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单元目标
1.学习快速阅读,力争每分钟不少于400字。
2.寻找关键词语带动整体阅读。
3.调动自己的体验,发挥联想和想象。
4.把握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
二、预习和课后题
1.朗读诗歌,体会现代诗歌之美。
2.通过转述深化对诗歌的理解。
3.抓住诗歌中关键性形象来理解诗歌。
4.了解牛郎织女这一古老故事在传统文化中的含义,间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尝试诗歌创作,体会诗歌这一体裁的特点。
三、目标的确定
1.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诵。
2.通过转述了解诗歌的内容。
3.抓住重点语句和关键形象,深入理解诗歌的主旨。
4.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进行诗歌写作。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诗歌,体会现代诗歌之美。
2.通过转述深化对诗歌的理解。
3.抓住诗歌中关键性形象来理解诗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2分钟)
1.师:今天,我们学习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出示课题,板书课题)学习诗歌,最重要的是朗读。所以,我们要学习这首诗,要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出轻重,读透情感。(出示朗读目标)请大家齐读这首诗歌,要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2.学生朗读诗歌。
二、了解内容(15分钟)
1.师:老师来检测一下大家对字音的掌握。(出示PPT)请给红色字注音。
2.教师指名学生注音,教师出示正确答案进行核对。
3.师:大家注意看看红色字的注音,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4.教师指名学生回答,然后进行归纳,介绍押韵的知识。
5.师:由于押韵使诗歌创作有切入点,所以每换一个韵脚,就代表作者要表达一个新的意思。本首诗歌一共有四节,用了四个韵脚,表达了四个意思。请概括各节诗歌的内容。
6.教师指名学生回答,然后归纳,出示参考答案。
7.学生齐读诗歌。
三、认识想象和联想(15分钟)
1.师:请说一说哪些图画是现实存在?哪些图画是想象的?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
2.教师指名学生回答,然后归纳,出示参考答案。
3.师:既然“我想”“我想那”这两个词组可以表明接下来的画面的想象的,我们就要在这两个词组后面适当地停顿一下,声停气不停,借此引发听者的想象。(出示停顿)
4.教师指名三名学生朗读停顿,然后齐读全诗。
5.师:请说一说作者借助什么手法从现实写到想象的?
6.生答。教师归纳总结,介绍联想和想象的区别。
四、课堂练习(8分钟)
1.师:诗歌通过联想,从人间写到天上,想象出了一个美丽的天上街市,请朗读全诗,感受作者的想象世界,注意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2.学生齐读诗歌。
3.教师出示练习:请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短文,描述诗中的想象世界。
4.学生进行写作。
第二课时
一、习作展示(9分钟)
1.教师根据上节课的练习,挑选三位同学进行展示。
2.教师进行简单的点评,包含习作的内容、展示的效果。
3.学生齐读全诗。
二、品味语言(20分钟)
1.师:作者在诗中将天上的世界描述得十分美好,而现实的人间是怎么样子的呢?请在诗中找出修饰人间的形容词。生答。
2.教师出示问题:⑴可以把“远远的”改为“无数的”吗?⑵可不可以删去“缥缈”一词?
3.教师指名学生回答,然后出示参考答案。
4.师:人间给作者的感受是孤独的、冷清的、带着淡淡的哀愁。天上的世界又是怎样的呢?请找出诗中修饰天上世界的形容词。生答。
5.教师出示问题:⑴重复使用两次“无数的”,起到什么作用?⑵从“美丽的”、“陈列的”、“世上没有的”修饰语可以看出天上的街市具备什么特点?
6.教师指名学生回答,然后出示参考答案,并进行归纳总结,指名轻重音。
7.教师指名两位学生朗读诗歌,然后男女同学各读一遍诗歌的第一、第二节。
8.师:文中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作者觉得这种生活是否存在呢?请用文中的词语来证明你的观点。生答。
9.师:既然作者确定这中生活必定存在,那么“定然”“定能够”这两个词语也要用肯定的语气来重读。来,我们全班来读一读全诗,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出轻重!
10.学生齐读。
三、理解内涵(10分钟)
1.师:文中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这种美好生活仅仅是指风景美丽、物资丰富的生活吗?生答。
2.师:是的,不仅仅是。作者心目中美好生活应该是像牛郎织女一样的生活。(出示思考题:诗歌中牛郎织女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与神话传说中的有什么不同?)
3.教师指名回答,然后归纳诗歌的情感发展,要求学生读透情感。
4.学生齐读全诗。
5.教师进行课堂小结,介绍诗歌的主旨、写作背景,本课的学习内容。
四、布置作业(1分钟)
仰望星空,你会有什么新奇的联想和想象?选择一个天体(如星星、月亮),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首小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