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写作
“有条理的说明事物”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1.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
2.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3.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 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4.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 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5.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 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6.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
力。
7.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教材分析】
有条理的说明事物,这一教学内容,是部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写作内容。这 一单元,要求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敢于质疑问难,自主思考的品格;理清文章的说明顺 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学习分析推理,初步了解科学探索的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的:八年级上册学过几篇说明文事物的说明文,学生已经了解并积累了一些有 关说明文的知识。学生还想知道的:事理说明文与事物说明文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学生自己能 解决的:有关说明文的知识,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的赏析,说明事物或者事理的顺 序。
【教学目标】
1.结合写作知识短文以及学习过的说明文,了解说明顺序的种类。 2.注意正确地使用标志性的词语,使介绍的内容更清楚。
3.分清主次,综合归纳,合理安排相应的说明顺序。 4.综合归纳,在写作实践中,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难点】
1.说明事物能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2.学会综合归纳,在写作实践中,学以致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构建动场】
出示课前小调查结果。通过两个小调查,不难看出,大家不喜欢写作文,更不喜欢写说明 文,但是我想说,不管写哪种体裁的文章,只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就不是一件难事。在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顺序很重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如果安排的妥当,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 效果,同样在写作中当我们把一个事物的外观结构写清楚,把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写的详细, 或者要说明事物的制作过程时,我们必须要考虑的一点,就是如何有条理的说明事物。
【质疑问难】
1.对事物进行说明,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2.说明事物怎样才能做到有条理清晰
【自主学习】温故知新,作导航
回顾所学的说明文知识。
【交流探究】
【活动一】课内寻根,找方向
1.回顾《中国石拱桥》《大自然的语言》《苏州园林》《梦回繁华》所用的说明顺序。 2.思考:不同的说明顺序一般各有怎样的适用范围
3.明确:选择什么样的说明顺序是由说明对象的特点决定的,一 般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 制作工序等,多用时间顺序;介绍建筑物或物品,常用空间顺序,介绍事理时,通常采用逻辑 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中国石拱桥》《大自然的语言》以及《苏州园林》《梦回繁华》的复习回顾, 让学生明确依据不同的说明内容,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学习目标1达成。
【活动二】思路点拨,悟方法
1.对照《大自然的语言》和《中国石拱桥》《梦回繁华》给出的说明语段,画出标志性的词语。 2.小组讨论:选择说明顺序的标准是什么
①与说明对象有关。
②与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关。
说明文都是介绍事物和事理的文章,怎样写好一篇说明文,就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来写,用 合适的说明顺序有利于凸显说明对象的特点。
3.说明顺序的说明语段,通常使用哪些标志性的词语
时间顺序的说明语段:一般要运用表时间或先后的标志性词语;
空间顺序的说明语段:要运用表示方位的词语,如:东西、南北、里外、左右等;
逻辑顺序的说明语段:可使用“首先”“其次”“再次”等,表示由主要到次要的词语。
设计意图:通过给出的说明语段,学习运用不同的说明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让学生明确写作 时正确使用表示时间、空间、逻辑的词语,会使说明更清楚,学习目标2达成。
4.请结合《中国石拱桥》加以说明,文章分清主次,综合归纳,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中国石拱桥的复习回顾,让学生明确在写作实践中采取哪种顺序并非一成不变, 要是具体情况而定,并且要分清主次综合归纳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学习目标3达成。
【活动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阅读以下两篇短文,思考运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石榴的自述
同学们好,我叫石榴,又名若榴、丹若、金罂。每年五月,我火红的花分外娇艳,农历五月也俗称榴月。 我,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据传,因此物系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从安史石国引入,故旧时又名“安石 榴”“海石榴”。张华《博物志》:“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夏季开花,经 常为橙红色,亦有白、黄、红、粉红诸色。果实球形,成熟后外皮为粉红色或深紫色。中国人视石榴为吉祥 物,以为它是多子多福的象征。古人称我“千房同膜,千子如一”。民间婚嫁之时,常于新房案头或他处置 放切开果皮、露出浆果的石榴,亦有以石榴相赠祝吉者。
在寂寞少花的夏季,我灿红的花朵吐放于万绿丛中,显得格外耀眼夺目,使人感到一种热烈而明快的气 氛。因此,历代文人骚客都有吟咏我的诗赋传世。诗人们以“碧油枝上昼煌煌”“火光霞焰递相燃”形容绽 开之榴花,可谓气象全出。宋代诗人王安石吟唱独夸我的残诗“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亦不 失为赏心悦目的点染之笔。
关于我的传说,一说是张骞,因为他从西域取回石榴。一说是江淹,因为他写有著名的《石榴赋》。还 有一说是钟馗:“五月花神丑钟馗,唐王不点状元魁。艾叶如旗征百服,苍蒲似剑斩妖魔。雄黄酒,饮数杯, 阵阵轻风拂面吹。”
我成熟了之后看起来像一个红灯笼,虽然我的皮没有苹果那么光滑,不过好吃的都在里面哩!你将我掰 开时,就会看到我的“肚子”里有许多枚红色的晶莹的小颗粒,而汁水也会流出来。尝一口汁水,有点酸, 回味起来又是甜甜的,让你忍不住要尝里面的果实。我们一“家”大约有五六十个果实,每一个中间都有一 层黄色的膜。我的营养价值很高,有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元素。同时,我身上的外衣也是很好的药材,我浑 身都是宝哦!
