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设计】2.1网络改变世界课件(共37张PPT)+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教学设计】2.1网络改变世界课件(共37张PPT)+教案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City不City ”一种新词火了
外国博主打卡北京带火了“City不City这一网络热词,“City不City”的意思是问这个地方洋不洋气,时不时髦,有没有大城市的格调感。有不少网友模仿博主的视频运镜,记录自己的“好City”。“City不City”的走红,不仅体现了网络文化的强大传播力,也展现了跨文化交流的独特魅力。
“City不City”火起来的背后,是作为旅游胜地的中国“火”遍了全世界。如今越来越多外国旅行者来到中国,亲身感受中国的“City”。
网络将中国的美丽与魅力“穿越”镜头,让更多外国人得以感知。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也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样。
网络生活新空间
第一单元
第二课|第一框
xinjiang






TRAVELING
CONTENTS


01
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Preparation before tourism
02
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Travel precautions
03
网络是把双刃剑
Arrangement during tourism
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PREPARATION BEFORE TOURISM

Part 01
国庆假期,你计划去北京游玩,你会从哪里获取旅游信息,制定出适合自己的一份北京旅行攻略?
我的北京旅行攻略
1. 网络是如何丰富日常生活的?
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一座拥有海量信息、开放的移动图书馆,不仅给人们提供信息,而且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
旅游前的准备
飞猪网上订票
美团预订酒店
了解当地美食
结交朋友
查阅资料
学习新知
寻医问药
1. 网络是如何丰富日常生活的?
②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购买物品
休闲娱乐
Day 2
推荐指数
No.2
景点2
Day 1
No.1
推荐指数
景点1




外出游玩的经历,看到的美景、遇到的新鲜事你会怎么和家人朋友分享?
1.网络如何丰富日常生活?P10-12
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
丰富多彩。
知识总结
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travel precautions
Part 02
北京城中的交通方式:你会选择如何出行?
乘坐地铁
打车
互联网+交通=高德打车、哈啰单车
你还知道哪些“互联网+传统行业”?
互联网+吃饭=
互联网+集市=
互联网+银行=
美团、饿了么
淘宝、京东
支付宝、微信
互联网+旅游=?
THE JOURNEY ENDS
淄博的“烧烤淄味”、哈尔滨的“冰雪奇缘”、天水的“热辣滚烫”……去年以来,一批城市以各种方式出圈走红,掀起一波接一波城市文旅热,也充分显示出经济恢复发展的潜力与活力。
2023年“五一”假日期间,淄博旅游订单同比增长2000%;此后,接力棒交到哈尔滨手中——2024年元旦3天假期,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
上半年,天水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全市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花费分别增长42.95%和43.92%。
互联网+文旅
2. 网络是如何推动社会进步?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旅行小插曲
司机故意绕路
导游带团强制消费
为拍照攀越护栏
如果遇上这样的事情,怎样跟有关部门反映?
此前游泳运动员傅园慧在长白山包车遭“半路加钱”,引发网友关注。2月17日,著名运动员傅园慧在长白山发微博求助:咱们包了车现在被勒索了,半路加钱让我们买票;我们不同意,他不开车了咋办,我要不要报警啊!
对此,吉林省有关部门表示,事发地将展开全面调查,将对司机的违规行为严厉惩处,绝不姑息。当晚吉林相关部门就查实司机潘某某没有从业资格,驾驶私家车拉活属于非法运营,按上限处以3万元罚款。
你如何评价当地文旅的做法?
TRAVELING
2. 网络是如何推动社会进步?
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哪一个是你觉得北京必去的景点?
据悉,很多博物馆都拓展了在线观展渠道,全景故宫就像一扇时空之门缓缓打开,红墙绿瓦、琉璃金顶,还有那每一砖一瓦背后的故事,都通过VR全景技术,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你眼前。
故宫一票难求怎么办
文化传播
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
科技创新
互联网促进了科技创新所需的物质与信息资源快速流动,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
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2. 网络是如何推动社会进步?
网络是把双刃剑
ARRANGEMENT DURING TOURISM
Part 03
你有没有收到过类似这样的中奖信息?你的反应是什么?
中奖信息
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有的人有意无意地歪曲事实,误导大众;
有的人随意宣泄情绪,谩骂、中伤他人,侵犯他人人格尊严;
有的人实施网络诈骗,侵害他人利益;
有的人恶意发布暴力、色情和危害社会稳定的信息。
3. 网络的消极影响?
