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课件(共23张PPT1份视频)-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课件(共23张PPT1份视频)-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稳态中有哪些指标发生改变?
体温变化;
呼吸加快;
细胞外液缺少水分;
……
1 明晰体液调节的概念
3 归纳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关系
任务:1.应用模型,归纳总结
学习目标及任务
2 比较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
任务:1.体验探究,建构体温调节模型。
2.修正模型,比较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3.联系生活,建构水盐平衡调节模型
任务:1. 感知体验,生成概念
部分图片来自百度文库
体验探究的实验工具
感知体验,生成概念
屏住呼吸,你能憋气几秒呢?
内环境
CO2浓度升高
刺激
感受器
传入神经
呼吸中枢
加快呼吸
自主神经
刺激
体液调节:激素、非激素化学物质(气体分子、组胺、代谢产物等体液因子)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活动:模拟进入寒冷环境。
①测量手臂外侧的皮肤温度和体温(口腔温度或耳温),记录数据。
②将冷饮放置于手臂外侧10秒,用红外测温仪测量手臂外侧的皮肤温度,用体温计测量体温,记录数据。
③再用风扇吹该手臂外侧区域10秒,测皮肤温度和体温,记录数据。
④观察实验手臂外侧皮肤前后有什么形态变化?
前测 放置冷饮10秒后测 小风扇吹10秒后测 形态变化
手臂外侧 皮肤温度
体温
体验探究,建构体温调节模型
分析实验结果,思考:
1.分析皮肤温度下降的原因。
2.比较两个阶段皮肤温度下降幅度。
蒸发
辐射
对流
皮肤产热
传导
皮肤散热
触碰冷饮导致热传导散热增加,风扇引起的空气对流和手臂上的水分蒸发导致散热更多。局部皮肤温度产热小于散热,温度下降。

汗腺
分析实验结果,思考:
3.为什么体温仍然保持相对恒定范围?
蒸发
皮肤
辐射
对流
主要
产热
传导
散热
人体还有脑、内脏器官代谢产热,如果你刚运动完,主要产热器官就是骨骼肌,个体温度散热量等于产热,你的核心体温是稳定的。
安静状态:
内脏、脑
运动状态:
骨骼肌
=
课外测得的红外成像图
分析实验结果,思考:
4.观察手臂的实验区域,前后有形态变化吗?
皮肤没有血色,汗毛耸立
温度
感受器
表皮
真皮
皮下
神经末梢
分布:皮肤、内脏、下丘脑等
种类:热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
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热量散失
立毛肌收缩,减少散热
神经调节
皮肤冷
觉感受器
传入
神经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皮肤血管收缩。
传出
神经
减少散热
骨骼肌战栗
垂体
刺激甲状腺 分泌甲状腺激素
刺激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
增加产热
寒冷
刺激
汗腺分泌量减少。
修正模型,比较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2.该反射弧反射中枢位于哪?
反射
冻疮
图片来自百度图库
分级调节
思考:
1.哪些环节属于神经调节?
2.说明哪些环节发生迅速但范围局限、作用短暂?为什么?
3. 哪些环节作用更缓慢但范围广泛,作用持久?为什么?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神经传导速度很快,反射弧结构精准。神经递质作用完后,立即失活或回收。
激素通过体液运送到靶细胞,发挥作用慢,但可作用全身靶细胞,血液中激素含量较稳定可作用持久。
比较项目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体液调节 体液运输 较缓慢 较广泛 比较长
神经调节 反射弧 迅速 准确、 比较局限 短暂
修正模型,比较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思考:行为性调节属于神经调节的哪一种方式吗?
行为性性调节
生理性调节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基于体温调节模型,你可以构建出人体进入寒冷环境后,产热量和散热量的变化趋势吗?
减少散热、增加产热,维持新的动态平衡。
学以致用,建构数学模型
实时散热量与产热量
25℃ 10℃
联系生活,拓展模型
观看视频思考:
1.如何调节汗腺分泌汗液?
2.炎热环境中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哪一器官?
3.炎热环境中的体温调节主要调控散热量还是产热量?如何调控?
神经调节
下丘脑
通过神经调节,汗腺分泌汗液、皮肤血管舒张,有效增加散热。
联系生活,拓展模型
炎热

热觉
打开风扇等
舒张
增加
减少
减少
思考:运动出汗时,汗液中有大量水分和少量无机盐,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丢失的钠和水该如何补偿?
联系生活,建构水盐平衡模型
图片来自百度文库

摄入
排出
饮水
食物
代谢
尿液
汗液
呼吸
粪便
主要
主要
联系生活,建构水盐平衡模型
神经分泌细胞
下丘脑
神经垂体
抗利尿激素
毛细血管
联系生活,建构水盐平衡模型
滤过作用
重吸收水
肾集合管
终尿
血液
原尿
促进
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大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刺激
抗利尿激素
促进
持续大量出汗
醛固酮
细胞外液量减小、血钠偏低
释放
促进
神经垂体
释放
重吸收水
重吸收钠
产生渴觉
主动补水
大脑皮层
肾上腺皮质
出汗
联系生活,建构水盐平衡模型
肾小管、集合管
下丘脑调节中枢
思考下列问题:
1.甲状腺、肾上腺髓质、神经垂体属于反射弧中的什么结构?
2.归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如何相互协作?
3.归纳下丘脑在其中的作用。
应用模型,归纳总结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联络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重要枢纽。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效应器
神经-体液调节
体液调节
神经调节
相互影响
紧密联系
相互作用
总结学习成果
人体内环境
感知变化
恢复稳定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各项生命活动正常
调节校正
(激素+非激素类物质)
在亚运会上探寻运动员们在比赛中生命活动调节的措施,学到更多高水平且安全运动的小技巧,应用在自己的运动习惯中。
联系社会,实例应用
图片来自百度文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