1.学生自读,理清说明顺序
2.思考,明确: 作者以第一人称介绍了石榴的称呼、由来、传说以及营养和药用价值等。作者 按时间顺序介绍了石榴的主要内容,文章引用大量诗文名句,表达了对石榴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读此文犹如品味酸甜可口的石榴,让人回味无穷。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叙述条理清晰,
介绍恰当,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椅子改变中国文化
①椅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家具之一,它源于东汉末年传入中原的一种名叫“胡床”的折叠板凳。 到唐代中期,胡床逐渐演化为我们常见的有靠背、有扶手的椅子。之后,椅子在宋朝广泛流行。它的流行逐 渐改变了人们跪坐在席子上的“跽(jì) 坐”姿态,解放了人们的腿脚,更重要的是它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 相当大的影响。
②首先是对房屋的建筑结构及其内部布局产生影响。在房屋建筑中,以前人们坐姿低矮,窗户的位置也 相应较矮,椅子的出现使窗户的位置明显升高。同时,椅子的出现也对房屋内部布局产生了较大影响。传统 的坐姿要求房屋的中间尽量空阔,以供人们席地而坐。而椅子出现后,人们就不需要为席地而坐预留太大的 空间,家具的数量也因此增加起来。
③椅子的出现还影响了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椅子出现后,人们坐姿明显升高,自然而然出现了一些高 足家具,高足的桌子也就应运而生,逐渐成为人们最主要的吃饭、看书的家具。这些高足家具的出现,还引 起了杯盘、碗碟等生活用具的改变。到了宋代,很难再看到高足的餐具,碗、盘、杯等用具都变得玲珑精巧。 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到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比如,人们进餐方式的变化,以前人们围坐在一起进餐很困难,
一般是分餐制。椅子和高足的桌子出现后,人们开始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吃饭,分餐制也随之变成了合餐制。
④椅子的出现更为重要的是强化了国人心中的皇权意识。椅子出现之前,人们在正式场合必须跽坐。皇 帝和群臣议事,大臣向皇帝跪拜时,皇帝其实也基本是跪着的。这种坐姿的平等拉近了皇帝和臣子之间的关 系,那时的君臣关系更像是事业上的合作伙伴,那时的“跪”没有低下的含义,而是一种恭敬虔诚的表现。 椅子出现之后,“跪”的意义与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皇帝坐在椅子上居高临下,臣民们则跪拜在地上,这 种礼节上的巨大不平等奴化了国人,使国人潜移默化地奴颜婢膝起来,进而更加强化了国人心中皇权至上的 意识。
⑤可能有人奇怪,欧洲人也“跪”,为什么没有出现奴化的现象呢 因为欧洲人的礼仪中,“跪”是很少 的,除了向上帝双膝跪下,对任何人都不用双膝跪下,就算见了本国的君主,也只是单膝跪地而已。而在我 国古代,“跪”是最常用的礼仪,不光用于君臣之间,还广泛用于下级与上级之间、百姓与官员之间。可见, “跪”在我国古代是更具不平等性的,尤其在椅子出现后,这种不平等性就逐渐显现出来,强化了国人的奴 化心理。
⑥总之,从我国历史的发展来看,无论是像椅子这样不起眼的简单发明,还是像造纸术、火药、指南针、 印刷术这样的大发明,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影响了我们的文化。其实,发明原本就是一种影响。随着社会 的发展,我们身边的发明越来越多,它们也在无形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文化,推动着社会的 发展。(有删改)
1.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其分写的部分能否调换顺序 结合原文分析作答。
2.思考,明确:不能。因为分写部分的内容采用了逻辑顺序,作者先说椅子的出现对房屋的建 筑结构及其内部布局所产生的影响,再说到对人们生活习俗和心理的影响,这是由具体到抽象 的说明顺序。所以不能调换。
