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模块七 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2 散文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散文与小说并重,重点考查审美鉴赏。散文类从题型设计上来看,基本是两道选择题,两道主观题。从考查内容上来看,选择题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及艺术特色的赏析,主观题考查文本内容和艺术的核心价值。基于近几年高考题分析,散文阅读重点放在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这三个层级上。因此,我们在备考过程中要有意识积累基础知识并学以致用。(2024·新高考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放牛记徐则臣我现在想不起我何时开始了放牛娃的生涯,又在哪一天彻底结束了这种生活。我很小就羡慕那些吆喝牛马的孩子,觉得他们是豪放粗犷的英雄。而我只是个温顺的可怜虫,总是衣裤整齐,指甲干净,不剃光头,站在他们身边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我想和他们一样,只穿一条小裤衩,光着上身和脚,晒成黑铁蛋,坐在光溜溜的水牛背上挥舞自制的长鞭,雄赳赳气昂昂向野地里进发。能够大喊大叫,可以随地撒尿,无视课堂和作业,遇到仇人要打的架一个都不落下,轻易就能滚出来一身泥。我想当个野孩子,所以,很早我就怂恿父亲买一头牛。我家的确需要一头牛。父亲是医生,农忙时经常搭不上手;祖父祖母年纪大了,体力活儿也帮不上忙;我和姐姐都小,还要念书;十亩田都要母亲一个人对付,运粮食时都没个帮手。父亲决定买牛,哪怕只用来拉车。买牛的那天我记得,你能想象我的激动。在下午,我和父亲去两里外的邻村牵牛,已经提前谈好了价。在邻村的中心路边,我头一次见到锯木厂,在一间大屋里,电锯冲开木料的声音在午后的热空气里格外尖利,几乎能看见那声音在闪耀着银光。我停下来看阴影里的锯木厂,横七竖八堆满了木料,新鲜的木头味道和锯末一起飞溅出来。那头小母牛还小,吃奶的时候还要哼哼唧唧地叫,长得憨厚天真,我很喜欢。主人是个中年男人,说:回去调教半年,就能干活。他给小牛结了一个简单的辔头,缰绳递给我们,我们就把牛牵出了门。小牛屁颠屁颠地跟着我们走,出了村才感觉不对,开始茫然地叫,表情如同迷途的小孩。一路仄着身子走,拧巴着被牵到我家。这一路走得我兴奋又纠结,想牵不敢,摸它一下,摸完了赶紧撤,怕它踢。当然后来我知道,再没有比水牛更温驯的动物了。我经历了把一头小牛训练成壮劳力的全过程。换辔头,套车,驾辕,用声音和缰绳指挥行止,扎鼻眼,犁地,耙地。几年以后,我基本上成了老把式,可以一个人铡草、套车、驾辕,运送满满一车的粮食走在窄路上。我知道它回头看我是什么意思,知道它抬尾巴摇屁股想干什么。当然,这对我来说是副产品,我想说的还是放牛。在当时,放牛部分地满足了我的少年英雄梦,让一个必须规整地生活的少年有了一个旁逸斜出的机会。就算现在,我也不认为整天和一头牛走在野地里是件苦叽叽的事,相反,我以为那是我少年时代最快乐的生活之一。放牛都在夏天,放了暑假我才有时间。三伏天的午后太阳高悬,蚂蚁都被晒蒙了,晕晕乎乎爬出的全是曲线;如果要去远处找水草丰茂的地方,那我就得早早地从午睡中爬起来,戴上草帽出门。我直犯困,遇到树荫就不想再动,尤其经过河边,看那些戏水的同伴,你真觉得放牛实在是个负担。让人烦的还有一个,大雨天。这不是放牛的好时候,但牛出不去你得出去,割草,干不干活你都得让它每天吃饱;家里自也备了干草,只是大夏天的芳草萋萋,你不让它吃新鲜的,不人道也不牛道。还是得穿雨衣戴斗笠挎篮子割草去。漫天雨雾,汤汤水水的野地里就你一个人,蹲在草丛里形同消失,像我这种动不动就悲观的人,常常会觉得自己被这个世界遗弃了,那感觉也不太好。不过这样的时候毕竟少,英雄主义的少年时代总体上是乐观向上的——放牛的确是件好玩的事。野地自由,有种无所事事的、透明的自然与放松。放牛通常是集体行动,几个放牛娃排成队伍往村外走,大家都坐在牛背上,屁股底下垫条麻袋。水牛走起来浑身都在动,骑牛更像坐轿子。后面的人打前面的牛屁股,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六七头牛,都在撅着屁股跑,那队伍看起来很壮观。牛一跑,大肚子就扑扇扑扇地抖,活像巨大的金鱼腮在鼓鼓瘪瘪地呼吸。如果你是新手,最好抓住缰绳,夹紧两腿,能抱住牛脖子更好,否则你随时可能掉下去。有天黄昏,牧童晚归,我骑在牛背上慢悠悠往家走,有人对着牛屁股猛的一巴掌,受了惊的牛撅起屁股就跑,我手里还抱着自己做的一根竹笛在专心地找音,连缰绳都没抓,牛一屁股把我送到了右前方的水沟里,半个脑袋扎进了淤泥。如果真要找一点和其他放牛娃的不同,可能就是我放牛经常带本书。很多武侠小说都是在坟地里看的。乱坟岗子里草好,把缰绳缠到牛角上让它们自己吃去,我们找个形状合适的坟堆,铺上麻袋就着坟势躺下来,翘起二郎腿。想睡觉的睡觉,想唱歌的唱歌,想发呆的发呆;我想看书,从兜里拽出一本武侠小说来。清风徐来,头顶有松树遮阴,天上流云飞动,此时看武侠,几等于尘嚣皆忘,那一个白衣飘飘的侠义世界美不胜收——大虚乃是大实,大无中有大有。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放松,自由,融入野地里,跟自然和大地曾经如此贴近。我在放牛时没能让自己成为一个野孩子,或者说没能成为我希望的那样的野孩子,不知道这个结果是好还是坏。往事总在回忆时被赋予意义,在放牛这个经历上,我更愿意就事论事,返回到当年的心境里,看一看当时的悲欢和忧乐。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决定买牛,除了确属生产需要,也想让儿子跟其他孩子一起放牛,以改变他“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那样不合群的性格。B.作为一个曾经的“老把式”,“我”却认为驭牛的诸般本领都只是“副产品”,只有放牛那种“旁逸斜出”的生活才是“我”最想谈论的。C.大雨天里为牛割草的情形,让“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悲观”之人,可见放牛生活对“我”思想意识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D.文中记述“我”在乱坟岗子里看武侠小说,是有意以环境的阴森怪异来映衬看武侠的乐趣,也凸显出“尘嚣皆忘”的读书境界。7.关于文中锯木厂这个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买牛让“我”格外激动,因此买牛那天的相关情景在“我”的记忆里依然生动鲜活。B.两里外邻村路边的锯木厂,对那时的“我”来说,俨然一个陌生而刺激的新天地。C.这个段落看似闲笔,实则以先抑后扬的手法来突出下文“我”的“兴奋又纠结”。D.这段文字里弥漫着热、声、光影、气味,营造出记忆中少年旧事那独特的气息。8.文章为何说“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9.文末画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不愿在回忆往事时为放牛“赋予意义”。你认为本文是否做到了这一点?请简要说明。【解题步骤】(主观题)第一步:整体入手,厘清文章脉络。无论是散文还是现代诗,它们都会有一个中心思想。阅读时,我们首先要关注标题,通过标题来了解基本信息,之后再着眼于文章的整体,厘清文章脉络,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意思。第二步:结合背景,体会作者情感。诗歌、散文通常会反映社会生活,因此阅读这两类文章,我们不能忽略其写作背景。除此之外,在阅读时我们还要善于抓住表达情感的关键词、中心句,了解作者借作品抒发的情感。第三步:明确技巧,提高答题效率。散文和现代诗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如拟人、比喻、借代、夸张、象征,以及动静结合、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托物言志等。我们平时多积累各类手法的相关知识,能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提高答题效率。【参考答案】6.B 7.C 8.①放牛生活给了作者一个自由、放松的少年时代,贴近了自然,拥有了一段无忧无虑快乐美好的回忆;②实现了“我”的少年英雄梦。 9.观点一:做到了。作者在回忆放牛的经历时,没有过多地赋予意义,而是就事论事,返回到当年的心境里,真实地展现了当时的悲欢和忧乐观点二:没做到。文中的放牛生活虽然真切,但仍然经过了回忆的过滤甚至重塑,已经被赋予了意义,其中对“放松”“自由”“野孩子”等的强化,读武侠而感叹虚实有无等,渗入了当下经验和现实感受。【真题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A.“也想让儿子跟其他孩子一起放牛,以改变他……那样不合群的性格”错误。原文信息是“父亲决定买牛,哪怕只用来拉车”,结合第一段分析,是“我”自己想跟其他孩子一起放牛,不想站在他们(那些吆喝牛马的孩子)身边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选项曲解文意。C.“让‘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悲观’之人,可见放牛生活对‘我’思想意识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错误。原文信息是“大雨天……蹲在草丛里形同消失,像我这种动不动就悲观的人,常常会觉得自己被这个世界遗弃了,那感觉也不太好”,可见并非大雨天里为牛割草的情形,让“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悲观”之人。选项强加因果逻辑,“可见”的内容也是无中生有。D.“有意以环境的阴森怪异来映衬看武侠的乐趣”错误。原文信息是“乱坟岗子里草好,把缰绳缠到牛角上让它们自己吃去,我们找个形状合适的坟堆,铺上麻袋就着坟势躺下来,翘起二郎腿。想睡觉的睡觉,想唱歌的唱歌,想发呆的发呆,我想看书,从兜里拽出一本武侠小说来。清风徐来,头顶有松树遮阴,天上流云飞动,此时看武侠,几等于尘嚣皆忘,那一个白衣飘飘的侠义世界美不胜收——大虚乃是大实,大无中有大有”,可见所谓的乱坟岗在“我”眼里、心里是美好的,并非刻意营造阴森怪异的环境,这里适合放牛,并引出“我”的读书乐趣。故选B。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C.“先抑后扬”错误。此段落并非先抑后扬,只是对锯木厂的描写及与买牛相关内容的回忆,段落开头就点明“我”的激动,没有“抑”。故选C。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这句话是文中的关键语句。“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可以从表层、深层等方面思考,调动相关经验,比如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我与地坛》一课布置的相关学习内容,从而把握这篇散文的神髓。从表层看:文章详细描述了放牛的过程,包括训练牛、放牛的日常、与同伴的互动等。这些内容展示了放牛生活的丰富多彩和自由自在。作者通过描述放牛的经历,表达了对那段时光的怀念和珍视。放牛不仅是作者童年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他实现少年英雄梦的途径。从深层看: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放牛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如“放牛部分地满足了我的少年英雄梦”“放牛的确是件好玩的事”等,这些情感表达说明了放牛对作者的重要性。结合文章内容(表层)和作者情感(深层),总结出放牛给作者带来的自由、放松和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使得这段经历成为他少年时代的美好回忆。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的原因。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辨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文章结尾的句子表露出作者不无矛盾的写作心态,试题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这种心态,还要据此对文章做出相应的判断与赏析。本试题是一道开放性题目,鼓励考生对文学作品有自己的阅读理解,做出能够体现个人思考的回答。观点一认为文章做到了不为放牛赋予意义。从本文的书写内容来看,的确都是从少年的视角、心理出发,记录了当年的放牛生活,有快乐,也有烦恼,“想睡觉的睡觉,想唱歌的唱歌,想发呆的发呆,我想看书,从兜里拽出一本武侠小说来”,就这么自由地放自己的牛,过自己的少年生活,是对少年经历的真实呈现;从作者流露的写作态度来看,他“就事论事”,放牛就是放牛,放牛的悲欢忧乐是单纯的属于孩子的悲欢忧乐,是“意义”之外的悲欢忧乐,“往事总在回忆时被赋予意义,在放牛这个经历上,我更愿意就事论事,返回到当年的心境里,看一看当时的悲欢和忧乐”。这一观点,是对“拔高意义”那种写作模式的警惕,包含着一种写作的自省意识。拒绝强行升华、寻找“意义”,这一点即便对于不从事写作的同学们来说,也很能共情。观点二认为文章没有做到不为放牛赋予意义。这可以是从《放牛记》所属散文类型即回忆性散文出发来思考的。同学们都学习过鲁迅的《朝花夕拾》,教材中也引导讨论过《朝花夕拾》中“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的“交错转换”。掌握了这一“朝花夕拾式”阅读方法,就可以将那些隐藏的“意义”从文本中读出来。那些在写作时被回忆筛选、过滤的少年往事,不正是“意义”的表达吗?书写回忆这种行为,不正是被“意义”所驱使的吗?在文中,作者已经或隐或显地说明了回忆中“放牛的意义”,就是“规整”生活中“旁逸斜出的机会”,上学、干农活、成为套车驾辕的“老把式”,无非都是“规整”的生活,只有放牛,才是从规整生活里暂时逃离,无拘无束地进入自己的自在“小宇宙”;再结合全文中多次出现的“现在”“就算现在”“当然后来我就知道了”等表述,我们其实可以读出来,作者的叙述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在转:放牛往事之于“今日之我”的意义。这些意义体现于作者议论抒情的文句中,比如:“我经历了把一头小牛训练成壮劳力的全过程”意味着人生需要阅历,经历让人成长。“在当时,放牛部分地满足了我的少年英雄梦,让一个必须规整地生活的少年有了一个旁逸斜出的机会。就算现在,我也不认为整天和一头牛走在野地里是件苦叽叽的事,相反,我以为那是我少年时代最快乐的生活之一”,通过这段文字,作者启示我们人生要有梦想、要有个性化的追求,追求自然本真,不要模式化生活,痛苦和快乐是相伴而生的。“不过这样的时候毕竟少,英雄主义的少年时代总体上是乐观向上的——放牛的确是件好玩的事。野地自由,有种无所事事的、透明的自然与放松。放牛通常是集体行动”,启示我们要乐观积极,释放天性,自在生活,团结友爱。“此时看武侠,几等于尘嚣皆忘,那一个白衣飘飘的侠义世界美不胜收——大虚乃是大实,大无中有大有”,启示我们读书可以丰富精神世界,感悟人生哲理。“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放松,自由,融入野地里,跟自然和大地曾经如此贴近。我在放牛时没能让自己成为一个野孩子,或者说没能成为我希望的那样的野孩子,不知道这个结果是好还是坏”,启示我们要热爱并亲近大自然,让青春自由、放松。【解题技巧】散文的整体阅读【阅读方法】找“要素”。阅读叙事性散文,必须掌握记叙的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事件的演变性质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可以说,对人物、事件理解得越深,对文章中心思想就挖掘得越透,概括得越准。理顺序叙事散文以叙述和描写为基本表达方式。阅读时,应注意研究记叙的顺序(顺叙、插叙、倒叙),研究文章怎样过渡和照应,如何开头和结尾,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抓线索线索是情节发展的脉络,线索的作用在于联系事件和场面,贯串情节。