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纲要(上)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22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中依据“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兴趣, 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时空定位,知道抗日战争从局部到全面的时空演变。
2、通过史料呈现和分析,通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认识中共是 全民族战的中流砥柱地位。
3、通过史料呈现和分析,了解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感悟中华民族英雄不 屈精神;涵养家国情怀。
三、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过程,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
战中的地位。
难点: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四、教学方法
1.史料引导:通过展示相关史料,让学生自己根据史料来得出结论。 2.问题推进:通过展示相关问题串来推动学生思考学习。
3.课堂自主合作学习:
(1)自主学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中国人民的抵抗史实(过程)
(2)探究一:全面抗战的特点。
(3)探究二: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五 、教学媒体的使用
2多媒体、PPT课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课前准备
【教师活动】准备PPT【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先自学,质疑—探究一释疑。
八、教学过程设计
课堂导入: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活动】(展示史料)近代侵略中国的时间轴导入:
中 国
(
背攀
)舍有
(
午吉空
) (
督攀
)
从1840年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05年间,面对大大小小帝国主义的屡次 侵略,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几乎都失败了,为什么只有这次取得了胜利 抗 日战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那段令人刻 骨铭心的血泪史和觉醒史。
【设计意图】通过时间轴展现近代中国的历次屈辱史,通过中国人民的反侵略 战争几乎都失败了,为什么只有这次取得了胜利 抗日战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呢的提问 激发学生急于带着问题去探索学习本课的欲望。
【教师活动】(展示学习目标)这是本节课同学们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同学们 一起大声朗读,把握本节课的总体目标。
【教师过渡】明确了本课的学习目标后,下面我们进入第一篇章学习
第一篇章:野心勃勃侵我中华——罪行累累罄竹难书一、侵略是蓄谋已久还是 突然爆发【教师活动】展示图片:
螯英佳
日軍於昨突占攀
(



)同時占黄
(

)演 損实更食囊 爹
(
台湾
)暴 暴 裝
時 中 常 合 满 决 到 修 其澈和平
(



)
(
1927年东方会议
) (
亚洲乃至全
世界
)
大 陆 政 策
(
展示问题:报纸中对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占领沈阳用了“突占领沈阳”字样。
思考: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是突然的吗 并完成下表。(引发学生思考)
九一八事变背景
九一八事变后的侵华史实
)
1932
1933
1935
1937
【学生活动】让学生看书自主学习填表、展示。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表格,并认识到日本不仅在九一八事变之前做 了充分的准备与谋划,在九一八事变后,亦是有计划、分阶段地步步紧逼。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通过理解“突占”二字,了解日军侵华背景和日本 侵华从局部到全面的过程。
【教师过渡】那么日军从局部到全面的侵华的过程中对中国人民犯了哪些滔天 罪行呢
二、灵魂拷问:人性 兽性 理性
【教师活动】展示李自健油画《南京大屠杀》,并提问南京大屠杀爆发的时间是 什么,屠杀了多少万人
【学生活动】看书回答。
【教师活动】继续展示南京大屠杀图片和两段史料:侵华日军松井石根所部于 1937年12月13日攻陷南京后疯狂杀戮,血染古城.使30万以上的南京市民和 放下武器的军人惨遭屠杀;1/3的街道和建筑物被焚毁;同时,还制造了2万起 左右的强奸事件;进行了大规模的抢劫。——张宪文主编《南京大屠杀重要文证 选录》一位历史学家曾经估算,如果所有南京大屠杀的罹难者手牵手站在一起, 这一队伍可以从南京绵延到杭州,总距离长达200英里左右。他们身上的血液
总重量可达1200吨,他们的尸体则可以装满2500节火车车厢。 一张纯如《南
京大屠杀》并提问:为何日军会如此灭绝人性呢 【学生活动】根据材料,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教师过渡】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把烧杀淫掠做到 了极致,除了南京大屠杀,
日军还对平民实施了哪些暴行。
【教师活动】展示用人体进行细菌实验和强征中国妇女为慰安妇的图片,让学 生根据图片回答暴行。
【教师过渡】日军除了烧杀淫掠外,还对中国进行了残酷的殖民统治,那么日 本是如何对中国进行殖民统治的,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37页,完成下表。【教师 活动】展示表格
酷的殖民统治
政治
经济
文化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完成下表。【教师过渡】面对血淋淋的过去,我们应当 如何面对历史
【教师活动】展示日本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图片和日本右翼分子、台独分子 民进党修改教科书不理性面对历史的史料。还有南京大屠杀公祭日的确立、南 京大屠杀档案申遗成功、日本有志之士来华祭奠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展示人类 面对历史的不同声音,并探究我们人类应当如何面对历史。
【学生活动】学生总结:敢于面对历史,永远铭记历史,勇于反思历史。
【教学意图】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和家国情怀。通 过史料和教材梳理日本侵华过程和分领域学习日军暴行,落实家国情怀,也为
下一目学习做铺垫。
【教师过渡】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和残酷暴行,中国人民到底如何抵抗 呢 下面让我们进入第二篇章的学习。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34-136找出中国人 民抵抗的史实
