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册《善用法律》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法律在保护公民权益、解决纠纷中的重要作用;掌握运用 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基本途径和方法。2.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法律问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讨论交流,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3.增强学生的法治信仰,树立依法维权的观念,鼓励学生积极运用法律武 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二、授新课 【自主学习】1、遇到法律问题或权益受到侵害时怎么办 2、如何依法求助 3、诉讼的含义、特点及其类型。 4、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重要性 5、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要求 6、青少年如何捍卫法治精神 【导入】一天,中学生小华从超市出来,门口的报警器突然鸣叫起来,保安让 小华再次通过报警装置报警器仍然鸣叫。保安就将小华带到走廊询问,并强迫 小华脱下衣服接受检查。因没有发现任何物品,保安才让小华回家。事后经查, 小华的妈妈曾在这家超市给他买了一双旅游鞋,因超市消磁器出现故障,旅游 鞋没能消磁,导致报警器鸣叫。思考:遇到法律问题该怎样做 你对此事的看法是什么 如果你是小华的朋友, 你会怎样帮助他讨回公道 学生:商场保安的行为侵犯了小华的人身自由权、名誉权。非经法定程序批准, 非由执法人员执行,任何人不得对他人进行搜身。帮助小华及时寻求法律救助, 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案例分析】案例—:王某是一名高三学生,平时学习绩很好,但在高考前夕, 其弟被李某打伤。王某纠集几个人将李某打成重伤。结果,王某因故意伤害罪 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其读大学的愿望也化为泡影。案例二:某村三户农民与村委会签订了橘园承包合同,当年获利颇丰。有的村 干部都看着眼红,想毁约。村民接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同村干部据理力争,维护 了自身的合法权益。思考:寻求法律救助的途径,遇到类似情形,你会怎么应对 学生:我会了解一些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 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在遇到法律问题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教师:(1)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设置疑问】能够为我们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哪些 教师:法律服务所:解释法律问题,代写法律文书,帮我们出主意,甚至替我们 解决涉及法律的问题。律师事务所:回答法律问题,出主意想办法,当顾问,处理涉及法律的事务,受 委托帮人打官司,当辩护人。公证处:依据法律和事实,证明合同遗嘱亲属关系身份学历出生日期、婚姻状况 等真实性合法性。如果有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又需要打官司来讨回公道,可以到法 律援助中心请求援助。引导: (1)确因经济困难,无能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人;(2)盲、聋、哑和未成年人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没有委托辩护律师的, 应当获得法律援助;(3)其他残疾人、老年人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因经济困难没有能力聘 请辩护律师的,可以获得法律援助。(引出法律救济:法律救济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人身权、 财产权因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行为而受到侵害,依照法 律规定向有权受理的国家机关告诉并要求解决,予以补救,有关国家机关受理 并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活动。)总结: (1)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2)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 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探究分享】中学生小峰自创歌词获奖,奖项却被参加复评工作的李某给了其 他人。小峰以侵犯自己的著作权,一纸诉状将李某和张某告到法院。经法院审 结,小峰获得1.7万元赔偿。思考:小峰是通过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 学生:小峰是通过诉讼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 教师:诉讼的含义和作用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是处 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 障。总结:(1)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2)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3)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探究分享】快递员小张送快递到某出租房时发现,屋里的几个人显得神神秘 秘。在签收快递的时候,小张悄悄观察了屋内的情况,发现他们正利用手机或 电脑与外界联,怀疑他们在实施电信诈骗。小张不动声色地离开出租房后,及 时拨打电话报警。为公安机关破案提供了可靠的情报信息。思考: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侵害他人的犯罪行为,你会怎么做 学生:勇敢而又机智地同犯罪分子作斗争。如面对歹徒行凶,设法稳住歹徒, 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等。教师:(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 责任。(敢于斗争)(2)当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 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 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 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 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 避险思考: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的要求 教师:1)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 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2)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补充:方法与技能:★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 ★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 *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保护好作案现场【设置疑问】青少年如何捍卫法治精神 学生:...教师:(1)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2)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3)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三、课堂小结1、★遇到侵害时,怎样依法维权 2、什么是诉讼 3、★诉讼的作用(地位) 4、诉讼的类型 5、我们为什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6、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7、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常见方法8、青少年应如何做到尊法守法 四、升华感情强调法律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有力武器,我们要学会并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 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同时,鼓励学生树立法治信仰,增强法律意识,为构建 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