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 认识自己教学设计课题 2.1认识自己 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教材 分析 《认识自己》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第一框题。这一 框题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导学生理解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主要引导学 生掌握认识自己的途径和方法,增强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意识,学会用理性的态度对待他 人的评价。从全课内容看,本框是学习第二框题的基础。学情 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人格成长的关键期,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但由于受到自我认识水平限 制,在自我认识时往往出现偏差。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或过低,对别人的评价难以正确对待, 以至于形成行为上的偏颇,使得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出现诸多问题。因而必须通过教学,让学 生对自己的能力价值有清醒、客观的认识,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素养 目标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 学习目标: 1.通过案例分析,明白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客观地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优点,掌握认识自己的方法,学会用理性的 态度对待他人的评价。重点 难点 重点:理解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 难点: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教具 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小故事大道理 森林中举办“大”比赛,老牛走上擂台,动物们高呼“ 大”。大象登场表演,动物们也欢呼“大”。这时,台下 角落里的一只青蛙气坏了,难道我不大吗 青蛙“嗖” 的跳上一块巨石,拼命地鼓起肚皮,并神采飞扬地高 喊:“我大吗 ” “不大!”。青蛙不服气,继续鼓肚皮。 “嘭”的一声,肚皮鼓破了。可怜的青蛙至死也不 知道它到底有多大。 思考:青蛙为什么死了 提示:青蛙没有正确认识自己,没有认识的自己的禀 学生认真 阅读小故事,结 合自己的感受, 交流故事传递 的道理。 通过组织学 生阅读小故 事,引导学生 交流故事传 递的“大道理 ”,提高学生 阅读分析能 力,同时有效 引出本节课赋。最终在“自大”中丧命。 孩子们,无论别人眼中的你是什么样的,你都是你自 己,我们要从多角度认识自己,这样对自己才有一个 清晰地认知。 的话题—— 正确认识自 己 。讲授新课 1.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时间3分钟。 (1)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 (2)怎样正确认识自己 (3)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 2.探究与分享:历史故事 夫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 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 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 信。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有天 下也。 思考:(1)结合材料,思考刘邦为什么赢得了 天下 (2)你从刘邦的事迹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提示:认识自己非常重要! 教师阐述:进入初中,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 ,我们不仅讲目光投射到更广阔而精彩的外部世界, 而且越来越关注自我。虽然我们的答案可能不同,但 是,探寻这些问题却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 3.材料分析:大文豪马克 · 吐温曾经过商,做过 打字机生意,办过出版公司,可结果亏了30万美元, 欠了一屁股债。 他逐渐发现自己没有经商的本事,却有文学的天 赋,鼓起勇气,振作精神重走创作之路。马克 · 吐温 很快摆脱了失败的痛苦,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辉煌的 成就。 思考:正确认识自己有什么重要性 提示:①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增强自信,促进自 我发展(个人层面) 4.情境探究: 学生根据 老师的要求,认 真阅读教材,思 考三道思考题, 并在教材中作 好标记,准确在 班级进行汇报 交流。 学生研读 历史故事,结合 所知和教材知 识,分析并回答 老师提出的问 题,并举手交流 ,互相补充与 评价。 学生认真 研读马克 · 吐温 的材料,结合教 材知识,举手回 答正确认识自 己的重要意义。 通过“自 主学习”环节 ,旨在培养 学生阅读教 材和分析问 题、归纳问题 的能力。 通过组 织学生研读 历史故事,使 学生在分析 材料的基础 上,结合教材 知识,更深刻 的理解认识 自己非常重 要,同时提高 学生分析问 题的能力。 通过马 克 · 吐温的案 例材料,引导 学生分析认 识自己的重 要性,从而有 效落实本节学校马上要举行一次足球比赛,为选出队长,赛 前队员们进行了下面的对话: 小刚:我的球技最棒,你们都不如我,应该由我 来当队长。 小明:小斌的球技虽然比你差点儿,但是大家都 愿意让他来当队长 小刚:那这比赛我不参加了! 思考:(1)你如何看待小刚对自己的认识 (2)这样的认识给他带来怎样的影响 提示:②正确认识自己,能够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人际层面) 5.名人故事 周恩来是我国第一任总理,伟大的革命家、思想 家,对我国党建、革命、外交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在严格的家风的影响下,周恩来总理自幼对自己 严格要求。在当时的黑暗社会下,他认识到并且坚信: 只有像自己一样的青少年志存高远,努力学习,报效 祖国,国家才能崛起,恢复往日之强盛。13岁的周恩来 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6.思考:从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方面入手,周总 理的故事对你有何启示 提示:③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正确处理个人与 社会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社会 层面) 7.知识小结: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 小结:人贵自知。正确认识自己,准确把握自 己的禀赋和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自信,促进自我发 展,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 8.