第二篇章:高瞻远瞩促进合作一众志成城一致抗日一、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到底变了什么【教师活动】展示表格,让同学们阅读教材134-136找出中国人 民抵抗的史实。并思考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空间和中华民族主要抵抗力量上 看,全面抗战到底变了什么
、 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到底变了什么
时 空 年 实 土景捷就力 土夏抵抗更史
1931 东北 九一八 事变 东北人民 中国共产党 东北人民革命军坚持抗战
1932 上海 侵略空 抗战力 一二 国民党军队 1.nh
间 : 量 : 由局部侵 由部 为 gi4 至
1933 为国共虽抵抗
1935 战,一致抗日”。
爱国学生 — 二 九 运 动
中国共产党 瓦窑堡会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1936 中国共产党 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壮大
国民党爱国将 领、共产党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1937 从卢沟桥 益延全国 七七事 变 国共合作为基 础的全民族抗 战 递交《中共中央为公布的国共合作宣言》;改变红军 召开庐山会议;国民党发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填表、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侵略空间:由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抗战力量:由部分抗战群体 转变为国共合作为核心的全民族抗战。
【教师过渡】在推动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抗战局面转变中,到底是谁起了中流砥 柱的作用呢 下面我们进入第二部分学习。二、从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抗战局面 转变中,到底谁是中流砥柱
【教师活动】展示史料和问题:“九一八事变”国共两党的不同应对:材料一: 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未有国不统一能取胜于外者,故今日之对 外,无论用军事方式解决,或用外交方式解决,皆非先求国内统一不为功。 ——蒋介石讲话(1931年11月30日)(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材料二:党在 这次事变中的中心任务是:抓住广大群众对于国民党的失望与愤怒,而组织他 们引导他们走向消灭国民党统治的斗争......领导群众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暴 力政策,反对帝国主义奴役和侵略。——中共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 洲事变的决议》(1931年9月22日)九一八事变后国共两党分别怎么应对的
【学生活动】阅读史料概括: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共产党反蒋抗日
【教师活动】展示史料:“华北事变”国共两党的不同应对材料三...... (日 军)所提各事项,均承诺之......此致梅津美治郎阁下......——国民政府华 北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复函(1935年7月6日)材料四:抗日则生,不抗 日则死......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 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只要国民党停止进攻苏区,红军愿 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大中华民族抗日救国大团结万岁!——中共驻 共产国际代表团《八一宣言》(1935年8月1日)1、华北事变后国共两党又是怎 么应对的
2、比较九一八事变和华北事变,指出中国共产党抗日方针变了什么,什么
没有变,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什么智慧
【学生活动】阅读史料概括:国民党:继续妥协退让共产党:联蒋抗日变
化:由反蒋到联蒋;不变的:坚持抗日原因: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智
慧:站在民族大义的基础上,与时俱进
【教师过渡】中国共产党为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除了适时调整 抗日政策外,还做出哪些努力呢
【教师活动】展示史料:西安事变中共的应对材料五:“我们为什么这样 发动 为争地盘吗 不是!为泄私忿吗 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服的外交! 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的八项主张。” ——1936年12月15日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将士书》(1)引用上述材料中 的文字,说明张学良、杨虎城对他们发动西安事变提出了哪些理由 (2)你认 为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什么 (3)为了达到目的,张学良为 什么电邀共产党参与解决西安事变
【学生活动】阅读史料结合所学概括:1、理由:国民政府屈辱外交、自相 残杀2、目的:逼蒋抗日3、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方针。 【教师过渡】最后中国共产党站在民族大义的立场上,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
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基础。最后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最终建立又做出哪些努力
【教师活动】展示史料: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的应对材料六:中共中央 再郑重向全国宣言: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 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 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 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 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中共中央为 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结合材料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国共合作建立,又作出了哪些让步