一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是由文章的中心决定的。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总之,凡能贯串繁多材料,体现材料间内在联系,有利于中心、事件、活动的,都可以作为文章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线索,有利于把握文章的内容、结构以及所表现的中心思想,读起来整体感更强。品情感抒情散文着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都包含在字里行间。抒情散文常常抒写作者的感情历程,表达心灵之声,因此,阅读时,首先要把握住作者的感情脉搏。即使是叙事散文,由于文中所写的人物大多是作者所接触的,有交往的,有的甚至是休戚相关、患难与共的莫逆之交,因而也常常在人物的描写、事件的记叙中融注作者深切而独特的情感。五、析哲理就是挖掘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理。散文的抒情,总是在叙事、咏物的基础上进行,常说的见物思情就是这个道理。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情感,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认识,即思想的升华。它传达着作者的心声,给人以启迪,仔细品味,都富有一定的生活哲理,尤其是借物抒情之作,在阅读时,一定要把握作品的立意,透过关键词句(段)去体味作者所寄寓的道理。抒情散文中的“哲理”常常隐含在以下诸方面:①文中的警句;②篇末的结束语;③神话、传说、典故的类比;④象征;⑤“物”的形象。或者说,可以总结如下:(1)要理出作品选择了哪些材料,中心思想是什么。(2)看“形”和“神”的“结合点”是什么,也就是要抓住散文的线索。(3)看作者组织材料的顺序,选择了怎样的角度。(4)品味散文的语言。分析散文结构思路找“要素”。阅读叙事性散文,必须掌握记叙的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事件的演变性质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可以说,对人物、事件理解得越深,对文章中心思想就挖掘得越透,概括得越准。理顺序。叙事散文以叙述和描写为基本表达方式,阅读时,应注意研究记叙的顺序(顺叙、插叙、倒叙),研究文章怎样过渡和照应,如何开头和结尾,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抓线索。线索是情节发展的脉络,线索的作用在于联系事件和场面,贯串情节。一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是由文章的中心决定的。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总之,凡能贯串繁多材料,体现材料间内在联系,有利于中心、事件、活动的,都可以作为文章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线索,有利于把握文章的内容、结构以及所表现的中心思想,读起来整体感更强。四、品情感。抒情散文着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都包含在字里行间。抒情散文常常抒写作者的感情历程,表达心灵之声,因此,阅读时,首先要把握住作者的感情脉搏。即使是叙事散文,由于文中所写的人物大多是作者所接触的,有交往的,有的甚至是休戚相关、患难与共的莫逆之交,因而也常常在人物的描写、事件的记叙中融注作者深切而独特的情感。五、析哲理。就是挖掘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理。散文的抒情,总是在叙事、咏物的基础上进行,常说的见物思情就是这个道理。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情感,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认识,即思想的升华。它传达着作者的心声,给人以启迪,仔细品味,都富有一定的生活哲理,尤其是借物抒情之作,在阅读时,一定要把握作品的立意,透过关键词句(段)去体味作者所寄寓的道理。抒情散文中的“哲理”常常隐含在以下诸方面:①文中的警句;②篇末的结束语;③神话、传说、典故的类比;④象征;⑤“物”的形象。或者说,可以总结如下:(1)要理出作品选择了哪些材料,中心思想是什么。(2)看“形”和“神”的“结合点”是什么,也就是要抓住散文的线索。(3)看作者组织材料的顺序,选择了怎样的角度。(4)品味散文的语言。【典型例题】(2021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王小鹰我认识他是在我们家附近的街心花园里,那时还没上小学。奶奶每星期从保育园接我回家,路过那小小的三角花园,我指着他的雕像问:“他叫什么名字?”奶奶摇摇头,奶奶知道秦香莲和王宝钏,但不知道这个有着卷曲鬓角的男人是谁。后来读书了,老师讲了老渔夫和小金鱼的故事,并带我们到那三角花园,指着他说:“那个美丽的故事就是他写的,他叫普希金。”汽车愈来愈靠近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我的心情从焦虑逐渐趋于宁静。刚到普斯科夫的时候,听导游小姐说普希金父母的庄园不开放,我们全都急了起来,导游小姐多方努力,终于遂了我们的夙愿。穿过五彩斑斓的矮树林,满地的落叶在脚下咔嚓咔嚓作响,像是大地絮絮地向我们诉说一个古老的故事。没有其他参观的人,雨雾横亘处传出间歇的啁啾鸟鸣。大家无意言谈,都静静地品尝着悠远的诗意。我仿佛看见一个忧郁的白衣少女,正沿着落叶铺满的小路缓缓地走来,她就是达吉雅娜,我最钟爱的女性。1824年普希金遭受当局的迫害,被押解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流放,他在这里完成了《叶甫盖尼·奥涅金》的重要章节。记得在大学中文系读书的时候,曾经为了书中的女主人公达吉雅娜与同学们争论。有的同学不喜欢她,认为她拒绝奥涅金的求爱,是为了维护她贵妇人的名声与地位而压抑本性;我却以为她拒绝奥涅金,是因为她看透了奥涅金只是在追求围绕她贵妇人身份的显赫与虚荣,而那些正是达吉雅娜所厌恶的。她的感情真挚、道德纯洁、性格坚忍,虽不合时宜却具有永久的魅力。一位年轻女子款款地走来,短发,着呢裙,碧蓝的大眼。不是幻觉,也不是达吉雅娜,她是米哈伊洛夫斯克村的讲解员,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的高才生。她的气度与庄园的气氛很相配,她讲话很有条理,娓娓动听,向我们介绍普希金在流放中的生活。普希金是一位伟大的俄罗斯民族诗人。在普斯科夫,我们与两位当地作家交谈时探讨过普希金的性格发展,他出身贵族却具有火般的爱国热情与进步的自由思想,因此屡遭沙皇迫害。他的思想转变是曲折而复杂的,他曾经写过几首支持沙皇进攻波兰的诗,作品中也一度出现怀疑和悲观,然而如今世界上恐怕没有人会怀疑普希金的伟大了。普斯科夫的作家说,他们出了普希金的选集三卷本,收集了普希金的最优秀的作品。而我以为应该为普希金出全集,让后人了解一个完整的、复杂的、真正的普希金。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前我们先去圣山寺院拜谒普希金之墓,他与他的父母葬在一起,竖着一尊简朴的锥形石碑,在小小纪念堂里,鲜花丛中有普希金的石膏面模,是从普希金的遗体上合下来的。四壁挂着巨幅油画,描绘了风雪天他与丹特士决斗的情景以及临终前他不可名状的痛苦。普希金的死因从来众说纷纭,有人说他仅为爱情而死,亦有人说丹特士其实是沙皇派的杀手。普希金的妻子是莫斯科公认的第一美人,经常出入于上流社交场合。当他收到那些有关他妻子的匿名信时,他感到的不是妒忌,而是人格上的侮辱。几年前沙皇为了让普希金的妻子能出入宫廷舞会,赠给普希金“宫廷近侍”的职务,他说:“我宁愿做奴隶,却永远不愿做弄臣!”普希金是为了维护人格的尊严而向丹特士挑战的。监视、流放,政治上的迫害都没有像人格受侮辱这样不可忍受,于是他奋起反抗社会的舆论。他并不是去寻找死亡,他是如战士那样视死如归。纪念堂里那幅描绘普希金临终情景的油画下面,写着普希金的遗言:“我的痛苦已经大于我的力量了!”这样巨大的痛苦显然不仅仅是来自妻子的不贞,还有人格上的、事业上的种种,与其说诗人死于丹特士的子弹,不如说他是被当时沙皇统治下的压抑和黑暗窒息而死的。普希金是被来自社会的巨大病苦吞噬的,因此他的死也不是属于个人的。细蒙蒙的雨一直似有似无地飘着,我们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寻觅诗人的踪迹,心里沉淀着怀念、景仰与惆怅。我想起古人有一句话: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天才能感受到庸人感觉不到的痛苦,故而他们往往比庸人承担多得多的痛苦,故而他们的生命往往是那样的短暂而璀璨。人们是喜欢天才的命运还是庸人的生活呢?彩色的落叶铺满的林荫道在雨雾中静悄悄地延伸,就像我遏止不住的思绪……(有删改)【问题】作者访问米哈伊洛夫斯克村,为什么会联想到达吉雅娜?请谈谈你的看法。【答案】①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是《叶甫盖尼 奥涅金》的创作地点,参观此地,想到这部作品及其主人公是自然的;②达吉雅娜是本文作者最钟爱的女性,她的个性虽不合时宜却具有永久的魅力;③达吉雅娜跟本文作者的青春记忆有关,大学读书期间,因为她本文作者还曾与同学争论。解析:根据原文第三段内容“1824年普希金遭受当局的迫害,被押解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流放,他在这里完成了《叶甫盖尼·奥涅金》的重要章节”“曾经为了书中的女主人公达吉雅娜与同学们争论”,由此可见,此地是普希金创作《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地点,而达吉雅娜是作品的女主人公,故而作者联想起她很正常。从情感上来看,根据原文第三段内容“我仿佛看见一个忧郁的白衣少女……她就是达吉雅娜,我最钟爱的女性”“我却以为她拒绝奥涅金……她的感情真挚、道德纯洁、性格坚忍,虽不合时宜却具有永久的魅力”可知,达吉雅娜是“我”最钟爱的女性,她厌恶那些只追求身份的显赫与虚荣的人,她的个性虽不合时宜却具有永久的魅力。根据原文第三段内容“记得在大学中文系读书的时候,曾经为了书中的女主人公达吉雅娜与同学们争论”可知,“我”曾经为了书中的女主人公达吉雅娜与同学们争论,这是作者的青春回忆。因此,作者访问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时会联想到达吉雅娜。概括散文内容要点【知识概要】“概括内容要点”是散文阅读的常见考点之一,“内容要点”即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内容要点可以是全文的,也可以是局部的。概括内容要点,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每一段的内容要点,并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者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主要有两大题型:主旨概括题,特定信息概括题。其中,特定信息概括是考查重点。内容要点概括既指概括一个段落内容要点,也指概括多个段落(层次)内容要点。内容涵盖层意概括、原因概括、特点概括等。“特定信息”是指“原因”“结果”“意义”“影响”“方式”“特点”“情感”等方面的信息。一、解题注意注意筛选的范围①遵循“就近”原则。凡是题干语句所在的地方,均是答题要点密集的地点。确定了这一范围,就掌握了主要答题点。②适当扩大筛选范围。这个较大范围是指题干原句或原句中的关键词语出现的其他地方,剩下的答题要点有可能在这些地方。注意内容的层次当筛选范围确定后再出现答题要点不全问题,恐怕就与未把握好内容层次有关了。一般而言,要对信息集中的段落仔细阅读,划分层次,分层提取要点,这样才可以保证要点不遗漏。3.注意整合、概括的方法大多数考生做此类题一般使用直接摘录法,这种方法用在某些题的某个要点上是合适的,但大多数试题的多数要点是不能用这种方法的。解答此类题靠的是对某些关键词语的组合,换个角度的转述,用一个更“上位”的词加以概括;有的则需要自己挖掘概括。记住:全用原文的话太呆板,全用自己的话太危险,原文的话与自己的话相结合最保险。层意概括题答题策略(1)直接概括某段段意题如果有中心句或结论句,直接提取即可;多数情况下是没有中心句或结论句的,对此,首先要确定本段叙述或描写的对象,然后划分层次,提取各层关键词或把层意相加即可。当然,更要注意该段与前后文的联系。(2)多段落的层意概括题既要注意段内的层次要点,又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如是并列、对照关系的,要把多个段落的意思有机结合;如是层进、转折关系的,要重在后者,又不能忽略前者;如是总分(分总)关系的,要抓住总说部分概括。原因概括题4注意关注题干提问模式,界定题型原因概括类题,题干提问时一般都有“为什么”“什么原因”“什么理由”等关键词。注意思维模式由果溯因或一果多因。散文大多是作家阐发对生活的感悟或某种道理,这些感悟或道理,就是命题者命题的“果”,这些“果”从何而来,就是前后的叙事、描写、回忆等。说到底,散文往往是一个因果复句,故这类题涉及的范围比较大,答题时要尽量把“因”找全。遵循两个原则就近和分散相结合:凡题干语句出现的地方往往是答案密集的区域,所以一定要“就近”思考答案。尚存一两点分散在离题干句较远的上下文,需要延伸思维,适当扩大搜索范围,把答案找全。显性和隐性相结合:原因概括题满分答案要点一般有显性要点和隐性要点,而“隐性要点”的寻找需要“适当扩大搜索范围”并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第四,用因果法检查答案是否正确用“因为……所以……”的形式把原因与结论连接起来读一读,如果因果关系成立,则基本正确;如果生硬,则可能不正确,或语言组织不到位。特点概括题特点概括题要求概括的是散文中的人、物、景、情及环境的特点(特征),是概括题中的常见题型之一。审题要特别注意阅读区间的把握。特点题的概括区间一般较大,不只在一段中。答案语言一般为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这些词语可以从原文中提取,多数情况下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对一些人、物特点的概括,不要忘记形、神两方面。五、文意概括3步骤第一步:定位。审清题干→认准对象。第二步:筛选。1.寻找区域。找到相关材料的位置范围,要点要么在关键段中(总起总结段、过渡段),要么在主体段中,局部的要点一般在题目提示的限制段中。2.切割分块。在锁定与答案有关信息段落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再锁定在一段或几段中的某一“块”。第三步:整合。1.“三法”整合。①紧扣材料中的关键语句,重点理解重点段、中心句、关键词。②对没有明显中心句的语段,对每个独立句意或对重要句子的意义进行综合归纳。③把写相同内容的句意合并为一类。2.“抽条”分点列写。在归纳整合的基础上,分出“条”来抽取答案信息,然后再提炼概括。【典型例题】(2018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虹关何处落徽墨石红许在冬天,在春天……为了寻找一截久违的徽墨,我孑然一人蹀躞在虹关【注】墨染了一样的旧弄堂里,闯进一栋又一栋装满了故事的深宅老院。我安慰自己,哪怕是能遇见寸许徽墨,也心满意足。行走在虹关,我一次又一次向墨的深处挺进,去追寻墨的风月身影。婺源一文友善意地提醒我,虹关徽墨以及制作徽墨的人很难找了,你这样没有目的地寻找,不啻于白费心神徒劳无功。我不甘心,相信在虹关的后人中一定还有人掌握了徽墨制作技艺,他们会告诉我很多关于徽墨的记忆。欣慰的是,季节扯起的丹青屏风里,总有一棵需十余个大人合抱的千年古樟,华盖如伞,累了,就在树下坐一坐,仰望绵延浙岭,聆听“吴楚分源”的回声。穿村而过的浙源水、徽饶古道在炊烟袅袅里把日常琐碎的生活串成一幅恬谧幽静的水墨画,人在画中,画在人中,昔日贩夫走卒、野老道者的身影渐行渐远在徽墨涂抹的山水间,一丝淡淡的忧伤悄然在心里泛浮,随着雨滴从瓦片上、树叶间滚落下来,把人带进梦里故园。一堵堵布满青苔的墙壁上还隐约留存着经年的墨迹,那是徽墨的遗韵吗?石板路上,不时与村人擦肩而过;老宅门内,不时与老人目光相撞。