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HIV和艾滋病 课件(共18张PPT)-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HIV和艾滋病 课件(共18张PPT)-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HIV与艾滋病
谁能帮帮我?
案例:
国家为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为孕妇提供了多项免费孕检项目。
李女士今年28岁,已婚,发觉自己怀孕后去医院产检,在进行传染病筛查时,HIV抗体检查结果为阳性,经过进一步检查后确任李女士患上艾滋病。
李女士害怕极了,目前她的健康未出现异常,担心后面会不会发病,更担心尚未出生的孩子会不会同样患艾滋病。
什么是艾滋病?
HIV与艾滋病
1.HIV的结构特点
3.艾滋病的治疗和预防
2.HIV的致病机理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传染病。
一、HIV的基本结构
人们为了获取“丛林肉”而猎杀灵长类动物时,可能由于开放性伤口与含病毒的动物尸体接触,导致HIV传至人类,引起人类患病。
HIV是由两类猿猴的病毒重组产生,呈20面体,立体对称,直径约为100-120nm。
资料一:
HIV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一、HIV的基本结构
外壳: 保护内部核酸(RNA)的蛋白质外衣
病毒包膜: 来源于病毒最后所在的宿主细胞
核酸: 包含两条相同的RNA链,是复制更多病毒的遗传物质
表面蛋白: 能使HIV和宿主细胞的受体结合
逆转录酶: 两个拷贝,能够在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将RNA转化为DNA
HIV的结构模式图
(HIV属于逆转录病毒)
任务一:认识HIV的基本结构
二、HIV的致病机理
任务二:掌握HIV的侵染增殖过程
(1)HIV的侵染增殖过程
①吸附
②融合
④入核
⑤整合
⑥转录
⑦翻译
⑧组装
⑨释放
辅助性T细胞
(宿主细胞)
HIV
细胞膜
③逆转录
逆转录酶
整合酶
二、HIV的致病机理
(2)免疫系统对HIV的应答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B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细胞因子
记忆B细胞
浆细胞
抗HIV抗体
辅助性T细胞
体液免疫
与HIV结合形成沉淀
被HIV入侵的宿主细胞
记忆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巨噬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抗HIV抗体与HIV结合
细胞因子
细胞免疫
辅助T细胞数量减少,人体免疫功能减弱。
在HIV侵入人体初期,迅速增殖,数量上升;此时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功能正常, 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此阶段HIV的数量先增后减。
随着病毒的复制,辅助性T细胞的数量持续下降,使免疫系统功能减退。
免疫功能几乎丧失,人体内病毒量较高,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依然可以分化生成部分辅助性T细胞。
二、HIV的致病机理
(3)艾滋病的病程发展
1. A阶段为什么病毒量先增后减
2. B阶段为什么辅助T细胞数量减少
3. C阶段为什么辅助T细胞数量不会减至为零
任务三:分析曲线,解决问题
A阶段
B阶段
C阶段
思考问题:
免疫系统功能正常
免疫系统功能减弱
二、HIV的致病机理
(3)艾滋病的病程发展
②潜伏期:2-10年,HIV迅速增殖,刺激机体产生抗HIV的_____ ;
③发病期:仍能产生抗体,但_______ 数量持续下降,免疫功能减退,患者死于免疫功能丧失引起的_________或________等。
恶性肿瘤
严重感染
(HIV检测指标)
抗体
辅助T细胞
①急性感染期:HIV病毒感染人体的最初阶段,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咽痛等;
(直接死因)
二、HIV的致病机理
资料二:
【药品名称】 艾可宁(注射用艾博韦泰)
【适 应 症】 艾博韦泰是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 融合抑制剂。适用于与其它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治疗经其它多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仍有HIV-1病毒复制的HIV-1感染患者。
【药理作用】 艾博韦泰为HIV-1融合抑制剂,以gp41病毒膜蛋白为靶点,抑制病毒包膜与人体细胞膜的融合。
抑制HIV的病毒包膜和宿主细胞膜融合
任务四:分析抗艾药的作用机理
①吸附
②融合
④入核
⑤整合
⑥转录
⑦翻译
⑧组装
⑨释放
辅助性T细胞
(宿主细胞)
HIV
细胞膜
③逆转录
逆转录酶
整合酶
(资料来源于网络)
抑制HIV的病毒包膜和宿主细胞膜融合
二、HIV的致病机理
抑制HIV表面蛋白与细胞膜受体结合
抑制逆转录过程
抑制HIV增
殖的方法
如果你是药物研发人员,你还有什么方法能阻止HIV增殖吗?
阻断病毒逆转录的DNA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
阻碍新病毒的组装、释放
研发 HIV 的疫苗
(较难)
三、艾滋病的治疗和预防
(1)艾滋病的治疗方法
由华裔科学家何大一教授在1996年提出的“鸡尾酒疗法”,已被实践证明可以长期有效的抑制HIV 的复制, 保持和恢复受损的免疫功能,降低HIV 感染者机会性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俗称鸡尾酒疗法)
附着抑制剂和附着后抑制剂
辅助性T细胞
辅助受体抑制剂
融合抑制剂
整合酶抑制剂
成熟抑制剂
反转录酶抑制剂
(图片来自于网络)
三、艾滋病的治疗和预防
(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资料三:
HIV病毒经由感染者的体液传播,包括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妊娠期
宫内传播
分娩期
产道传播
哺乳期
母乳传播
抗病毒治疗、剖腹产、人工喂养
母婴传播率:
38.2%
5%以下
三、艾滋病的治疗和预防
(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数据来自于中国疾控中心网站)
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的措施:
三、艾滋病的治疗和预防
(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1)采取安全性的行为,如使用安全套;
(2)避免注射时经血液传播,不吸毒;
(3)接受检测并积极治疗HIV等性传播感染;
(4)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
(5)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文眉、穿耳等。
以下与感染者相接触的行为,到底有多大风险呢?
三、艾滋病的治疗和预防
危险行为
无风险行为
⑤静脉吸毒共用针头
⑨握手
拥抱
⑥语言交流
③打喷嚏
④咳嗽
⑧礼节性接吻
②共同进餐
⑩共用公共设施
⑦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纹眉穿耳
共用牙刷和剃须刀
共处公共空间
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
任务五:辩一辩哪些是危险行为?
①蚊子叮咬
三、艾滋病的治疗和预防
每年的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
远离艾,不远离爱!
(图片来自于网络)
HIV与艾滋病(课堂小结)
艾滋病
(AIDS)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致病因子
HIV
遗传物质:RNA
遗传特点:逆转录
致病机理:
HIV侵染机体,破坏辅助T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丧失
传播途径:
性接触
血液传播
母婴传播
预防措施:
避免不安全的体液的直接接触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