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4课《曹冲称象》同步练习题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书写1.根据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美观。yì tóng zhù zi yī biān dào dǐ chèng gǎn lì qi chū lái chuán shēn shí tou dì fāng guǒ rán chēng xiàng zuò shì suì yuè zhàn lì 二、填空题2.比一比,再组词。船( ) 柱( ) 干( ) 舷( ) 住( ) 杆( ) 称( ) 做( ) 底( ) 秤( ) 作( ) 低( ) 3.加偏旁,组成本课生字再组词。尔→ ( ) 主→ ( )氐→ ( ) 干→ ( )平→ ( ) 故→ ( )夕→ ( ) 占→ ( )4.填一填。例:一(头)大象一( ) 墙 一( ) 肉 一( ) 秤一( ) 柱子 一( ) 大船 一( ) 大树一( ) 线 一( ) 大官 一( ) 石头5.给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1.这样( )我们一起玩游戏吧( )2.怎么不会( )动脑筋想一想( )3.办法倒有一个( )就是把大象宰了( )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6.联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1)曹冲才七岁。“才”字强调曹冲的年纪 。(2)大象到底有多重呢?“到底”的近义词是 。(3)《曹冲称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平时多 ,遇事多 ,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4)写出课文中提到的两种称象的办法,说说为什么曹冲的办法好。三、语言表达7.照样子,用加点的词语造句。(1)例: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2)例:曹操听了直摇头。(3)例: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8.把下面的词语整理成句子写下来。 (1)小朋友掉得救了 缸里的 在 (2)小石子乌鸦 一个一个地 把 瓶子里 放进 (3)好办法 想出 曹冲 一个 (4)太阳小朋友 冻僵的 红红的 手和脸 温暖着 四、信息匹配9.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轻重(zhòng chóng) 秤杆(gān gǎn) 重量(liáng liàng) 称呼(chēng chèng)10.请选择恰当的字词填在横线上,比比看谁填得更准确吧!(1)现在 (都 才)二月份,这里的樱花怎么就开了?(2)天气预报说即将下雨,不一会儿 (果然 竟然)下雨了。(3)这个无私帮助他的人 (终于 到底)是谁呢?11.填上合适的词语。【冲 种】( )子 ( )动【注 柱】( )子 ( )意【赶 杆】( )集 秤( )【秤 称】( )呼 ( )砣五、现代文阅读课外阅读。月光曲(节选)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的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他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得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12.摘抄上面文段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用 比喻 。13. 段是描写实实在在的事物, 段描写由事物引起的联想。14.月光照耀下的大海有什么变化?请根据文中叙述重新排序( )(1)月光照在浪花上,海上波涛汹涌。(2)月亮升起来,海上微波粼粼。(3)月亮升高了,海上卷起巨浪。A.(1)(2)(3) B.(2)(3)(1)C.(3)(2)(1) D.(3)(1)(2)15.第二段中,第②③句描写表现了音乐节奏 ,第④句描写表现了乐声 ,第⑤⑥句描写表现了乐声 。①气势逐渐增强 ②舒缓柔和 ③高昂激越16.“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这句话意思是( )A.她在月光下看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B.音乐艺术的巨大感染力给她带来无穷无尽的想象,她想象自己被琴声带到了月光下的大海。参考答案: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拼音拼写能力,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先读拼音再书写,注意拼读准确,拼读时注意以下三点:1、翘舌、平舌音字母;2、有无鼻音字母;3、最后是音调。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秤、船、称、立”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 船只 柱子 干活 船舷 居住 栏杆 称重 做工 底下 地秤 作业 高低【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组词。做题时,同学们要先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根据音形义区分形近字,再组词。“船”字可组词:小船、龙船、渔船、船只。“舷”字可组词:船舷、侧舷、尾舷、舷梯。“柱”字可组词:水柱、冰柱、支柱、柱子。“住”字可组词:住房、住宅、居住、抓住、记住。“干”字可组词:干净、干活、干粮、果干、能干。“杆”字可组词:旗杆、栏杆、枪杆、杆子。“称”字可组词:匀称、名称、总称、称呼、称重。“秤”字可组词:秤杆、地秤、台秤、过秤。“做”字可组词:做工、做事、做法、做梦、做主。“作”字可组词:作品、作业、作家、写作、合作、工作。“底”字可组词:海底、到底、底片、鞋底、箱底。“低”字可组词:低下、低头、低沉、高低。3. 称 称象 柱 柱子 底 到底 杆 一杆秤 秤 秤杆 做 做事 岁 岁月 站 站立【详解】本题考查汉字基础知识。加偏旁形成新的汉字,需要平时多积累。①你②你们③住④住房⑤低⑥低头⑦赶⑧赶紧⑨坪⑩草坪 敌 敌人 罗 罗列 点 点名4. 面 块 杆 根 艘 棵 根 位 块【解析】略5. , ! ? 。 , , 。【详解】略6. 小 究竟 思考 动脑筋 第3自然段画“得造一杆大秤……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第4自然段画“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大象就有多重”。