在虹关,我拾掇了一串烙上徽墨温度的词语:质朴、慈祥、安然,小桥、流水、人家……虹关,允许我拾取半截残墨,记下一串与徽墨有关联的大街小巷地名。虹关伫立,徽墨式微。近百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五花八门的书写工具,使得人们迅速地移情别恋,墨与砚台的耳鬓厮磨,也早已被墨汁横插一杠,固态墨便黯然失色,近年来渐渐被人遗忘。到后来,实现了从纸张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书写也已成为少数人的事情了,墨块更是被束之高阁,制墨传习几乎无人问津。墨,松烟的精灵,千百年来忠实地在纸上履行职责,一撇一捺站立成墨黑的姿势,氤氲香气里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徽墨,制作滥觞于南唐,兴盛于明清,享有“落纸如漆,万古存真”之美誉。有权威人士言之凿凿指陈,北京故宫博物院还保存着数十块虹关徽墨。徽墨无声,虹关有幸,虹关人因此而自豪。水口、民居,显然还有徽墨等,不负众望,终于为虹关换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金字招牌。虹关徽墨,不小心遗失在古村落、古驿道边,等待人们去擦亮这张泛着黑色光泽的名片——“徽墨名村”。在一栋民居内,我兴奋地发现,有人在挖掘、研发传统徽墨工艺,遗憾不见墨工,不知那一双手是怎样捣鼓着黑色的诗篇。不大的台面上摆放了刀、小锤、木槽、墨模等工具,还有一些看不懂的物品,想必都是与徽墨有关的器皿、墨料。壁板上挂有制墨工序图《一块墨的前世今生》:点烟、和料、烘蒸、杵捣、揉搓、入模、晾墨、描金。从采取数种原料到试磨鉴定墨质,一锭墨才得以面世,具体制作起来,其工序之繁复岂是图解所能说得清楚的,想想真不容易。一锭墨,千杵万揉,浓缩的精华,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不经意间,我瞥见阁楼上稳站着一个白髯飘飘、仙风道骨的先生,便主动打招呼,他问询了我的来意,邀请上楼喝茶座谈。我,一个找寻徽墨的陌生人,沿着屋内与厢房连成一体的木质楼梯,漫步图片走上阁楼,轻轻地踏在楼板上,咿呀作响,我生怕踩醒了乾隆年间经营徽墨的原始账本,生怕踩碎了岁月的痕迹,更生怕踩破了一截遗落的留着明代指纹的徽墨。先生姓叶,一个隐者、居士、制笔者,放弃大城市的舒适,只身走进虹关,设立工作室,执刀执笔,刻刻写写画画。兴致来了,叶老师挥毫泼墨,正是徽黑磨出的浆液、芳香、光泽,正是新的徽墨传人制作出的徽墨。磨墨时,细润无声,我却听到了墨与砚台的喁喁细语。触摸着徽墨的韵律,我看到了,看到了徽墨沿着纸的纹理在翩翩起舞,“入纸不晕,书写流利,浓黑光洁”。真想只做一个书者,舀一瓢清清的湖水,每日轻柔磨墨,从容铺纸,蘸墨挥洒,过上一段墨落纸上荡云烟的幽静生活。家里书桌内一角散落着几块早年留下的普通用墨,七公分长,其侧分别有描金楷书“金不换”“凝香”字样,背面还有莲荷、白鹤等图纹,虽谈不上金贵,但仍散发着幽幽暗香,还有儿时习书的悠悠往事。回想小时候上学时,练毛笔字要买描红本、砚台,还有长条形的墨块。磨墨时总是弄得满手漆黑,便到校外小水塘边去洗干净,再继续练字。与墨的亲密接触也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那几年,以后偶尔再接触毛笔,已经是蘸着液态的墨汁了。我想,那时研磨的墨一定是虹关的徽墨吧。这样一想便感到一丝慰藉,回头再看黄灿灿油菜花簇拥的虹关,一身原生态的粉墙黛瓦着装,仿佛特别的亲切,烟雨蒙蒙中弥漫着老家的气息,一股乡愁莫名袭来。在虹关寻墨,我不为藏墨之好,只是警醒自己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文化敬畏的心。在寻找徽墨中,我领略到徽墨走过的千年历程,也感受到浓淡相宜的虹关凸显出的古村文化。这是墨润心灵的过程,这是沉醉馨香的过程,这也是国学照耀的过程。虹关,坐落在和风细雨敲开的绿茵茵帷幔里,是徽墨润开的一首唐诗,深入其中似穿越在一阕宋词里,时光铺陈,岁月静好。蓦然间,发现村口一小店屋檐下旗幡招展——“有徽墨出售”,我加快脚步走去,带一截虹关徽墨,去描绘心中的故乡。(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注】虹关,即虹关村,古徽州村落,是“徽墨”产地之一,位于今江西省婺源县。问题:请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的“我”为何要寻找徽墨。分析:第一步:定位题干要求赏析“文中的‘我’为何要寻找徽墨”,其实就是要求找出“我”寻找徽墨的原因。第二步:筛选题干要求分析“我”寻找徽墨的原因,应从“我”的情感和“徽墨”自身的价值两方面入手,寻找相关内容分析作答。从“我”的情感方面看,文章开篇即表现了“我”对徽墨的极度喜爱,而徽墨的处境堪忧,日渐式微,制墨技艺几近失传,所以“我”不得不只身来到徽墨的故乡虹关,来寻找徽墨;文章倒数第二段明确表示“我”对徽墨的寻找,不为藏墨之好,只是“警醒自己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文化敬畏的心”,这也是“我”寻找徽墨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徽墨”自身的价值看,文章第六、七段明确点出墨“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需要继续传承下去的,因而“我”坚持寻找徽墨。第三步:整合检索提炼信息,根据题干要求整合答案。根据分值,分条列答。答案:①喜爱徽墨,而徽墨式微,制墨技艺几近失传。②墨,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③警醒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文化敬畏的心【散文文体特征】现代散文的文体特征是“形散神聚”。“形散”现代散文的“形”主要指的是散文的选材和行文方式。①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丰富奇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作者可以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随意选择,精心安排。②行文方式灵活多样,富于变化。可以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也可夹叙夹议、状物写景、借景抒情;可以细处落笔,小中见大;也可旁敲侧击,曲径通幽。与小说相比,不要求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也不要求展示矛盾发展的全过程。“神聚”现代散文的“神”主要指的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主题、意蕴等。“神聚”,指文章表述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如何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都要受中心思想的约束。结构散文的“神”整体统摄内容和形式的各个方面,在结构上往往需要有一条鲜明的线索,把那些“散”的材料贯串成一个有机的整体。①以时间变化、空间转移为线索。②以具体的人、事、物为线索。③以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语言某种意义上说,散文的语言更具文学特色,风格更具多样性,内涵更为丰富蕴藉。5.分类根据写作内容可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议论思辨等类。【散文文本命题的特点】选材:以中国散文为主。所选散文内容上贴近生活,注重抒情性、哲理性,更加注重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从散文试题的布局看,主要涉及的考点有: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等。尤其以语言的内涵及语言的表达艺术为考查重点,这与散文的体裁特点有关。(3)特别提醒:基本思路是关注学科素养、语文能力,尤其是鉴赏能力。对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的具体表述有诸多增加和改动,这些变化在散文阅读考查中如何体现,应在备考中予以充分关注。(2024·福建漳州·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沉淀的艺术和我的沉淀铁凝先前,每当我听到或看到林风眠这个名字,就想起一种闭眼迎风而立的小鸟。这个莫名其妙的联想悠远而顽固。自那时起,我面前便常有几张林风眠画册的散页:一种发黄的卡纸,16开大小。纸上有瓶中的花、水中的天、天中的水,也有淡淡着色的仕女。后来我才懂得,这是一种出版规格不高的出版物。这几张散乱的画页,竟伴着我和我的家,几经周折幸存到今天。在家中的书画连连失散,又常常被筛选着作为废纸变卖的岁月中,我不知它们怎么留存了下来。有一次我面对这几页越来越黄的纸问父亲,一定是他精心保存下来的吧。他说,并非。他说先前他并不喜欢林风眠。他说的先前自然是青年时学艺术的他。他甚至告诉我,在展览会上他们面对林风眠的原作,都很不以为然。那时他们正学着一种很是被青年称道的画风,那画风始于苏联的契斯佳科夫和列宾,人们称之为“苏派”。①青年人喜欢苏派写实的魔力,喜欢它笔触和颜色的“帅”劲儿。而林风眠却被青年人、被艺术界冷落着。“现在呢?”我问父亲。“现在当然不一样了。”这“不一样了”便是对林风眠的认可吧。这或许就是艺术的沉淀和我的沉淀的道理。我不知他人认识林风眠,是否都经历过由不认可到认可的过程,但这位艺术大师对于我,也是经历了这个过程的,虽然我不是位造型艺术家,没有受过苏派写实主义的影响。我常想,是什么原因使我认可了林风眠的,而这,明明是在我于纽约、于奥斯陆欣赏了许多大师的杰作之后。②那时我站在伦勃朗、梵高、蒙克的作品前,想到过许多中国艺术家,但还是没有林风眠。去年在北京,路过中国美术馆,偶见林风眠画展的广告,便信手买得门票走了进去。不知为什么,眼前的林风眠突然变作了另一个人。我熟悉的那几张瓶中花、水中天和仕女们都在,在这里却变得光彩照人起来,一时间我心情激荡甚至胜过了在纽约、在奥斯陆的博物馆里。如果我对前者的激动里包括了一种新奇感和神秘感,那么现在分明是受了一种光彩的照耀,因为墙上的作品实在是发着光的。几天后我回到家,连忙又翻找出那几张发黄的卡纸,那几张印刷品也突然新奇起来。我从未大言不惭地说,现在我已懂得林风眠了。但我完全可以说,林风眠的画分明已和我有着交流了。任何艺术作品(文学也一样)都要被历史做些沉淀的。在艺术作品本身正经历着沉淀的时候,作为读者的我们也正经历着沉淀。经过了这种沉淀,读者和艺术、艺术和读者才走到一起来,这又仿佛是艺术对你的认可。林先生创作最旺盛的年代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时中国文艺界正经历着风风火火,而林先生的家门却总是紧闭着,紧闭到你“叩其门才轻轻地启开一条缝”。有人说这是林先生的与世隔绝,又有人说并非如此,因为他的艺术主张一开始分明就希望遥领世界的回声。为此他还崇尚过法国属于表现主义激进派的画家卢奥,创作过像《人道》《痛苦》《悲哀》那样直面人生的油画巨作。我想,林先生的“关门”,大约是为着关住他那一份不受世俗干扰的情感吧。③作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有时要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去领略宇宙领略一个时代;有时却要把门关得紧紧的,让眼睛只盯住你眼前那一方白纸。这是不是林先生的一生?林风眠也曾“开门”,那时他连最普通的几株树、几间小屋、一条小河都百看不厌;连最没意思的电影他都认为“有形象,有动作,有变化,就有趣”。待到林先生关上门时,门就久叩不开了。几年前,孙犁先生在读过我的一篇小说后曾有封信给我,那封信竟成了人们研究我那篇小说的经典。孙犁先生在信中述说了他读我那篇小说的愉快,他说:“我想:过去,读过什么作品以后,有这种纯净的感觉呢?我第一个想到的,竟是苏东坡的《赤壁赋》。”孙犁先生的信,才诱发我又找来了《赤壁赋》。仔细读来,果然也萌生了几分“感觉”。原来你懂了“七月既望”便是七月十六日,你懂了“桂掉兮兰桨”便是桂木为梓、木兰为浆,并非懂得了《赤壁赋》。是孙犁先生提醒了我,原来《赤壁赋》里还有愉快。我不断领略着《赤壁赋》所给予我的新意,直到不久前在收音机里听到著名播音员夏青的又一次朗诵,才恍然大悟:④在这十几分钟的时间里,原来自己是经历了一场身在宇宙间的沉浮,而给予我生命和力量的,又分明是这个变幻无穷的宇宙。却原来,天地之间“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至此,难道你真不能生出些纯净的愉快吗?我永远也不会不自量地将我的小说与《赤壁赋》相提并论。在一个被历史沉淀下来的名篇面前,我只能感到自己的微不足道。然而,作为一个读者的我,每一次有意识地阅读和欣赏,便有一次对自己的沉淀。这也便是一幅瓶中花、一幅水中天、一幅天中水、一个看似其貌不扬的仕女越来越灿烂的原因,这个沉淀下来的你,其实是靠了它们的造就。我面前还是这几页散乱发黄的卡纸。(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写作者“听到或看到林风眠这个名字”便想起“闭眼迎风而立的小鸟”,照应了后文有关林风眠的内容,引起读者的兴趣。B.作者回忆在中国美术馆参观林风眠画展时,使用“不知为什么”“突然”“激荡”等简洁语言表现了自己对林风眠画作的茫然不解。C.作者说在被历史沉淀下来的《赤壁赋》面前只能感到自己的微不足道,但是在对这些名篇的一次次阅读欣赏中却也不断地沉淀着自己。D.文章最后一段并非简单重复,读来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受,这段看似平淡的文字其实照应了文章的开头,深化了主旨。2.下列对文中四处画线句子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①运用比喻的手法突出了当年苏派以其写实风格和笔墨技法赢得了青年人喜爱,这与林风眠的被冷落形成了对照。B.句②写作者欣赏伦勃朗等人的作品时想到许多中国艺术家却没有林风眠,以此表现作者此时还未能深入认识林风眠。C.句③运用整句强调真正的艺术家应该将“开门”和“关门”结合起来,这也解答了上文“门却总是紧闭着”的疑问。D.句④中加点的词语“沉浮”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在听到夏青朗诵苏轼的《赤壁赋》时所受到的震撼以及获得的力量。3.文章前半部分叙述对林风眠画作认识的转变,后半部分讲述了重读《赤壁赋》的经历,请简要分析这两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____4.本文的标题具有多重意蕴,请加以概括分析。____(23-24高二下·湖南·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秋风秋雨愁煞人冰心春天又来了,大地上蓬蓬勃勃地充满了生机。我们对于淑平的悲感,也被春风扇得渐渐地淡下去了,依旧快快乐乐地过那学校的生活。春季的大考过去了,只等甲班的毕业式行过,便要放暑假。毕业式是那一天下午四点钟的。七点钟又有本堂师生的一个集会。也是话别,也是欢送毕业生。预备有游艺等等,总是终业娱乐的意思。那天晚上五点钟,同学们都在球场上随意地闲谈游玩。英云因为今晚要扮演游艺,她是剧中希腊的一个女王,便将头发披散了,用纸条卷得鬈曲着。不敢出来,便躲在我的屋里倚在床上看书。我便坐在窗台上,用手摘着藤萝的叶子,和英云谈话。楼下的青草地上、玫瑰花下,同学们三三两两地坐着走着,黄金似的斜阳,笼住这一片花红柳绿的世界。中间却安放着一班快乐活泼的青年,这斜阳芳草是可以描画出来的,但是青年人快乐活泼的心胸,是不能描画的呵!晚上的饯别会,我们都非常地快乐满意。剧内英云的女王,尤其精彩。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夸奖,说她有“婉若游龙、翩若惊鸿”的态度。随后有雅琴说了欢送词,毕业生代表的答词,就闭了会。那时约有九点多钟,出得礼堂门来,①只见月光如水,同学们便又在院子里游玩。我和英云一同坐在台阶上,说着闲话。这时一阵一阵的凉风吹着,衣袂飘举。英云一面用手撩开额上的头发,一面笑着说道:“冰心!要晓得明年这时候,便是我们毕业了。”我不禁好笑,便道:“毕了业又算得了什么。”英云说:“不是说算得什么,不过离着服务社会的日子,一天一天地近了。要试试这健儿好身手了。”我便问道:“毕业以后,你还想入大学么?”英云点头道:“这个自然,现在中学的毕业生,车载斗量,不容易得到社会的敬重。