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了解作业教师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邓稼先》。邓稼先是我的“两弹”元勋,是一位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认识一位叱咤风云的政治家——闻一多先生。教师指名一个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闻一多。教师补充:著名画家徐悲鸿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有一个人一身傲骨让山河为之动容,他就是闻一多。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诗人臧克家笔下的闻一多先生。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一)预习检查小组长进行预习检查。(二)初读课文师:快速阅读课文,填写下表,厘清闻一多先生的言行表现。生思考。教师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三、精读文章,把握人物师:请各小组选择下面两道题目,进行小组讨论,推举代表进行展示:①精读文章1-6段,思考:文中哪些细节描写表现了学者闻一多的治学态度?请用这样句式表述:我从“ ”看到了一个 的学者闻一多。②精读文章10-18段,请用下面的句式表述你对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认识:他说—— ,从中,我感受到了,这是一个 的革命家闻一多。生思考,进行小组讨论和分工。教师指定两名学生上台板书第②题;指名学生回答第①题。教师归纳四、小结本课,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引出新课小组长进行作业检查。教师指名学生回答第二道问题。教师屏显作业答案,要求学生订正。二、品读语言,领略诗意师:通过精读,我们认识到了言行一致,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闻一多先生。上一节课也有同学介绍了闻一多先生是一位诗人,而本文的作者臧克家也是一位诗人,两人是怎样的认识的呢?这要从1930年说起。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发布,一位20多岁的考生数学零分,作文也只写了三句带感慨的新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按说,这位考生铁定无法被录取。不过,问题是他碰上了一位慧眼识货的主考官。这位主考官就是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闻先生从这三句杂感诗中发现了这位青年身上潜伏的才气,于是一锤定音破格录取。果不其然,这位青年没有辜负闻先生的期望,很快就发表了一首又一首的新诗,并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他,就是后来享誉诗坛的臧克家。(屏显)从文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臧克家先生对闻一多先生的敬仰和赞美之情,同时感受到臧克家先生充满诗意的语言,大家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感受臧先生的语言之美。(屏显)①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②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③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④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师生齐读。师:请大家说一说这四个句子的表达效果。教师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三、深入探究,感受风格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四个句子都位于文章的前半部分,小组在文章后半部分找一找,看看有没有同样具有诗意的句子,推举一位代表来展示这些句子。生思考,进行小组讨论、分工。教师指名小组代表来板书。教师归纳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感知文章内容 ,理清文章脉络;2.品味诗味语言,体会作者情感;3.感受人物的形象特点。【自主学习】1.根据拼音写汉字。(1)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qiè ér bù shě。(2)他从唐诗下手,mù bù kuī yuán,足不下楼,兀兀穷年,lì jìn xīn xuè。(3)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shū tóu”。(4)闻先生的书桌,凌乱不堪,众物腾厌怨,闻先生xīn bú zà iyān,bào qiàn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内。”(5)shēn xiāo灯火是他的bàn lǚ,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6)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xiǎokǎi,如群蚁排衙。(7)几年苦历,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shuò guǒ。(8)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zhuó yuè的成绩。(9)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dié qǐ,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kāng kǎi lín lí,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10)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qì chōng dǒu niú,声震天地!(11)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péng pài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合作探究】1.速读课文,思考问题:闻一多作为学者时的“说”和“做”,与作为民主战士时的“说”和“做”有哪些不同?彼此有无关联?请根据课文内容做简要分析。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潜心学术,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敢于为人民讲话,对敌人无所畏惧,是“说了就做”。这反映了闻一多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以及对不同道路的选择。他的“说”和“做”相互贯通,正是他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伟大的爱国者、大勇的志士的体现。2.小组讨论:①精读文章1-6段,思考:文中哪些细节描写表现了学者闻一多的治学态度?请用这样句式表述:我从“ ”看到了一个 的学者闻一多。②精读文章10-18段,请用下面的句式表述你对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认识:他说—— ,从中,我感受到了,这是一个 的革命家闻一多。【反思总结】【课时作业】(一)基础作业:文章1-6部分使用了大量的细节来展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方面,阅读文章10-18段,1.找一找这些段落中使用哪些细节来刻画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方面。2.说一说,使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有什么好处?(二)拓展作业:查阅相关资料,为本文再补充一两件体现闻一多“说”和“做”特点的事例。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感知文章内容 ,理清文章脉络;2.品味诗味语言,体会作者情感;3.感受人物的形象特点。【自主学习】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仰之弥高 锲而不舍 兀兀穷年 群蚁排衙 迥乎不同 气冲斗牛2.找出文中使用了比喻、引用、排比的句子并抄写写来。①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②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③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④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⑤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⑥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苦历,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⑦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⑧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⑨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合作探究】1.体会下列句子的表达作用。①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②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③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④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答案:①语句化用典故,句式工整,表达了对闻一多钻研精神的赞美之情。②“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运用比喻的方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表现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③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引用,表现闻一多深夜从事学术研究的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④这句话运用四字短语与引用,表明闻一多先生用心极专极深。2.小组讨论:文章写闻一多先生作为民族战士的部分,哪些语句富有诗意,请找出来。①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②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③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反思总结】【课时作业】(一)基础作业:1.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①闻一多是一个怎样的人?②闻一多具备怎样的好品格?2.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二)拓展作业:抄写闻一多的《太阳吟》《死水》《静夜》,每首诗歌后面附上不少于50字的点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