1.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
2.让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
3.通知“中奖”、领取“补贴”却要你先交钱的。
4.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
5.在电话中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
6.让你开通网上银行接受检查的。
7.陌生网站要求登记银行卡信息的。
方法与技能
旅游就是换个地方,继续玩手机

景区休息,一群人聚在一起低头玩手机。
因景区拥挤游客们干脆低头玩起了手机。
景区内,随处可见在路边玩手机的游客。
辛苦来到景区,却是换一个地方继续玩手机。
这种现象说明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何种消极影响??
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
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
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3. 网络的消极影响?
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一起游玩的几天,开心!
北京市xx小区
合照
未打码的机票
住址定位
旅行完成时
你会发这样的朋友圈吗?为什么?
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信息泄露、手机窃听、窥密偷拍等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3. 网络的消极影响?
3.网络的消极影响?P15-16
①网络出现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知识总结
网络改变世界
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信息传递和交流
促进人际交往
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经济发展
民主政治
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
网络是把双刃剑
虚假、不良的网络信息
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思维导图
随堂练习
PREPARATION BEFORE RETURNING
Part 04
1.(2023浙江杭州第三次学情调研)以往人们靠跋山涉水、远渡重洋去见想见之人,而现在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这说明(  )
A.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B.网络极大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
C.网络促进了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
D.网络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
解析 通过审题不难发现,B、C、D三项与题干材料不符。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这说明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故选A。
A
2.(2024山西孝义期中)暑期,李峰同学和妈妈通过网络《江山新语》数字展览的形式欣赏了我国国宝级画作《千里江山图》。“《江山新语》沉浸空间”是国宝数字展的开端,通过“勾勒、活化和漫游”方式,对文物《千里江山图》进行数字化“转译”。在流动的色彩和光影中,观众沉浸式“游览”壮阔山河。可见,网络能够(  )
A.增加社会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B.搭建创新平台,推动文化传播
C.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D.打破时空限制,促进人际交往
解析 通过审题不难发现,A、C、D三项与题干材料不符。李峰同学和妈妈通过网络《江山新语》数字展览的形式欣赏了我国国宝级画作《千里江山图》。“《江山新语》沉浸空间”通过“勾勒、活化和漫游”方式,对文物《千里江山图》进行数字化“转译”。在流动的色彩和光影中,观众沉浸式“游览”壮阔山河。可见,网络能够“搭建创新平台,推动文化传播”。故选B。
B
3.(2024山西朔州部分县区阶段评估一)在小组交流学习时,小李分享了下列四幅图片。你认为与其他三幅图片主旨不同的是(  )
B
解析 图片A反映网络上存在诈骗行为,图片C反映网络上存在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图片D反映网络上存在谣言、虚假宣传、诽谤和假新闻。可见,三幅图片的主旨是网络具有消极影响。“指尖上的医院”反映网络具有积极作用,图片B与其他三幅图片的主旨不同,故选B。
4.(2024山东郯城期中)5G-A万兆网速、无源物联、自动驾驶,杭州亚运会上的硬核科技着实让我们惊叹;我们通过支付宝搜索“智能亚运一站通”,就可以参与亚运线上火炬传递,可以进行购票和转售,可以第一时间关注赛事,可以体验AR服务,等等。材料最能说明(  )
A.网络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B.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C.网络是把双刃剑
D.网络代替了现实生活
解析 通过审题不难发现,B、C与题干材料不符,D观点错误。我们通过支付宝搜索“智能亚运一站通”,就可以参与亚运线上火炬传递,可以进行购票和转售,可以第一时间关注赛事,可以体验AR服务,这最能说明网络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故选A。
A
5.(核心素养·健全人格)(2024河北南皮月考)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围绕“我和互联网”这一话题,小倩和小雨同学有了以下的对话:
小倩:我是家里的独生女,平时在家感觉很孤单,幸好我有微信,可以与相隔甚远的朋友畅谈,分享快乐与悲伤。有了网络,我不再感到孤单……
小雨:前两天,我在网上结识了一位“朋友”,我们无话不谈,甚是投缘。他想和我见面,我告诉他我的电话和家庭地址,我想这次见面一定印象深刻。
(1)小倩的描述反映出网络的哪一优势
(2)分析小雨行为的不妥之处。
(1)①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②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动,纵使相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
(2)①没有注意保护个人隐私;②轻易接受线下见面的邀请;③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相约
appointment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2.1 网络改变世界
大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规划
(一)主题名称:我与社会生活
(二)主题概述:
1.本单元以“走进社会生活”为主题,有价值导向和行为指向的考虑,意在明确走进、认识、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是中学生成长为负责任公民的必经之路。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将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理解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社会因人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活动而产生和存在,个人是社会的一分子,社会是个人的成长课堂,是人由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变为社会人的必要条件。基于这种理性认识,引导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以积极入世的态度参与社会事务、实现人生价值。同时,互联网开创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新空间,初中学生也是网络社会的公民。为了更好地引领初中学生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生活,本单元将带领学生深入了解网络怎样从日常生活、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创新等方面改变人类社会。网络在丰富日常生活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不良信息诱惑、沉迷网络、网络安全等,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做守法、理性、负责的信息化时代的公民。
2.通过分析课标及教材内容,梳理本单元知识结构,体现结构化(如下图)
(三)主题学情分析:
大部分八年级学生已经形成对社会的正向认识,愿意参与社会生活,能够遵守社会的公序良俗,乐于服务和奉献社会,其行为表现出良好的亲社会性。部分学生存在社会参与的畏难情绪,有参与愿望,但受交往能力限制和青春期闭锁心理的影响,有各种形式的表现。中学生强大的自我建构需求是其心理成长的迫切需要,需要我们提供专业的引导,帮助其认识和理解“我与社会”的关系,进而知道如何“在社会中成长”。
青少年和网络已经是“零距离”接触。青少年对互联网技术给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创新方面带来的影响理解不足,还不能深入认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大数据等对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意义。