而且我年纪还小,阅历还浅,自然应当再往下研究高深的学问,对将来的服务上,岂不更有益处吗!”我和英云一同站了起来,在廊上来回地走着谈话。廊下的玫瑰花影,照在廊上不住地动摇。我们行走的时候,好像这廊子是活动的,不敢放心踏着,②这月也正到了十分圆满的时节,清光激射,好像是特意照着我们。英云今晚十分地喜悦,时时地微笑,也问我道:“世界上的人,还有比我们更快乐的吗?”我也笑道:“似乎没有。”英云说:“最快乐的时代,便是希望的时代。希望愈大,快乐也愈大。”我点一点头,心中却想到:“希望愈大,要是遇见挫折的时候,苦痛也是愈大的。”这时忽然又忆起淑平来,只是不敢说出,恐怕打消了英云的兴趣。唉!现在追想起来,也深以当时不说为然。因为那晚上英云志得意满的莞然微笑,在我目中便是末一次了。暑假期间,没有得着英云的半封信,我十分地疑惑,又有一点怪她。秋季上学的头一天,同学们都来了,还有许多的新学生,礼堂里都坐满了。我走进礼堂,便四下里找英云,却没有找着。正要问雅琴,忽然英云从外面走了进来,容光非常地消瘦,我便站起来,要过去同她说话。这时有几个同学笑着叫她道:“何太太来了。”我吃了一惊。同时看见英云脸红了,眼圈也红了。雅琴连忙对那几个同学使个眼色,她们不知所以,便都止住不说。我慢慢地过去,英云看见我,只惨笑着,点一点头,颜色更见凄惶。我也不敢和她说话,回到自己座上,心中十分疑讶。行完了开学礼,我便拉着雅琴,细细地打听英云的事情。雅琴说:“我和她的家离得不远,所以知道一点。暑假以后,英云回到天津,不到一个礼拜,就出阁了,听说是聘给她的表兄,名叫士芝的,她的姨夫是个司令,家里极其阔绰。英云过去那边,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不夸她好的。对于英云何以这般的颓丧,我却不知道,只晓得她很不愿意人提到这件事。”从此英云便如同变了一个人,不但是不常笑,连话都不多说了。成天里沉沉静静地坐在自己座上,足迹永远不到球场,读书做事,都是孤孤零零的。也不愿意和别人在一处,功课也不见得十分好。同学们说:“英云出阁以后,老成得多了。”又有人说:“英云近来更苗条了。”我想英云哪里是老成,简直是“心死”。哪里是苗条,简直是形销骨立。我心中常常地替她难过,但是总不敢和她做长时的谈话。也不敢细问她的境况,恐怕触动她的悲伤。因此外面便和她生分了许多,并且她的态度渐渐地趋到消极,我却仍旧是积极,无形中便更加疏远了。一年的光阴又过去了。这一年中因为英云的态度大大地改变了,我也受了不少的损失,在功课一方面少得许多琢磨切磋的益处。并且别的同学,总不能像英云这样地知心,便又少了许多的乐趣。然而那一年我便要毕业,心中总是存着快乐和希望,眼光也便放到前途上去,目前的一点苦痛,也便不以为意了。(有删改)5.下列对于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雅琴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女孩子,知道英云不愿意提及早早去当“何太太”的事,就及时暗暗阻止几个同学那样称呼她。B.英云脸红是因为她作为还在读书的女孩为嫁人而感到羞涩;眼圈红了是因为感到委屈伤心,书没有读完就嫁人了。C.有的同学说英云出阁之后“老成”了,说明他们其实并不真正了解英云,也是对英云从前的状态不是很喜欢。D.“我”是最了解英云的,知道她本是一个很有理想抱负的青年,却因为早早嫁给表兄成家,导致理想破灭而心灰意冷。6.下列对于本文艺术技巧的分析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春天来了充满生机,既有冲淡对于淑平悲感的作用,也对叙写学校的快乐生活起了烘托作用。B.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月亮,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作用也基本相似,都是为了烘托人物内心的轻松愉悦。C.本文前面极力叙写英云定亲前在学校的活泼欢愉多话,与后文她的沉静孤独悲伤形成鲜明的对比,先扬后抑,感染力强。D.本文虽然是回忆性散文,却有着小说一般的结构特点,把英云的悲剧故事写得婉约动人,引人入胜,有波澜。7.对于英云的悲剧命运,前文已有多处暗示,请找出并简要分析。____8.“我”在文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请简要分析。____(23-24高二下·广东·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乡关何处余秋雨“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看来崔颢是在黄昏时分登上黄鹤楼的,孤零零一个人,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被遗弃感。被谁遗弃?不是被什么人,而是被时间和空间。在时间上,古人飘然远去不再回来,空留白云千载;在空间上,眼下虽有晴川沙洲、茂树芳草,而我的家乡在哪里呢 我想一个早年离乡游子在思念家乡时都会有一种两重性:他心中的家乡既具体又不具体。具体可具体到一个河湾,几棵小树,半壁苍苔;但是如果仅仅如此,焦渴的思念完全可以转换成回乡的行动。然而真的回乡又总是失望,天天萦绕我心头的这一切原来是这样的么?就像在一首激情澎湃的名诗后面突然看到了一幅太逼真的插图,诗意顿消。因此,真正的游子是不大愿意回乡的,即使偶尔回去一下也会很快出走,走在外面又没完没了地思念,结果终于傻傻地问自己家乡究竟在哪里。置身异乡的体验非常独特。乍一看,置身异乡所接触的全是陌生的东西,原先的自我一定会越来越脆弱,甚至会被异乡同化掉,其实事情远非如此简单。异己的一切会从反面、侧面诱发出有关自己的思想,异乡的山水更会让人联想到自己生命的起点,因此越是置身异乡越会勾起浓浓的乡愁。乡愁越浓越不敢回去,越不敢回去越愿意把自己和故乡连在一起——简直成了一种可怖的循环,结果,一生都避着故乡旅行,避一路,想一路。异乡的风物会加重游子思乡的愁绪,但乡愁越浓越不敢归去,只能在逃避与思念之间反复循环。我想,诸般人生况味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异乡体验与故乡意识的深刻交糅,漂泊欲念与回归意识的相辅相成。这一况味,跨国界而越古今,作为一个永远充满魅力的人生悖论而让人品咂不尽。前两年著名导演潘小扬拍摄艾芜的《南行记》,最让我动心的镜头是艾芜老人自己的出场。老人曾以自己艰辛瑰丽的远行记述震动中国文坛,而在镜头上他已被年岁折磨得满脸憔悴,表情漠然地坐在轮椅上。画面外歌声响起,大意是:妈妈,我还要远行,世上没有比远行更让人销魂。这是老人在心底呼喊吗?他已不能行走,事实上那时已接近他生命的终点,但在这歌声中他的眼睛突然发亮,而且颤动欲泪。他昂然抬起头来,饥渴地注视着远方。一切远行者的出发点总是与妈妈告别,走得再远也一直心存一个妈妈,一路上暗暗地请妈妈原谅,而他们的终点则是衰老,不管是否落脚于真正的故乡。他们的妈妈当然已经不在,因此归来的远行者从一种孤儿变成了另一种孤儿。这样的回归毕竟是凄楚的,无奈衰老的身体使他们无法再度出走,只能向冥冥中的妈妈表述这种愿望。暮年的老者呼喊妈妈是不能不让人动容的,一生呼喊道尽了回归,也道尽了漂泊。不久前读到冰心老人的一篇短小散文,题目就叫《我的家在哪里》。这位九十四岁高龄的老作家最早也是以一个远行者的形象受到广大读者关注的,她周游世界,曾在许多不同国家不同城市居住,最后在北京定居,可真正称得上一个“不知何处是他乡”的放达之人了。但是,老人这些年来在梦中常常不经意地出现回家的情节,回哪里的家呢?照理,一个女性在自己成了家庭主妇、有了完整的家庭意识后的家才是真正的家,冰心老人在梦中完全应该回到成年后安家的任何一个门庭,不管它在哪座城市;然而奇怪的是,她在梦中每次遇到要回家的场合回的总是少女时代的那个家。一个走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圈子终于回到了原地,白发老人与天真少女融成了一体。那么,冰心老人的这些回家梦是否从根本上否定了她一生的漂泊旅程呢?当然不是。如果冰心老人始终没离开过早年的那个家,那么今天的回家梦也就失去了任何意义。在一般意义上,家是一种生活;在深刻意义上,家是一种思念。只有远行者才有对家的殷切思念,因此只有远行者才有深刻意义上的家。艾芜心底的歌,冰心梦中的家,虽然走向不同却遥相呼应。都是世纪老人,都有艺术家的良好感觉,人生旅程的大结构真是被他们概括尽了。无论是崔颢,还是冰心、艾芜,他们都是很能写的人,可以让我们借着他们的诗文来谈论,【甲】而实际上,许多更强烈的漂泊感受和思乡情结是难于言表的,只能靠一颗小小的心脏去满满地体验,当这颗心脏停止跳动,这一切也就杳不可寻,也许失落在海涛间,也许掩埋在丛林里,也许凝于异国他乡一栋陈旧楼房的窗户中。因此,从总体而言,这是一首无言的史诗。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大的社会变动都会带来许多人的迁徙和远行,或义无反顾,或无可奈何,【乙】但最终都会进入这首无言的史诗,哽哽咽咽又回肠荡气。你看现在中国各地哪怕是再僻远角落,也会有远道赶来的白发华侨怆然饮泣,匆匆来了又匆匆走了,【丙】不会不来但又不会把家搬回来,他们不说理由也不向自己追问理由,抹干眼泪又须发飘飘地走向远方。(有删改)9.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异乡风物不会将游子彻底同化,只会加重其思乡的愁绪,但乡愁越浓越不敢归去,只能在逃避与思念之间反复循环。B.作者说暮年归来的远行者“从一种孤儿变成了另一种孤儿”,表明他们既无法回归也难以远行的凄楚,突出了老人们内心的矛盾。C.冰心是一位周游世界的放达之人,年老时却常梦回少女时代的家,表明作为离开故土的远行者,冰心兼有漂泊欲念和回归意识。D.最后一段中“无言的史诗”是指中国历朝历代社会变动时人们难以言表的漂泊感受和思乡情结,增加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10.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以崔颢诗句开篇,创设了游子思乡的诗化情境,将思乡之情娓娓道来,营造了一种被遗弃的孤独氛围,暗示了文章思乡的主旨。B.文章列举了艾芜、冰心等人的例子,它们“走向不同又遥相呼应”,分承了中心话题,印证了游子“心中的家乡既具体又不具体”的观点。C.文章结尾通过对白发华侨的描写,升华了文章的主题,更加深刻地阐释了回不去的才叫故乡的道理,以及思而不得是古今游子永恒的宿命。D.这篇文章既有个人感性乡愁的抒发,又有将思乡之情提升到理性思考的高度,充分体现了余秋雨文化散文理性与感性统一的特点。11.作者用“就像在一首激情澎湃的名诗后面突然看到了一幅太逼真的插图”来描写游子回乡的感受,十分贴切,请结合文本分析。____12.文章最后一段语言三处转折,丰富了文章的意蕴,请加以分析。____命题趋势真题详解知识速查清单精选好题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模块七 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2 散文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散文与小说并重,重点考查审美鉴赏。散文类从题型设计上来看,基本是两道选择题,两道主观题。从考查内容上来看,选择题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及艺术特色的赏析,主观题考查文本内容和艺术的核心价值。基于近几年高考题分析,散文阅读重点放在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这三个层级上。因此,我们在备考过程中要有意识积累基础知识并学以致用。(2024·新高考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放牛记徐则臣我现在想不起我何时开始了放牛娃的生涯,又在哪一天彻底结束了这种生活。我很小就羡慕那些吆喝牛马的孩子,觉得他们是豪放粗犷的英雄。而我只是个温顺的可怜虫,总是衣裤整齐,指甲干净,不剃光头,站在他们身边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我想和他们一样,只穿一条小裤衩,光着上身和脚,晒成黑铁蛋,坐在光溜溜的水牛背上挥舞自制的长鞭,雄赳赳气昂昂向野地里进发。能够大喊大叫,可以随地撒尿,无视课堂和作业,遇到仇人要打的架一个都不落下,轻易就能滚出来一身泥。我想当个野孩子,所以,很早我就怂恿父亲买一头牛。我家的确需要一头牛。父亲是医生,农忙时经常搭不上手;祖父祖母年纪大了,体力活儿也帮不上忙;我和姐姐都小,还要念书;十亩田都要母亲一个人对付,运粮食时都没个帮手。父亲决定买牛,哪怕只用来拉车。买牛的那天我记得,你能想象我的激动。在下午,我和父亲去两里外的邻村牵牛,已经提前谈好了价。在邻村的中心路边,我头一次见到锯木厂,在一间大屋里,电锯冲开木料的声音在午后的热空气里格外尖利,几乎能看见那声音在闪耀着银光。我停下来看阴影里的锯木厂,横七竖八堆满了木料,新鲜的木头味道和锯末一起飞溅出来。那头小母牛还小,吃奶的时候还要哼哼唧唧地叫,长得憨厚天真,我很喜欢。主人是个中年男人,说:回去调教半年,就能干活。他给小牛结了一个简单的辔头,缰绳递给我们,我们就把牛牵出了门。小牛屁颠屁颠地跟着我们走,出了村才感觉不对,开始茫然地叫,表情如同迷途的小孩。一路仄着身子走,拧巴着被牵到我家。这一路走得我兴奋又纠结,想牵不敢,摸它一下,摸完了赶紧撤,怕它踢。当然后来我知道,再没有比水牛更温驯的动物了。我经历了把一头小牛训练成壮劳力的全过程。换辔头,套车,驾辕,用声音和缰绳指挥行止,扎鼻眼,犁地,耙地。几年以后,我基本上成了老把式,可以一个人铡草、套车、驾辕,运送满满一车的粮食走在窄路上。我知道它回头看我是什么意思,知道它抬尾巴摇屁股想干什么。当然,这对我来说是副产品,我想说的还是放牛。在当时,放牛部分地满足了我的少年英雄梦,让一个必须规整地生活的少年有了一个旁逸斜出的机会。就算现在,我也不认为整天和一头牛走在野地里是件苦叽叽的事,相反,我以为那是我少年时代最快乐的生活之一。放牛都在夏天,放了暑假我才有时间。三伏天的午后太阳高悬,蚂蚁都被晒蒙了,晕晕乎乎爬出的全是曲线;如果要去远处找水草丰茂的地方,那我就得早早地从午睡中爬起来,戴上草帽出门。我直犯困,遇到树荫就不想再动,尤其经过河边,看那些戏水的同伴,你真觉得放牛实在是个负担。让人烦的还有一个,大雨天。这不是放牛的好时候,但牛出不去你得出去,割草,干不干活你都得让它每天吃饱;家里自也备了干草,只是大夏天的芳草萋萋,你不让它吃新鲜的,不人道也不牛道。还是得穿雨衣戴斗笠挎篮子割草去。漫天雨雾,汤汤水水的野地里就你一个人,蹲在草丛里形同消失,像我这种动不动就悲观的人,常常会觉得自己被这个世界遗弃了,那感觉也不太好。不过这样的时候毕竟少,英雄主义的少年时代总体上是乐观向上的——放牛的确是件好玩的事。野地自由,有种无所事事的、透明的自然与放松。放牛通常是集体行动,几个放牛娃排成队伍往村外走,大家都坐在牛背上,屁股底下垫条麻袋。水牛走起来浑身都在动,骑牛更像坐轿子。后面的人打前面的牛屁股,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六七头牛,都在撅着屁股跑,那队伍看起来很壮观。牛一跑,大肚子就扑扇扑扇地抖,活像巨大的金鱼腮在鼓鼓瘪瘪地呼吸。如果你是新手,最好抓住缰绳,夹紧两腿,能抱住牛脖子更好,否则你随时可能掉下去。有天黄昏,牧童晚归,我骑在牛背上慢悠悠往家走,有人对着牛屁股猛的一巴掌,受了惊的牛撅起屁股就跑,我手里还抱着自己做的一根竹笛在专心地找音,连缰绳都没抓,牛一屁股把我送到了右前方的水沟里,半个脑袋扎进了淤泥。如果真要找一点和其他放牛娃的不同,可能就是我放牛经常带本书。很多武侠小说都是在坟地里看的。乱坟岗子里草好,把缰绳缠到牛角上让它们自己吃去,我们找个形状合适的坟堆,铺上麻袋就着坟势躺下来,翘起二郎腿。想睡觉的睡觉,想唱歌的唱歌,想发呆的发呆;我想看书,从兜里拽出一本武侠小说来。清风徐来,头顶有松树遮阴,天上流云飞动,此时看武侠,几等于尘嚣皆忘,那一个白衣飘飘的侠义世界美不胜收——大虚乃是大实,大无中有大有。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放松,自由,融入野地里,跟自然和大地曾经如此贴近。我在放牛时没能让自己成为一个野孩子,或者说没能成为我希望的那样的野孩子,不知道这个结果是好还是坏。往事总在回忆时被赋予意义,在放牛这个经历上,我更愿意就事论事,返回到当年的心境里,看一看当时的悲欢和忧乐。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决定买牛,除了确属生产需要,也想让儿子跟其他孩子一起放牛,以改变他“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那样不合群的性格。B.作为一个曾经的“老把式”,“我”却认为驭牛的诸般本领都只是“副产品”,只有放牛那种“旁逸斜出”的生活才是“我”最想谈论的。