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上册1.4《团团圆圆过中秋》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1.4《团团圆圆过中秋》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天真可爱,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接受新事物的可塑性很强。重阳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学生对实际生活的重阳节和秋天里的其他节日比较陌生,只知道重阳登高,需要老师给予积极有效的引导,激发学生重阳敬老之心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关爱父母长辈。
【教学目标】
1.了解重阳节的习俗,知道重阳节的文化内涵,懂得尊老敬老是我国的传统美德。2.了解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秋天节日及其庆祝方式,感受中华民族多样的民俗风情、节日特色。
【教学重点】感受中华民族多样的民俗风情、节日特色。
【教学难点】理解重阳节的含义,激发学生尊老敬老之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开场白:今天我们学习《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4课《团团圆圆过中秋》第二课时。我们一起来看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1)了解重阳节的习俗,知道重阳节的文化内涵,懂得尊老敬老是我国的传统美德。(2)了解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秋天节日及其庆祝方式,感受中华民族多样的民俗风情、节日特色。过渡:我们开始上课吧!金秋时节,刚刚送走中秋节,又迎来我国另一个传统节日,这是什么节日呢?1.猜诗句知重阳师:我们来猜一猜这首诗写的是我国哪个传统节日? (课件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图片+朗读录音)师:猜到了吗?对,是重阳节。因为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2.看视频知来历师:为什么九月初九被叫作重阳节呢?阳是什么意思?我们一起看看吧!(课件出示《重阳节由来》视频) 观看图片听古诗猜节日3.看《重阳节由来》视频 采用读古诗猜节日方式导入,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到课堂上,并通过看视频,初步感知重阳,激发学生对重阳这个传统节日的浓厚兴趣。
二、活动体验感知秋天节日 活动一:重阳习俗我知道师:重阳节历史悠久,你知道重阳节有哪些习俗呢?请马上和身边的人说一说。师:请听听同学们的分享。(出示课件:学生录音和照片)生1:重阳节有赏菊、饮菊花酒等习俗。人们在重阳节饮菊花酒是希望强身健体,求长寿。师:古人把菊花看作是吉祥的象征,因为菊花清热去火,还有消炎解毒的作用呢!注意,同学们年纪小不能喝酒,并记得提醒家人喝酒不开车哦!生2:吃重阳糕是重阳节重要习俗。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传说登高可以避祸。而不能登高或不想登高的人,就在家中吃糕。师:登高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让人心情愉悦,而且可以欣赏秋天的美景。“高”与“糕”谐音,人们就用吃糕来代替登高,人们还喜欢把秋天成熟的果实制作成重阳糕,象征着五谷丰登。生3:插茱萸是重阳节的习俗之一,据说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的时候,人们插茱萸插在头上,或者用茱萸制成香囊佩带,可以驱邪治病。师:“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句中就提及了古代就有重阳登高,插茱萸的习俗。看,重阳节习俗可真不少,每个习俗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了解重阳节习俗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历,了解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把亲情、习俗、民间故事等融为一体的,让学生在知识上扩大视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心灵上相互沟通,进一步激发学生们对我国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三、交流分享感悟节日 活动二:尊老敬老过重阳1. 听故事悟重阳 (出示课件)师:我们来看看小明是怎样过重阳节吧!课件出示:课本绘本故事视频师:原来重阳节又叫“敬老节”。奶奶的重阳糕吃在嘴里,甜在心里。尊老敬老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们的成长离不开长辈们的悉心关怀和照顾。2.尊老敬老我力行师:因为从你出生那天起,他们就把你捧在手心,视作天下最重要的宝贝。你不哭不睡,是他们摇着摇篮,哼着歌谣哄你。他们把好吃的全留给你,还总说自己不爱吃。他们的手好奇妙,能把各种不起眼的东西,变成玩具。为了爱你,他们变得无所不能。(出示课件图片,伴乐渲染)师:请大家看看这张图片,你想起了谁的手?(出示课件图片)师:是的,我们都会想起长辈们的手。因为长辈们的手给我们关爱,给我们温暖。看,重阳节,社会上还有很多敬老、爱老的活动呢!(课件伴乐出示一组图片)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生活中你帮助长辈做过哪些事情呢 请马上和身边的人说一吧!师:现在我们来听听同学们的分享吧!(课件:学生录音+图片)生1:我每天放学后都会给爷爷捶捶背、揉揉肩,爷爷可高兴了。生2:我经常帮奶奶洗脚按摩,让她的腿走路更加灵活。生3:我常常推着走路不方便的奶奶出去晒太阳,多陪她聊聊天。生4:我每年都会为爷爷奶奶庆祝生日,给他们送上贴心的小礼物。生5:我常常为爷爷泡茶递水,让爷爷多润润嗓子。生6:爸爸妈妈每次买回好吃的水果时,我总会马上递给姥姥尝尝。师:同学们多么孝顺懂事啊!有位姥姥,她很想夸夸他的孙子,我们一起听听吧!课件展示视频(视频文字):刘可为很乖的,每天放学的时候我做饭,他帮我摘菜。我们吃完饭以后,他帮我们刷碗。我拖地的时候,他也跟着我在一起拖地,每次吃水果的时候,他都先让姥姥,他很听姥姥的话,这才是我的乖乖孙子。师:表扬刘可为,他是当之无愧的“孝道之星”!其实,不仅仅是重阳节这一天,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践行尊老敬老,请一起读读《敬老歌》!3.敬老歌记心田(课件出示《敬老歌》)敬老歌小朋友们要牢记,尊敬长辈品德好。见了长辈问声好,礼貌用语不可少。乘车主动来让座,老人有难我来帮。 长辈在家常陪伴,家务小事学着干。 尊敬长辈要牢记,人见人爱好宝宝。4.尊老敬老见行动师:尊老敬老是美德,敬老爱老见行动。(课件出示:敬老爱老视频)师:同学们,爱需要表达,需要行动!让我们一起行动吧! 看课本绘本故事视频感悟长辈的悉心照顾说说生活中自己帮助长辈做过哪些事情感悟尊老敬老 引导学生明白重阳节也是敬老节,通过创设一个个体验敬老爱老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环节的层层递进中懂得重阳节敬老爱老的内涵,并懂得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在生活中做到敬老爱老。
