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认识生命》教学设计课题 课型 授课人 课时认识生命 新授课 一课时教 材 分 析 本教材第三单元主题为“生命”,将学习视角从微观的我、家庭、老师、同学扩大到宏 观的生命,从而逐步开始深入的学习。 《认识生命》是本册教材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的内容。本节课引领学生探问“生命可 以永恒吗”,帮助学生感悟生命是独特的、不可逆和有限的等特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 审视个人生命与人类生命的关系,理解生命有延续,这不仅体现在身体上,更体现在精神上。 在初步培养学生作为个体生命“我”在人类生命接续中的使命感,为学生学习第二框内容《敬 畏生命》,深入理解生命至上的内涵,理解人与人之间生命关系的休戚与共及践行对生命的敬 畏打下学习基础。学 情 分 析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七 年级学生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探问“生命”,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初中学生的心理 发展还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受其自身的认知水平所限,他们对生命问题的认识 和理解不够全面,甚至会产生偏差。如果学生这些思维的矛盾或困惑得不到及时指导,就可 能产生心理脆弱、思想困顿、行为失控等问题,导致其不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甚至 会漠视生命。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如何坚守善待生命的底线,追求生命的美好,对初中学生 来说也是巨大的考验。因此,设计本课内容,引领学生探问生命,对学生进行生命观、价值观 的正确引领,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它将帮助初中学生正确审视个人生命 与他人、社会和人类的关系,有助于初中学生科学理解生命的发展规律,培养他们感激生命、 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并进一步激发对生命话题的兴趣。教 学 目 标 1.通过学习,学会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生命,培养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学会感恩生命、热 爱生命、热爱生活。 2.通过分析材料,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有限的,提高对生命的认识 和理解能力,自觉热爱生命。 3.通过讲解知道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续的以及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断传承的。要在人类生命的接 续中,我们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担当一份使命。教学重难点 重点:生命的意义和特点。 难点:生命的特点。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环节一: 框架导入, 单元感知。 教师:第三单元的主题是珍爱我们的生命,共包括三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课第一框,初步感知生命可贵在哪 儿 它有何特征 利 用 框 架、梳理学 习目标。 通过梳理框 架明确重难 点 。环节二: 材料讲解, 突破重点。 (一)生命之意义 o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讨自然界中各种生命,并探究 动物、植物和人类的区别。 o播放视频:《罗翔:人和动物的区别》 教师:正如罗翔所说:“人有精神的追求、人有对美的 追求、人有崇高的渴望。”人作为具有理性和智慧的存 在物,既能够认识世界又能够改造世界,还能够发现和 体悟生命的意义。因此,相比于其他动植物而言,人的 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是地球上最为珍贵的财富。 知识点1:1.生命之意义 (1)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是地球上最为珍贵的 财富。 教师:此外,人和动物都有相似的欲望,但是动物不会 在落日余晖、云卷云舒下沉思,动物不会看到苍茫大地、 浩瀚星空而心生敬畏,但是人会。 知识点1:1.生命之意义 (1)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是地球上最为珍贵的 财富。 (2)有了生命,我们才能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才 能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才能拥有追求幸福生活的种种 可能才能创造璀璨的人类文明。 (二)生命之特征 o结合教材61页的说法,想想每个人是否都有与众 不同之处,说说自己为何有与众不同之处。 教师: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外形相貌、天资禀赋等各不 观 看 视 频,思考讨 论。 交 流 意 利用生活中 常见的动植 物 引 出 生 命,再通过 对比人类和 动植物的不 同而体会人 类生命“贵” 在哪儿 结合生活实 际和之前的 知识,认识相同,每个生命都不可替代。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会 汲取不同的物质和精神养分,形成独特的个性品质,拥 有不同的人生道路。 知识点2:2.生命之特征 (1)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 o结合人类生长过程图,思考:人类的生长过程能否 轮回,做到“返老还童” 教师:从婴孩成长为儿童,又从儿童成长为青少年,再 到中年和老年,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我们要珍惜生 命的每一天。 知识点2:2.生命之特征 (1)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 (2)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不可逆的。 o结合人类生长过程图,思考:人类能否“长生不老” 教师:新陈代谢、生老病死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教师:既然生命有限,我们又该如何让这段有限的生命 散发无尽的光辉呢 o材料:《为人民服务》(节选) 教师:我们应感恩生命的获得,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 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让生命的每一段历程都变得精彩 和有意义。