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上册1.4《团团圆圆过中秋》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1.4《团团圆圆过中秋》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团团圆圆过中秋》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天真可爱,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接受新事物的可塑性很强。中秋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学生对实际生活的中秋节不是了解很多,只限于知道要吃月饼,没有感受到中秋的月圆也代表着人的团圆,需要老师给予积极有效的引导,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初步了解,并激发儿童热爱生活、热爱祖国之情。
【教学目标】
了解中秋节的习俗,感受中华民族节日特色。
理解中秋团圆的意义,热爱祖国的传统节日。
【教学重点】了解中秋节的习俗,感受中华民族节日特色。
【教学难点】理解中秋团圆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猜谜导入 开场白:今天我们学习《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4课《团团圆圆过中秋》第一课时。我们一起来看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习俗,感受中华民族节日特色。2.理解中秋团圆的意义,热爱祖国的传统节日。过渡:我们开始上课吧!请大家猜个谜语:课件出示谜语:月团圆,人团圆,家家户户笑开颜。吃月饼,看花灯,全家赏月聊聊天。(打一节日) 师:你猜到了吗?谜底就是中秋节。因为谜面中提及的吃月饼,看花灯,赏月聊天都是中秋节的习俗。师: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这一天,秋高气爽,天气晴朗,所以天上的月亮分外明亮,特别大,特别圆。(课件出示月亮图片) 观看图片猜谜语看月亮图片 采用猜谜语方式导入,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到课堂上,激发学生对中秋节这个传统节日的浓厚兴趣。
二、活动体验感知中秋 活动一:开开心心话中秋过渡:关于这个美丽的月亮,还流传着一个动人故事,我们来听听吧!1.听故事知由来(课件出示《嫦娥奔月》视频) 师:看,中秋节拜月习俗就是这样流传下来。我们都知道月亮上既没有嫦娥,也没有玉兔,只有荒凉寂静的山谷、沙石。即使这样,我们中国人过中秋的习俗依然没有改变。2.谈习俗话中秋师:你知道哪些中秋节习俗呢?快和你身旁的人说一说。我们听听同学们的交流吧!生1:赏月。一家人团聚在家中赏月,尽情享受家的温馨。走出家门,到公园里,到小河边,赏月也别有一番趣味。师:八月十五月儿圆,家家户户庆团圆,合家赏月聊天多么温馨啊!生2:吃月饼。月饼的形状圆又圆,又是合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月饼是在中秋节的必食之品:有的人去商店买月饼,有的人在家里打月饼…… 师:月饼香,月饼甜,全家欢乐大团圆。中秋节大家都爱吃寓意团圆的月饼。生3:赏花灯。中秋节,我们点亮圆圆的灯笼,祈盼团圆。中秋节,人们还会沿河顺水放河灯祈福。师:小朋友最喜欢点灯笼,提着灯笼穿街过巷,可高兴了。但我们点灯笼时,要注意用火用电安全,不要乐极生悲!生4:赏桂花、饮桂花酒。桂花有“九里香”之誉,中秋节赏桂花、饮桂花酒寄托着人们对甜蜜生活的追求和赞美。师:八月桂花香,月下赏桂花让人心旷神怡!生5:海外华人也有很多过中秋的活动,如唱歌跳舞、舞龙舞狮等。师:海外华人虽然远离祖国,但是他们也用自己的方式庆祝中秋节,庆祝中秋节融入了他们浓浓的中国情。中秋节,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习俗,一起看看吧! 3.观看《中秋节习俗》微课(课件出示)师总结:祖国各地的中秋习俗真是丰富多彩啊!虽然我们国家的各个地方、各个民族,人们过中秋节的方式各有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希望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1.看《嫦娥奔月》视频2.了解中秋习俗3.感受中秋习俗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历,了解各地过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把团圆、亲情、友情、故事、习俗等融为一体的,让学生在知识上扩大视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心灵上相互沟通,进一步激发学生们对我国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三、交流分享感悟中秋 活动二:团团圆圆品中秋过渡:小朋友是怎样过中秋的,现在让我们一起听听《小明家的中秋夜》故事吧!我们这样过中秋(课件出示:《小明家的中秋夜》视频)师:小明家的中秋夜多么温馨难忘啊!中秋节美味的月饼,一家的团圆,都让我们的心暖暖的。你和家人是怎样过中秋节呢?请和身旁的人说一说。师:我们来听听同学们的分享吧!生1:中秋节我们一家团圆。我们吃完丰盛的团圆饭后,一起拜月、赏月、吃月饼、点灯笼,可开心啦!生2:我们全家人去了沙湾古镇赏花灯,回家后我们还围坐在一起赏月聊天,可热闹啦! 生3:今年中秋节我们一家团圆,做灯笼,挂灯笼,吃月饼,非常温馨!师:中秋是个团圆的日子,与家人一起吃月饼、赏月、点灯笼、赏花灯……这就是幸福,这就是快乐。可是中秋节也有人不能一家团圆。请看《小丽的中秋节》(课件出示:《小丽的中秋节》)师:小丽多么懂事啊!能体谅爸爸的工作。天上月圆,人间团圆。