指导。根据学生对于问题的反馈给予评价与引导。完成任务进行反馈过程中,给评价表,生生互评,最终评价教与学的成效。设计意图:本阶段学习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在迁移的语境中,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语言,交流分享著名景点的信息。学生从课本走向现实生活,在查询资料,构建导图,介绍景点的过程中,发展语用能力,初步形成对著名景点的喜爱以及对背后文化内涵的理解。帮助学生将课堂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欣赏著名景点的魅力,加深对著名景点的认识,提升文化自信度,从而实现本课学习内容的迁移创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