曹冲的办法好,他的办法很有创造性,他把“大船”当作大秤,用来称象,解决了没有大秤的问题,用石块和大象进行等量置换,让大象丝毫无损,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切实可行,是个好办法。【详解】本题考查课文理解与填空。(1)“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中的“才”强调了曹冲的年纪小。他小小年纪却能想到称出大象重量的办法,说明曹冲不仅聪明,而且善于思考。(2)句子“大象到底有多重呢?”中的“到底”的近义词是“究竟”。(3)课文《曹冲称象》讲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动脑筋想出了称大象的办法的故事。一个七岁的孩子,想出称象的办法比官员强,比官员妙。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4)第三段讲了官员提出了用大秤来称大象的重量,原文: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第四段提到曹冲想到称大象的方法,原文: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对比两个方法,曹冲的办法好,他的办法很有创造性。他把“大船”当作大秤,用来称象,解决了没有大秤的问题,用石块和大象进行等量置换,让大象丝毫无损,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切实可行,是个好办法。7. 老师一边讲课一边板书。 狗狗热得直吐舌头。 天气预报说今天晚上有雨,黄昏时分果然下起雨来。【详解】考查使用加点词造句。(1)分析例子,可知加点词后面接的是两个不同的活动。我一边听音乐,一边写字。(2)“直”后边的内容是用来补充说明其前面的内容的。他冷得直哆嗦。(3)“果然”,表示意料之中。久闻阿里山的日出云海,今日一见卢山真面目,果然名不虚传。8. 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 曹冲想出一个好办法。 红红的太阳温暖着小朋友冻僵的手和脸。【解析】略9.zhòng gǎn liàng chēng【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解答时,重在学生平时的积累与辨析,先读准字音,然后根据所给的音节选择出正确的读音即可。重,zhòng/chóng,重量;分量;重量大;比重大;程度深;重要;重视;不轻率/重复;重新;再;层;使重叠在一起;摞;姓。轻重zhòng。杆,gān/gǎn,器物上较细长的棍状物。有的实心,有的中空;/量词。用于有杆的器物/杆子,用木头等制成的派一定用场的细长的东西。秤杆gǎn。量,liàng/liáng,古代指测量东西多少的器物;能容纳或禁受的限度;数目;数量;估计;衡量。/用尺、容器等测定事物的长短、大小、轻重、多少或其他性质;估计。重量liàng。称,chēng/chèn,测量物体的轻重;名称;称为;叫作。/适合;恰当。称呼chēng。10. 才 果然 到底【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1)都:表示总括全部。才:刚刚。根据语境,现在刚刚二月份,这里的樱花怎么就开了?故选“才”。(2)果然:确实如此,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竟然:出乎意料。根据语境,天气预报说即将下雨,不一会儿确实下雨了。故选“果然”。(3)终于:表示所意料的或所期望的事情最终发生。到底:进一步追究、究竟;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结果;强调原因或特点、毕竟;一直到完毕、结束或完成。根据语境,这个无私帮助他的人究竟是谁呢?故选“到底”。11. 种 冲 柱 注 赶 杆 称 秤【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选字填空。种子:某些植物所特有的器官,通常包括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种子在一定条件下能萌发成新的植物体。冲动:神经兴奋的状态。柱子:建筑物中支撑横梁、桁架、楼板等的直立长条形构件。注意:把精力、意志放到某一方面。赶集:到集市上买卖货物。秤杆:秤杆,也称杆秤。杆秤的木杆,杆秤的组成部分﹐上面镶有计量的金属秤星。称呼:当前招呼用的表示彼此关系的名称。秤砣:杆秤与戥秤所用的金属重锤。12.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轻纱 微云 13. 第一 第二 14.B 15. ② ① ③ 16.B【解析】12.本题考查比喻句。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阅读文章第一自然段“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可知,文中把“月光”比作“银纱”,更能体现出屋内的清幽。1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可知,该句写出了屋子的清幽以及月光照进来时的美妙。故文中第一自然段写的是事物。阅读句子“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可知,兄妹两人静静地听着琴声,被琴声所陶醉,沉浸在优美的琴声中。故文章第二自然段是描写联想的内容。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可知,月亮升起来了,海面上波光粼粼,月光逐渐升高,突然海上卷起了大浪,月光洒在海上,大海波涛汹涌。故本题选择B选项。15.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能力。阅读文章第二自然段,“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写出了琴声刚刚开始,琴声比较缓和。“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写出了琴声高昂激亢。“被月光照的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他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写出了琴声激昂,气势越来越高亢。故文中第二段中,第②③句描写表现了音乐节奏轻缓柔和,第④句描写表现了乐声高昂激越,第⑤⑥句描写表现了乐声气势逐渐增强。16.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能力。根据例句“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可知,她是盲人,但是她仿佛是看到了,感觉自己已经被琴声带到了月光下的海边,说明音乐艺术的感染力给他带来无尽的遐想,她已经被美妙的琴声所陶醉了。故本题选择B选项。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