【活动四】巧用技法,去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相信在接下来的实践训练中,同学们会轻松完成说明 文的写作。
1.你有自己喜欢的小天地吧,向别人介绍你的校园(班级、书房)、 一处名胜古迹(旅游景点) 等身边熟悉的景物或者事物,以“我的小天地”为话题,写一个片段,向别人介绍他,用简单 的思维导图或提纲的形式呈现,150字左右。
2.在你最熟悉的日常生活的事物中任选一个,如:钢笔、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防疫小粘贴、 冰墩墩雪容融……不少于150字。
3.你觉得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 变化原因是什么 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一篇
事理说明小短文,题目自拟。 写作提示:
a 首先要确定一个说明对象,确定写哪些内容,然后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 b分清主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c 如果重点介绍一处景点的建筑布局、方位和各部份的特征,你会选择怎样的说明顺序 如果 要重点介绍这一景点的特点或文化价值,你又会怎样选择 如果要重点介绍该景点的历史呢 设计意图:通过片段练习,让学生明确在写作实践中,应先确定说明对象,考虑好写哪些内容, 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然后正确使用标志性词语,使介绍更清楚,然后再分清主次,综合归纳, 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
【综合建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写作时要言之有序,必须先确定说明对象,考虑好写哪些 内容,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然后正确使用标志性词语使介绍更清楚,最后再分清主次综合归 纳,合理安排说明顺序。这既符合人们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规律,又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
的特征还能把知识讲得清楚明白。顺序理清,写作轻松。 【布置作业】
A将片段练习该写成300字的短文。 B完成片段的扩写,不少于600字。
【板书设计】
有条理的说明事物 明确说明对象
把握说明顺序 言之有序
掌握说明结构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构建动场】
上节课,我们讲了如何有条理的说明事物,虽然是第一次写说明文,但大多数同学写的还 不错,也有的同学写的说明事物的特征不突出、文章条理不清晰,说明方法不恰当……这节课 我们就给大家写的说明文美美颜。
(
我的第一篇说明文——有条理的说明事物
)【自主学习】活动一:写作导航——我的文章哪里不美
组 姓名 题目 说明类别 说明顺序 说明缘由
1 许一诺 点茶 事理说明文 逻辑顺序 由于我的爸爸爱茶,所以我从小便对茶有一些兴趣,于是我便报了茶艺这门选修课,在课上老师讲的内容 深深吸引了我,闲眼的时候我也会查阅一些资料书籍,在这期间,我深深地喜欢上了宋朝的点茶和茶百戏 艺术,被它的精致优雅所折服。
2 张增瑜 骑车的发展 事理说明文 时间顺序 汽车让我们的日常生活变得快捷,汽车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变得愈发便利,在汽车使用的过程中尾气的排 放也为环境造成了负担,如今,更加环保的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可大大缓解此问题,我相信新的产业革命即 将到来。
3 曹昊宇 我的校园 事物说明文 空间顺序 时间顺序 本篇说明文采用逻辑顺序,介绍了校园的位置,布局,景色。同时在介绍景色时运用了时间顺序,写了四 季的景色。校园,是我十分熟悉的地方,写起来较为得心应手,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可将学校介绍的更为 具体,详实。