C.大雨天里为牛割草的情形,让“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悲观”之人,可见放牛生活对“我”思想意识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D.文中记述“我”在乱坟岗子里看武侠小说,是有意以环境的阴森怪异来映衬看武侠的乐趣,也凸显出“尘嚣皆忘”的读书境界。7.关于文中锯木厂这个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买牛让“我”格外激动,因此买牛那天的相关情景在“我”的记忆里依然生动鲜活。B.两里外邻村路边的锯木厂,对那时的“我”来说,俨然一个陌生而刺激的新天地。C.这个段落看似闲笔,实则以先抑后扬的手法来突出下文“我”的“兴奋又纠结”。D.这段文字里弥漫着热、声、光影、气味,营造出记忆中少年旧事那独特的气息。8.文章为何说“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9.文末画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不愿在回忆往事时为放牛“赋予意义”。你认为本文是否做到了这一点?请简要说明。【解题步骤】(主观题)第一步:整体入手,厘清文章脉络。无论是散文还是现代诗,它们都会有一个中心思想。阅读时,我们首先要关注标题,通过标题来了解基本信息,之后再着眼于文章的整体,厘清文章脉络,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意思。第二步:结合背景,体会作者情感。诗歌、散文通常会反映社会生活,因此阅读这两类文章,我们不能忽略其写作背景。除此之外,在阅读时我们还要善于抓住表达情感的关键词、中心句,了解作者借作品抒发的情感。第三步:明确技巧,提高答题效率。散文和现代诗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如拟人、比喻、借代、夸张、象征,以及动静结合、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托物言志等。我们平时多积累各类手法的相关知识,能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提高答题效率。【参考答案】6.B 7.C 8.①放牛生活给了作者一个自由、放松的少年时代,贴近了自然,拥有了一段无忧无虑快乐美好的回忆;②实现了“我”的少年英雄梦。 9.观点一:做到了。作者在回忆放牛的经历时,没有过多地赋予意义,而是就事论事,返回到当年的心境里,真实地展现了当时的悲欢和忧乐观点二:没做到。文中的放牛生活虽然真切,但仍然经过了回忆的过滤甚至重塑,已经被赋予了意义,其中对“放松”“自由”“野孩子”等的强化,读武侠而感叹虚实有无等,渗入了当下经验和现实感受。【真题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A.“也想让儿子跟其他孩子一起放牛,以改变他……那样不合群的性格”错误。原文信息是“父亲决定买牛,哪怕只用来拉车”,结合第一段分析,是“我”自己想跟其他孩子一起放牛,不想站在他们(那些吆喝牛马的孩子)身边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选项曲解文意。C.“让‘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悲观’之人,可见放牛生活对‘我’思想意识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错误。原文信息是“大雨天……蹲在草丛里形同消失,像我这种动不动就悲观的人,常常会觉得自己被这个世界遗弃了,那感觉也不太好”,可见并非大雨天里为牛割草的情形,让“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悲观”之人。选项强加因果逻辑,“可见”的内容也是无中生有。D.“有意以环境的阴森怪异来映衬看武侠的乐趣”错误。原文信息是“乱坟岗子里草好,把缰绳缠到牛角上让它们自己吃去,我们找个形状合适的坟堆,铺上麻袋就着坟势躺下来,翘起二郎腿。想睡觉的睡觉,想唱歌的唱歌,想发呆的发呆,我想看书,从兜里拽出一本武侠小说来。清风徐来,头顶有松树遮阴,天上流云飞动,此时看武侠,几等于尘嚣皆忘,那一个白衣飘飘的侠义世界美不胜收——大虚乃是大实,大无中有大有”,可见所谓的乱坟岗在“我”眼里、心里是美好的,并非刻意营造阴森怪异的环境,这里适合放牛,并引出“我”的读书乐趣。故选B。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C.“先抑后扬”错误。此段落并非先抑后扬,只是对锯木厂的描写及与买牛相关内容的回忆,段落开头就点明“我”的激动,没有“抑”。故选C。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这句话是文中的关键语句。“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可以从表层、深层等方面思考,调动相关经验,比如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我与地坛》一课布置的相关学习内容,从而把握这篇散文的神髓。从表层看:文章详细描述了放牛的过程,包括训练牛、放牛的日常、与同伴的互动等。这些内容展示了放牛生活的丰富多彩和自由自在。作者通过描述放牛的经历,表达了对那段时光的怀念和珍视。放牛不仅是作者童年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他实现少年英雄梦的途径。从深层看: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放牛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如“放牛部分地满足了我的少年英雄梦”“放牛的确是件好玩的事”等,这些情感表达说明了放牛对作者的重要性。结合文章内容(表层)和作者情感(深层),总结出放牛给作者带来的自由、放松和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使得这段经历成为他少年时代的美好回忆。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的原因。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辨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文章结尾的句子表露出作者不无矛盾的写作心态,试题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这种心态,还要据此对文章做出相应的判断与赏析。本试题是一道开放性题目,鼓励考生对文学作品有自己的阅读理解,做出能够体现个人思考的回答。观点一认为文章做到了不为放牛赋予意义。从本文的书写内容来看,的确都是从少年的视角、心理出发,记录了当年的放牛生活,有快乐,也有烦恼,“想睡觉的睡觉,想唱歌的唱歌,想发呆的发呆,我想看书,从兜里拽出一本武侠小说来”,就这么自由地放自己的牛,过自己的少年生活,是对少年经历的真实呈现;从作者流露的写作态度来看,他“就事论事”,放牛就是放牛,放牛的悲欢忧乐是单纯的属于孩子的悲欢忧乐,是“意义”之外的悲欢忧乐,“往事总在回忆时被赋予意义,在放牛这个经历上,我更愿意就事论事,返回到当年的心境里,看一看当时的悲欢和忧乐”。这一观点,是对“拔高意义”那种写作模式的警惕,包含着一种写作的自省意识。拒绝强行升华、寻找“意义”,这一点即便对于不从事写作的同学们来说,也很能共情。观点二认为文章没有做到不为放牛赋予意义。这可以是从《放牛记》所属散文类型即回忆性散文出发来思考的。同学们都学习过鲁迅的《朝花夕拾》,教材中也引导讨论过《朝花夕拾》中“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的“交错转换”。掌握了这一“朝花夕拾式”阅读方法,就可以将那些隐藏的“意义”从文本中读出来。那些在写作时被回忆筛选、过滤的少年往事,不正是“意义”的表达吗?书写回忆这种行为,不正是被“意义”所驱使的吗?在文中,作者已经或隐或显地说明了回忆中“放牛的意义”,就是“规整”生活中“旁逸斜出的机会”,上学、干农活、成为套车驾辕的“老把式”,无非都是“规整”的生活,只有放牛,才是从规整生活里暂时逃离,无拘无束地进入自己的自在“小宇宙”;再结合全文中多次出现的“现在”“就算现在”“当然后来我就知道了”等表述,我们其实可以读出来,作者的叙述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在转:放牛往事之于“今日之我”的意义。这些意义体现于作者议论抒情的文句中,比如:“我经历了把一头小牛训练成壮劳力的全过程”意味着人生需要阅历,经历让人成长。“在当时,放牛部分地满足了我的少年英雄梦,让一个必须规整地生活的少年有了一个旁逸斜出的机会。就算现在,我也不认为整天和一头牛走在野地里是件苦叽叽的事,相反,我以为那是我少年时代最快乐的生活之一”,通过这段文字,作者启示我们人生要有梦想、要有个性化的追求,追求自然本真,不要模式化生活,痛苦和快乐是相伴而生的。“不过这样的时候毕竟少,英雄主义的少年时代总体上是乐观向上的——放牛的确是件好玩的事。野地自由,有种无所事事的、透明的自然与放松。放牛通常是集体行动”,启示我们要乐观积极,释放天性,自在生活,团结友爱。“此时看武侠,几等于尘嚣皆忘,那一个白衣飘飘的侠义世界美不胜收——大虚乃是大实,大无中有大有”,启示我们读书可以丰富精神世界,感悟人生哲理。“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放松,自由,融入野地里,跟自然和大地曾经如此贴近。我在放牛时没能让自己成为一个野孩子,或者说没能成为我希望的那样的野孩子,不知道这个结果是好还是坏”,启示我们要热爱并亲近大自然,让青春自由、放松。【解题技巧】散文的整体阅读【阅读方法】找“要素”。阅读叙事性散文,必须掌握记叙的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事件的演变性质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可以说,对人物、事件理解得越深,对文章中心思想就挖掘得越透,概括得越准。理顺序叙事散文以叙述和描写为基本表达方式。阅读时,应注意研究记叙的顺序(顺叙、插叙、倒叙),研究文章怎样过渡和照应,如何开头和结尾,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抓线索线索是情节发展的脉络,线索的作用在于联系事件和场面,贯串情节。一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是由文章的中心决定的。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总之,凡能贯串繁多材料,体现材料间内在联系,有利于中心、事件、活动的,都可以作为文章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线索,有利于把握文章的内容、结构以及所表现的中心思想,读起来整体感更强。品情感抒情散文着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都包含在字里行间。抒情散文常常抒写作者的感情历程,表达心灵之声,因此,阅读时,首先要把握住作者的感情脉搏。即使是叙事散文,由于文中所写的人物大多是作者所接触的,有交往的,有的甚至是休戚相关、患难与共的莫逆之交,因而也常常在人物的描写、事件的记叙中融注作者深切而独特的情感。五、析哲理就是挖掘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理。散文的抒情,总是在叙事、咏物的基础上进行,常说的见物思情就是这个道理。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情感,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认识,即思想的升华。它传达着作者的心声,给人以启迪,仔细品味,都富有一定的生活哲理,尤其是借物抒情之作,在阅读时,一定要把握作品的立意,透过关键词句(段)去体味作者所寄寓的道理。抒情散文中的“哲理”常常隐含在以下诸方面:①文中的警句;②篇末的结束语;③神话、传说、典故的类比;④象征;⑤“物”的形象。或者说,可以总结如下:(1)要理出作品选择了哪些材料,中心思想是什么。(2)看“形”和“神”的“结合点”是什么,也就是要抓住散文的线索。(3)看作者组织材料的顺序,选择了怎样的角度。(4)品味散文的语言。分析散文结构思路找“要素”。阅读叙事性散文,必须掌握记叙的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事件的演变性质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可以说,对人物、事件理解得越深,对文章中心思想就挖掘得越透,概括得越准。理顺序。叙事散文以叙述和描写为基本表达方式,阅读时,应注意研究记叙的顺序(顺叙、插叙、倒叙),研究文章怎样过渡和照应,如何开头和结尾,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抓线索。线索是情节发展的脉络,线索的作用在于联系事件和场面,贯串情节。一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是由文章的中心决定的。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总之,凡能贯串繁多材料,体现材料间内在联系,有利于中心、事件、活动的,都可以作为文章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线索,有利于把握文章的内容、结构以及所表现的中心思想,读起来整体感更强。四、品情感。抒情散文着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都包含在字里行间。抒情散文常常抒写作者的感情历程,表达心灵之声,因此,阅读时,首先要把握住作者的感情脉搏。即使是叙事散文,由于文中所写的人物大多是作者所接触的,有交往的,有的甚至是休戚相关、患难与共的莫逆之交,因而也常常在人物的描写、事件的记叙中融注作者深切而独特的情感。五、析哲理。就是挖掘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理。散文的抒情,总是在叙事、咏物的基础上进行,常说的见物思情就是这个道理。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情感,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认识,即思想的升华。它传达着作者的心声,给人以启迪,仔细品味,都富有一定的生活哲理,尤其是借物抒情之作,在阅读时,一定要把握作品的立意,透过关键词句(段)去体味作者所寄寓的道理。抒情散文中的“哲理”常常隐含在以下诸方面:①文中的警句;②篇末的结束语;③神话、传说、典故的类比;④象征;⑤“物”的形象。或者说,可以总结如下:(1)要理出作品选择了哪些材料,中心思想是什么。(2)看“形”和“神”的“结合点”是什么,也就是要抓住散文的线索。(3)看作者组织材料的顺序,选择了怎样的角度。(4)品味散文的语言。【典型例题】(2021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王小鹰我认识他是在我们家附近的街心花园里,那时还没上小学。奶奶每星期从保育园接我回家,路过那小小的三角花园,我指着他的雕像问:“他叫什么名字?”奶奶摇摇头,奶奶知道秦香莲和王宝钏,但不知道这个有着卷曲鬓角的男人是谁。后来读书了,老师讲了老渔夫和小金鱼的故事,并带我们到那三角花园,指着他说:“那个美丽的故事就是他写的,他叫普希金。”汽车愈来愈靠近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我的心情从焦虑逐渐趋于宁静。刚到普斯科夫的时候,听导游小姐说普希金父母的庄园不开放,我们全都急了起来,导游小姐多方努力,终于遂了我们的夙愿。穿过五彩斑斓的矮树林,满地的落叶在脚下咔嚓咔嚓作响,像是大地絮絮地向我们诉说一个古老的故事。没有其他参观的人,雨雾横亘处传出间歇的啁啾鸟鸣。大家无意言谈,都静静地品尝着悠远的诗意。我仿佛看见一个忧郁的白衣少女,正沿着落叶铺满的小路缓缓地走来,她就是达吉雅娜,我最钟爱的女性。1824年普希金遭受当局的迫害,被押解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流放,他在这里完成了《叶甫盖尼·奥涅金》的重要章节。