无数英烈为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献出 最宝贵的生命,是对有限生命却有无限意义的有力诠释。 而我们生在盛世之下,也应该学习这些优良传统,为人 民服务。 知识点2:2.生命之特征 (1)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 (2)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不可逆的。 (3)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 o结合实际观察《祖宗十八代九族五服图》 教师: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个人的生命很短暂,但一 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在生命的 见,分享成 果。 回 答 问 题,说明原 因 。 回 忆 课 文,学习榜 样。 到自己的独 特之处,增 强自信心。 利 用 人 类 “返老还 童”和“长 生不老”的 心愿体会生 命有限且不 可 逆 的 特 征,易于理 解,加深记 忆。 利用跨学科 学 过 的 内 容,再次对 知识点进行 升华,明白 个人生命和 国家富强之 间的联系, 提 升 责 任 感。接续中,每个人的生命不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 们”的生命。 知识点2:2.生命之特征 (1)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 (2)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不可逆的。 (3)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 (4)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续的。 o探究与分享:孔子和苏格拉底 思考:(1)上述人物的思想、精神为什么会流传至今 (2)“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 着。”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教师:伟大的思想、崇高的信仰、高尚的道德等都是精 神生命的体现。在生命的传承中,人类的精神在不断积 淀和丰富。 知识点2:2.生命之特征 (1)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 (2)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不可逆的。 (3)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 (4)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续的。 (5)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断传承的。 观 察 图 片,说明要 点 。 探 究 分 析,交流结 果。 利用哲学的 起源人物引 起思考,明 白人类的延 续不仅仅是 基因和身体 的延续,还 是思想和精 神的传承。环节三: 课堂练习, 巩固理解。 课堂练习: 1.2020年6月以来,我国江南、华南、西南等地区暴 雨明显增多,多地发生洪涝地质灾害。习近平总书记要 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 工作,坚决落实责任制,确保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 位。这样做是因为( )。 ①生命是宝贵的 ②生命是可替代的 ③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④生命来之不易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在网络上曾经有一个“A4纸上看人生”的热门帖子: 若按照75岁的平均寿命来计算人生只有900个月,用 按照要求 完 成 练 习 。 课堂练习有 助于检测学 习效果,从 而针对性的 查缺补漏。一个30×30的表格来呈现,一张A4纸就足够了,这一 用方格为人生建模的实验,意在警醒我们( )。 ①珍爱生命,奋斗有为 ②人生苦短,及时行乐 ③小事不做,只干大事 ④发现自己,成就自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虎啸深山,驼走大漠。”这 样的诗句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其中包 含的主要道理是( )。 A.生命是多样的,人类的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 B.生命是可贵的,我们应当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C.生命是独特的,千姿百态的生命竞相展现自己的活力 D.人类要关爱自己,也要呵护地球上的其他生命 4.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 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下列对生命的接续认识错误的是 ( )。 A.在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担当一份使命 B.我们每个人仅仅是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 C.我们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 D.在生命的传承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 命板书设计 认 识 生 命 1.生命之意义 2.生命之特征 (1)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是地球上最为珍贵的财富。 (2)有了生命,我们才能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才能体 验生活的多姿多彩,才能拥有追求幸福生活的种种可能才 能创造璀璨的人类文明。 (1)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 (2)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不可逆的。 (3)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 (4)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续的。 (5)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断传承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