四、节日拓展外化提升 活动三:秋天节日大观园 1.秋天节日我知道师:秋高气爽天晴朗,赏菊登高过重阳。你还知道秋天里还有哪些特色节日呢?马上与你身旁的人说一说。我们听听同学们的分享吧!生1:赶秋节——苗族过赶秋节时,人们聚在一起,打秋千,唱歌跳舞,还推选“秋老人” 祝福大家。(课件出示:录音+图片)生2:望果节——藏族过望果节时,人们一起围着田地转圈,庆祝丰收,还举办热闹的藏戏表演、射箭等活动。(课件出示:录音+图片)生3:七夕节——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节又名乞巧节,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课件出示:录音+图片)师: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很多地方都会举行有特色的节日活动。(课件出示:《秋天的节日》微课)秋天的节日秋天很多地方都会举行以收获和感恩为主题,有特色的节日活动。农历七月十五日,是朝鲜族的祭奠农神摆酒的日子,又叫农夫节。这一天,人们会跳农乐舞迎丰收。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东南沿海地区畲族的传统节日——丰收节。家家户户做糯米粑,设酒窑,欢度丰收,并举办祭祖仪式等。云南的彝族人们也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庆祝他们的传统节日——尝新节。尝新前,他们先把舂出的新米饭配以鸡、羊肉等菜肴祭祀祖先和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幸福平安。尝新米时,他们会先敬桌上的长辈,然后是幼儿,最后才大家一起吃。壮族霜降节在每年农历霜降后的9天内举行。壮族霜降节依托于壮族稻作文化,最初是壮族民众重现自然、庆祝丰收的一种形式,表达企盼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水族的端节,毛南族的南瓜节,珞巴族的昂德林节,高山族的丰年祭等等,这些独具特色的节日活动,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愿望。2.总结提升寄希望师: 看,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秋天节日及其庆祝方式。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各具特色的秋天节日庆祝活动,构成了祖国多姿多彩的文化,人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共同的心声,希望老人健康长寿,希望生活幸福美好。秋天是遍地金灿灿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我希望同学们都在这美丽的秋天里,都有丰盛的收获! 了解秋天的节日 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秋天的节日,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理解和尊重,感受和理解文化的多元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五、布置作业拓展阅读 师: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各具特色。课后请同学们自选阅读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书籍,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节日故事。师:同学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观看,再见! 了解拓展作业 教师通过布置课后阅读中国传统节日的书籍,让课堂的延展性得以体现。
【课后答疑】
师:同学们好!现在是《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4课《团团圆圆过中秋》第二课时的答疑时间。我们先看看第一题。
1.重阳节在农历的哪一天?(课件出示:学生读题目录音)
A 农历五月初五
B 农历八月十五
C 农历九月初九
D 农历七月初七
教师:答案是 C 农历九月初九。因为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农历七月初七是乞巧节,所以选答案C。请看下一题。
2.以下哪个是重阳节的传统食品 (课件出示:学生读题目录音)
A 重阳糕
B 汤圆
C 月饼
D 粽子
教师:答案是 A重阳糕 。因为汤圆是元宵节的传统食品,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食品,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所以选答案A 。请看下一题。
3.以下哪个不是重阳节的习俗 (课件出示:学生读题目录音)
A 登高远眺
B 贴春联
C 吃重阳糕
D 饮菊花酒
教师:答案是B 贴春联。因为登高远眺、吃重阳糕、饮菊花酒都是重阳节的习俗,贴春联是春节的习俗,所以选答案B。请看下一题。
4.以下哪个不是秋天的节日?(课件出示:学生读题目录音)
A 望果节
B 赶秋节
C 清明节
D 重阳节
教师:答案是C 清明节 。因为望果节、赶秋节、重阳节都是秋天的节日,清明节在4月5日,是春天的节日,所以选答案 C。请看最后一题。
重阳节还被称为( )。(课件出示:学生读题目录音)
A 团圆节
B 敬老节
C 踏青节
D 乞巧节
教师:答案是B敬老节。因为农历中秋节又叫团圆节,清明节又叫踏青节,七夕节又叫乞巧节。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的习俗有登高远眺、赏菊花、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因此,重阳节也叫“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1989年,我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敬老节”,重阳节又成为一个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所以答案选B。
师:同学们,刚才的五道题目你们都明白了吗?今天的答疑时间就到这里,谢谢观看,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