记得在大学中文系读书的时候,曾经为了书中的女主人公达吉雅娜与同学们争论。有的同学不喜欢她,认为她拒绝奥涅金的求爱,是为了维护她贵妇人的名声与地位而压抑本性;我却以为她拒绝奥涅金,是因为她看透了奥涅金只是在追求围绕她贵妇人身份的显赫与虚荣,而那些正是达吉雅娜所厌恶的。她的感情真挚、道德纯洁、性格坚忍,虽不合时宜却具有永久的魅力。一位年轻女子款款地走来,短发,着呢裙,碧蓝的大眼。不是幻觉,也不是达吉雅娜,她是米哈伊洛夫斯克村的讲解员,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的高才生。她的气度与庄园的气氛很相配,她讲话很有条理,娓娓动听,向我们介绍普希金在流放中的生活。普希金是一位伟大的俄罗斯民族诗人。在普斯科夫,我们与两位当地作家交谈时探讨过普希金的性格发展,他出身贵族却具有火般的爱国热情与进步的自由思想,因此屡遭沙皇迫害。他的思想转变是曲折而复杂的,他曾经写过几首支持沙皇进攻波兰的诗,作品中也一度出现怀疑和悲观,然而如今世界上恐怕没有人会怀疑普希金的伟大了。普斯科夫的作家说,他们出了普希金的选集三卷本,收集了普希金的最优秀的作品。而我以为应该为普希金出全集,让后人了解一个完整的、复杂的、真正的普希金。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前我们先去圣山寺院拜谒普希金之墓,他与他的父母葬在一起,竖着一尊简朴的锥形石碑,在小小纪念堂里,鲜花丛中有普希金的石膏面模,是从普希金的遗体上合下来的。四壁挂着巨幅油画,描绘了风雪天他与丹特士决斗的情景以及临终前他不可名状的痛苦。普希金的死因从来众说纷纭,有人说他仅为爱情而死,亦有人说丹特士其实是沙皇派的杀手。普希金的妻子是莫斯科公认的第一美人,经常出入于上流社交场合。当他收到那些有关他妻子的匿名信时,他感到的不是妒忌,而是人格上的侮辱。几年前沙皇为了让普希金的妻子能出入宫廷舞会,赠给普希金“宫廷近侍”的职务,他说:“我宁愿做奴隶,却永远不愿做弄臣!”普希金是为了维护人格的尊严而向丹特士挑战的。监视、流放,政治上的迫害都没有像人格受侮辱这样不可忍受,于是他奋起反抗社会的舆论。他并不是去寻找死亡,他是如战士那样视死如归。纪念堂里那幅描绘普希金临终情景的油画下面,写着普希金的遗言:“我的痛苦已经大于我的力量了!”这样巨大的痛苦显然不仅仅是来自妻子的不贞,还有人格上的、事业上的种种,与其说诗人死于丹特士的子弹,不如说他是被当时沙皇统治下的压抑和黑暗窒息而死的。普希金是被来自社会的巨大病苦吞噬的,因此他的死也不是属于个人的。细蒙蒙的雨一直似有似无地飘着,我们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寻觅诗人的踪迹,心里沉淀着怀念、景仰与惆怅。我想起古人有一句话: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天才能感受到庸人感觉不到的痛苦,故而他们往往比庸人承担多得多的痛苦,故而他们的生命往往是那样的短暂而璀璨。人们是喜欢天才的命运还是庸人的生活呢?彩色的落叶铺满的林荫道在雨雾中静悄悄地延伸,就像我遏止不住的思绪……(有删改)【问题】作者访问米哈伊洛夫斯克村,为什么会联想到达吉雅娜?请谈谈你的看法。【答案】①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是《叶甫盖尼 奥涅金》的创作地点,参观此地,想到这部作品及其主人公是自然的;②达吉雅娜是本文作者最钟爱的女性,她的个性虽不合时宜却具有永久的魅力;③达吉雅娜跟本文作者的青春记忆有关,大学读书期间,因为她本文作者还曾与同学争论。解析:根据原文第三段内容“1824年普希金遭受当局的迫害,被押解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流放,他在这里完成了《叶甫盖尼·奥涅金》的重要章节”“曾经为了书中的女主人公达吉雅娜与同学们争论”,由此可见,此地是普希金创作《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地点,而达吉雅娜是作品的女主人公,故而作者联想起她很正常。从情感上来看,根据原文第三段内容“我仿佛看见一个忧郁的白衣少女……她就是达吉雅娜,我最钟爱的女性”“我却以为她拒绝奥涅金……她的感情真挚、道德纯洁、性格坚忍,虽不合时宜却具有永久的魅力”可知,达吉雅娜是“我”最钟爱的女性,她厌恶那些只追求身份的显赫与虚荣的人,她的个性虽不合时宜却具有永久的魅力。根据原文第三段内容“记得在大学中文系读书的时候,曾经为了书中的女主人公达吉雅娜与同学们争论”可知,“我”曾经为了书中的女主人公达吉雅娜与同学们争论,这是作者的青春回忆。因此,作者访问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时会联想到达吉雅娜。概括散文内容要点【知识概要】“概括内容要点”是散文阅读的常见考点之一,“内容要点”即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内容要点可以是全文的,也可以是局部的。概括内容要点,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每一段的内容要点,并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者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主要有两大题型:主旨概括题,特定信息概括题。其中,特定信息概括是考查重点。内容要点概括既指概括一个段落内容要点,也指概括多个段落(层次)内容要点。内容涵盖层意概括、原因概括、特点概括等。“特定信息”是指“原因”“结果”“意义”“影响”“方式”“特点”“情感”等方面的信息。一、解题注意注意筛选的范围①遵循“就近”原则。凡是题干语句所在的地方,均是答题要点密集的地点。确定了这一范围,就掌握了主要答题点。②适当扩大筛选范围。这个较大范围是指题干原句或原句中的关键词语出现的其他地方,剩下的答题要点有可能在这些地方。注意内容的层次当筛选范围确定后再出现答题要点不全问题,恐怕就与未把握好内容层次有关了。一般而言,要对信息集中的段落仔细阅读,划分层次,分层提取要点,这样才可以保证要点不遗漏。3.注意整合、概括的方法大多数考生做此类题一般使用直接摘录法,这种方法用在某些题的某个要点上是合适的,但大多数试题的多数要点是不能用这种方法的。解答此类题靠的是对某些关键词语的组合,换个角度的转述,用一个更“上位”的词加以概括;有的则需要自己挖掘概括。记住:全用原文的话太呆板,全用自己的话太危险,原文的话与自己的话相结合最保险。层意概括题答题策略(1)直接概括某段段意题如果有中心句或结论句,直接提取即可;多数情况下是没有中心句或结论句的,对此,首先要确定本段叙述或描写的对象,然后划分层次,提取各层关键词或把层意相加即可。当然,更要注意该段与前后文的联系。(2)多段落的层意概括题既要注意段内的层次要点,又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如是并列、对照关系的,要把多个段落的意思有机结合;如是层进、转折关系的,要重在后者,又不能忽略前者;如是总分(分总)关系的,要抓住总说部分概括。原因概括题4注意关注题干提问模式,界定题型原因概括类题,题干提问时一般都有“为什么”“什么原因”“什么理由”等关键词。注意思维模式由果溯因或一果多因。散文大多是作家阐发对生活的感悟或某种道理,这些感悟或道理,就是命题者命题的“果”,这些“果”从何而来,就是前后的叙事、描写、回忆等。说到底,散文往往是一个因果复句,故这类题涉及的范围比较大,答题时要尽量把“因”找全。遵循两个原则就近和分散相结合:凡题干语句出现的地方往往是答案密集的区域,所以一定要“就近”思考答案。尚存一两点分散在离题干句较远的上下文,需要延伸思维,适当扩大搜索范围,把答案找全。显性和隐性相结合:原因概括题满分答案要点一般有显性要点和隐性要点,而“隐性要点”的寻找需要“适当扩大搜索范围”并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第四,用因果法检查答案是否正确用“因为……所以……”的形式把原因与结论连接起来读一读,如果因果关系成立,则基本正确;如果生硬,则可能不正确,或语言组织不到位。特点概括题特点概括题要求概括的是散文中的人、物、景、情及环境的特点(特征),是概括题中的常见题型之一。审题要特别注意阅读区间的把握。特点题的概括区间一般较大,不只在一段中。答案语言一般为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这些词语可以从原文中提取,多数情况下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对一些人、物特点的概括,不要忘记形、神两方面。五、文意概括3步骤第一步:定位。审清题干→认准对象。第二步:筛选。1.寻找区域。找到相关材料的位置范围,要点要么在关键段中(总起总结段、过渡段),要么在主体段中,局部的要点一般在题目提示的限制段中。2.切割分块。在锁定与答案有关信息段落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再锁定在一段或几段中的某一“块”。第三步:整合。1.“三法”整合。①紧扣材料中的关键语句,重点理解重点段、中心句、关键词。②对没有明显中心句的语段,对每个独立句意或对重要句子的意义进行综合归纳。③把写相同内容的句意合并为一类。2.“抽条”分点列写。在归纳整合的基础上,分出“条”来抽取答案信息,然后再提炼概括。【典型例题】(2018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虹关何处落徽墨石红许在冬天,在春天……为了寻找一截久违的徽墨,我孑然一人蹀躞在虹关【注】墨染了一样的旧弄堂里,闯进一栋又一栋装满了故事的深宅老院。我安慰自己,哪怕是能遇见寸许徽墨,也心满意足。行走在虹关,我一次又一次向墨的深处挺进,去追寻墨的风月身影。婺源一文友善意地提醒我,虹关徽墨以及制作徽墨的人很难找了,你这样没有目的地寻找,不啻于白费心神徒劳无功。我不甘心,相信在虹关的后人中一定还有人掌握了徽墨制作技艺,他们会告诉我很多关于徽墨的记忆。欣慰的是,季节扯起的丹青屏风里,总有一棵需十余个大人合抱的千年古樟,华盖如伞,累了,就在树下坐一坐,仰望绵延浙岭,聆听“吴楚分源”的回声。穿村而过的浙源水、徽饶古道在炊烟袅袅里把日常琐碎的生活串成一幅恬谧幽静的水墨画,人在画中,画在人中,昔日贩夫走卒、野老道者的身影渐行渐远在徽墨涂抹的山水间,一丝淡淡的忧伤悄然在心里泛浮,随着雨滴从瓦片上、树叶间滚落下来,把人带进梦里故园。一堵堵布满青苔的墙壁上还隐约留存着经年的墨迹,那是徽墨的遗韵吗?石板路上,不时与村人擦肩而过;老宅门内,不时与老人目光相撞。在虹关,我拾掇了一串烙上徽墨温度的词语:质朴、慈祥、安然,小桥、流水、人家……虹关,允许我拾取半截残墨,记下一串与徽墨有关联的大街小巷地名。虹关伫立,徽墨式微。近百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五花八门的书写工具,使得人们迅速地移情别恋,墨与砚台的耳鬓厮磨,也早已被墨汁横插一杠,固态墨便黯然失色,近年来渐渐被人遗忘。到后来,实现了从纸张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书写也已成为少数人的事情了,墨块更是被束之高阁,制墨传习几乎无人问津。墨,松烟的精灵,千百年来忠实地在纸上履行职责,一撇一捺站立成墨黑的姿势,氤氲香气里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徽墨,制作滥觞于南唐,兴盛于明清,享有“落纸如漆,万古存真”之美誉。有权威人士言之凿凿指陈,北京故宫博物院还保存着数十块虹关徽墨。徽墨无声,虹关有幸,虹关人因此而自豪。水口、民居,显然还有徽墨等,不负众望,终于为虹关换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金字招牌。虹关徽墨,不小心遗失在古村落、古驿道边,等待人们去擦亮这张泛着黑色光泽的名片——“徽墨名村”。在一栋民居内,我兴奋地发现,有人在挖掘、研发传统徽墨工艺,遗憾不见墨工,不知那一双手是怎样捣鼓着黑色的诗篇。不大的台面上摆放了刀、小锤、木槽、墨模等工具,还有一些看不懂的物品,想必都是与徽墨有关的器皿、墨料。壁板上挂有制墨工序图《一块墨的前世今生》:点烟、和料、烘蒸、杵捣、揉搓、入模、晾墨、描金。从采取数种原料到试磨鉴定墨质,一锭墨才得以面世,具体制作起来,其工序之繁复岂是图解所能说得清楚的,想想真不容易。一锭墨,千杵万揉,浓缩的精华,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不经意间,我瞥见阁楼上稳站着一个白髯飘飘、仙风道骨的先生,便主动打招呼,他问询了我的来意,邀请上楼喝茶座谈。我,一个找寻徽墨的陌生人,沿着屋内与厢房连成一体的木质楼梯,漫步图片走上阁楼,轻轻地踏在楼板上,咿呀作响,我生怕踩醒了乾隆年间经营徽墨的原始账本,生怕踩碎了岁月的痕迹,更生怕踩破了一截遗落的留着明代指纹的徽墨。先生姓叶,一个隐者、居士、制笔者,放弃大城市的舒适,只身走进虹关,设立工作室,执刀执笔,刻刻写写画画。兴致来了,叶老师挥毫泼墨,正是徽黑磨出的浆液、芳香、光泽,正是新的徽墨传人制作出的徽墨。磨墨时,细润无声,我却听到了墨与砚台的喁喁细语。触摸着徽墨的韵律,我看到了,看到了徽墨沿着纸的纹理在翩翩起舞,“入纸不晕,书写流利,浓黑光洁”。真想只做一个书者,舀一瓢清清的湖水,每日轻柔磨墨,从容铺纸,蘸墨挥洒,过上一段墨落纸上荡云烟的幽静生活。家里书桌内一角散落着几块早年留下的普通用墨,七公分长,其侧分别有描金楷书“金不换”“凝香”字样,背面还有莲荷、白鹤等图纹,虽谈不上金贵,但仍散发着幽幽暗香,还有儿时习书的悠悠往事。回想小时候上学时,练毛笔字要买描红本、砚台,还有长条形的墨块。磨墨时总是弄得满手漆黑,便到校外小水塘边去洗干净,再继续练字。与墨的亲密接触也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那几年,以后偶尔再接触毛笔,已经是蘸着液态的墨汁了。我想,那时研磨的墨一定是虹关的徽墨吧。这样一想便感到一丝慰藉,回头再看黄灿灿油菜花簇拥的虹关,一身原生态的粉墙黛瓦着装,仿佛特别的亲切,烟雨蒙蒙中弥漫着老家的气息,一股乡愁莫名袭来。在虹关寻墨,我不为藏墨之好,只是警醒自己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文化敬畏的心。在寻找徽墨中,我领略到徽墨走过的千年历程,也感受到浓淡相宜的虹关凸显出的古村文化。这是墨润心灵的过程,这是沉醉馨香的过程,这也是国学照耀的过程。虹关,坐落在和风细雨敲开的绿茵茵帷幔里,是徽墨润开的一首唐诗,深入其中似穿越在一阕宋词里,时光铺陈,岁月静好。蓦然间,发现村口一小店屋檐下旗幡招展——“有徽墨出售”,我加快脚步走去,带一截虹关徽墨,去描绘心中的故乡。(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注】虹关,即虹关村,古徽州村落,是“徽墨”产地之一,位于今江西省婺源县。问题:请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的“我”为何要寻找徽墨。分析:第一步:定位题干要求赏析“文中的‘我’为何要寻找徽墨”,其实就是要求找出“我”寻找徽墨的原因。第二步:筛选题干要求分析“我”寻找徽墨的原因,应从“我”的情感和“徽墨”自身的价值两方面入手,寻找相关内容分析作答。从“我”的情感方面看,文章开篇即表现了“我”对徽墨的极度喜爱,而徽墨的处境堪忧,日渐式微,制墨技艺几近失传,所以“我”不得不只身来到徽墨的故乡虹关,来寻找徽墨;文章倒数第二段明确表示“我”对徽墨的寻找,不为藏墨之好,只是“警醒自己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文化敬畏的心”,这也是“我”寻找徽墨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徽墨”自身的价值看,文章第六、七段明确点出墨“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需要继续传承下去的,因而“我”坚持寻找徽墨。第三步:整合检索提炼信息,根据题干要求整合答案。根据分值,分条列答。答案:①喜爱徽墨,而徽墨式微,制墨技艺几近失传。②墨,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③警醒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文化敬畏的心【散文文体特征】现代散文的文体特征是“形散神聚”。“形散”现代散文的“形”主要指的是散文的选材和行文方式。