团聚和思念,都是中秋节的味道。即使人不能团圆,我们也要让爱团圆,我们可以通过打电话、发信息、视频聊天、寄发礼物等多种方式去表达对家人的爱。2.古诗词中的月师: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知道古人会用写诗词的方法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中有很多咏月思亲的佳句。你也来说一句吧!师:我们听听同学们的分享。生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生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生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生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师:同学们吟诵得真精彩!中秋节,在那万家灯火团圆时,有些人依然默默坚守岗位。3.中秋我在岗(课件伴乐出示:一组“中秋我在岗”图片)师:他们都是最美坚守者!他们牺牲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只为换来万家团圆。看到这一位位坚守者的图片,你有什么想说呢?师:我们听听同学们的分享吧!生1:感谢警察叔叔阿姨们的辛勤付出!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让警察少一份担心。生2:白衣战士,谢谢你们!我们要合理饮食,勤洗手,做好个人防护,让医护人员少一分操心。生3:消防员叔叔辛苦了!我们要注意用火用电安全,让消防员过一个平安的节日。生4:厨师叔叔谢谢你!你们辛苦了!我们文明用餐,拒绝浪费。生5:爱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不要乱扔垃圾,让环卫阿姨早点回家!生6:节假日是客流高峰期,我们要听从指挥,做个文明乘客!让忙碌的乘务员少一份操心。师:同学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完我们对坚守岗位者的衷心感谢! 看《小明家的中秋夜》视频说说自己和家人怎样过中秋节?看《小丽的中秋节》故事说一句与月亮有关的诗句看中秋我在岗图片后说感想 引导学生明白中秋节也是团圆节,通过创设盼团圆、慰团圆等一个个体验中秋的情境,让学生在活动环节的层层递进中深入理解中秋节团圆的涵义,理解中秋节是中国人情感的节日,团圆的节日,深化导行,学会感恩。
四、总结升华外化提升 1.教师总结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领略了我国传统的中秋文化,共同感受了团圆、幸福,懂得了感恩,收获了快乐。2.拓展作业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丰富多彩,除了中秋节,秋天还有哪些节日呢?课后请同学们开展秋天节日大搜集活动,了解秋天更多的节日习俗。同学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观看,再见! 情感认知 教师激情总结强化孩子的情感认知和体验,并通过布置课后作业开展“中秋节日大搜集”,让课堂的延展性得以体现。
【课后答疑】
师:同学们好!现在是《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4课《团团圆圆过中秋》第一课时的答疑时间。我们先看看第一题。
中秋节在农历的哪一天?
A农历正月初一
B农历五月初五
C农历八月十五
D农历正月十五
教师:答案是 C 农历八月十五。因为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所以选答案C。请看下一题。
2.以下哪个是中秋节的传统食品?
A饺子
B汤圆
C月饼
D粽子
教师:答案是 C 月饼。因为饺子是春节的传统食品,汤圆是元宵节的传统食品,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所以选答案C 。请看下一题。
3.以下哪个不是中秋节的习俗?
A赛龙舟
B赏月聊天
C饮桂花酒
D 点灯笼
教师:答案是A赛龙舟。因为赏月聊天、饮桂花酒、点灯笼都是中秋节的习俗,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习俗,所以选答案A。请看下一题。
下面哪句不是咏月思亲的诗句?
A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C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D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教师:答案是D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因为ABC都是咏月思亲的诗句,而“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是赞美母爱的诗句,说的是慈爱的母亲用手中的丝线,为游子缝制身上的衣服。所以ABC三句都是咏月思亲的诗句应选答案D 。请看最后一题。
中秋节还被称为( )。
A 团圆节
B 乞巧节
C 敬老节
D 踏青节
教师:答案是A 团圆节。因为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都以团圆为主题,中秋更强调团圆。在这一节日里,远在外地的人都尽量赶回来,与家里人团聚,共赏明月。不能团圆的游子,也会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中国古人注重天人合一,在中秋月圆这天,要求家人团圆。因此中秋节还被称为“团圆节”。所以答案选A 。
师:同学们,刚才的五道题目你们都明白了吗?今天的答疑时间就到这里,谢谢观看,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