虚拟性的网络给青少年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空间。纷繁芜杂的网络信息、多样性文化和价值观削弱了家长和教师在学生面前的权威性。同时,青少年作为网络交往的主体,既参与构建网络文化,也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在充分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与社会进步的同时,冗余信息、不良网络文化甚至网络中的违法犯罪,也给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学生的成长带来一定的困扰。因此,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合理利用互联网等媒介,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是教育面对的一个迫在眉睫的时代课题。
(四)开放性学习环境:
学生实地走访、图书馆、互联网、多媒体设备、图片和视频等数字资源。
(五)单元学习目标:
1.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理解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方法,养成亲社会行为。
3.正确认识网络,学会理性参与网络;
4.合理利用网络,传播网络正能量。
(六)单元评价建议:
学习态度 1.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或创意,引发同学积极思考或行动。
2.能代表小组在课堂上发言,分享小组合作成果。
3.在小组合作中善于倾听、尊重他人的观点。
4.自己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了具体的思考与分享任务,效果良好。
学习程度 知识获取 1.理解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
2.理解社会化的含义,懂得社会是个人成长的训练场,应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条件实现个人成长。
3.懂得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知道合理利用网络的具体要求。
学习能力 1.深刻认识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基本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
2初步具备备依法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3.学会处理与社会的关系。
价值观念 1.通过体验、认知和践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了解网络环境中如何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等合法权益。
3.具有奉献精神、担当精神;
素养达成 道德修养 理解亲社会行为及其重要性,了解社会生活基本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
健全人格 知道社会化的含义;知道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知道网络给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
责任意识 抵制网络谣言,遵守网络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
二、具体课时设计:
2.1 网络改变世界
1.新课程标准要求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旨在引导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网络参与者。
2.课时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的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一课时“网络改变世界”。初中生也是网络社会的公民,为了更好地引领中学生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生活,本课带领学生深入了解网络怎样从日常生活、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创新等方面改变了人类社会,互联网开创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新空间。网络推动社会进步是重点,网络是把双刃剑是难点。网络在丰富日常生活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人们带的生活带来一些问题,如不良信息诱惑、沉迷网络、网络安全等。本课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学会全面认识网络、理性使用网络,进而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做守法、理性、负责的信息化时代的公民。
3.学情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时代。信息化、数字化生存,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尤其是互联网发展到移动互联网的阶段,青少年和网络已经是“零距离”接触。一方面,由于青少年学生对互联网的浅层次运用,他们对互联网技术给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创新方面带来的影响理解不足,不能深入认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大数据等对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意义。另一方面,与现实生活不同,虚拟性的网络给青少年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空间。纷繁芜杂的网络信息、多样性文化与价值观削弱了家长和教师在学生面前的权威性。同时,青少年作为网络交往的主体,既参与构建网络文化,也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在充分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与社会进步的同时,冗余信息、不良网络文化甚至网络中的违法犯罪,也给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中学生的成长带来一定的困扰。因此,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合理利用互联网等媒介,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是教育面对的一个迫在眉睫的时代课题。基于以上学情分析,本课设置两框,从如何认识互联网和如何利用互联网两方面展开阐述。
4.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2)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网络是把双刃剑。
5.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网络用词的爆火,培养学生认同网络的规则,正确认识网络,合理利用网络;
(2)道德修养: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养成网络素养,遵守网络公德,养成文明上网、合理用网的意识。
(3)责任意识:通过辩一辩活动,辨析媒体中的不良信息,有序参与网络生活,遵守网络秩序,承担网络主人的责任。
6.设计意图
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了解“网络改变世界”,本课围绕旅游进行设计,通过旅游的所见所闻与课堂内容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既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课程内容,又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对互联网的认知和理解。
7.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播放视频
2.教师:“City不City”的走红,不仅体现了网络文化的强大传播力,也展现了跨文化交流的独特魅力。网络将中国的美丽与魅力“穿越”镜头,让更多外国人得以感知。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也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样。
设计意图:借助热点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更好的展开新课的讲授。
(二)新课讲授
1、议一议:国庆假期,你计划去北京游玩,你会从哪里获取旅游信息,制定出适合自己的一份北京旅行攻略?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表现欲,再次感受互联网对我们生活的巨大作用,能够让我们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议学活动:旅游前的准备(使用飞猪网上订票、美团订酒店、大众点评了解当地美食)
除上述功能外,你平常都用网络来干些什么,看看谁说的多。
学生回答。
3、议一议:外出游玩的经历,看到的美景、遇到的新鲜事你会怎么和家人朋友分享?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1)网络如何丰富日常生活?