①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丰富奇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作者可以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随意选择,精心安排。②行文方式灵活多样,富于变化。可以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也可夹叙夹议、状物写景、借景抒情;可以细处落笔,小中见大;也可旁敲侧击,曲径通幽。与小说相比,不要求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也不要求展示矛盾发展的全过程。“神聚”现代散文的“神”主要指的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主题、意蕴等。“神聚”,指文章表述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如何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都要受中心思想的约束。结构散文的“神”整体统摄内容和形式的各个方面,在结构上往往需要有一条鲜明的线索,把那些“散”的材料贯串成一个有机的整体。①以时间变化、空间转移为线索。②以具体的人、事、物为线索。③以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语言某种意义上说,散文的语言更具文学特色,风格更具多样性,内涵更为丰富蕴藉。5.分类根据写作内容可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议论思辨等类。【散文文本命题的特点】选材:以中国散文为主。所选散文内容上贴近生活,注重抒情性、哲理性,更加注重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从散文试题的布局看,主要涉及的考点有: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等。尤其以语言的内涵及语言的表达艺术为考查重点,这与散文的体裁特点有关。(3)特别提醒:基本思路是关注学科素养、语文能力,尤其是鉴赏能力。对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的具体表述有诸多增加和改动,这些变化在散文阅读考查中如何体现,应在备考中予以充分关注。(2024·福建漳州·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沉淀的艺术和我的沉淀铁凝先前,每当我听到或看到林风眠这个名字,就想起一种闭眼迎风而立的小鸟。这个莫名其妙的联想悠远而顽固。自那时起,我面前便常有几张林风眠画册的散页:一种发黄的卡纸,16开大小。纸上有瓶中的花、水中的天、天中的水,也有淡淡着色的仕女。后来我才懂得,这是一种出版规格不高的出版物。这几张散乱的画页,竟伴着我和我的家,几经周折幸存到今天。在家中的书画连连失散,又常常被筛选着作为废纸变卖的岁月中,我不知它们怎么留存了下来。有一次我面对这几页越来越黄的纸问父亲,一定是他精心保存下来的吧。他说,并非。他说先前他并不喜欢林风眠。他说的先前自然是青年时学艺术的他。他甚至告诉我,在展览会上他们面对林风眠的原作,都很不以为然。那时他们正学着一种很是被青年称道的画风,那画风始于苏联的契斯佳科夫和列宾,人们称之为“苏派”。①青年人喜欢苏派写实的魔力,喜欢它笔触和颜色的“帅”劲儿。而林风眠却被青年人、被艺术界冷落着。“现在呢?”我问父亲。“现在当然不一样了。”这“不一样了”便是对林风眠的认可吧。这或许就是艺术的沉淀和我的沉淀的道理。我不知他人认识林风眠,是否都经历过由不认可到认可的过程,但这位艺术大师对于我,也是经历了这个过程的,虽然我不是位造型艺术家,没有受过苏派写实主义的影响。我常想,是什么原因使我认可了林风眠的,而这,明明是在我于纽约、于奥斯陆欣赏了许多大师的杰作之后。②那时我站在伦勃朗、梵高、蒙克的作品前,想到过许多中国艺术家,但还是没有林风眠。去年在北京,路过中国美术馆,偶见林风眠画展的广告,便信手买得门票走了进去。不知为什么,眼前的林风眠突然变作了另一个人。我熟悉的那几张瓶中花、水中天和仕女们都在,在这里却变得光彩照人起来,一时间我心情激荡甚至胜过了在纽约、在奥斯陆的博物馆里。如果我对前者的激动里包括了一种新奇感和神秘感,那么现在分明是受了一种光彩的照耀,因为墙上的作品实在是发着光的。几天后我回到家,连忙又翻找出那几张发黄的卡纸,那几张印刷品也突然新奇起来。我从未大言不惭地说,现在我已懂得林风眠了。但我完全可以说,林风眠的画分明已和我有着交流了。任何艺术作品(文学也一样)都要被历史做些沉淀的。在艺术作品本身正经历着沉淀的时候,作为读者的我们也正经历着沉淀。经过了这种沉淀,读者和艺术、艺术和读者才走到一起来,这又仿佛是艺术对你的认可。林先生创作最旺盛的年代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时中国文艺界正经历着风风火火,而林先生的家门却总是紧闭着,紧闭到你“叩其门才轻轻地启开一条缝”。有人说这是林先生的与世隔绝,又有人说并非如此,因为他的艺术主张一开始分明就希望遥领世界的回声。为此他还崇尚过法国属于表现主义激进派的画家卢奥,创作过像《人道》《痛苦》《悲哀》那样直面人生的油画巨作。我想,林先生的“关门”,大约是为着关住他那一份不受世俗干扰的情感吧。③作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有时要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去领略宇宙领略一个时代;有时却要把门关得紧紧的,让眼睛只盯住你眼前那一方白纸。这是不是林先生的一生?林风眠也曾“开门”,那时他连最普通的几株树、几间小屋、一条小河都百看不厌;连最没意思的电影他都认为“有形象,有动作,有变化,就有趣”。待到林先生关上门时,门就久叩不开了。几年前,孙犁先生在读过我的一篇小说后曾有封信给我,那封信竟成了人们研究我那篇小说的经典。孙犁先生在信中述说了他读我那篇小说的愉快,他说:“我想:过去,读过什么作品以后,有这种纯净的感觉呢?我第一个想到的,竟是苏东坡的《赤壁赋》。”孙犁先生的信,才诱发我又找来了《赤壁赋》。仔细读来,果然也萌生了几分“感觉”。原来你懂了“七月既望”便是七月十六日,你懂了“桂掉兮兰桨”便是桂木为梓、木兰为浆,并非懂得了《赤壁赋》。是孙犁先生提醒了我,原来《赤壁赋》里还有愉快。我不断领略着《赤壁赋》所给予我的新意,直到不久前在收音机里听到著名播音员夏青的又一次朗诵,才恍然大悟:④在这十几分钟的时间里,原来自己是经历了一场身在宇宙间的沉浮,而给予我生命和力量的,又分明是这个变幻无穷的宇宙。却原来,天地之间“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至此,难道你真不能生出些纯净的愉快吗?我永远也不会不自量地将我的小说与《赤壁赋》相提并论。在一个被历史沉淀下来的名篇面前,我只能感到自己的微不足道。然而,作为一个读者的我,每一次有意识地阅读和欣赏,便有一次对自己的沉淀。这也便是一幅瓶中花、一幅水中天、一幅天中水、一个看似其貌不扬的仕女越来越灿烂的原因,这个沉淀下来的你,其实是靠了它们的造就。我面前还是这几页散乱发黄的卡纸。(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写作者“听到或看到林风眠这个名字”便想起“闭眼迎风而立的小鸟”,照应了后文有关林风眠的内容,引起读者的兴趣。B.作者回忆在中国美术馆参观林风眠画展时,使用“不知为什么”“突然”“激荡”等简洁语言表现了自己对林风眠画作的茫然不解。C.作者说在被历史沉淀下来的《赤壁赋》面前只能感到自己的微不足道,但是在对这些名篇的一次次阅读欣赏中却也不断地沉淀着自己。D.文章最后一段并非简单重复,读来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受,这段看似平淡的文字其实照应了文章的开头,深化了主旨。2.下列对文中四处画线句子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①运用比喻的手法突出了当年苏派以其写实风格和笔墨技法赢得了青年人喜爱,这与林风眠的被冷落形成了对照。B.句②写作者欣赏伦勃朗等人的作品时想到许多中国艺术家却没有林风眠,以此表现作者此时还未能深入认识林风眠。C.句③运用整句强调真正的艺术家应该将“开门”和“关门”结合起来,这也解答了上文“门却总是紧闭着”的疑问。D.句④中加点的词语“沉浮”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在听到夏青朗诵苏轼的《赤壁赋》时所受到的震撼以及获得的力量。3.文章前半部分叙述对林风眠画作认识的转变,后半部分讲述了重读《赤壁赋》的经历,请简要分析这两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____4.本文的标题具有多重意蕴,请加以概括分析。____【答案】1.B 2.A 3.(1)前半部分写对林风眠认识的转变是为了表现读者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认识有一个过程,需要在不断的沉淀中达到与艺术作品的交流和相互认可;(2)后半部分写重读《赤壁赋》的经历,之前没读懂的地方有了新的领悟,有了沉淀和提升,这与前半部分传达的道理是相通的。(3)这两部分内容不同,但都服务于文章的主旨,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4.(1)艺术品都要经历历史的沉淀,这是一个不断被重新理解和认识的过程;(2)作为读者的我们也在经历沉淀,这是在对艺术品的阅读欣赏中逐渐积累和实现的;(3)经过沉淀,读者与艺术品得以相互交流、沟通,读者深入认识了艺术品,也相当于获得了艺术品的认可。(4)读者经过沉淀开阔了眼界,提升了鉴赏力,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品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茫然不解”有误。应该是对林风眠的画作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中精彩语句的艺术特色的能力。A.“句①运用比喻的手法”错,“‘帅’劲儿”一词赋予苏派写实的笔触和颜色以人的形象,故句①运用应为比拟。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前半部分,作者先说认识林风眠,经历过由不认可到认可的过程。作者在林风眠画展上终于懂得林风眠,觉得先前的几张瓶中花、水中天和仕女们光彩照人。作者说“在艺术作品本身正经历着沉淀的时候,作为读者的我们也正经历着沉淀。经过了这种沉淀,读者和艺术、艺术和读者才走到一起来,这又仿佛是艺术对你的认可”,可见,前半部分写对林风眠认识的转变,是为了表现读者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认识有一个过程,需要在不断的沉淀中达到与艺术作品的交流和相互认可。后半部分,作者写自己重读《赤壁赋》,之前“并非懂得了《赤壁赋》”,重读后发现《赤壁赋》里还有愉快。作者还说他作为一个读者,“每一次有意识地阅读和欣赏,便有一次对自己的沉淀。”可见,这与前半部分传达的道理是相通的。前半部分叙述对林风眠画作认识的转变,后半部分讲述了重读《赤壁赋》的经历,这两部分虽内容不同,但都服务于主旨,所蕴含的道理是相通的,而这正是散文“形散神不散”这一特征的集中表现。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意蕴的能力。结合林风眠画作先前被冷落现在被认可,作者所说的“任何艺术作品(文学也一样)都要被历史做些沉淀的”分析,“沉淀的艺术”是说艺术品都要经历历史的沉淀,这是一个不断被重新理解和认识的过程;作者重读《赤壁赋》后,说“作为一个读者的我,每一次有意识地阅读和欣赏,便有一次对自己的沉淀……这个沉淀下来的你,其实是靠了它们的造就”,作为读者的我们也在阅读中经历沉淀,这是在对艺术品的阅读欣赏中逐渐积累和实现的;作者说艺术作品本身正经历着沉淀时,读者也正经历着沉淀。经过这种沉淀,读者和艺术、艺术和读者才走到一起来。因此,“沉淀的艺术和我的沉淀”可理解为:经过沉淀,读者与艺术品相互交流、沟通,读者深入认识了艺术品的同时,也获得了艺术品的认可。文章最后说作为读者自己,“每一次有意识地阅读和欣赏,便有一次对自己的沉淀。那些普通的、其貌不扬的画作越来越灿烂的原因,这个沉淀下来的你,其实是靠了它们的造就。”可见,作者认为读者经过沉淀开阔了眼界,提升了鉴赏力,艺术品对此起到了促进作用。(23-24高二下·湖南·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秋风秋雨愁煞人冰心春天又来了,大地上蓬蓬勃勃地充满了生机。我们对于淑平的悲感,也被春风扇得渐渐地淡下去了,依旧快快乐乐地过那学校的生活。春季的大考过去了,只等甲班的毕业式行过,便要放暑假。毕业式是那一天下午四点钟的。七点钟又有本堂师生的一个集会。也是话别,也是欢送毕业生。预备有游艺等等,总是终业娱乐的意思。那天晚上五点钟,同学们都在球场上随意地闲谈游玩。英云因为今晚要扮演游艺,她是剧中希腊的一个女王,便将头发披散了,用纸条卷得鬈曲着。不敢出来,便躲在我的屋里倚在床上看书。我便坐在窗台上,用手摘着藤萝的叶子,和英云谈话。楼下的青草地上、玫瑰花下,同学们三三两两地坐着走着,黄金似的斜阳,笼住这一片花红柳绿的世界。中间却安放着一班快乐活泼的青年,这斜阳芳草是可以描画出来的,但是青年人快乐活泼的心胸,是不能描画的呵!晚上的饯别会,我们都非常地快乐满意。剧内英云的女王,尤其精彩。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夸奖,说她有“婉若游龙、翩若惊鸿”的态度。随后有雅琴说了欢送词,毕业生代表的答词,就闭了会。那时约有九点多钟,出得礼堂门来,①只见月光如水,同学们便又在院子里游玩。我和英云一同坐在台阶上,说着闲话。这时一阵一阵的凉风吹着,衣袂飘举。英云一面用手撩开额上的头发,一面笑着说道:“冰心!要晓得明年这时候,便是我们毕业了。”我不禁好笑,便道:“毕了业又算得了什么。”英云说:“不是说算得什么,不过离着服务社会的日子,一天一天地近了。要试试这健儿好身手了。”我便问道:“毕业以后,你还想入大学么?”英云点头道:“这个自然,现在中学的毕业生,车载斗量,不容易得到社会的敬重。而且我年纪还小,阅历还浅,自然应当再往下研究高深的学问,对将来的服务上,岂不更有益处吗!”我和英云一同站了起来,在廊上来回地走着谈话。廊下的玫瑰花影,照在廊上不住地动摇。我们行走的时候,好像这廊子是活动的,不敢放心踏着,②这月也正到了十分圆满的时节,清光激射,好像是特意照着我们。英云今晚十分地喜悦,时时地微笑,也问我道:“世界上的人,还有比我们更快乐的吗?”我也笑道:“似乎没有。”英云说:“最快乐的时代,便是希望的时代。希望愈大,快乐也愈大。”我点一点头,心中却想到:“希望愈大,要是遇见挫折的时候,苦痛也是愈大的。”这时忽然又忆起淑平来,只是不敢说出,恐怕打消了英云的兴趣。唉!现在追想起来,也深以当时不说为然。因为那晚上英云志得意满的莞然微笑,在我目中便是末一次了。暑假期间,没有得着英云的半封信,我十分地疑惑,又有一点怪她。秋季上学的头一天,同学们都来了,还有许多的新学生,礼堂里都坐满了。我走进礼堂,便四下里找英云,却没有找着。正要问雅琴,忽然英云从外面走了进来,容光非常地消瘦,我便站起来,要过去同她说话。这时有几个同学笑着叫她道:“何太太来了。”我吃了一惊。同时看见英云脸红了,眼圈也红了。雅琴连忙对那几个同学使个眼色,她们不知所以,便都止住不说。我慢慢地过去,英云看见我,只惨笑着,点一点头,颜色更见凄惶。我也不敢和她说话,回到自己座上,心中十分疑讶。行完了开学礼,我便拉着雅琴,细细地打听英云的事情。雅琴说:“我和她的家离得不远,所以知道一点。暑假以后,英云回到天津,不到一个礼拜,就出阁了,听说是聘给她的表兄,名叫士芝的,她的姨夫是个司令,家里极其阔绰。英云过去那边,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不夸她好的。对于英云何以这般的颓丧,我却不知道,只晓得她很不愿意人提到这件事。”从此英云便如同变了一个人,不但是不常笑,连话都不多说了。成天里沉沉静静地坐在自己座上,足迹永远不到球场,读书做事,都是孤孤零零的。也不愿意和别人在一处,功课也不见得十分好。同学们说:“英云出阁以后,老成得多了。”又有人说:“英云近来更苗条了。”我想英云哪里是老成,简直是“心死”。哪里是苗条,简直是形销骨立。我心中常常地替她难过,但是总不敢和她做长时的谈话。也不敢细问她的境况,恐怕触动她的悲伤。因此外面便和她生分了许多,并且她的态度渐渐地趋到消极,我却仍旧是积极,无形中便更加疏远了。一年的光阴又过去了。这一年中因为英云的态度大大地改变了,我也受了不少的损失,在功课一方面少得许多琢磨切磋的益处。