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技巧和能力。2.学习现代农业的基本原理,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对农业的影响。3.理论结合实践,学以致用。过程与方法1.分析资料,了解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理念。2.搜集当地气温、降水、日照等基本数据,了解适宜当地生长的农作物品种。3.根据所绘地图,描绘出农业示范区的蓝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家乡农业园的规划之中,体验因地制宜的综合决策过程。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2学情分析高一下学期学生已经基本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他们愿意思考问题,求知欲强,并且有一定的表现欲。本学期在学习完“农业的区位选择”和几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基础上,也已有一些地理知识的积累。加上高中生也具有一定的综合和绘图审美能力,因此,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相对较容易达到教学目标和要求。但限于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等,要让他们设计出能真正依据家乡的自然环境特征、能真正体现合理利用土地的农业示范园,还是存在一定难度。所以老师事先要加强指导,引导他们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信息,帮助他们确定调查对象,关心他们的调查过程和规划设计过程。激发他们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地理审美情趣。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学以致用,为家乡的农业园区选择适合的农业种类。2.分析资料,了解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理念。教学难点 描绘农业示范区的蓝图。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展示图片:巴中驷马镇元丰现代农业园 师:同学们,一年一度的平昌乡村旅游节已经开幕了。不管是外地的人还是本地的人们,都想赶着这大好春光来乡间走一走、看一看。那么你们有去过巴中驷马镇的现代农业园参观过吗?师: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物质生产部门,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城市化的进行,农业的现代化也成为历史的必然。现代农业不是靠世代的耕作经验,而是依赖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业工程等的支撑。这节课我们来结合自己家乡的实际认识几个将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到农牧业领域的农业园区,通过了解它们的特点,也为自己的家乡再设计一个农业园区。活动2【讲授】新课讲授探究1——四位一体沼气综合利用示范园(读P55资料1,完成“资料分析”)1.这种农业生产方式有什么优越性 (生讨论回答,师总结)(1)菜渣、牲畜粪便入沼气池减少对环境的污染(2)沼渣肥菜园,减少化肥的使用,产出优质产品(3)沼气的使用,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引导学生绘制这种农业综合利用形式图解)2、如何将这种农业生产理念应用于家乡的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中?巴中位于秦淮以南,属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冬季利用沼气的时间比北方长,所以在巴中可以直接采取“猪-沼-菜”的模式。探究二:稻、萍、鱼立体农业模式示范园(读P55资料2,完成“资料分析”)1.这种农业生产方式与前面的沼气综合利用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两者都实现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减少了环境污染。师:对。这种立体农业从人工构建生物群落和食物链的角度实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将种植业、水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节约了土地资源,减少了环境污染。(引导学生绘制这种农业综合利用形式图解)探究三:鲜果采摘园(读P56资料3,完成“资料分析”)1.与单纯的果园相比,这个采摘园可以从哪些方面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生:这是一种旅游观光农业,将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可以从体验农业生产劳动,使用农业生产工具方面,也可从为游客提供食宿、特色菜肴等方面,也可以开发一些农家乐项目等方面获得经济效益。师:很好。2.结合家乡的实际,你还能设计出哪些观光农业的项目 生:开发现实版的QQ农场;可安排种植花卉、蔬菜、采摘、烹饪体验等吃、住、娱系列农家乐项目;开展钓鱼活动,学习喂养家禽、家畜等方面开发项目。师生共同归纳:尝试规划需要注意的原则: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生态农业原则:实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减少环境污染观光农业原则:市场、交通等探究4:巴中农业的未来会是什么样?搜集资料搜集本地气温、降水和光照的基本资料,以及适宜在本地种植的农作物名称。如果是农村中学,则可以直接去田地中调查所种农作物品种。完成规划、绘图1.根据红太阳农业园区的现代农业理念和家乡的实际情况,讨论在这大约3平方千米的农业园区中安排哪些农业生产项目。(生依据家乡实际情况讨论,师概括总结)在这个农业园区中可安排种植花卉、蔬菜、饲养动物、采摘、烹饪体验等吃、住、娱系列农家乐项目吸引城市游客的到来。2.根据图中所给的一些基本地理条件,绘制农业园区的规划平面图。1教学目标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学时重点学时难点教学活动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学时重点学时难点教学活动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学时重点学时难点教学活动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