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设计意图:通过旅游攻略的一系列过程,切实感受网络带给我们日常生活的好处,不回避网络生活,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带来的便利和乐趣。
4、议学活动:北京城中的交通方式:你会选择如何出行?
你还知道哪些“互联网+传统行业”?请你思考互联网+会给哪些人或公司带来收益呢?
学生回答。
5、议学情境:淄博的“烧烤淄味”、哈尔滨的“冰雪奇缘”、天水的“热辣滚烫”……去年以来,一批城市以各种方式出圈走红,掀起一波接一波城市文旅热,也充分显示出经济恢复发展的潜力与活力。2023年“五一”假日期间,淄博旅游订单同比增长2000%;此后,接力棒交到哈尔滨手中——2024年元旦3天假期,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
上半年,天水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全市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花费分别增长42.95%和43.92%。
议一议:“互联网+”模式体现了网络具有怎样的积极影响?
教师总结:
网络是如何推动社会进步?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设计意图:通过旅游对社会发展影响的资料,切实了解网络对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的影响,体会网络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6、 议学情境:此前游泳运动员傅园慧在长白山包车遭“半路加钱”,
引发网友关注。2月17日,著名运动员傅园慧在长白山发微博求助:咱们包了车现在被勒索了,半路加钱让我们买票;我们不同意,他不开车了咋办,我要不要报警啊!
对此,吉林省有关部门表示,事发地将展开全面调查,将对司机的违规行为严厉惩处,绝不姑息。当晚吉林相关部门就查实司机潘某某没有从业资格,驾驶私家车拉活属于非法运营,按上限处以3万元罚款。
议一议:旅行小插曲:如果遇上这样的事情,怎样跟有关部门反映?你如何评价当地文旅的做法?
教师总结:
2)网络是如何推动社会进步?
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7、议学情境:最近和气温一样火热的,是各地博物馆“一票难求”,多家博物馆天天显示已约满。就算约上了,到博物馆也是“人从众”,烈日下排队排到满脸涨红。
据悉,很多博物馆都拓展了在线观展渠道,全景故宫就像一扇时空之门缓缓打开,红墙绿瓦、琉璃金顶,还有那每一砖一瓦背后的故事,都通过VR全景技术,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你眼前。
议一议:云游故宫体现了网络的什么影响?
教师总结:
2)网络是如何推动社会进步?
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互联网+对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学生分组讨论,锻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考虑问题在分析问题中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
9、议一议:你有没有收到过类似这样的中奖信息?你的反应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3)网络是把双刃剑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议一议:旅游就是换个地方,继续玩手机。这种现象说明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何种消极影响?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3)网络是把双刃剑
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议一议:你会发这样的朋友圈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3)网络是把双刃剑
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设计意图:通过思维的碰撞,让同学们深刻了解网络的弊端,认清网络危害,懂得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要学会正确的认识网络。在利用网络的同时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对网络的辩证认识。
8.板书设计
9.课堂小结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一个地球,而现在有的网民说,给我一个 WIFI,我能改变整个世界,是的,网络正以它独有的方式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活在现实和网络世界中,如何平衡之间的关系,将是我们下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
10.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探究网络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以及探究网络安全问题。通过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课件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网络安全防范意识。设计教学内容方面,我选用最近热度很高的网络热词。给社会带来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让学生感受互联网的神奇魅力,以及互联网带来的各种弊端,让学生切实感受网络正在悄悄改变这个世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已经较为熟悉,但对网络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的探究仍需加强。因此,在探究这些影响的过程中,我采用了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各自的观点,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总之,本节课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在让学生了解和探究网络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