4 孙雨菲 毛笔 事物说明文 时间顺序 毛 笔 是 “ 文 房 四 宝 ” 之 一 , 是 中 华 人 民 智 慧 的 体 现 。我 练 习 书 法 , 对 毛 笔 有 比 较 全 面 的 认 识。 所 以 我 写 下 这 篇 小 文 章 , 向 大 家 介 绍 毛 笔 的 发 展 历 程 。 说 明 顺 序 : 时 间 顺 序 结构:总一分一 忌 收获:通过本次写作,我知道了说明文的写作要点。首先说明文的内容要有真实性, 需 如 实 地 反 映 客 观 事 物 , 把 握 事物 的 特 征 、 本 质 和 规 律 ; 其 次 说 明 文 要 有 条 理 性, 需 按 照 一 定 的 顺 序 写 作 ( 时 间 顺 序 、 空 间 顺 序 、 逻 辑 顺 序 ) ; 最 后 , 说 明 文 的 语 言 要 严 密 准 确 , 保 证 用 词 恰 当 无 误 。
5 马铭烁 冬虫夏草 一辉煌 的背后 事理说明文 时间顺序 逻辑顺序 本篇基本采用逻辑顺序,具体介绍了冬虫夏草的来历,冬虫夏草是一味中药,一次去省中医,看到瓶子里 的标本和冬虫夏草的筒介,有感而发,默默记于心,感觉这个过程很有意思,而 且大多人都会误解冬虫夏 草,对它不感兴趣,其实它内在有许多趣事,可见生态系统的高明之处。以后写说明文我会注意多采用不 同的写作手法,适当运用说明方法。大自然的魅力无穷无尽,只等我们继续探素,谱写美好的篇章。
6 刘智婕 济南的夏 事理说明文 逻辑顺序 本篇基本采用逻辑顺序,介绍了济南的夏日与夏日大明湖的观感。作为一个济南人,每当夏日来的时候, 总是叫苦连连,但夏天过去时又总感觉到惋惜。一个夏天的晚上,我去了大明湖,温柔的晚风让人陶醉。 绿柳垂下,夹杂著各种生灵的自然伴奏,生机盎然。实属是一个轰轰烈烈的季节。在以后的写作中,我会 继续积累,扎实文学功底。
7 李鸿宇 我的教室 事物说明文 空间顺序 教室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家,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里学习,一个整洁、宽敞、明亮的环境有助于我们更 好的学习,同时也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我知道了写说明文要分清主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选择说明方 法,要抓住物体或结尾的特点、历史。
1.教师简单介绍学生写的说明文的整体情况。
2.组内交流自己写的说明文。 【合作探究】
活动二:思路点拨——我来给你美美颜
1.出示文章,组员提出意见或建议
重点评议说明顺序是否合理,说明对象的特征是否准确鲜明。
2.派代表全班交流美颜秘籍
(1)写说明文,首先要确定说明对象,然后考虑写什么内容,选择什么说明顺序,注意方位词 的准确使用,这样使条理更清晰
(2)写一篇事物说明文,选定一种产品,设想一个特定的读者,尽量用他能够理解的话进行说 明,为了使行文活泼,也可以采用问答的形式组织全文,但要不要写成叙述类文章。
(3)写一篇事理,先确定说明对象,如空气植被,交通状况等,写出它的变化,还要注意写出 变化的原因,合理的安排好说明顺序。
活动三:写下收获——我的说明文会最美
1.如何写好一篇说明文 请写下你的收获
小结:我们在介绍事物或阐明事理时,为了把知识讲得清楚明白,除了需要准确抓住事物的
特征,讲究说明方法外,还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也就是介绍事物或阐明事理时,不仅要做到 言之有物,还要做到言之有序,这是一篇说明文写作成功的关键。
2.自主修改我的第一篇说明文 【综合建模】
写好说明文需要科学求实的精神,需要对说明对象进行仔细观察调查研究,了解其基本特 征或基本原理,这样才能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准确说明事物的特征正确,阐述事理的根本因素, 特别是在网络时代,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搜集整合相关的写作参考资料,另一方面还要善于辨 别信息的真伪,通过其他途径证实材料的真实性科学性,这样写出来的说明文才会准确可信,
给读者带来更大的收获。
【布置作业】
A:整理修改的说明文,誉抄在作文纸上。 B:梳理总结出更多的作文修改小秘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