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下册3.9《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一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3.9《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一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9课
《生活离不开规则》
一、教材分析
《生活离不开规则》是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的第二课内容。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生活处处有规则”,目的是帮助学生懂得规则的重要意义。教材通过引导学生参加游戏活动,让学生从中体验规则的意义。再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生活中的规则,让学生懂得生活处处都有规则。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守规则要自觉”,目的是引导学生懂得应该自觉遵守规则,自觉用规则来约束自己。本课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呈现生活中各种各样遵守或不尊重规则的图片创设相应情境,帮助学生认识规则存在的普遍性和重要性,进而在观察、分析、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了解规则的意义和重要性,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做游戏,体验了解规则。
2.在讨论、调查的基础上,学习发现生活中处处有规则。
3.了解规则的意义和重要性,懂得规则对每一个人既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保护。
三、教学准备
学生:了解社会规则以及社会现象
教师:课件 视频 板贴
教学过程
(一)情境游戏,初识规则
出示《大家一起吹气球》游戏
1.吹气球比赛(不讲明规则),预设情景会很乱。
2.师宣布比赛结果,采访游戏者,生提意见。
3.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出示规则。
4.重新玩游戏,师宣布比赛结果,再次采访游戏者,引出课题《生活离不开规则》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熟知的游戏活动中质疑,感知规则的重要性,从而树立学生初步的规则意识,充分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回归生活的特点。】
(二)生活回顾,唤醒规则
活动一:学校规则放大镜
1.小组讨论学校规则。
2.全班交流学校规则。
(1)学生交流学校规则以及规则的作用。
(2)师出示中小学生守则、课程表、时间表、文明小提示等总结学校规则。(学校规则书面提示)
【设计意图:学校是学生最为熟知的场所之一,让学生回归生活去回忆、寻找,是最快速走进学生,让学生感受规则的好起点,也是本课的规则分享的重点场所。针对学校里的规则我选择放开话题,让学生打开思维,有话可说。】
(3)请学生说一说在学校中不守规则的行为。
活动二:社会规则放大镜
1.合作交流社会规则。
(1)课件出示场所。
(2)小组汇报在这些地方需要遵守什么规则,教师、同学相机补充。
【设计意图:社会规则范围较广,小组交流分享为主,让学生的有效合作真正成为课堂主流文化。】
活动三 情境设想,感受规则
1.课件出示场景,设想如果没有规则,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感知社会生活离开了规则的可怕。
如果驾驶汽车时没有规则……
【设计意图:借助设想,感受能否没有规则?用事实说话,让学生认识规则的作用。交通规则也是学生较为常见的规则,所以选取此幅图更具代表性。】
2.总结规则以及它的作用。(规则看似在约束着我们,实际上它却让我们的生活更安全,更有序。)
3.出示《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视频
(1)学生谈感受。引导发生事故的原因是什么?乘客、司机不守规则;车上乘客社会责任感缺失,没有及时阻拦,漠视的社会现状。
(2)情境设想,如果你是车上的一员,你在掉入河中一刻会想些什么?引导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以及作为社会一份子应尽职责。
【设计意图:选取了《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打开话题、拓展每个角色所要遵守的规则,由此延伸出规则的意义和重要性,遵守规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别人的负责。只有人人都守规则,社会才会变成一个祥和、有序的幸福家园。】
现在疫情依旧十分严重,可是我们的身边依旧有很多不遵守规则的人。
出示情境,说说你的看法。
情境一:疫情期间,王小聪在超市门口带着口罩,一旦入内就拉下口罩。
情境二:王小聪偷用别人的绿色健康码,从疫情严重的地区跑出来,去往旅游景区游玩。
情境三:王小聪在核酸检测时插队,志愿者劝阻后,却恼羞成怒的殴打工作人员。
【设计意图:引入生活,用身边事实说话,让学生认识到让学生明白不守规则的事与人就在我们身边,不守规则的可怕。】
(三)、总结延伸,坚守规则
1.学生反思,有没有在明知有规则却违反规则的情况?以后会怎样做?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2.评选“班级守规则之星”,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自己的真实生活中寻找并发现同学的优点,以此为标准推荐优秀者上台评选班级“守规则之星”,借机激发学生个人荣誉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附板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