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认识自己 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认识自己 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认识自己》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1. 学生能够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掌握自我认知的基本方法。
2. 学生能够识别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形成初步的自我评价能力。
3. 学生能够了解并接纳自己的独特性,树立自尊自信的态度。
4.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的不同。
二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1.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及基本方法 2.识别并接纳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自我反思,形成客观的自我评价。 2.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尊自信。
三 、授新课
导入:谜语“我有个朋友,他无所不在,却时常被忽视;他既是自己的主人, 也是自己的仆人。他是谁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自己”。由此引出本节 课的主题——《认识自己》。
授新课:
【预习】学生自主预习5分钟,预习内容如下:
① 认识自己的定义
② 认识自己的重要性解释
③ 认识自我方法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解答:“认识自己”是指个体对自我性格、能力、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的 深入了解和认识。强调认识自己对个人成长、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重 要性。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认识自我方法,如自我反思、他人反馈、心理测试 等,为后续活动做准备。
【案例分析一】“小明的转变”
小明一直认为自己不擅长数学,对数学课感到厌烦。然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 下,他帮助了一位同学解答了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称赞。 这次经历让小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数学能力,并逐渐发现自己对数学的兴趣。
通过努力学习,小明的数学成绩显著提高,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 思考:(1)小明认识自己过程中的关键转折点在哪里
(2)他是如何调整态度、采取行动并最终取得进步的
(3)认识自己在个人成长中的积极作用。 【分组讨论】“我的优点与不足”
任务分配: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每位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三个 优点和一个目前认为需要改进的不足。(要求:小组成员在倾听他人分享时, 要给予正面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对方更全面地认识自己。同时,鼓励学生相互 学习,从他人的优点中汲取力量,从不足中找到成长的空间。)
【自我画像】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用画纸和彩笔画出自己的“自我 画像”。
教师:画像可以是具象的(如面部轮廓、服饰等),也可以是抽象的(如通过 色彩、图案表达内心世界)。
(完成后)学生轮流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介绍创作意图和想要表达的内容。 教师和其他同学给予积极反馈,帮助展示者进一步认识自己。
目的:通过艺术创作的形式,让学生以直观、生动的方式表达自我,促进自我 认知的深化。
【案例分析二】:小明在学校的音乐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但他却对自己的绘 画天赋感到自卑,从不敢展示。通过老师的鼓励和同学的反馈,小明逐渐认识 到自己在绘画方面也有潜力,最终在学校艺术节上展出了自己的作品,收获了 自信和成就感。
思考:分析小明的故事,讨论他是如何开始认识并接受自己的绘画才能的 这 一过程对他有何影响
四、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我的成长日记”
要求:从本周开始,要求学生每天花几分钟时间记录自己的心情、经历以及对 自己的新认识。可以是学习上的进步、人际交往中的感受、情绪变化的分析等。 鼓励学生以真诚、客观的态度面对自己,不断积累成长的点滴。
目的:通过持续的记录和反思,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更加清晰、全面的自我认知, 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拓展——让课堂更精彩】活动设计
最后可以做一些活动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自我探索之旅”:分组进行,每组选择一种认识自我的方法(如自我反思、 角色扮演等),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项任务,如编写一个关于自己成长的小故 事、进行一次自我介绍的演讲等。
● “心语心愿”:设置一个“心语墙”,让学生匿名写下自己的一个愿望或目 标,并分享自己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将如何努力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 “优点大轰炸”:小组内成员轮流接受其他成员的赞美,每人至少说出对方 的一个优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 “讨论话题”:“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哪些困难 是如何克服 的 ”“他人的评价对我的自我认知产生了哪些影响 我应该如何对待这 些评价 ”
● “自我提升计划”:小组共同讨论,为每位成员制定一份个性化的自我提升 计划,包括目标设定、行动计划等,鼓励学生积极改变,不断进步。
● “我的成长故事”:小组内成员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特别是那些对自己影 响深远的事件,讨论这些经历如何塑造了现在的自己。
● “自我画像”:让学生用文字或图画的形式描绘自己,包括外貌特征、性格 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检验学生对自我的认知程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