材料七:此次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指《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 言》),即为民族意识胜过一切之例证。宣言中所举诸项,如放弃暴动政策与赤 化运动,取消苏区与红军,皆为集中力量,救亡御侮之必要条件......对于国
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 府自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引自《蒋介 石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1937年9月23日)2、结合所学及材料七,指出 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后,对日本侵略者态度的变化。为什么会有 这种变化
【学生活动】阅读史料,结合所学概括变化:由不抵抗到决定抗日。原因: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全国抗日救亡 运动的推动【教师过渡】卢沟桥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确立。综合以上 分析,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过程中,共产党的贡献是什么 最后我们能得 到什么结论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1.中国共产党最早举起全民族抗战旗;
(1)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2)1935 年底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2.中国共产党 促成了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1936年,中共提出并促进西安 事变和平解决。(2)1937年,七七事变后,召开洛川会议,中共递交《中共中 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改编红军,促成国共正式合作抗日。最终得出结论: 中国共产党是促进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设计意图】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 史解释和家国情怀。通过阅读史料和问题探究,知道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时
间演变,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教师过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确立除了保障了抗战的胜利,还给中华 民族带了什么呢 下面进入第三篇章学习统一战线凝聚力量——中华民族睡狮 觉醒第三篇章:统一战线凝聚力量——中华民族睡狮觉醒一、国难真的可以兴 邦 【教师活动】展示史料: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中国是由于日本的大举入侵 和举国抗战体制的确立过程中形成,在抗战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实现统一。国 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到极大提升,我们的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 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的认同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它 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 要枢纽。——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依据材料概括中华民族这 头睡狮为什么能够梦醒,民族觉醒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有什么意义
【学生活动】阅读史料总结:原因:日本帝国主义大举入侵和全民族抗战 局面的形成。体现:民族意识得到极大提升;国家认同感增强;爱国意识政治 参与意识增强。意义:它改变了中国,成为了中国复兴的重要枢纽!
【教师过渡】民族危亡时期需要民族统一战线,那么在国泰民安的今天民 族统一战线还需要吗二、民族统一战线今天还需要吗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香港现在暴乱的图片和相关史料
材料一:香港局势动荡以来,暴力乱港分子所过之处,犹如海啸侵袭,街 面狼藉,商铺歇业,行人寥寥。往日熙熙攘攘的口岸,如今冷冷清清;酒店房 价腰斩,一些酒店入住率跌幅达30%~50%;药妆、化妆品、黄金珠主等门店经营 惨淡。繁荣的香港由旅游者天堂变成冷清的人间地狱。——凤凰网
材料二:这一次全中国的人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把个人的一切全 交出来维护这个“整体”的生存。——巴金《一点感想》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
的对比,我们能得到一个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史料讨论。
【教师总结】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中华民族斗则两伤,和则两利;所以我 们要坚定不移的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设计意图】进一步落实家国情怀;认识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仅有利于保 障抗战的胜利,还促进了民族觉醒。民族统一战线不仅民族危亡时期需要,和 平建设时期同样需要。从而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意识。
四、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可见,团结就是力量,唯有团结,中华民族的脊梁才永远不 会弯曲。在新时代的今天,我们要继续继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精神,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设计意图】进一步强化民族统一战线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进
一步树立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意识。 侵略:局部 全面侵华战争
罪行累累
抵抗:局部抵抗 以国共合作为中心的全民族抵抗
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
六、课后作业完成学案“应用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