活动:我为自己代言 布置任务:写一篇自我介绍 要求: (1)模式为爱……,也爱(不爱)……,是 ……,不是……,我是 …… (2)内容可从外貌、性格、学习、爱好、特长 学生根据 情境探究的要 求,认真分析几 名同学的观点, 然后结合教材 知识,举手回答 问题,同学之间 互相补充与评 价。 学生认真 研读名人故事, 结合所知所学, 认真思考并回 答周总理的故 事对我们的启 示。 学生结合 之前的探究活 动,归纳总结为 什么要正确认 识自己,做好圈 画。 学生积极 参与活动,明确 活动要求,做好 课的重点问 题之一。 通过组 织学生进行 情境探究,引 导学生分析 几名同学的 观点,培养学 生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使学 生更好的理 解正确认识 自己,能够促 进与他人的 交往,符合学 生的认知规 律。 通过组 织学生研读 周恩来的材 料,使学生从 社会层面理 解正确认识 自己的意义。 通过“知 识小结”活动 ,有效提高、能力、优点、缺点等方面入手。 思考: (1)分享你的代言词。 (2)说说你是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的 又是通 过哪些途径获取的以上信息呢 (3)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归纳:通过对自我的全面分析来认识自己。我们 可以从身材、相貌、体能、性别等生理状况来认识自 己,从性格、气质、能力等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从 自己在家庭或班级中的角色等社会关系中来认识自 己 。 9.不同的我: 想知道我是谁,不那么容易。在不同人的眼里, 我有所不同。 数学老师说我是个思维敏捷的学生; 语文老师认为我学习很用功。 在有的同学眼里,我是一个做事很认真的人; 在有的同学眼里,我成了一个骄傲自大的人。 同学说我性格内向,妈妈却说我有些外向。 在邻居眼里,我是个勤快又懂礼貌的女孩子; 在妈妈看来,我有点懒,还有些小脾气。 爸爸说我已经长大,妈妈却说我还小。在那么多 的评价里,我无法确定哪个才是真正的“我”。 思考:不同的人对“我”的看法各不相同,究竟 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我” “我”该如何对待这些评 价 提示: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意义: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 、完整、清晰的认识。 对待他人评价: ①用心聆听 ②勇于面对 ③注重沟通 ④理性应对 10.故事分享 小军在小学期间一直名列前茅,各种奖项基本都 被他收入囊中。但是进入初中之后,他发现他不再是 思考交流,组织 语言,进行汇报 0 学生认真 分析“不同的我 ”中的各种评 价,结合所学所 知,回答问题。 同学之间 互相评价和补 充,如:通过他 们的评价来认 识自己。 学生认真 研读故事,理解 小军的在我认 识是怎样完善 的,并举手在班 级进行交流汇 学生的归纳 整理的能力。 通过组 织学生参与“ 我为自己代 言”活动,引 导学生以写 自我介绍的 方式,从不同 的角度认识 自己,同时培 养学生语言 组织的能力。 通过组 织学生研读“ 不同的我”, 使学生初步 了解对一个 人的评价不 同的人有不 同的角度和 看法,从而升 华到他人评 价的意义和 如何正确对 待他人的评 价,使知识呈 现具有系统 性。 通过组 织学生参与“最优秀的那个:语文数学英语还是不错,但生物有好 多知识都搞不懂,但自己内向腼腆,不敢去问。 班级大扫除时,他玻璃擦的没有小芳干净,拖地 拖的没有小燕顺手,只能负责扫地 他很挫败,开始完善自我认知:不擅长生物,不太 会与人交往,不太会干活....我要改变才行! 思考:小军的自我认识是怎么完善的 提示:在生活实践中认识自己,通过学习劳动人 际交往等,了解优势与不足,不断形成更准确更清晰 地自我认知 11.想一想:我们能不能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认 识自己 提示: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 知识的积累、视野的开阔,我们对自己的认识逐步深 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12.笔记落实 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的途径、方法) 小结:①通过对自我的全面分析来认识自己。② 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③在生活实践中认识自 己。④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 报。 学生思考 并结合教材内 容,思考并归纳 :认识自己是 一个过程。 学生认真 归纳,做好笔记 故事分享”活 动,精选中学 生小军的材 料,能够有效 激发学生参 与热情,使学 生在参与过 程中,更深刻 的理解在生 活实践中认 识自己。 “ 笔 记 落实”环旨, 旨在提高学 生分析归纳 能力,有效落 实重要内容。检测目标 1.小青在自己的成长记录本上写道:“本学期学 习退步的主要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不高。” 小青认识自我的途径是( ) A.他人的态度 B.考试的成绩反馈 C. 自我观察和分析 D.集体综合评价 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句话对 我们个人的成长启示是( ) ①要看到梅与雪的差别 ②要看到别人的优点与长处 ③要看到梅与雪的共性 ④要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 A 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 学生以小 组为单位,结合 课堂所学,研讨 教师出示的课 堂练习题,并在 班级进行汇报 交流。 通 过 幻 灯片,精选体 现 本 节 课 内 容的知识点, 引导学生以 小组为单位, 进 行 讨 论 交 流,培养学生 思 考 问 题 和 解 决 问 题 的3.儿子:“爸爸,你说我长大后能有出息吗 ”爸爸 :“为什么这么问 ”儿子:“因为我在学校学习不 算好啊……”爸爸的回答最恰当的是( ) A. “你需要学会自立” B. “你需要正确认识自己” C. “你需要学会发泄情绪” D. “你需要拒绝不良诱惑” 4.“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这句话启示我 们要通过 ( ) A. 自我评价认识自己 B.他人评价认识自己 C.兴趣爱好认识自己 D.外在体征认识自己 5.下列对自己的认识属于社会方面的( ) A.我是七年级(3)班对班级工作充满激情的班长 B.我是一个喜欢体育活动,特别是足球活动的人 C.我是一个身体健康的小伙子 D.我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能力,同时及 时巩固本节 课所学知识。课堂小结 认识自己是一个永恒的命题,随着年龄、环境、 生活等不断变化,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也会不断刷新。 但,不变的是在漫漫人生中,不断探索自己、发现自 己、突破自己,成就自己! 学生交流 自己本节课的 收获和体会。 培 养 学 生归纳思维 能力,有效总 结本节知识。作业布置 基础性作业:阅读教材,背诵知识点 拓展性作业:结合本节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各写3条以上)板书 认识 自 己 人贵 自知 多角度 认识自 己 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 过对自 来认识自己 通过他人的评 来认识自己 在生活实践中认识自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