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学习目标1.了解秦朝暴政的原因和表现。2.掌握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时间、地点和意义;理解他们的首创精神。3.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秦始皇本纪》秦朝为何如此短命?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情境思考材料一 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赋税沉重材料反映了当时秦朝什么样的社会现象?探究导学1.秦的暴政材料二 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徭役繁重材料反映了当时秦朝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行走秦长城秦朝四大工程秦长城刑罚残酷材料三 秦朝的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当时的刑罚极为残酷,有各种残害肢体的肉刑,单是死刑就有车裂、腰斩、活埋等10多种。材料反映了当时秦朝什么样的社会现象?铁桎(zhì 脚镣)束颈的铁钳车裂之刑秦朝的暴政①修建阿房宫②造骊山陵墓③北击匈奴④修筑长城⑤大规模巡游向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等各种残害肢体的肉刑,车裂、腰斩、活埋等10多种死刑肆意挥霍,营建庞大工程,加征粮饷,赋役愈加沉重徭役繁重赋税沉重刑罚残酷秦二世更残暴“焚书坑儒”材料一 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 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尚书〉序》材料三 任刑罚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遂燔烧诗书,坑杀儒士。——西汉刘向《〈战国策〉序》如何评价秦始皇①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一个功过参半的皇帝;②既有功劳,他统一中国,统一文字,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③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2.陈胜、吴广起义揭竿为旗斩木为兵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大泽乡→占陈县,建张楚政权→进逼咸阳→秦二世反击→吴广、陈胜牺牲公元前209年大泽乡陈胜、吴广失败时间:地点:领导人:过程:结果:意义:革命首创精神根本原因:秦朝的暴政大泽乡占陈县,建张楚政权秦二世反击陈胜吴广被害直逼咸阳起义失败刘邦、项羽(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2)沉重打击了秦王朝;(3)具有首创精神;(4)鼓舞后世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统治。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失败了,这一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3.秦朝的灭亡项羽项羽,姬姓 ,项氏,名籍,字羽,泗水郡下相县(今江苏省宿迁市)人。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刘邦刘邦,字季,沛丰邑中阳里人(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秦朝建立后,出任沛县泗水亭长。后因释放刑徒,藏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义后,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在沛县响应,自称沛公,投奔反秦义军首领项梁,共立楚怀王 ,任砀郡长,封武安侯。秦二世三年(前207年)率军进驻灞上,接受秦王子婴投降,废除秦朝苛法,约法三章。巨鹿之战项羽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巨鹿之战:秦朝灭亡:巨鹿之战后,刘邦率军直抵秦都咸阳。公元前207年,秦朝统治者投降,秦朝灭亡。陈胜吴广项羽刘邦大泽乡起义打击暴秦巨鹿之战大败秦军攻入咸阳灭亡秦朝秦的暴政农民起义课堂小结1.秦国士兵在服役期间,除军服外,内衣和个人费用一律自理。在考古发掘出的秦朝士兵家书中,两位士兵不约而同地要求家人紧急寄钱和布,以便缝制衣服,如果寄不来,“即死矣”!这体现了秦国( )A. 百姓负担很沉重 B.言论受到了限制C. 手工业水平落后 D.重视边疆的防御A训练评价2.史料能帮助我们很好的解读历史。史载秦朝时“赫衣塞路,囹圄成市”(道路上都是穿罪犯衣服的人,监狱里关满了囚犯,像市场一样拥挤),该材料说明当时( )A.赋税繁重B.人口众多C.刑法严苛D.商业发达C3.“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都一样。天下大乱,皆因思想自由,言论不一……”。材料中的“动机”是指( )A. 树立皇帝绝对权威B. 弘扬传统思想文化C. 消灭种种异端学说D. 统一思想巩固统治D4.《史记 陈涉世家》记载:“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秦末农民起义( )A.起因于官吏的贪腐B.反对实施郡县制C.以六国贵族为主力D.得到了广泛响应D5.《史记》记载:“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泛指炊具),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材料所反映的历史典故是( )A.围魏救赵B.破釜沉舟C.退避三舍D.刚愎自用B6.秦朝由横空出世到二世而亡,让人无限感叹的同时也留下了无尽的思考。最后灭亡秦朝的是( )A.项羽 B.吴广C.刘邦 D.陈胜C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ppt 行走秦长城.mp4 陈胜吴广起义.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