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3 比热容知识点梳理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2.物理意义:表示物质吸热或放热能力强弱的物理量。3.单位及符号:单位是 ,符号是 。4.比热容的理解:(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等无关。例如:一瓶煤油倒掉一半,则剩下的一半比热容不变。(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当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比热容 的物质温度变化较小。(3)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当温度的变化量相同时,比热容 的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5.水的比热容:(1)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调节气温(人工湖)、取暖(水做传热介质)、作冷却剂等。(2),物理意义:1kg的水温度每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热量。6.热量的计算:Q= 。(1)吸热公式:(2)放热公式: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应用实例中,主要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的是( )A.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B.用热水袋取暖C.向秧田灌水防止冻坏秧苗 D.用湿毛巾给发烧病人擦拭降温2.如图所示,是济南、威海两个城市在同一天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天气、空气质量的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是威海市,因为海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大 B.B是济南市,因为海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小C.B是威海市,因为海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大 D.A是济南市,因为海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小3.实验室中有一瓶酒精,在做实验时已经用去一半,则剩余的酒精的比热容和质量( )A.都是原来的一半 B.比热容不变,质量不变C.比热容不变,质量是原来的一半 D.比热容是原来的一半,质量不变4.甲、乙两块铁,吸收热量之比为3∶1,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A.9∶2 B.2∶9 C.1∶2 D.2∶15.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的温度变化量小于乙液体的温度变化量B.温度变化量相同时,甲液体的加热时间大于乙液体的加热时间C.用加热时间的长短可以反映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D.根据质量、加热时间和温度变化信息,可以推算出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6.小明根据下表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水 煤油 铜 砂石酒精 冰 水银 铝A.煤油的比热容与水的比热容一样大B.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C.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铝块升高的温度多7.有两只温度和质量都相同的金属球A和金属球B,现将球A放入盛有热水的杯中,热平衡后水的温度降低了3℃;把球A取出,再将球B放这个杯中,热平衡后,水的温度又降低了3℃,不计热损失,则( )A.球A吸收的热量多 B.球B吸收的热量多C.球A的比热容大 D.球B的比热容大8. 如图所示,甲、乙相同容器中分别装了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忽略散热损失,得到如图丙所示的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液体的比热容与B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1:3B.A、B图象的交点处表示两种液体升高了相同温度C.加热时A的温度比B高,说明A吸收的热量更多D.如果两者温度都升高1℃,它们将吸收相同的热量二、填空题9.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以及秒表、天平和砝码,比较a、b两种液体吸热能力的大小,其中通过 反映液体吸热的多少,相比酒精灯而言,使用电加热器的好处是 放热相同。10.如图所示是小李同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第6min时的内能 第8min时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物质在CD段的比热容是AB段比热容的 倍(被加热物质的质量和吸、放热功率不变)。11.“汽车不但要吃油,也要喝水”。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是因为水的 大。若水箱中有5kg的水,水的初温是 ,过一会儿水温显示为 ,则水吸收的热量为 J。12.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a、b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a液体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液体的比热容;当升高的温度相同时, (选填“a”或“b”)液体的加热时间更长些。13.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将4kg的水倒掉一半,剩下的水的比热容是 J/(kg·℃);1标准大气压下,初温为30℃、质量为200g的水吸收 J的热量后温度将升高50℃。三、实验探究题14.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热情况,两烧杯和电加热器的规格均相同.(1)实验前,两只烧杯中应分别装入质量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水和食用油,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2)实验时,通过 (选填“加热时间长短”或“升高的温度”)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3)记录水和食用油的初温,开始实验,每隔1 min记录一次数据,填在表格中.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要想使水和食用油的最终温度相同,需要给 加热更长时间,表明 的吸热能力更强.(均选填“水”或“食用油”)(4)通过实验还发现,在加热1 min后,食用油的温度低于水的温度、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15.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小明用两个相同的容器(图中用虚线框表示)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用相同的装置加热。(1)从实验效果考虑,本实验选择 (选填“烧杯”或“易拉罐”)作为盛放液体的容器较好;(2)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 (选填“液体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比较;(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 (选填“A”或“B”)吸收的热量较少;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吸收相同热量时, (选填“A”或“B”)升温较低;(4)冬天,小明想自制一个暖手袋,若只能从A或B中选一种液体装入暖手袋中作为供热物质,则应选择 (选填“A”或“B”)。四、计算题16.小明家“小厨宝”电热水器可装有质量为5kg的水,如果将热水器中的水从20℃加热到70℃,求:(1)这些水吸收的热量;(2)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若这些初温20℃的水吸收了1.89×106J热量,则水的末温是多少?17.质量为1kg的金属锅中放有的水,现把它们从加热到,金属锅和水一共吸收了的热量。求:[](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金属锅的比热容是多少?参考答案1.D2.C3.C4.A5.C6.C7.D8.A9.加热时间;相同时间(或单位时间)10.小于;211.比热容;12.小于;b13.4.2×103J/(kg·℃);4.2×10414.(1)相同;停表(2)加热时间长短(3)水;水(4)温度记录错误15.易拉罐;加热时间;B;A;A16.(1)解:水吸收的热量答:水吸收了1.05×105 J的热量;(2)解:水升高的温度为则t2=t1+Δt=20℃+90℃=110℃由于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所以水的实际末温为100℃。答: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末温为100℃。17.(1)解:水吸收的热量是答:水吸收的热量是 ;(2)解:金属吸收热量为金属锅的比热容是答:金属锅的比热容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