并且别的同学,总不能像英云这样地知心,便又少了许多的乐趣。然而那一年我便要毕业,心中总是存着快乐和希望,眼光也便放到前途上去,目前的一点苦痛,也便不以为意了。(有删改)5.下列对于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雅琴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女孩子,知道英云不愿意提及早早去当“何太太”的事,就及时暗暗阻止几个同学那样称呼她。B.英云脸红是因为她作为还在读书的女孩为嫁人而感到羞涩;眼圈红了是因为感到委屈伤心,书没有读完就嫁人了。C.有的同学说英云出阁之后“老成”了,说明他们其实并不真正了解英云,也是对英云从前的状态不是很喜欢。D.“我”是最了解英云的,知道她本是一个很有理想抱负的青年,却因为早早嫁给表兄成家,导致理想破灭而心灰意冷。6.下列对于本文艺术技巧的分析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春天来了充满生机,既有冲淡对于淑平悲感的作用,也对叙写学校的快乐生活起了烘托作用。B.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月亮,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作用也基本相似,都是为了烘托人物内心的轻松愉悦。C.本文前面极力叙写英云定亲前在学校的活泼欢愉多话,与后文她的沉静孤独悲伤形成鲜明的对比,先扬后抑,感染力强。D.本文虽然是回忆性散文,却有着小说一般的结构特点,把英云的悲剧故事写得婉约动人,引人入胜,有波澜。7.对于英云的悲剧命运,前文已有多处暗示,请找出并简要分析。____8.“我”在文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请简要分析。____【答案】5.C 6.B 7.①第六段在英云说“最快乐的时代,便是希望的时代。希望愈大,快乐也愈大”时,“我”心中却想“希望愈大,要是遇见挫折的时候,苦痛也是愈大的”,暗示了英云即将遇到挫折痛苦。②第七段写到“因为那晚上英云志得意满的莞然微笑,在我目中便是末一次了”暗示英云后来没有开心微笑了。③第八段写“暑假期间,没有得着英云的半封信”,暗示英云出了什么事情或者意外。④第九段写到秋季上学的头一天“我”“四下里找英云,却没有找着”,暗示英云有什么事情耽误了。 8.①“我”是英云命运变化的见证者,以第一人称来写,更加真实可信。②通过叙写“我”的经历,刻画“我”的形象,更有利于突出英云的形象。③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更好的突出了当时女子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主题。④“我”是全文的线索,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串联事件,使文章结构严谨。【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对英云从前的状态不是很喜欢”错误。文章没有提到同学们对英云从前状态的反应,没有根据,不能肯定。故选C。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错误。①句中“月光如水”是明显的比喻,②句中“好像是特意照着我们”是拟人。故选B。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①第六段我与英云的对话,“英云说:‘最快乐的时代,便是希望的时代。希望愈大,快乐也愈大。’我点一点头,心中却想到:‘希望愈大,要是遇见挫折的时候,苦痛也是愈大的’”,我认为希望愈大,要是遇见挫折的时候,苦痛也是愈大的,而下文英云在希望服务社会的“希望愈大”时候,遇到到被迫嫁人的挫折痛苦。②第七段写到“因为那晚上英云志得意满的莞然微笑,在我目中便是末一次了”,英云志得意满的莞然微笑在我看来是最后一次了,暗示英云后来没有开心微笑的时候了。③第八段写“暑假期间,没有得着英云的半封信,我十分地疑惑”,我十分地疑惑,暑假期间没有收到英云的半封信,暗示英云出了什么事情或者意外。④第九段写到秋季上学的头一天“同学们都来了,还有许多的新学生”,但是“我”走进礼堂,“四下里找英云,却没有找着”,暗示英云有什么事情耽误了。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作用的能力。①效果上,“我”和英云是同学,在学校里一起学习生活,是英云命运变化的见证者,以第一人称“我”来写,既是故事的叙述者,也是故事的见证者,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②人物上,通过叙写“我”的经历,我“心中总是存着快乐和希望,眼光也便放到前途上去,目前的一点苦痛,也便不以为意了”,刻画“我”的形象,更有利于突出英云因为早早嫁给表兄成家,导致理想破灭而心灰意冷的形象。③主题上,“我”是最了解英云的,知道她本是一个很有理想抱负的青年,却因为早早嫁给表兄成家,导致理想破灭而心灰意冷。通过“我”的见到的前后变化巨大的英云,听到的英云的嫁人,想到的有关人生的感慨,更好的突出了当时女子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主题。④结构上,“我”是全文的线索,“我”见证了英云嫁人前在学校学习生活的快乐,也见证了她嫁给表兄成家后的孤独悲伤,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串联事件,使文章结构严谨。(23-24高二下·广东·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乡关何处余秋雨“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看来崔颢是在黄昏时分登上黄鹤楼的,孤零零一个人,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被遗弃感。被谁遗弃?不是被什么人,而是被时间和空间。在时间上,古人飘然远去不再回来,空留白云千载;在空间上,眼下虽有晴川沙洲、茂树芳草,而我的家乡在哪里呢 我想一个早年离乡游子在思念家乡时都会有一种两重性:他心中的家乡既具体又不具体。具体可具体到一个河湾,几棵小树,半壁苍苔;但是如果仅仅如此,焦渴的思念完全可以转换成回乡的行动。然而真的回乡又总是失望,天天萦绕我心头的这一切原来是这样的么?就像在一首激情澎湃的名诗后面突然看到了一幅太逼真的插图,诗意顿消。因此,真正的游子是不大愿意回乡的,即使偶尔回去一下也会很快出走,走在外面又没完没了地思念,结果终于傻傻地问自己家乡究竟在哪里。置身异乡的体验非常独特。乍一看,置身异乡所接触的全是陌生的东西,原先的自我一定会越来越脆弱,甚至会被异乡同化掉,其实事情远非如此简单。异己的一切会从反面、侧面诱发出有关自己的思想,异乡的山水更会让人联想到自己生命的起点,因此越是置身异乡越会勾起浓浓的乡愁。乡愁越浓越不敢回去,越不敢回去越愿意把自己和故乡连在一起——简直成了一种可怖的循环,结果,一生都避着故乡旅行,避一路,想一路。异乡的风物会加重游子思乡的愁绪,但乡愁越浓越不敢归去,只能在逃避与思念之间反复循环。我想,诸般人生况味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异乡体验与故乡意识的深刻交糅,漂泊欲念与回归意识的相辅相成。这一况味,跨国界而越古今,作为一个永远充满魅力的人生悖论而让人品咂不尽。前两年著名导演潘小扬拍摄艾芜的《南行记》,最让我动心的镜头是艾芜老人自己的出场。老人曾以自己艰辛瑰丽的远行记述震动中国文坛,而在镜头上他已被年岁折磨得满脸憔悴,表情漠然地坐在轮椅上。画面外歌声响起,大意是:妈妈,我还要远行,世上没有比远行更让人销魂。这是老人在心底呼喊吗?他已不能行走,事实上那时已接近他生命的终点,但在这歌声中他的眼睛突然发亮,而且颤动欲泪。他昂然抬起头来,饥渴地注视着远方。一切远行者的出发点总是与妈妈告别,走得再远也一直心存一个妈妈,一路上暗暗地请妈妈原谅,而他们的终点则是衰老,不管是否落脚于真正的故乡。他们的妈妈当然已经不在,因此归来的远行者从一种孤儿变成了另一种孤儿。这样的回归毕竟是凄楚的,无奈衰老的身体使他们无法再度出走,只能向冥冥中的妈妈表述这种愿望。暮年的老者呼喊妈妈是不能不让人动容的,一生呼喊道尽了回归,也道尽了漂泊。不久前读到冰心老人的一篇短小散文,题目就叫《我的家在哪里》。这位九十四岁高龄的老作家最早也是以一个远行者的形象受到广大读者关注的,她周游世界,曾在许多不同国家不同城市居住,最后在北京定居,可真正称得上一个“不知何处是他乡”的放达之人了。但是,老人这些年来在梦中常常不经意地出现回家的情节,回哪里的家呢?照理,一个女性在自己成了家庭主妇、有了完整的家庭意识后的家才是真正的家,冰心老人在梦中完全应该回到成年后安家的任何一个门庭,不管它在哪座城市;然而奇怪的是,她在梦中每次遇到要回家的场合回的总是少女时代的那个家。一个走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圈子终于回到了原地,白发老人与天真少女融成了一体。那么,冰心老人的这些回家梦是否从根本上否定了她一生的漂泊旅程呢?当然不是。如果冰心老人始终没离开过早年的那个家,那么今天的回家梦也就失去了任何意义。在一般意义上,家是一种生活;在深刻意义上,家是一种思念。只有远行者才有对家的殷切思念,因此只有远行者才有深刻意义上的家。艾芜心底的歌,冰心梦中的家,虽然走向不同却遥相呼应。都是世纪老人,都有艺术家的良好感觉,人生旅程的大结构真是被他们概括尽了。无论是崔颢,还是冰心、艾芜,他们都是很能写的人,可以让我们借着他们的诗文来谈论,【甲】而实际上,许多更强烈的漂泊感受和思乡情结是难于言表的,只能靠一颗小小的心脏去满满地体验,当这颗心脏停止跳动,这一切也就杳不可寻,也许失落在海涛间,也许掩埋在丛林里,也许凝于异国他乡一栋陈旧楼房的窗户中。因此,从总体而言,这是一首无言的史诗。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大的社会变动都会带来许多人的迁徙和远行,或义无反顾,或无可奈何,【乙】但最终都会进入这首无言的史诗,哽哽咽咽又回肠荡气。你看现在中国各地哪怕是再僻远角落,也会有远道赶来的白发华侨怆然饮泣,匆匆来了又匆匆走了,【丙】不会不来但又不会把家搬回来,他们不说理由也不向自己追问理由,抹干眼泪又须发飘飘地走向远方。(有删改)9.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异乡风物不会将游子彻底同化,只会加重其思乡的愁绪,但乡愁越浓越不敢归去,只能在逃避与思念之间反复循环。B.作者说暮年归来的远行者“从一种孤儿变成了另一种孤儿”,表明他们既无法回归也难以远行的凄楚,突出了老人们内心的矛盾。C.冰心是一位周游世界的放达之人,年老时却常梦回少女时代的家,表明作为离开故土的远行者,冰心兼有漂泊欲念和回归意识。D.最后一段中“无言的史诗”是指中国历朝历代社会变动时人们难以言表的漂泊感受和思乡情结,增加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10.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以崔颢诗句开篇,创设了游子思乡的诗化情境,将思乡之情娓娓道来,营造了一种被遗弃的孤独氛围,暗示了文章思乡的主旨。B.文章列举了艾芜、冰心等人的例子,它们“走向不同又遥相呼应”,分承了中心话题,印证了游子“心中的家乡既具体又不具体”的观点。C.文章结尾通过对白发华侨的描写,升华了文章的主题,更加深刻地阐释了回不去的才叫故乡的道理,以及思而不得是古今游子永恒的宿命。D.这篇文章既有个人感性乡愁的抒发,又有将思乡之情提升到理性思考的高度,充分体现了余秋雨文化散文理性与感性统一的特点。11.作者用“就像在一首激情澎湃的名诗后面突然看到了一幅太逼真的插图”来描写游子回乡的感受,十分贴切,请结合文本分析。____12.文章最后一段语言三处转折,丰富了文章的意蕴,请加以分析。____【答案】9.B 10.A 11.①“激情澎湃的名诗”指游子对家乡焦渴的思念之情,它们都是抽象的,难以言表的;②“太逼真的插图”指游子回家看到的“河湾、小树、苍苔”,它们都是具体的,清晰的;③用插图消除了名诗的诗意,生动贴切地写出了游子回乡的行为也破坏了焦渴的思念,具体的家乡缺乏诗意与美感。 12.①甲处转折,表明作家可以在作品中抒发乡愁,而更多的普通人虽然有乡愁,却无法言表,即使言表,也无法准确传达。②乙处转折,表明个体的迁徙与远行可能是因社会变动带来的被动经历,但都产生了群体性不可言说的思乡愁绪。③丙处转折表明人们对家乡既思念又逃避,虽逃避又思念,乡愁成为一种永恒。④语言的多次转折表明思乡之情不是个人体验和特殊现象,而是具有群体性、必然性和复杂性的人类共通体验,文章意蕴因语意的多次转折得以丰富扩大。【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表明他们既无法回归也难以远行的凄楚,突出了老人们内心的矛盾”错误。依据“这样的回归毕竟是凄楚的,无奈衰老的身体使他们无法再度出走,只能向冥冥中的妈妈表述这种愿望”可知,这句话既强调了妈妈去世带给归来的远行者的痛楚,又突出了远行者失去妈妈的孤独,以及不能再向妈妈表述远行愿望的痛苦。并非表达“无法回归也难以远行的凄楚”的“矛盾”内心。故选B。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A.“暗示了文章思乡的主旨”错误。本文写“乡愁”,但本文的“乡愁”并非是“思乡”,而是突出异乡体验与故乡意识的深刻交糅,着力探究了在外的游子漂泊欲念与回归意识的相辅相成的人生悖论。故选A。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及作者的情感的能力。“就像”提示考生,这句话实际是对上文的阐释,其所说的“激情澎湃的名诗”到“太逼真的插图”的前后变化对应“焦渴的思念完全可以转换成回乡的行动”,其中“回乡的行动”有具体指游子回乡看到“一个河湾,几棵小树,半壁苍苔”。由此可知,“激情澎湃的名诗”指游子对家乡焦渴的思念之情,“太逼真的插图”指游子回家看到的“河湾、小树、苍苔”。结合前文“他心中的家乡既具体又不具体”可知,家乡焦渴的思念之情,它们都是“不具体”的,是抽象的,难以言表的,是充满“诗意”的;而游子回家看到的“河湾、小树、苍苔”,它们都是具体的,清晰的,如“插图”般“诗意顿消”。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语段的含义的能力。甲处,“而实际上”前后连接的是“崔颢,还是冰心、艾芜”等作家和“普通人”。再结合“可以让我们借着他们的诗文来谈论”和“难于言表的”可知,甲处转折,表明作家可以在作品中抒发乡愁,而更多的普通人虽然有乡愁,却无难以言表,只能默默承受。乙处,画线句子连接的是“社会变动都会带来许多人的迁徙和远行”和“都会进入这首无言的史诗”。结合“许多更强烈的漂泊感受和思乡情结是难于言表的,只能靠一颗小小的心脏去满满地体验,当这颗心脏停止跳动,这一切也就杳不可寻,也许失落在海涛间,也许掩埋在丛林里,也许凝于异国他乡一栋陈旧楼房的窗户中。因此,从总体而言,这是一首无言的史诗”可知,“无言的史诗”指除了作家外,多数人的“不可言说的思乡愁绪”,所以乙处转折,表明个体的迁徙与远行可能是因社会变动带来的被动经历,但都产生了群体性不可言说的思乡愁绪。丙处,画线句子体现的是“不会不来”与“不会把家搬回来”的转折,“不会不来”是因为对家乡的思念,而“不会把家搬回来”则是一种“逃避”,结合前文“结果,一生都避着故乡旅行,避一路,想一路。异乡的风物会加重游子思乡的愁绪,但乡愁越浓越不敢归去,只能在逃避与思念之间反复循环”可知,丙处转折表明人们对家乡既思念又逃避,虽逃避又思念,乡愁成为一种永恒。“转折”可起到“强调”的作用,而且往往强调后者,比如这道题中通过转折就强调了,乡愁的群体不可言表性,社会变迁所造成的乡愁的必然性等。而反复的使用转折又体现了“乡愁”的复杂性,从而让文章意蕴因语意的多次转折得以丰富扩大。命题趋势真题详解知识速查清单精选好题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模块七 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2 散文—【高分攻略】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原卷版).doc 【模块七 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2 散文—【高分攻略】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学案(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